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期末考试

发布时间:2020-03-03 09:33: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江苏省张家港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初二历史试卷2013.6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06年7月12日,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再创世界纪录后,身披鲜艳的五星红旗绕场奔跑,这一刻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决定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在下列四句话中,最能贴切地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B.人民民主政权能否巩固的问题 3.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所面临的严峻考验,从根本上讲是A.帝国主义的威胁能否解除

C.新中国能否得到国际社会认可D.新解放区残余的反动势力能否肃清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片资料,适合采用的是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下列举措推动了西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是①和平解放西藏②修建青藏公路③成立藏族自治区④进行民主改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D.农村改革率先在广东开始

8.2012年CCTV-1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上。对道德模范郭明义的颁奖词是:“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郭明义的精神是下列哪位人物的精神内涵在新时代的升华?

A.焦裕禄B.王进喜C.袁隆平D.雷锋

9.20世纪中期,四川有一首歌谣:“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

1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出现在

A.改革开放中B.土地改革中C.“大跃进”运动中D.“*”中

10.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11.右图是*时期红卫兵“大串联”的情景,从图片反映的事件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A.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以经济建没为中心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2009年,在澳门庆祝回归祖国十周年时,广西也在庆祝解放六十周年。这两地分别是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它们的相同点为

A.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C.都是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

D.都实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13.近代史上,中国与前两次工业(科技)革命失之交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①“两弹一星”②“载人航天”③“籼型”杂交水稻④电话

A.①②③④

的是

A.中国洗刷了百年的耻辱

B.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C.“一国两制”的实施是成功的

D.“一国两制”有利于推进祖国的统一

15.被火烧断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山居图》,分藏于浙江和台湾。2011年5月,大陆将画的前半卷移交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合并。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拉开序幕,这是该画被分开360多年后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幅名画的历史性合璧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4.下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

A.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标志着两岸实现了“三通”

C.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D.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6.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从深圳、珠海、到广州,轻车简从,探访民生,倡言改革。有人说这是踏着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酝酿新一轮的改革。前后两位领导人南行的共同目的是

A.推动经济特区的建立B.开展防灾救灾

C.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D.促进改革开放

17.1950年,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18.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北京机场握手时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多年没有交往啊!”这句话表明了

A.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开始“融化” B.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C.中美两国领导人亲密无间D.中美两国消除了矛盾

19.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是

A.海南岛特区B.珠海特区C.汕头特区D.厦门特区

20.有位老作家来到山西的贫困县,见到一群可爱的山区孩子。当他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他们时,孩子们瞪大了渴望的眼睛说:“爷爷,我要上学。”瞬间,一种难以言表的心酸涌入他的心田。这种情况的改变应得益于

A.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B.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颁布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各14分,共40分)

31.(14分)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上述图片反映了我国经济制度实现了怎样转变?(2分)转变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

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4分)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2分)

材料三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摘自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4)概括说明,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哪些卓有成效的探索以促进社会变革?(4分)

32.(12分)《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2分)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什么成果?(2分)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2)依据材料二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2分)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2分)

33.(14分)新中国成立后,始终致力于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原则——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2分)

材料二中国声音-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2)20世纪50年代,在国际舞台上发出的“中国的声音”主要指什么?(4分)

材料三中国力量——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什么时候?(2分)

材料四中国影响——新中国建交示意图

(4)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迎来了建国后建交的第二次高峰。出现新局面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分)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重大外交成就?(2分)

材料五中国责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力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日益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重要建设性作用。

(5)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又有了什么新的特点?(2分)请列举一个新世纪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或承办的国际盛会。(2分)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演讲稿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时政

英语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演讲稿

期末考试演讲稿

期末考试工作总结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