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影响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稳定的产品质量

发布时间:2020-03-02 08:04: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稳定的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

摘要:产品的质量关系到用户的权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逐渐成为企业界的共识。质量竞争日趋激烈,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渐重要。质量管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优势及市场占有率。本文联系实际,对湘钢如何加强质量管理进行了一番思考,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产品质量

质量意识

质量管理

企业生存

产品的质量关系到用户的权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逐渐成为企业界的共识。质量竞争日趋激烈,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渐重要。质量管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优势及市场占有率。在此,我想从四个方面,并联系湘钢实际,就如何加强质量管理提几点建议。

一、产品质量及质量意识的重要性

质量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客观事物具有某种能力的属性,由于客观事物具备了某种能力,才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需要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产品或服务必须满足规定或潜在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是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要求,也可能是在技术规范中未注明,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需要;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的前提下,质量是产品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因为,需要加以表征,必须转化成有指标的特征和特性,这些特征和特性通常是可以衡量的。全部符合特征和特性要求的产品,就是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因此,“质量”定义的第二个层次实质上就是产品的“符合性”。所以,任何工作环节都是有质量的,质量无处不在。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管理是颗树,产品的品牌是挂在树上的果子,产品的质量是树的树干,疏忽质量就等于破坏了树干,这样再好的树也结不出美丽的果实。因此,产品要想树立自身的品牌效应,站稳和开拓市场,必须充分重视产品的质量。

而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这对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质量行为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因此,质量意识的强弱,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例如:我们熟知的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当时是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砸冰箱”的故事改变了这家不知名小厂的命运。1985年12月的一天,时任青岛海尔电冰箱总厂厂长的张瑞敏收到一封用户来信,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张瑞敏带来管理人员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400多台电冰箱有76台不合格品。张瑞敏随即召集全体员工到仓库开现场会,问大家怎么办?当时多数人提出,这些冰箱是外观划伤,并不影响使用,建议作为福利便宜点卖给内部职工。而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明天再生产760台、7600台不合格冰箱。放行这些有缺陷的产品,就谈不上质量意识。”他宣布,把这些不合格的冰箱全部砸掉,谁干的谁来砸,并抡起大锤亲手砸了第一锤。

砸冰箱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在1988年的全国冰箱评比中,海尔冰箱以最高分获得了中国电冰箱史上第一枚金牌。在海尔的发展中,质量始终是海尔品牌的根本。如今,海尔冰箱已经成为世界冰箱行业中冰箱销量第一的品牌。

“海尔人”的质量意识,让海尔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集体小厂做到全国顶尖,最终冲出国门,屹立世界,成为全中国人共同的骄傲。这是否值得我们每一个“湘钢人”深刻的反思。湘钢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而市场的开拓和稳固又取决于我们给顾客提供了什么样的产品。质量意识强弱直接决定质量行为的好坏,质量行为又铸就了产品质量。产品的的质量决定了公司的发展,而公司的发展决定了我们每个湘钢人的前途。所以,面对当前钢铁行业的困难局势,我们每一个湘钢人的质量意识一定要进一步加强,不仅仅是为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明天。

二、加强质量管理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产品的质量管理思路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从产品质量由“检验”到“预防”,由“堵”到“疏”,再到生产的“全面质量管理”,我们不难发现在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要求与产品质量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各个国家、企业都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工业、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针。显然,各企业必须以质量求生存,质量管理的意义显而易见。让我们看几个案例来了解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吧。 案例一: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老福特1903年创业,请来汽车工业专家库兹恩斯担任总经理,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手段,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使生产率提高了十几倍,成本和售价大幅降低,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福特也由此获得了汽车大王的称号。但是后来老福特被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1915年辞退了为公司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库兹恩斯。福特公司的经营状况很快陷入困境,濒临破产。 小福特接管公司后,聘用布里奇全面主持公司的业务,破格聘用后来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马拉在内的年轻人,终于坐上了美国汽车制造业的第二把交椅。

分析:福特汽车公司的兴盛,衰败又兴盛的曲折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质量管理人员的调用引起的,间接证明了质量管理对企业的作用。

案例二:1940年日本松下创业之初提出:第

一、制作满足一切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第

二、不生产和销售一台不合格的产品;第

三、注意产品的购买趋势,科学预见消费者的需求,以便提供优良服务。1942年后又提出:第

一、要生产非常有人情味的、人性化的、有情趣的、高尚的并能够使消费者拿到商品以后非常高兴的商品;第

二、不能为了追求利润而偷工减料,使产品质量下降;第

三、与其它公司相比较,连产品的细微部分都不能逊色;第

四、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为了节约材料而降低产品的质量;第

五、生产与松下品牌名副其实的产品。 松下公司已发展为一个跨国性公司,在全世界设有230多家公司,为世界、制造业500强中列第26位。 分析:松下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辉煌与它当初的品质思想是离不开的,在松下品质思想之中多次提到质量问题。正是由于它非同一般的质量管理,大大提高了它的企业和社会利益。从单纯追求产值、产量到后期腾飞关键之一就是重视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管理对企业的作用是很明显的。质量管理水平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竞争能力,还能反映一个企业的综合管理和技术水平,也能反映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三、如何做好产品质量

