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土建毕业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20-03-02 11:46: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析现代教学楼设计的发展

目: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浅析现代教学楼设计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建筑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我国教学楼存在着缺点和不足,校园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我们深入进去,认真的学习和研究。本文对我国的教学楼设计的发展趋势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进行了简单说明阐述。 关键词:教学楼 改革 设计 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校园建筑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旧时的中学建筑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发展与学生的需求,新型的中学建筑已在慢慢崛起.中国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进入大发展时代,对校园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在校园的规模上不断地进行扩大,功能分区上表现的更为明确合理。

学校作为传承知识、弘扬文化的中心,教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学楼作为校园的主要建筑,是教学、科研、传播知识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场所,是形成校园中心区空间形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关键所在。 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并具有长远发展的教育建筑成为我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1传统教学楼的设计发展及其存在的弊端

1.1传统教学楼的发展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我国的教学楼从布局和风格上上有很大的变化。 (1)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这个时期的教学空间沿用了清代的书院形式,规模较小。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校园规划受到西方校园规划新思想与新方法的影响,在总体布局上,功能分区明确。教学空间多围成三合院或四合院,建筑风格的取向是中西兼容。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该时期我国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教学楼追求严谨对称,以系为单位的单体建筑组合方式,布局分散,建筑密封较低。教室造型庄严雄伟,大多采用轴线控制下的主配楼格局。中轴线、主楼、大广场。周边式建筑等都成为常用的设计手法。 (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这一时期全国成立各种高校,我国建筑师爷开始了新的探索,高校建设面貌也为之一新。教学建筑打破了过去单一的对称式布局,更注重个性,建筑布局趋于整体、集中。

[1]1.2传统教学楼存在的弊端

我国40%的高校是在七十年代以前建立的,由于受当时条件所限,很多建筑都已经日趋老化、陈旧。受五十年代苏联模式的影响,许多学校教学楼都采用了轴线控制下的主配楼格局,和以各系为单位的单体组合方式。这种按系设馆、各系为政、小而全的教学组织模式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各系设馆使各学科之间相互独立、割裂,削弱了各系之间学生之间的联系,不利于科学的发[2]

浅析现代教学楼设计的发展

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教学设施、建筑空间的利用率低,资源无法共享,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分散的教学楼造成学生疲于奔波,道路及室外管网的一次性投资大,经济效益较差,并且校园土地利用率和绿化率不高,缺少预留发展用地。

2、现代教学楼的设计

2.1现代教学楼设计的基点

面对知识经济与网络化的时代,基于教育理念的办学体制迎来一个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时代,改革月开放成为了各国教育的中心话题与此同时,作为教育物质载体的学习与放松娱乐为一体的教学楼的建造同时面临着发展与继承的挑战。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教育建筑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学建筑日新月异。一个好的校园建筑规划体现了单个基本点:人的观点,城市的观点,和实际的观点。

(1)人的观点:人是校园的主体,吧一人为本的思想落实到建筑规划中去,需要突出其适用性。再次强调要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安静安全方便优美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不能单凭想象和图面的构想,而要深入实际,做细致的调研工作,深入体验校园的学习环境,满足学校的使用要求,创造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城市的观点:城市是有机的整体,学校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更新,校园也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流动,公共服务设施的社会化,以及通信现代化,建筑智能化等,促使校园建筑设计理念发生了变化。面对这一现实,校园建筑的规划与设计要从城市的角度出发,体现校园建筑的特殊性和时代性两方面内容。校园要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模式。 (3)实际的观点:从校园建筑用地的实际现状出发,进行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校园建筑要创新,要有特色,克服前篇1律的局面。特色的创造在于密切的结合用的的地形,地貌,地物和周围环境,不能把校园用地当做普通用地,因为校园用地的现状千变万化,学校的功能要求也不尽相同。地形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地貌又平又坡,地上有可能有房屋、有道路、有树木,可以保留利用。我们要珍视其历史存在,抓住这些特点进行规划建设,这样的设计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识别性,不会与其他院校雷同。 [3]2.2影响教学楼设计的因素

2.2.1地域的影响

学校的建筑形势也是如此,我国地域辽阔,男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在气候、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异,学校也有综合的、文科、理科等区别。在校园建筑的创作中,可将当地传统风格融入到新建筑中去,抓住地方建筑中的精华,用现代的材料、技术和形式的表达,形成教育建筑的新风格。

2.2.2 气候的影响

由于气候的不同,所以南方与北方的中学建筑风格也是很不相同的,在南方,现在的初中教学楼建筑空间组合以庭院围合式与底层架空式最为常见,这样可以形成一种内向,平静空间特质。庭

