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练习A卷

发布时间:2020-03-02 07:14: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B.二者都是人们的行为规则

C.二者的实现方式不同

D.二者的调整范围不同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道德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之中

B.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意志

C.无论国家制定法律,还是国家认可法律,一般都以文字的形式出现

D.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守法

12.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则,是()。

A.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B.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C.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中D.主要靠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信念予以维护的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3.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主要有哪两种?它们有什么区别?

14.法律作为一种特别的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规章等规则相比,具有哪些特征?

15.有人说,法律是社会生活中人人必须遵守的唯一准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6.“违法及犯罪,犯罪及违法。”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17.简要回答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五、材料分析题(

18、19题各7分,20题9分,共23分)

18.中学生马强做事我行我素,不守规则,他的口头禅是“自由万岁”。在马路上,他横冲直撞,还闯了红灯,被警察严肃地批评了一顿。自习课上他高声谈笑,引起了同学们的不满和指责。篮球场上,他屡屡犯规,被裁判罚下了场。他遗憾地说:“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真正的自由。”

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对马强的言行加以评析。

19.私营企业主李某欠个体户王某的货款,久拖不还。为此王某将李某告到法院。法院依法判决李某归还王某的3万元货款,但李某在判决生效后拒不归还,于是王某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在李某阻挠执行的情况下,法院依法对李某实行司法拘留,并查封了李某的小轿车。慑于法律的威严,李某归还了王某的货款。

结合上述案例,说明国家强制力的作用。

20.某甲和某乙为争夺公园中的座位而争执起来,甲动手打了乙。

情况一:甲只是推了乙一把,乙摔倒在地,并未受伤。

情况二: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肿,口角流血。

情况三:甲把乙打成重残,丧失了劳动能力。

在甲打乙有可能出现的上述三种情况中,甲的行为分别是什么性质?应受到处罚吗?如果应受到处罚的话,甲应受到何种处罚?

六、探究创新题(10分)

21.探究以下情景,思考主人公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其行为受到了什么处罚?

情景1: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起哄、打闹、吹口哨。工作人员多次劝阻无效,只好请来民警将其带走。公安机关给予三人警告的处罚。

情景2:朱某在工厂浴室捡到苏某的进口手表,先说两天后归还,后又称手表丢失,拒不归还。苏某起诉后,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否则赔偿损失350元。

情景3:中学生赵某手持三棱刮刀,抢夺9名小学生财物,得赃款400多元。法院判定赵某犯有抢劫罪,判处了赵某有期徒刑。

①按照你的理解,将下列选项分别填入表格。

A.行政法B.民法C.刑法D.行政制裁

E.民事责任F.刑事处罚G.行政违法H.民事违法

I.刑事违法J.较轻K.较重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A卷

一、1.人民意志和利益;权利;义务2.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刑罚和处罚3.行政;

三、10.ACD11.ACD12.BCD

四、13.①道德。它主要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②纪律、规章。它是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的在局部适用的准则14.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15.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生活准则有不同种类。法律是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但不是唯一的行为准则。除法律外,还有道德、纪律、规章、守则等行为准则,这些都是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社会生活准则,而法律只是唯一由国家制定的或认可的准则。16.此说法是不正确的。①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义务,或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和犯罪两种。②一般违法行为是一种对社会危害性小的违法行为。因为没有触犯刑法,所以不是犯罪。③犯罪是指社会危害性很大,触犯刑法并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所以说,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一定违法。17.第一,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第二,犯罪是一种严重触犯刑法的行为;第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五、18.马强所主张的这种“自由”是对真正自由的片面理解。真正的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没有任何限制和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马强做事我行我素,不守规则当然要受到批评、指责和处罚。因此,自由离不开法律、纪律等规则;要自由就得守法律、纪律等规则,守法律、纪律等规则才能有真正的自由。19.本案例中李某最终归还了欠王某的钱款,体现了法律的尊严。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因为:第一,只有依靠国家强制力做后盾,才能迫使人们遵循、服从法律;第二,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各种关系,制裁违法犯罪分子,法律需要国家强制力来保障;第三,为了使法定的权利和义务得到实现和履行,也需要国家强制力做后盾。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就会变成一纸空文。20.①如果甲只是推了乙一把,乙摔倒在地并未受伤,则甲的行为并未给乙带来大的危害,也没有给社会造成相当程度的危害。那么,甲的这种行为还够不上违反治安管②读完这三则案例,你有什么感想?

理的行为,更没有触犯刑法,属于一般错误行为,只能对甲进行批评教育。②如果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肿,口角流血,则甲的行为对乙和社会的危害达到了一定程度,但又不严重,未触犯刑法,那么,甲的这种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条例的行为,公安机关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甲处以行政制裁。③如果甲把乙打成重残,丧失了劳动能力,则甲的行为给乙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危害,属于犯罪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这时,对甲的处罚不再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而是应该依照刑法对甲论罪判刑。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同步测试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复习案

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复习提纲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三课时)(材料)

七年级下册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开卷)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练习A卷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练习A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