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党员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4 01:35: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6党员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

官德缺失之痛,在撕扯着公众敏感神经的同时,也在考验着执政党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勇气和智慧。现实警示我们,当前重视领导干部官德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更加紧迫,务必不能有丝毫的轻视和放松。

(一)官德缺失的特征

纵观近期所查处的一些贪腐大案,归纳它们有四大特征。一是“以权谋私”。公与私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官员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公与私的问题又集中表现在如何运用手中权力方面,如果能够用权为公,就能实实在在地为国家谋利益,为人民谋幸福,为社会谋发展。如果是用权为私,就必然是非颠倒、黑白不分,不顾廉耻,失德违规,最终陷入犯罪的泥潭。二是“弄虚作假”。实事求是是官员道德的基本要求,对大多数没有做到实事求是的官员来说,不是“不能”,而是“不愿”。道理很简单,如果实事求是,以权谋私的目的就不能达到了。所以,一些官员为了升迁,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专干“显山露水”、“表面风光”的事,对百姓疾苦、群众困难漠不关心;有的官员为了名利双收,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三是“作风霸道”。以掌权者自居,官气熏天,唯我独尊,使人望而生畏;办事主观武断,既不依靠集体领导,更不依靠广大群众,常常是我行我素。四是“腐化堕落”。人都有七情六欲,要过体面的生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领导干部也不例外。但欲望是一柄双刃剑,驾驭不好,就会把人送进地狱。有的官员之所以在权、钱、色等的诱惑下坠马,究其根源无不是为欲所困、为欲所牵、为欲所害,尤其是色欲。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腐败的干部60%以上跟包“二奶”有关,被查处贪官中95%有情妇。这说明,财和色是官员思想防御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二)官德缺失的根本原因

现实生活中,少数党员领导干部道德滑坡,官德缺失,原因是多样的。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大环境影响官德建设。首先,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一些富人的优裕生活使一些党员干部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由此产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理;其次,个别官员的作风不好,也直接影响了整个官德建设。如果腐败官员的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必将对清廉官员产生巨大伤害,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再次,我国民众的现代公民意识缺位也是官德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道德是靠舆论来维系的,这需要民众具有现代公民意识。而我国民众臣民意识残余较多,“官本位”意识还比较严重,民众的政治参与不论从热情还是从广度来说都还比较低,对于涉及不到自身利益的公共事务态度比较冷淡,这使得我们的官德建设缺乏坚实的舆论基础。

二是干部道德建设存在认识误区。我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国家,长期以来重教育轻体制机制约,干部道德建设过分依赖人性而忽视理性,过分依赖道德而忽视制度,过分依赖自律而忽视他律。在干部道德建设中过分强调“内事省”、“慎独”、“独善其身”,这使我们的一些领导者抓起廉政建设来,套路依旧。抓学习,强调提高自觉性;抓修养,强调自警、自省、自励;抓典型,强调见贤思齐;抓民主生活会,强调开展自我批评、自查自纠等等。不能说,这些工作不必要、不重要,但效果如何,大家心知肚明。据官方传媒多次披露,在暴露出的大案要案中,百分之九十几是群众和知情人举报的。这就是说,多数的腐败问题,既不是罪犯本人经过自我学习教育、良心发现而自己讲出来的,也不是在民主生活会上自查自纠出来的。这表明,片面依赖干部道德自律的老路走不通。

三是体制机制上的缺失为一些官员道德失范开启了方便之门。首先,缺乏完备的制度设计。西方制度建设的前提假设是人性本恶,因为人性本恶,所以在政治权力的配置上设计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以防止权力的滥用。而我国传统的政治前提假设乃是人性本善,所以我国传统社会中重人治,而缺乏法治,缺乏完备的制度设计。我国官员在运用权力的时候,更多的是靠道德良心制约自己的行为,缺少严格的制度规制人们的行为。在这种只靠“应该”,而缺乏“必须”的状况下,在金钱、权力、美色等各种诱惑下,某些官员的道德失范就从可能变成了现实。其次,现有制度落实不力。组织监管、纪检监管、群众监管、法规制度监管等监管渠道的关系不顺,导致“都监都不监,都管都不管,出事才来管”的被动局面,尤其对干部的“德”方面监管不力。虽然制定了很多文件、办法,但真正落实的不多。正是由于监督规定过宽过软,甚至“缺位”,操作上重教育轻处罚,重政治处罚轻经济处罚,对“八小时外”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导致一些人产生业余时间是自己的,谁也管不了的模糊认识和行动上“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侥幸心理,从而“八小时之外”失范的人越来越多,成蔓延趋势。 再次,官员道德评价机制不完善。良好的道德评价机制能够使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得到肯定,受到社会舆论的赞扬。使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受到一定程度的惩罚,承担舆论压力,付出代价。我国现在没有健全的官德评价机制,虽说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但长期以来,“德”作为软实力,一直是党委和组织部门考察中的难点和弱点,有时甚至处于盲区。致使许多道德品质很好、很有才干和政绩的优秀干部得不到应有的晋升、重用和物质奖励,而一些道德品质很坏,造成一些恶劣影响的干部却能凭借其不讲道德的“优势”,不择手段地跑官要官,窃居高位和要职,得到非分的荣誉和待遇。

