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团代会工作报告(1209)

发布时间:2020-03-03 06:24: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服务青年 锐意进取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贡献青春力量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共青团长安大学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审议。

共青团长安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的隆重召开,正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举国上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是在我校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之路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大会,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推动我校共青团事业蓬勃发展的一次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团的十六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和陕西省第十一次团代会的部署,围绕中心,服务青年,锐意进取,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贡献青春力量。

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五年

长安大学共青团作为全校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组织,五年来,在校党委和团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建设是根本、服务是手段、创新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的工作理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活跃校园文化、深化社会实践、开展志愿服务、实施科技创新、注重创业教育、推进自身建设,不断提升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2009年,我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树起了长安大学共青团事业发展历程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标志着我校共青团工作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

(一)凸显思想引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筑青年学生的强大精神支柱

牢牢把握思想引领的根本任务,深入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不断深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逐步探索出一条主线、两个侧重、三个抓手的工作模式,即“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一条主线、“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集中学习与长效推进相结合”两个侧重点、“组织网络、学生骨干、理论社团”三个抓手,形成了“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校院两级协同配合、团学骨干带头学习、团员青年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五年来,以校团委中心学习组为核心,学院团委二级学习组、学生团校和理论型社团为支撑的学习体系不断完善。“学习十七大,争做新一代”、“青春在改革开放中闪光”等主题团日活动成效显著。依托成人宣誓仪式和新生教育工程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效果明显。2008年,我校成立了以校党委副书记白华任校长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并构建了校院学生骨干两级培养体系。目前,全校共培养培养学生骨干1800余名,250名优秀学生骨干被纳入“种子库”进行跟踪培养, 13名学生骨干参加了团中央和团省委举办的学生骨干培训班。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激发团员青年的报国之情和成才之志 以党的十七大、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和建国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等重要纪念日为契机,因势利导、旗帜鲜明地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我爱我的祖国”等主题教育。通过主题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知识竞赛、书画摄影展等活动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校团委积极号召全校团员青年踊跃捐款,并开展缴纳特殊团费活动,全校学生共计募捐24万余元,缴纳特殊团费4.7万余元。此外,学校还组建5支社会实践团队支援灾区重建,2009年,我校被授予 “陕西省希望工程抗震救灾杰出贡献奖”。

3.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引导团员青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围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要求,在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五年来,以法律援助、义务支教、帮困济贫、节能环保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活动遍及基层农村、城市社区。我校学生义务献血16000人次,有2702人加入中华骨髓库,向东、李玉鹏、孙云进等三名同学捐献造血干细胞。2005年,我校荣获“陕西省无偿献血促进奖”、“西安市无偿献血促进奖”,2008年,我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此外,我校曹大丽等3名同学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人文学院惠霞同学被评为“甘肃省首届道德模范人物”、“2008感动庆阳十佳人物”。

4.以团学网络建设为依托,构建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传媒体系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网络已成为青年的重要生活方式和成长环境。面对新的形势,我们以“先锋家园”网站为建设重点,大力支持“渭水学子”等学生门户网站建设,辐射带动各级团学组织特色网站发展。此外,重点资助《先锋学刊》、《憩园》等团学报刊、杂志的出版,形成了“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团学思想政治教育传媒体系。

(二)树立活动品牌,彰显文化特色,搭建高品位的文化育人平台

坚持以“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为目标,以“拓展知识、提高能力、完善素质、陶冶情操”为宗旨,以开展大学生文化节、科技节、艺术节和体育节为主线,以艺术团、社团、活动阵地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完善“校级展示活动、院系精品活动、社团和班级风采活动”的建设体系。2006年5月,我校和陕西师范大学联合申报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获得批准,标志着我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进入国家先进行列。我校申报的《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06-2008年,我校连续获得教育部组织评选的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2009年,我校获得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1.以“四三二一工程”为载体,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坚持每年举办大学生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四个节日,大力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名家讲座进校园、优秀电影进校园三项活动,深入推进广场文化行动计划、大学生读书计划两项计划,全力打造一批活动品牌。四个节日,精彩纷呈;三项活动,格调高雅;两项计划,覆盖广泛;一批品牌,影响深远。

