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实践论》读后小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01:37: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实践论》读后小感

2011级法学二班 01106027官建

《实践论》是毛泽东写于1937年7月。而此时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为了揭露种种不好的现象以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毛泽东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通观全篇,此文是一篇完美的哲学论文,到处闪耀着思辩的哲学光芒,同时又充满了文学气息。在读完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才知道知与行居然有那么深的学问,也让我知道伟人与平凡人的区别就在于,伟人能从现象中参悟到本质并付诸实践去认证,而平凡人只能从现象中看到现象而已。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个方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实践论》引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成功,在实践中得到经验。

在革命时期,党内有一部分同志是教条主义思想的,还有一些是经验主义思想的,经验主义的同志长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而教条主义者却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损害性极大,所以毛主席的这篇《实践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没有实践,就没有对现象更深的认识,就没有权威性。事实才能让人信服,没有事实基础支撑即没有实践过的理论都归之为空谈。一切这些知识,离开实践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只有感性认识加上理性认识,才能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毛泽东之于实践论的认识,正之如马克思之于唯物论的认识。后者为前者而识,前者深化于后者。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我们要抓紧机会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做有准备的人。

从实践论中,我们可以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而实践是用来检验理论的,两者不可分割。理论只是人们根据前人的经验,或其自己的推理,而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想要知道一件事的真伪,必须自己动手才能明白,大概毛泽东深知其中的道理,才写出《实践论》。想让更多的人能理解其中的重要性。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不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真理又是相对与绝对的辩证统一,所以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真理。公安工作,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不能用理论去切割事实,而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验证、修改、补充、完善工作机制,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毛主席在《实践论》里说过,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是的,一切的物质都是不停地运动着的,所以追求真理的脚步不应该停下来。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然后再把理性认识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所以,永远不要觉得真理到尽头了,真理永远没有尽头,我们应该贯彻毛主席追求真理付诸实践的精神,做一个唯物辩证的知行统一者。

实践论读后

《三国演义》读后小感

《矛盾论》读后小感

《实践论》读后有感

《实践论》读后有感

《实践论》感

菜根谭读后小感亲笔

城南旧事读后小感~

读《实践论》感

《东亚三国近现代史》 读后小感

《实践论》读后小感
《《实践论》读后小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