在谈如何做好产品质量前,我们不妨先花时间了解“德国制造”,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启示。

先通过三个小故事帮助我们理解什么事“德国制造”:

一、帐篷的故事: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后,灾区陆续收到各国援助的帐篷等救灾物资。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灾民们相互打听住的是哪个国家的帐篷,而住德国帐篷的灾民往往引来周遭羡慕,因为德国的帐篷质量是最好的。

二、钟表的故事:德国殖民时期在青岛江苏路修建的基督教堂的钟表迄今运转正常。2010年,在华投资生产大型齿轮的一名德国商人陪父亲在青岛游览时看见了这座钟表,老人顿时认出了钟表所用的齿轮便是由他的家族企业供应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德国商人表示:“根据目前的使用情况,这些齿轮没有任何问题,还能再用上300年,真要维修时,恐怕要到我的曾孙一代了。”

三、桥梁的故事:1906年,德国泰来洋行承建甘肃兰州中山桥,1909年建成。合同规定,该桥自完工之日起保证坚固80年。在1949年解放兰州的战役中,桥面木板被烧,纵梁留下弹痕,但桥身安稳如常。1989年,距桥梁建成80年之际,德国专家专程对该桥进行了检查,并提出加固建议,同时申明合同到期。如今,中山桥仍然照常使用,并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无论是帐篷、钟表、桥梁,还是汽车、火车、轮船,“德国制造”大致具备了五个基本特征:耐用、务实、可靠、安全、精密。

德国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其过硬的产品质量,通过分析以上三个案例,我觉得要想做好产品质量我们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专注的精神

在德国,“专注”是其“理性严谨”民族性格的行为方式。德国制造业者,“小事大作,小企大业”,不求规模大,但求实力强。他们几十年、几百年专注于一项产品领域,力图做到最强,并成就大业。“大”并不是目的,而是“强”的自然结果。这恰恰印证了老子的哲学:“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中国制造业乃至各行业,目前还普遍存在“超常规、跨越式放量发展”的浮躁现象,耐不住寂寞和诱惑,缺乏专注精神。中国的企业近年来盲目的追求“量”的发展,忽略“质”的要求,终导致多种产品库存过大,销不出去,很多企业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所以,要做好产品必须具备专注的精神。

二、标准唯一

德国人“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必然演化为其生活与工作中的“标准主义”。德国人生活中的标准比比皆是,如:烹饪佐料添加量、垃圾分类规范、什么时间段居民不可出噪音、列车几点几分停在站台的哪条线。他们是一个离开标准寸步难行的民族。这种标准化性格也必然被带入其制造业。

我们国家有的企业存在标准模糊、经验主义盛行的问题,还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很完善的标准,执行过程却大打折扣。这些都是制约我们企业做精做强的原因。所以,要做好产品一定要建立完善的标准并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

三、完美主义精神

“完美主义”,是“专注精神、标准主义、精确主义”的综合表现;而“完美至臻”是德国制造的根本特征。

追求完美的工作行为表现是“一丝不苟、做事彻底”,也就是“认真”。这已经是德国人深入骨髓的性格特征。德语有一谚语:“犯错误,都要犯得十全十美。”德国人做什么都要彻底到位,不论是否有人监督,也不论是职业工作还是做家务,做不完美、有瑕疵就深感不安。

而我们的很多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不严谨,常常“大概”“基本”“差不多”就敷衍搪塞过去了,你忽悠了产品,产品必会忽悠你。所以,要生产好的产品一定要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四、流程唯一

“标准主义”的时间维度表现是“程序主义”,其空间表现则是“秩序主义”。德国人严守秩序。有一谚语:“秩序是生命的一半。”德国人特别依赖和习惯于遵守秩序,离开了秩序就会感到焦虑和寸步难行。

这个秩序感首先体现在时间管理上。德国人不分男女老幼,人手一册《日程日历》,每天各时段的活动,乃至圣诞节做什么,一切日程提前计划,而不是临时即兴决定。

秩序主义在具体工作中则主要表现为流程主义,其空间表现,则是物品放置的条理性。无论是家庭中的杯子、碟子,还是领带、衬衣,乃至工作场所的文件、工具等物品,都摆放井然有序;否则便找不到东西。所以,在德国企业无需推行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一切都在自觉之中。