以“巩固传统、推陈出新”为宗旨,根据“项目化管理、精品化展示、社会化运作”的原则,对四节活动进行组织和资助,打造了“渭水之星”风采大赛、校园歌手大赛、校园舞蹈大赛、研究生学术年会等一系列品牌活动,为培养学生素质搭建了立体化的育人平台。

本着“走近大师、聆听经典”的原则,精心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先后邀请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中央芭蕾舞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国家京剧院、中央歌剧院、陕西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西安音乐学院等高水平艺术团体来校演出。

通过举办“百家讲坛”、“先锋论坛”、“渭水大讲堂”等全方位推进名家讲座进校园活动,五年来,共举办讲座362场,先后邀请吴建民、王英凡、欧阳自远、陆士桢、刘庆柱、肖云儒、朱军等一大批专家院士、政府官员、社会名流与学生面对面,分享人生经验、传承文化经典、发扬学术魅力、启迪人生智慧。

坚持开展“优秀电影进校园”活动,五年来,在渭水校区为学生播放优秀电影169场,338部,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2.以大学生艺术团建设为着力点,推进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出精品 秉承“弘扬民族文化、倡导高雅艺术”的建设宗旨,将大学生艺术团建设作为推进校园文化发展的着力点,作为我校艺术教育成果的展示窗口,精心开设艺术团选修课,将艺术团培训纳入第一课堂。通过评估晚会、建校55周年庆典、陕西省“挑战杯”竞赛等重大活动展示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成果。2006年,我校成功举办了陕西省高校首创的个人演唱会,引起极大反响;2008年,由我校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生如夏花》荣获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四项大奖;在全国和陕西省艺术展演中,我校荣获国家二等奖2项,陕西省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及优秀奖20项;在陕西省“校园之春”文化艺术节竞赛中,我校获得等次奖70余项。 3.以学生社团建设为突破点,培育富有特色的社团文化 我校以“科学规划、积极扶持、规范管理、重在质量”为社团建设指导思想,以“三化”,即制度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社会化运作为工作原则,以“五个一”,即一部章程、一个挂靠单位、一名指导教师、一项特色活动、一个团支部为社团建设模式,大胆创新、健全机制,修订和出台了《长安大学社团管理办法》、《十佳学生社团评选办法》、《社团考评细则》等规章制度,积极探索社团管理体制,走出了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社团发展壮大之路。目前,我校共有注册社团78个,注册学生18000多名。学生社团在参与学校管理、扩大求知领域、锻炼交往能力、彰显特色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2005年,我校成功承办了“第三届陕西高校社团发展论坛”。2006年,大学生计算机协会荣获“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和“陕西省优秀学生社团标兵”荣誉称号。同时,我校涌现出了黄土地文化社、希望阵营、街舞协会、新模型协会等一批“陕西省优秀学生社团”。

4.以活动阵地建设为基础,打牢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根基 阵地建设是共青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我校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得到明显加强。2006年,投资3000余万元。建筑面积10700平方米的朝晖大学生活动中心交付使用,通过合理的功能划分、健全的规章制度、科学的管理使用,活动中心成为我校使用频率最高、深受青年喜爱的活动阵地。目前,朝晖大学生活动中心、朝晖运动场、雁塔文化广场、雁博园多功能厅、小寨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交互构筑起共青团活动阵地,保障了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

我校将学生科技活动与教师科研工作相结合,将日常科技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课堂理论研习与课外运用创新相结合,以制度为保障、以活动造氛围、以竞赛促发展,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1.以制度为保障,不断完善科技竞赛机制

我们以学校“质量工程”实施为契机,完善了学生科技资助和激励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长安大学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学科竞赛奖励办法》、《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等系列文件,学校设立了50万元的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建立了一批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开设了科技创新竞赛项目选修课,将第二课堂的科技竞赛活动纳入第一课堂,这些举措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竞赛活动的积极性,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发展机制不断完善。

2.以活动造氛围,大力开展学术科技活动

学校建立了以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为统揽,校院两级科技协会为支撑,学生科技社团、班级科技实践委员为基础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依托大学生科技节举办“挑战杯”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结构设计大赛、发明构思大赛等科技竞赛活动。2006年,我校承办了陕西省第三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2009年,我校承办了陕西省第七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目前,我校学生开展学术研究的氛围日渐浓厚,学生的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3.以竞赛促发展,持续提升科技活动水平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校科技活动蓬勃发展,学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五年来,我校在电子设计大赛、结构设计竞赛、物流设计大赛、智能汽车设计竞赛等学术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228项;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得全国一二三等等次奖24项;4次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获得陕西省特等奖及一二三等等次奖77项,3次夺得陕西省“优胜杯”;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科技成果的专利申报工作,截止2009年11月,我校学生申请专利59项。