四是部分党员干部不求自律。一些领导干部由于不讲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等道德规范作为不切实际的东西加以否定;对共产主义信仰不坚定,信仰缺失;在对待权力的态度上,不是奉行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而是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大肆进行权钱交易;在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上,借口“大气候不好”,为自己的不当行为开脱;在形象问题上,形式主义严重,拜金主义和霸权思想让他们时刻不忘作威作福。从而导致了某些“吏无吏德”、“官无官责”的消极现象,成为名利、地位、金钱、美色的俘虏,严重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并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五是干部任用上存在片面性。在选人用人标准上忽视了对干部政治素质、品质修养和生活作风的考量,形成了不好的用人导向,这是领导干部官德缺失的一个重要诱因。尽管我们党历来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一是重才轻德,二是过分强调干部的学历、年龄标准,使一些没有经过严格政治锻炼,思想品德基础不牢的人,仅凭着年龄和学历优势就被委以重任,这样的人一旦位高权重失去约束,也很容易出问题。三是重形式轻内容,往往以其工作中的“数字”和搞了多少“工程”作依据,来判断干部政绩的优劣,没有认真推敲干部的“数字”,对搞形式主义的“两面人”、“数字”干部识别不够。 2

党的建设的主线与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党的建设的主线为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提供了方向性指导与基本要求。但是在我们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一些与党的建设主线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党对党政领导干部道德要求不相符合的行为和现象,为此必须将其纳入党的建设主线的视域下进行思考与谋划。

一、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党在探索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通过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制度和机制创新等,使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基本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我们的党政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一些与党的建设主线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党对党政领导干部道德要求不相符合的行为和现象。

根据我们对山东省包括青岛市在内的685名科级至厅局级干部的调查问卷显示(下同):当前党政领导干部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排在前五位的是,办事不切实际,搞形式主义(68.03%);脱离群众,宗旨意识淡薄(56.93%);理想信念动摇(48.91%);滥用职权,以权谋私 (37.81%);组织纪律淡薄,自由主义(36.64%)。这些现象的存在充分反映了我们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道德建设出了问题,但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正确处理好“德”和“能”的关系。按照我党的干部标准,“德”和“能”是两个重要指标,必须在坚持以德为先的前提下兼顾德才。但实践中重能轻德现象比较普遍,成为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瓶颈和桎梏。

一是干部选用重能轻德。长期以来,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但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经济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党政领导干部领导发展经济的能力被摆上了突出的位置。但问题是,在重视能力标准的同时,从政道德却被不自觉地放在了次要位置,甚至淡出了选人用人的视野。用人导向的误区,不仅使党政领导干部自身不重视道德修养,而且使人们推荐干部也把“德”置于标准之外。

二是干部教育重能轻德。干部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干部自身成长不同阶段重点可以有所不同,但理想信念、党的宗旨、道德教育等应该贯穿始终。但目前来看,干部教育更多侧重于能力和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德”的教育缺失情况比较严重,表现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很少纳入教学计划;教育形式单一,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缺少道德教育系统的教材,师资力量匮乏等等。调查问卷显示:44.97%认为理想信念教育缺失;41.02%认为泛政治化;36.35%认为内容重复、缺乏新意;69.93%认为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34.31%认为政治道德与个人道德背离;27.30%认为职业道德内容缺失;11.09%认为家庭美德内容缺失。重视能力培训无可厚非,但干部道德教育的缺失,从源头上就会使干部放松道德修养,丧失善恶判断能力,迷失正确方向,这对干部成长是非常危险的。

三是干部考核重能轻德。无论是干部提拔重用,还是干部考核,很多经济指标如GDP很具体,而对干部“德”的表现很难见到具体的量化指标。通常情况下,从政道德有所体现,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得很少。考核评价道德指标的缺失,导致少数党政领导干部成为了“两手”干部,即干工作有一手,搞腐败也有一手。从落马官员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属于边贡献边腐败的“两手”干部,有的政绩、业绩不菲,有的功劳、苦劳不少,但在腐败上也身手不凡,以权谋私。特别是“凡腐必色”的现象严重践踏了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四是干部成长重能轻德。从干部成长来看,干部个人更加看重自己本事的增加和职务的升迁,即把会干事、干成事作为升迁的平台,或者以为组织提供的仅仅是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而没有同时看作考验党性、检验道德的平台。所以,放松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忽视对党性的锤炼,降低对道德品质的标准,对想干事(为谁干事)、不坏事等涉及政治方向、道德品质的重要问题则很少思考,结果,事成了人倒下了。这个教训发人深思。