我们的很多企业都是流水线作业,一步一步,环环相扣,流程明晰。生产过程绝对不能省略或者打乱,否则产品质量必将有缺陷。所以,要做好产品一定要按照制定好的作业流程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四、关于湘钢加强质量管理的几点思考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和产品同质化严重,整个钢铁行业生产经营持续恶化,各钢厂面临严峻的生存形势。湘钢作为内地钢企,自身并无资源和运输优势,产品结构也趋于普通,要想突围,就必须在产品成本和产品质量上不断突破。而我们公司作为湘钢的附属企业,定向服务于湘钢。因为不需要为开辟市场而努力打拼,所以公司很多员工的市场观念不强,习惯安于现状,不求进步。长此以往,我们会连现有的产品都无法做好,会把已有的市场都丢失掉。我们公司的有些产品和炼钢联系十分刚性,若产品合格率得不到保证,不仅对自身是个损失,而且对湘钢的产品质量和成本都将产生十分恶劣的影响。尤其是目前这个经济形势下,为了配合湘钢打好这场生产经营保卫战,我们的质量意识也要同步跟上。具体我认为湘钢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质量管理工作:

1.持续对员工灌输质量意识

当前湘钢人的质量意识并未做到深入人心,生产作业现场还存在不按照流程、工艺,不注重细节的现象存在。首先,管理人员一定要深入现场,在现场抓到不规范行为的一定要当场指正,并在班前或班后进行通报,让员工意识到此行为的危害性,防止类似行为再次发生。其次,对于当日产品质量状况及生产情况,也要及时告知员工,当发生不合格时,要求作业人员参与事故分析会,共同讨论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制定预防措施,这样也会增强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再次,利用班前会、月例会进行宣讲,强调质量意识的重要性,可以列举一些具体案例,增强信服力。只要将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起来,举一反三,我相信湘钢人的质量意识一定会越来越强。

2.管理者率先垂范是关键

“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这句话说明了管理者素质的重要性。管理人员就是生产队伍的指路人,员工按照管理人员指明的方向前进。管理者的行为和意识会对员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我们对一些违规现象视而不见,不制止、不纠正,员工就会逐步淡化质量意识,违规现象就会不断增加。

通常人们都知道,一只狮子率领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率领的群狮。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在体力上后者要强过前者百倍不止,但我们不要忘记的是占据前者思想的是狮子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王者风范,而后者其实早已退化成一群披着狮皮的“绵羊”。由此看出领导的作用是强大的,质量意识的加强应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者的意识和行为对员工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严格实行质量技术标准是保证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套用在我们日常企业管理当中可以理解为,若没有完整的质量体系标准,怎能保证生产制造出来的产品合格率呢?严格的执行质量体系标准,我认为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体系思维,做好质量贯标工作

目前湘钢实行“四体系”管理,依次对质量、测量、安全、健康四个方面进行管控。湘钢质量体系的核心思想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满意为唯一标准,通过发挥领导的作用,全员参与,运用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工作。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湘钢只要切实、有效地按照现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推进,才能通过贯标活动改进内部质量管理。质量贯标工作做好了,湘钢规避质量风险、品牌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会增强。具体我认为应该抓好体系运行中的以下五个环节:1.统一思想,尤其是领导层,树立“言必行,行必果”的工作作风。2.党政工团组织发挥作用,协同工作,使全体人员具有浓厚的质量意识。3.使每个人明确其质量职责。4.规定相应的奖惩制度。5.协调内部质量管理工作,明确规定信息渠道。 (2)强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学上有这样一句话,“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十分有道理。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湘钢生产的产品,从源头铁矿石开始,经历了几十道工序,流程十分复杂。只有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尽职尽责,保质保量才能确保终端产品的质量合格有效。所以,我们必须强化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行业的激烈竞争,设备和生产条件的差异已经很小,故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除了控制好设备、工艺外,人的因素关键。只有不断强化职工“我制造,我负责”的质量意识,全面倡导“完美的产品出自完美的细节”的理念,让每一位员工都能以不打折扣的执行力、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我们的生产过程才能有所保证,我们的产品合格率才能不断提升。

(3)推

行质量问责制,在制度层面确保质量零缺陷

质量的重要性靠什么体现?我觉得应该加大质量考核力度,建立质量激励机制。对于工作质量好的员工,就应该大张旗鼓的奖励;对于工作质量差的员工,理所当然应受到惩罚。如果说,干好干坏没什么差别或者差距太小,就不能体现质量的重要性、严肃性,就不能增强员工的重视度。好的意见或建议,都应该给与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有了质量,才能树立和提升品牌,才能稳定和开拓市场。尽可能的一次性把产品做好,降低废品率,提高成品合格率,降低成本。立足“高质量”巩固现有市场,在稳固现有市场同时争取新的市场,唯有如此,湘钢才能在这经济寒冬中屹立不倒。

产品质量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执行力(定稿)

产品质量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之路

影响艺术机构的关键因素

影响管理提升之关键因素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doc

影响客户忠诚的五个关键因素

企业产品质量心得体会

企业产品质量演讲稿

影响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稳定的产品质量
《影响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稳定的产品质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