(四)倡导社会实践育人理念,培育志愿服务精神,引导青年在实践中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青年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

1.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青年学生实践能力

我校以“基地化建设、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为原则,坚持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采取“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学生申报立项;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团队立项审批;结合科技竞赛,提升团队实践质量;鼓励学科交叉,创建综合性实践团;支持社团组队,实现组队形式多样化”等五项举措,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教育性。五年来,学校投入社会实践专项经费60余万元,组建校级社会实践团队366支,开展了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实践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人民网、中国教育报、农业日报、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等多家媒体累计报道达150余篇。学校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1支团队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志愿服务队”,1人获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称号;37支团队被评为陕西省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志愿服务队”,36名个人被评为陕西省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2.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奉献友爱精神

按照“学校引领、基层互动、突出优势、打造品牌、抓好典型”的思路,以《长安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为制度保障,建立以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为重点、学生公益类社团和学院特色志愿服务团队为支撑的组织体系,积极拓展服务项目,不断完善评价机制。组织学生在第二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陕西省“挑战杯”竞赛等重大赛事中开展高水平志愿服务;在西安市多个社区和单位设立志愿服务基地,大力开展“青春,为创卫添彩”、“千万个熊宁在行动”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参与人次达5万人次;树立爱心书屋、造血干细胞采集等志愿活动品牌,为农村中小学捐献图书3000余册,3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学校涌现出了王鹏、李玉鹏等多名全国和省市“优秀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希望阵营、爱心社等 “优秀志愿服务集体”。我校志愿服务活动也受到了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关注。

3.积极引导大学生服务西部,鼓励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建功立业 积极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真维斯希望小学支教计划和博士下基层服务计划。五年来,我校有89名志愿者投身于西部计划,12名毕业生参加真维斯希望小学支教计划,8名博士生参加博士下基层服务计划。广大志愿者唱响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组需要的地方去建立青春功绩”的时代强音。学校领导多次赴基层看望志愿者,并为到西部基层就业的同学颁发3000元奖金,鼓励毕业生奉献西部、扎根基层。

(五)促进就业创业,维护团员青年权益,致力于用专业化、高水平的服务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以促进就业创业为核心,围绕党政关注、青年急需、共青团能为的领域帮助学生解决成长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最普遍、最迫切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是时代对共青团组织提出的必然要求。

1、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学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利用校内外资源,举办高层次的创业报告会,学校先后邀请了前谷歌公司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前分众传媒CEO谭智、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真维斯公司董事长杨勋、当当网总裁俞渝等国内著名企业家来校作报告并担任学生创业导师;学校开设了“创造学”、“创业学”、“职业生涯规划”等选修课,开展了创业计划大赛、模拟招聘、实习总动员等活动;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工作,在省内外大型企业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13个,安排374人次到基地见习,为大学生就业创业积累经验,增添阅历。近年来,我校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生创业的氛围日渐浓厚,培养出了以能本创业为代表的创业典型钱俊东和以知本创业为代表的创业典型罗建林。

2、争取社会支持,为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学校广泛争取社会支持,千方百计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2005年8月,中国青基会在我校设立肯德基曙光基金,目前共发放助学金65万元,提供勤工助学岗位40个。2006年,“芙蓉学子”优秀大学生奖学金在我校设立,目前共计发放奖学金46万元,资助66个大学生(团队)。

(六)全面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动,切实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多年来,我校共青团组织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大力加强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队伍建设,指导学生组织开展工作,完善创先评优机制,不断推进团的自身建设,切实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005年,我校团委荣获“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称号,2008年荣获陕西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1.不断探索和推进基层团建创新,活跃基层团的工作