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院围合式有利于在夏季日照强烈的时候形成大量的阴影空间,并通过主要功能空间的两侧的连体进行通风。目前中学建筑的大部分功能空间比如教学楼办公室等用房均采用南北走向布置,东西向以走廊连接或以辅助空间如楼梯,卫生间,饮水处,储藏室等,这样可以避开东西走向日照不利的影响。这一点南北方建筑是有共同点的。但是北方寒冷地区的中学建筑不适合将庭院围合式和底层架空两种模式结合使用,这样对寒风的遮蔽作用将会减少。此外,在寒冷的北方,如果采用过多的链接体进行庭院围合会导致辅助空间的增加,建筑体系系数的增大,散热面增加,带来在冬季采暖耗能量的增加,是不经济的选择。

而走廊对于南北方的中学建筑也是不同的。在南方,由于气温的关系,走廊以外廊和双面廊为主,这样有利于通风,人流疏散等,而在北方寒冷地区中学建筑不宜采用外廊形式,更不能采用双廊形式,因为北方建筑的外廊一定要加设窗户,以形成温室效应,使得在走廊不至于太寒冷,为此,要增加很多采暖设施,对节能极为不利。所以,在北方寒冷地方,采用能廊形式交流空间才是最适宜的。 [4]2.2.3 用途的影响

南北方的中学建筑在屋顶的利用也大不相同。在北方寒冷地区,由于冬季的积雪会在屋顶停留相当一段时间,因此屋顶的利用价值会变得很小,屋顶的主要功能只是保温,其构造普遍都是较厚的保温层。相反,在南方的建筑屋顶则需要隔热,由于其气候的特点是没有寒风与积雪,所以,南方中学建筑的屋顶常常用于人的活动空间。

2.3总体布局

有些校园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有些校园则具备悠久的人文环境,这为教学楼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校园的总体规划布局中,教学楼要合理选址,尽量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如果教学楼位于学校的主要出入口,并且面临交通主干道,建筑的具体布局在定位上应进行足够的后退,这样一可以减小交通主干道对教学楼可能带来的噪音、灰尘等消极影响;二是减小建筑给重要交通道路带来的压迫感;三是有合理视距,有利于完;四是需要充分考虑主入整展示教学楼的自身形象口门前车流、人流的停泊交通需求;五是考虑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如果教学楼距离闹市比较近,应该采用特殊的设计手法来阻隔噪音的影响,创造一个闹中取静的教学环境。

设计师应根据校方的要求、地块大小、朝向等因素来决定建筑的形状,主要有一字形布局、字形、U王字或田字形布局及综合式布局等。

在建筑规划阶段,要慎重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体型、体量、绿化配置等因素对节能的影响,改善,冬季应热环境。对于建筑平面的布置以及朝向而言有适量的阳光射入室内,避免冷风吹袭;夏季则尽量减少阳光直射室内及外墙,有良好的通风。从节能和,多层建筑东西向比南北向耗热量指标热环境考虑增加,因此建筑物以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为5.5%好,避免东西向,减少散热量。

[6]

[5]2.4单体设计

2.4.1内部空间设计

浅析现代教学楼设计的发展

教学楼在内部空间的处理上,应以简洁、高效为设计原则。 2.4.1.1教室的形状与尺度 教学楼是学校师生日常

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它主要由各种不同要求的教室、辅助用房以及交通面积组成,普通教室是数量最大、使用率最高的主要房间,教室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教室设计中,重点考虑教室形状尺寸,前后排学生距黑板的距离,在保证前排距离的前提下,大中型教室宁可加宽而不宜加长,长宽比在1.5~1.0∶1为宜,教室太长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和注意力分散,而且还加重教师授课的体力消耗。 2.4.1.2交通与疏散

教学楼设计应根据学生人数满足防火疏散要求。交通联系部分如走廊、过厅是学生课余活动的场所,尤其是天气不好的季节,逗留的学生很多,走廊局部应适当加宽、延伸,不仅可丰富平面布局,也增加了学生的活动空间。 2.4.1.3采光和通风

教学楼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是设计的又一重要部分。对于南方地区在设计中一般考虑单面走廊,自然通风好,少部分中间走廊,采用偏心走廊,南深北浅采用较广,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是必须的,但并不是单纯地加大窗户面积,那样夏天靠窗户的人受不了强光,况且窗户太大不利于节能。设计中在满足房间自然采光系数达到规范要求的同时,还应考虑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以保证室内正常的采光环境。

要满足教学需要,因教学楼内各个使用空间的要求不同,如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和微机室等,其隔音、照度、采光、通风等要求也都不同。 2.4.1.4音响

教室内音响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大中型教室空间较大,假如后墙粉刷过于平整光滑,会使声音产生反射,学生听到的声音不够清晰,这对于教学是一个很大的弊病,因而在内墙装饰设计中,应将教室后墙设计采用具有吸音效果的装饰材料,以达到教师声音清晰的目的。 2.4.1.5环境设备

