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死因监测工作技术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8:38: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5年死因监测工作技术方案

全人群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工作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准确、可靠的全人群死亡信息对制定我国的人口和卫生政策,确定资源配臵和干预重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加强我区死亡报告与死亡原因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死亡报告工作质量。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口死亡医学证明和信息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3〕57号)和《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做好2014年慢性病防控重点工作的通知》(川疾发〔2014〕16号)有关精神及要求,特制定今年工作技术方案。

一、监测目的

居民死亡原因(以下简称死因)监测工作是通过定期、系统地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人群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死因统计分析的指标可反应当地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为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评价当地居民健康水平,确定不同时期疾病防治的重点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对象

(一)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包括具有****户籍的居民、****常住居民(在辖区居住半年及半年以上的居民为

- 12

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收集辖区内《死亡证》,及时编码和录入《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

4.定期汇总死亡资料,并与辖区的公安、民政和妇幼部门人员核对死亡信息,并补漏;

5.根据自身情况做好年度工作计划、总结,管理规范等,乡镇防保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对辖区内的死亡报告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定期检查所辖村医、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死因报告工作质量,做好质控管理工作;

6.网报单位做好原始《死亡证》及相关资料保存与管理。

(三)区直医疗机构、区卫生局注册非公有制医疗机构 负责医院内死亡个案信息的收集、核实、死因调查、编码和录入工作,填报《死亡证》,与相关部门定期进行信息核对,查缺补漏。具体任务为:

1.收集院内死亡个案信息,填报《死亡证》; 2.对院内的死亡案例进行核实,对接诊过程中死亡的病例及死因不明的病例,进行调查做出死因推断并填写表卡;

3.收集院内《死亡证》,及时编码和录入《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

4.定期汇总死亡资料,并与院内登记进行核对、补漏;

5.根据自身情况做好年度工作计划、总结,管理规范,做好质控管理工作;

6.做好原始《死亡证》及相关资料的保存与管理。

五、死亡信息的报告程序

(一)村卫生站及社区卫生服务站

责任报告人对本村/社区的常住人口中的死亡者应及时填报《死亡证》并报送所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能力进行第一级审核及网报的站点可直接进行网络报告)。

(二)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负责收集本院/中心经治医生,以及辖区内村卫生站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上报的《死亡证》,做好登记并按质量控制进行第一级审核,审核后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填卡15日之内进行网报);定期与本级的公安、民政、妇幼、计生等部门掌握的死亡信息进行核对,及时补报漏报者。

(三)区直医疗机构、区卫生局注册非公有制医疗机构

负责收集本单位经治医生上报的《死亡证》,做好登记并按质量控制进行第一级审核,审核后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填卡15日之内进行网报),定期与院内死亡病例资料进行核对,及时补报漏报病例。

(四)****疾控中心

对各直报单位网络报告的《死亡卡》,严格按质量控制要求进行第二级审核;严格质量控制,及时查重;对直报单位的网络角色、权限等进行管理。督导各医疗卫生机构在每年的1月20日前必须完成头一年度所有死亡卡片的收集、补报、审核、录入工作;区疾控中心于每年1月31日前完成头一年度所有死亡卡片的审核、剔重。

六、质量控制目标

- 56

死因监测工作技术方案

死因监测方案

死因监测方案

死因监测工作督导方案

死因监测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死因监测工作工作总结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死因监测工作工作总结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死因监测工作技术方案
《死因监测工作技术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