以“团建工作跟着青年走,团的组织跟着青年建”为指导思想,不断巩固班级建团模式,大力拓展社团建团模式,积极探索学生社区、网络建团,努力实现团的基层网络覆盖全体青年。坚持开展主体团日活动,从“制度、经费、平台、荣誉”四个层面创新最佳团日活动评选机制,推动基层团组织生活蓬勃开展。坚持党建带团建,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规范“推优入党”工作机制,五年来,共推荐13000名优秀团员加入党组织。研究生先锋科技创新团队被评为“陕西省青年突击队”,公路学院0301班团支部等四个集体被评为“陕西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姚娜、吴大川同学分别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和“全国三好学生”称号,李欢同学荣获“陕西省青年突击手标兵”荣誉称号,向东同学荣获“陕西省五四青年奖章”,9人荣获“陕西省优秀共青团员”,1人荣获“西安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2.持续推进专业化、学习型团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共青团工作科学持续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团干部队伍是共青团工作的骨干力量”。我校团委始终围绕“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要求,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专业化、学习型团干部队伍。加强了团干部在岗培训,举办专职团干培训班,邀请团省委领导、学校领导,专家学者讲授知识,传授技巧。加强团干部岗位后管理,逐步建立起推荐提拔、转岗交流和上学深造相结合的良性流动机制。五年来,推荐团干部参加国内外培训交流达50人次,推荐2名团干部到教育部挂职锻炼。依托学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素质拓展教育研究所,鼓励团干部开展专题调研和理论研究工作。目前,我校1项课题被团中央确定为规划研究课题,1项课题被确定为省级教改重点项目,3项课题被团省委确定为研究课题。五年来,我校有2名团干部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3人名团干部被评为“陕西省青年突击手”。

3.不断加强“一体两翼”的大团建格局,扩大学生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多年来,我校团学工作紧密结合,形成了以共青团为主体,以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社团为两翼的大团建格局,增强了团组织的工作力量,推动团学工作深入开展。学生干部的选任采取网上报名、笔试初选、竞选答辩、组织考察、公示试用、正式任命六项严格的选拔程序,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学生骨干走上了学生组织的领导岗位。坚持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组织专题研讨会和工作交流会,先后与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境内外知名高校学生组织进行交流,开阔了学生干部的视野,提升了工作能力。各级学生组织充分履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跃校园文化、深化社会实践与青年志愿者等方面的作用日渐显著。

4.完善考核评优机制,树立先进典型

先后修订完善《五四红旗团委考核办法》、《五四红旗团支部考核办法》、《优秀学生会考核办法》等文件,建立了基层团学组织考核评价体系,五年来,共评选“五四红旗团委”8个,“五四红旗团支部”132个,“优秀学生会”20个,“十佳学生社团”40个,“最佳团日活动”78个,“优秀团干部标兵”60名,“优秀团干部”1883名,“优秀团员标兵”102名,“优秀团员”3711名,“社团工作先进个人”818名。

各位代表,回顾上届团代会以来的我校共青团工作,无论是共青团事业的发展,还是广大团员青年的成长进步,无不凝聚了学校党政领导和团中央、团省委领导的亲切关怀。我们深切地感到,党的正确领导是共青团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全校各职能部门、广大教职员工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是共青团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条件,广大团员青年、团干部的奋斗和奉献是共青团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在这里,我谨以大会的名义,向关心支持我校共青团事业的各级领导、兄弟院校和全体教职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为我校共青团事业做出贡献的新老团干和广大团员青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二、奋发有为,扎实推进未来几年的共青团工作

各位代表,当前全国正在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四种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陕西也在努力实现“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的奋斗目标,我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这些都为我校广大团员青年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为我校共青团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我校共青团组织必须紧密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入推进团的自身建设,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以昂扬的斗志、奋进的姿态、坚毅的决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开创我校共青团事业的新局面。

今后几年,我校共青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团的十六大和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16号文件要求,紧密围绕育人这一中心工作,深入推进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两大战略任务,认真做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和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三项重点工作,全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培养、成长服务和团的自身建设”四项工程,为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

(一)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团的十六大精神为主线,以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目标,全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程。

团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着力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千千万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着力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

修订完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实施方案》,健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校院二级培养体系;规范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培训课程,创新培训载体,提升培训效果;建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实践基地,为团学骨干就业创业提供重点支持;建立学员电子档案,加强跟踪培养,着力培养一批政治合格、作风过硬、素质全面、将来能在社会各个领域担当重任的领军人物。

