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经验共享 促进成长 2重

发布时间:2020-03-04 00:29: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经验共享

促进成长

郝美玲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仁们:

大家下午好!

我们学校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开展已经有一年多了,我和龙飞老师也有幸结为师徒,并获得了“优秀青蓝”对子的光荣称号,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们在青蓝工程活动中的一些想法和具体做法。

本学期我与 郭立新老师结成师徒, 在工作中,我们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根据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通过一起学习、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一、细研读,丰厚教育教学新理论

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我和徒弟一起阅读了《现代教学》、《中学数学》等教育理论书籍,并认真学习了孙老师的《在学中教异步达标》一书,领悟“在学中教”的课堂教学模式精髓。

许多教育理论。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灵魂被一次次的洗礼着。我们每看完一本书或某一个章节,都会写读书笔记,并交流各自的读书心得。

在这儿,教研室还为我们请来了诸多的名家大师,与我们进行了一次次“零距离”的接触,有讲座,有交流,有观摩,有研讨。张化万老师的关于“提高读写结合中‘写’的品质”的讲座,使我们对“读写结合”的概念有了更深度的理解;周一贯老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分析,让我们重新审视了语文课堂中学生实践的重要性;而王燕骅老师的有关“阅读走向生本”的解读,则引起了我们对学生学习起点把握的思考„„这些小语界的大师们的理论引领,让我们未出家门就领略到了别样的精彩。

从这儿出发,我们都深深地感悟到,在素质教育新形势下,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

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更新观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

二、同切磋,增强课堂教学有效度

教育思想只有和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体现出它的生命力,才能上升为教学理念。因此在学习教育理论之后,我们开始对课堂教学作了深度关注,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检验学习成果。平时我们认真研究课标、教材、教法,互相交流课例。比如,教材的处理技巧、课堂的导入、结束、提问技能,语言表达技能、板书的设计、讨论的组织、课件的制作,以及审题、解题技能等。。

备课时,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为了讲内容而讲课,从而使双方的备课水平有了更大提高。课中有什么好的举措,有什么难点或容易引起学生歧义的关键点,我们及时进行交流,使我的课堂上能够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同时利用评课机会查找不足,做一个有心者。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评课时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是体现在具体的每一个环节中,甚至对学生的每一句评价语言都悉心琢磨,在彼此的交流讨论中,互相学习各自的长处,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立足课堂,有效交流。

我们师徒二人再忙也按照计划按时走进双方课堂,坚持互相听课,评课,每两周至少相互听课一次。我在听课时非常认真,全方位地观察课堂,每一个细节我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尽量为她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听完课后及时进行评课,将所观察到的问题作详细的反馈,在评课时坚决摒弃没有意义的套话,谈话落在实处,从细务实,能够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针对所观察到的问题,师徒同共制定改进措施,并将它落实于接下来的课堂当中去。我们就是在一次次的听课与评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逐步提升的效果。另外,除了定期的的听、评课以外,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把每一节课都当成示范课,充分准备,不管是教具、教学过程都精心设计,尽量把最好的方面展示出来,并随时欢迎徒弟走进我的课堂。

四、共同学习,促进提升。

为了加强专业学习,我还会给她提供或推荐一些比较好的教育教学类书籍让她学习,一有外出培训或学习的机会,也常常会邀上她一同前往。上学期在我的鼓励下,她参加了学校的青年教学能手培养对象的申报,为了上好这节申报课,我们不知改了多少次教案,也试讲了多次,准备材料我们也付出了许多,最终通过了学校的考评,顺利进入了能手培养期。其实上课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准备过程中,我们都有很大的收获。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共同努力,我感觉效果还是较明显的。现在再走进龙飞老师的课堂会欣喜地发现:龙飞老师是对教材的把握更准确了,课堂的组织形式更多样了,课堂的氛围更灵动了,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更强了„„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我想最大的原因在于我们师徒二人在这个过程中,做到了坚持,做到了遇事不急躁,坚信办法总比问题多,而我们俩都有一颗真诚、好学的心。

N点感想:

与龙飞老师的共同学习与探讨的这段日子里,我从龙飞老师身上看到了很多闪光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我欣赏她对待工作的认真与投入,佩服她对待学习的谦虚与勤奋。同时,也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的道理,带徒弟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过程。

谢谢大家的聆听!