因为教学楼内部空间的多功效性,应对未来可能的需求有所预留,如网线、必要的电源插座等。

[7]2.4.2外部形象塑造

教学楼的造型应以简洁明快为基调,赋予建筑以更深层次的文化和教育内涵,追求建筑特色,体现办学宗旨,达到建筑与校园环境的和谐。 2.4.2.1外形与个性

在外部体形处理上,应考虑教学楼应有的比例与尺度,使比例适宜、尺度得体。要形成适度的内院空间,避免浪费过多的用地,以简练的手法丰富教学楼主体的形象。主入口空间,应给人产生一种亲切感,同时又不失坚毅、挺拔的形象。建筑立面应考虑教室的采光要求,设计在充分满足采光规范的前提下,可在窗口细部上做文章,使之平实有效且丰富细致,体现高校建筑的文化品位。 2.4.2.2教学楼的文化使命

新的建筑要做到能与历史对话,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传承校园“文脉”。要认真研究校区的

[8]

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空间场所和已有的建筑实体,总结和提炼出那些最能表达校园“文脉”的建筑艺术符号,使新的教学楼能够延续校园文脉,同时又有时代气息。

2.5中介空间

中介空间指的是建筑室内室外的过渡空间。当代高等教育强调的是无时无处不在的全方位、多元化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不仅建筑中的每一部分都应成为教育的场所,校园内主要建筑相互构成的半封闭的庭院空间,也是学生们感受校园文化和气氛的重要场所。

如教学楼的入口空间,它不仅是出入建筑物的过渡区,也是师生休憩、交往和等候的场所,它对师生的交往活动和校园景观意象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教学楼出入口的设计应有效整合校园交通及与已有教学建筑的空间关系,入口门厅一般采用通高的空间形式和通透的玻璃幕墙形成教学楼的主要公共空间,增添了中心空间的通透性与渗透性,努力形成室内外空间联系的一体化,丰富了出入口的空间层次,这些入口空间成为师生交往活动的交汇点,使空间富有生气。这里中心空间不再仅是楼梯、人流密集的多媒体教室、主出入口、走廊的联系枢纽,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师生的共同思想交流空间,而非单纯的扩大型交通空间。又如楼前广场,这是学生的重要集散区,也是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过渡,可采用宽阔的敞开式草坪绿化,给人一种先声夺人的感觉,显得庄重大气。

[9]

3、教学楼设计的发展趋势

尽管几十年来教学楼设计的相关原理基本没什么变化,但一些变化的趋势已经产生,正在引领教室空间的容纳它们的教学建筑的进化。超过50%的高中毕业生现在都在继续进行更高级别的进修大学,简单的说,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的象征。

[10]

。3.1集群式公共教学楼

在目前一些在建的大学新校区以及大学新校区的规划中,为了节约用地,教学楼一改以往传统教学楼分散、封闭、单一的空间形态,空间构成和体形组合转而趋向集中、紧凑、开放、大规模和组群化,产生了一种新的教学楼类型———集群式公共教学楼。

3.2节能的设计理念

节能与保护生态环境关注的并不只是技术本身,而是调动一切技术手段,提供给用户具有最大环境效益的建筑,有效利用和管理资源,使建筑和设备方面全寿命成本最小,减少污染并达到可持续发展。

教学楼中实验使用能耗与提供学习照明能耗相当大,采用高效能灯具是首选,例如高效卤光灯比普通灯节能50%~70%,另外可以考虑使用太阳能供热,最大程度地采用昼光照明,它不仅可以减少电力光源的需要量,还可减少电力消耗与环境污染,研究证明用昼光照明也比人工照明更健康,可以使工作和学习效率提高15%[11]。

3.3环保的设计理念

目前,对于教学环境的环保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有些教学楼刚刚建成便投入使用,这对师生的

浅析现代教学楼设计的发展

健康损害很大。未来应该通过采用环保材料、科学设计以及规定合理的装修后限制使用时间,创造一个满足健康和心理需求的教学环境。

现代教学楼的设计,不仅要满足高效、环保、人性化等功能要求,还要传承校园的历史文脉,所以涉及到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环境设计、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识

[12]

。建筑师必须深入了解现代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设计实践中不断创新与总结,使建筑富有表现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优秀的教学楼,以满足不断前进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志民 庞丽娟 郑红雁 《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品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3 60-96页

[2] 高翼生《高学校建设跨世纪的思考》 《建筑学报》 2000,6 2-4段

[3] 蔡吉安 蔡镇钰《建筑设计资料集》 3.2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50-94页 [4] 陈伯超《创建新世纪的大学校园》 《建筑学报》 2001,12 7-8段 [5] 王琰《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国高校教学楼设计的新趋势》 1-2段 [6]万晓峰 乐嘉龙《高校设计标书图集》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1 前言2-3段 [7] 夏青《中国高等学校整体环境空间设计发展趋势之我见》 《建筑师》 59期 5-6段

[8] 美 C.William Brubaker 著 《学校规划设计》 邢雪莹 孙玉丹 译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38-48页

[9] 将塞百 《现代大学公共教学楼设计研究》 毕业设计 2007 山东大学 1.5.3公共教学楼 [10] 戴维·纽曼 《学院与大学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93-94页

[11] 王国泉 曲士蕴 徐纺 《建筑实录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7 311-371页 [12] 周逸湖 宋泽芳《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土建毕业文献综述
《土建毕业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文献综述毕业 土建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