2.坚持开展“永远跟党走,争做新一代”主题教育。 通过开展“永远跟党走,争做新一代”主题团日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团的十六大精神,把团员青年的思想统一到十七大和团的十六大精神上来。实现把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转化为行事做人的行为准则,转化为勤奋学习、奋发成才的实际行动,牢固构筑团员青年的强大精神支柱。

3.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活动。 针对青年特点,通过专题报告会、辩论赛、演讲比赛、播放电影等形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以重大活动、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具有时代特征、符合青年特点的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信仰、立志成才、提高素质、完善自我。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热点问题和焦点事件,引导他们自觉养成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4.广泛发起诚信校园建设行动。

当前,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有相当部分青年学生会受到不良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诚信意识淡薄,校园内考试作弊、论文造假的现象屡屡发生,诚信校园建设在当前显得尤为必要。广泛发起诚信校园建设行动,通过开展诚信教育月、主题团日活动、评选“校园诚信之星”等活动,不断强化青年学生的诚信意识,构建诚信校园。

5.挖掘树立一批大学生身边的青春榜样。

通过开展“芙蓉学子·青春榜样”、“十佳大学生”、“共青团标兵”、“校园科技之星”、“校园文艺之星”等优秀青年典型评选活动,树立一批青年认可、青年崇尚的身边榜样。激励广大团员青年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四个新一代”的要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发挥榜样对青年的示范引导作用,在全校形成“学榜样、追榜样、做榜样”的热潮。

6.加强共青团理论研究工作

依托学生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素质拓展教育研究所,设立共青团理论研究资助基金,专门用于开展共青团理论研究。建立以学校党政为领导,以团学骨干为研究主体,以相关专家学者为指导的共青团工作课题立项与研究机制。集中力量对我校团学工作、团员青年思想状况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力求形成一批具有长大共青团特色、展示长大共青团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学校和上级团组织有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以分层教育体系为前提,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综合素质培养工程。

结合不同年级团员青年的特点,建立一体化分层教育体系。针对低年级本科学生,活动侧重于学科兴趣的培养和文化艺术素质的普遍提高;针对高年级本科学生,活动侧重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就业技能的培训;针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活动则侧重于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取得创新成果和学术成就。

1.创新“四三二一工程”,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 我们要创新“四三二一工程”,更加注重发挥青年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强化各级学生组织在繁荣校园文化中的重要职能,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结构,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创新校园文化载体,凝炼校园文化品牌,突出校园文化的知识性、艺术性、先进性和教育性,全面提升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

2.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育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坚持举办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活跃校园学术科技氛围,全面带动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各类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建立健全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在科技创新经费申请、配备指导教师、实验设备和场所,专利申请等方面出台、完善相关文件,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进;健全激励机制,在综合测评、评优评先等方面调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争取有关方面支持,建立开放式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基地。

3.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活动,锤炼青年学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优秀品格。

投身社会实践是完善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继续按照“基地化建设、社会化运作、项目化推进、日常化开展”的思路,进一步强化社会实践活动“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育人功能,把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大力开辟和拓宽活动领域,抓好“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建设,新增一批社会实践基地,加大对社会实践团队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起具有我校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运行机制。

同时,我们要继续深化青年志愿者工作,建立健全校、院两级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打造我校志愿者服务品牌;开展志愿者注册和培训工作,加强队伍管理,完善激励机制,不断强化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服务他人、锻炼自我的功能。拓展服务项目体系,积极参与全国、省市重大活动志愿服务工作,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提高我校志愿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争取获得全国优秀志愿者服务工作组织单位。

(三)以育人为中心,以团员青年需求为导向,全面开展成长服务工程。

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成长服务,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共青团育人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某种程度上讲,对大学生的服务有多少,就意味着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服务的成效决定着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满足新生的现实需要,扎实开展新生教育工程。

新生教育工程,是我校针对新生群体实施的一项基础性教育工程,是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起点工程。同时,也是我校学生教育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我校“质量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新生教育工程的六大板块中的“成长与发展教育”板块,是共青团组织为了满足新生渴望全面成长与发展的需要,通过精心设计而推出的一系列活动。我们要不断增加活动的吸引力,使的更多的新生乐于参与其中;要构建多层次的活动体系,努力使得不同兴趣的同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要突出活动的教育与素质拓展功能,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使新生通过参与活动得到成长和进步。