少数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失范乃至堕落不仅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而且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党的形象受到损害。固然道德代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尽量降低道德的代价还是完全可能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纠正几个错误倾向:一是大多数党政领导干部是好的,道德失范的党政领导干部毕竟是少数,我们不必把问题看得很严重;二是评价干部多看主流,少看支流,只要工作卓有成效,生活小节不必过于计较;三是世界一体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和思想多元是必然的,领导干部有点私心杂念实属正常;四是社会转型必须付出道德代价,所以,对有些领导干部道德失范不必大惊小怪,等等。如果对这些倾向不能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和纠正,我们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二、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对策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加强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是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党的建设各项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之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国梦,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高度,围绕党的建设主线,以改进工作作风为切入口和动员令,率先垂范转变作风,深得全党全国人民的赞誉。习近平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工作作风是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党政领导干部道德水平的重要体现,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

一是把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贯穿于党管干部的实践之中。党管干部,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制定好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并按方针、政策选用干部。党的十八大重申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进一步凸显了“德”在选用干部中的重要地位。现在看来,实践中的探索成效比较明显,但问题还是不少,如“带病提拔”的干部时常倒下,“两手”干部时常蒙蔽人们的双眼,发人深思。调查问卷显示:激发党政领导干部道德修养自觉性的关键第一位的是:形成道德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72.70%)。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即必须切实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德”在选用干部中的不可或缺性,使“德”存在问题的干部没有晋升重用的机会。目前,重点应该突破选用干部重能轻德的误区和机制,颠覆选用干部的潜规则。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干部选用的风向标,必将为党政干部道德建设制度化提供实践经验的借鉴。

二是进一步强化党政领导干部道德表现的考核和监督。长期以来,我们固然一再强调考核和监督党政领导干部“德”的表现,但基本停留在标准原则化、考核表面化、监督形式化、办法简单化、范围狭窄化,致使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成效不能使人满意。问卷调查显示:近年来,党政领导干部道德水平整体上呈现的变化趋势是,21.61%认为明显上升;43.07%认为在问题中艰难前行;23.94%认为有所滑坡;5.69%认为严重滑坡;2.63%认为说不清。因此,必须细化和量化党政领导干部道德表现考核的标准,拓宽考核监督的范围和渠道,延伸考核监督的领域,完善考核监督的办法,使“德”的元素名副其实地纳入考核和监督干部成长、工作、生活的全过程。做到这一点,政务公开、官员财产公开等应该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

三是积极推动道德教育进入干部培训领域。道德构成的知、情、意、行,关键在“知”的培养和教育,这是源头。道德教育是最高教育。很长时间以来,道德教育有逐渐淡出干部培训领域的苗头,这是不争的事实,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已经成为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瓶颈。因此,积极推进道德教育进入干部培训领域,是加强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干部培训既要重视能力素质的培训,更要重视“德”的教育,两者不可或缺,不可偏废。在认识上,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既不能用能力培训代替“德”的教育,也不能用“德”的教育取代能力培训,要努力使“德”的教育贯穿于能力培训的全过程。目前,重点是加快培养适合党政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和架构党政领导干部道德教育体系,强力推进道德教育进课堂。

四是适应环境要求强力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必须与目前及其变化着的环境相适应。目前的环境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影响。看不到积极因素,就会畏难发愁,悲观失望;看不到消极的影响,就会无的放矢,盲目乐观。党的建设主线的提出就是对客观环境的积极回应,自然也应该成为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主线。“四种考验”和“四种危险”就是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现实环境,昭示着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不可能孤军奋战,必须置于党的建设主线之中作为系统来思考和谋划。只有这样,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才能融入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才会强力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目前来看,重点就是用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加强,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提供道德支撑。

五是积极推动党政领导干部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归根结底是能够把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和外在的行为。但是,这种转化必须超越弗洛伊德提出的“快乐原则”才能成为现实。调查问卷显示: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在道德建设的自律、他律、教育这三者中,最重要的是,自律;制度;道德教育;三者相互协同。因此,党政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只靠自律是不够的,还必须靠外力的协同、推动。事实上,个人理性往往管不住感性,如果没有外力的制约,欲望一旦遇到诱惑就会发作。基于这种认识,如何合力推动党政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是重要课题。目前,重点是强化教育的同时,用制度管住欲望。这种刚柔相济的外力,就会使党政领导干部不想、不敢超越道德底线,逐渐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

党员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

党员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

做品德合格党员

做品德合格党员发言稿

做品德合格党员体会

做品德合格党员专题讨论心得体会

做品德合格党员研讨材料

品德合格心得体会

关于《个人品德存在的问题》

合格党员

党员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
《党员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