转眼间活动即将结束,回想往事——两年来,我们师徒之间积极交流,互帮互学,倾听各方意见,在职业道德、教学方法、教学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思想,收获了技能,我们还收获了快乐,收获了成就。“教学相长”——感谢教研室为我们搭设这么好的成长舞台!

从这儿出发,我们将继续努力,我确信:这儿不是我们的结束,而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师带徒工作总结(李圣熙)

来源: 作者:黄欣

录入:黄欣

发布时间:2011-1-17 15:53:52

------------------

师带徒工作总结

总觉得自己很幸运,在我步入教坛就能借助“师带徒”这个平台,拜沈玮老师为师!沈老师的为人处事,经验心得,工作中那份认真的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学理论,让我获得了很多学习、工作动力,使自己能更好的投入到这份事业中去。在师傅的指导下,我感觉这一年半来,可谓收获满满。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些切身体会:

一、在理论学习中成长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一旦今日停止学习,明日就将停止教学。”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课改的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思想、观点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因此,三学期以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二、在听课、评课中成长。

“师带徒”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1 如何看待听课?可能很多新老师惧怕被听课,怕被揭短。所以端正态度是第一位的。听课可以帮助我发现一些自己难以注意到的问题,放下了包袱,就会使我在有人听课比没人听课时的兴奋程度高出很多,讲课也就更加有激情,对学生的感染力就更大。

2要善于利用评课机会查找不足,做一个有心者。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在对某个教学环节问题上,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有必要这样做,但又不知其效果会如何,而我的师傅在听课时是可以从听者的角度来体会此教学环节的作用,这种感受沈老师会在评课时及时地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作用,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师傅在评课时对我的指导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是体现在具体的每一个环节中,甚至对学生的每一句评价语言都悉心琢磨,使我明白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听师傅的课要学什么?我听师傅的课也有很大收获。沈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情趣,思路清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她的课给人感觉从容不迫,特别容易融入!课堂气氛也很好!真正地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体育所带来的乐趣。每听完沈老师一节课以后主要有两点是我一定要反复思索的:一点就是沈老师这堂课的核心版块是什么,一点就是她在实际讲解中如何解决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师傅和我们常在一起交流上课后的体会,在多次听师傅课的过程中,我慢慢体味到了她思想的灵动,并且准确地把握住每一节课的闪光之处,在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

三、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做为教师,上完一节课很简单,但要上好一节课却是一门艺术。沈老师让我一定做到前认真钻研教材,课前师傅还经常让我阐述备课的构思,这样备课时会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为了讲内容而讲课,从而使自己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师傅在他的课中有什么好的举措,有什么难点,也都会及时地与我交流,使我的课堂上能够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

除了上好每一节课,参加师带徒以来,沈老师常鼓励我多上公开课,回想每次上课,从准备

各种繁琐的器材,修改教案,方方面面她都亲自来指导我做。沈老师这种认真的态度也为我做出了榜样,作为徒弟,我更应该勇挑重担,抓住机会锻炼自己,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事业上有所突破!

作为一名年青的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平时还应注意反思、积累,多写些东西,朝科研型发展。在沈老师的要求、指导下,我课课坚持写教学反思,通过这样长期地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我相信我的教学水平都会不断地进步。

以上,只是我在“师带徒”中列举几个方面的进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完善自己,“师带徒”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了。

开幕词2重

督导经验材料 促进教师成长

家长会教子有方经验共享

共享阳光快乐成长

共研、共享、共成长

书香共享 和谐成长

《共享生命成长》读后感

重装机兵2重制版密码

创业者必看九条经验共享

触电事故安全经验共享

经验共享  促进成长  2重
《经验共享 促进成长 2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