2.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为重点,构建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体系。

就业问题是困扰当今团员青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广大团员青年最为关心、最需要帮助的问题。我们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为团员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全面推进团员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我们要充分发挥团的组织体系广泛、宣传阵地多样、联系学生紧密的优势,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就业服务平台;大力开展创业计划竞赛、就业创业报告会、就业指导讲座等活动,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帮助青年团员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和创业观,增强创业意识;我们要拓展工作职能,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设,依托基地开展就业创业见习、挂职锻炼等工作,切实提高基地利用率,帮助学生积累就业创业经验;要积极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真维斯希望教师计划”在我校的实施工作,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唱响“到基层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主旋律。

3.以广大团员青年的利益为出发点,完善代表和维护团员青年合法权益的机制。

要从团员青年的实际需求出发,进一步提高服务和维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我校团组织要逐步完善代表和反映学生利益诉求机制,定期召开校院两级团员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代表大会,加强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的权益工作部门的建设力度,以权益热线、权益信箱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促进团员青年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反映团员青年的合理需求,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4.强化对弱势群体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

继续做好“肯德基曙光基金”、“芙蓉学子奖学金”的管理和评选工作,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引进更多的社会奖学金、助学金,争取更多勤工俭学岗位;通过缴纳特殊团费、自愿捐款等形式,发起、建立“大学生重大疾病救助基金”,帮助因重大疾病难以支付医药费的团员青年。要利用共青团组织体系,挖掘、树立一批贫困生中的自强自立典型;要采取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和心理压力,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切实关注有心理疾病的学生,通过团学组织的亲切关怀,团学干部细致入微的工作,帮助他们早日康复,健康成长。

(四)以“两个全体青年”为目标任务,实现重心下移,全面推进团的自身建设工程。 1.实现重心下移,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建立以院系分团委、班级(社团)团支部为重点的工作机制,实现工作重心下移;积极鼓励院系分团委、班级(社团)团支部结合各自特点,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构建以团组织为核心、各类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为延伸的基层组织体系;探索创建吸引和凝聚团员青年的多样化渠道;创新组织动员团员青年的方式方法,注重运用QQ群、飞信群、校园BBS等现代化组织动员手段;根据青年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灵活设置团组织,探索在学生组织建团、学生社区建团、网络建团等新的团建模式,努力扩大基层团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基层组织活力。

2.切实加强和改进团的作风,努力把团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各级团干部要加强对青年的了解,增进与青年的感情,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要着眼团的事业长期发展,着力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务求工作实效。要发扬敬业奉献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努力在全团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求真务实之风、热忱服务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清正廉洁之风,努力形成全团抓落实、全团抓基层的良好局面。

3.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共青团干部是推动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力量。今后几年,我校团组织要按照“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可靠、作风上扎实、自律上严格,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团干部队伍。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以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为重点,加强对团干部的教育培训,通过集中学习、参观考察、课题研讨等方式,鼓励团干部进行实践调研和理论研究工作,不断提高团干部的思想水平、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要积极拓宽团干部培养锻炼和交流、转岗渠道,积极营造团干部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4.加强对各类学生组织的指导,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校团委要指导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部规范化管理;要不断加强各类学生组织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学代会、研代会、社团代表大会制度;定期举办学生骨干培训班,着力提高学生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创新型和服务型的学生干部队伍;积极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协会、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大学生艺术团等组织体系建设,构建校院两级组织体系;要大力支持各类学生组织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指导并帮助各类学生组织在维护广大同学的正当权益、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沟通学校与学生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首长大共青团组织的奋斗历程,我们倍感光荣与自豪;展望新时期长大共青团组织的美好前景,我们深感重任在肩。光辉的岁月留下了我们奋斗的足迹,宏伟的事业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校党委和团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校团员青年,奋发有为、携手向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伟大征程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学校、无愧于青年的辉煌业绩,谱写长安大学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谢谢大家!!

团代会报告(1209)

团代会工作报告

团代会工作报告

团代会工作报告

团代会工作报告

团代会工作报告

团代会工作报告

团代会工作报告

团代会工作报告

团代会工作报告

团代会工作报告(1209)
《团代会工作报告(120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