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课文

发布时间:2020-03-01 21:00: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课文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

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词句堆砌华丽,语言流畅,气势磅礴,恰当的比较、合理的想象使事物特征的描写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如文中把青海高原一株柳与家乡灞河柳树作了比较,第

6、

7、8三个自然段的想象占据了文章的一半,有力地写出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意象。

虽然六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感悟和品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侧重通过环境的描写、多角度的比较来咏物并表现人生哲理的文章。还由于学生对青海高原特有的气候和地理特点普遍缺乏感知和体验,再加上课文中只是运用语言直接描述,因此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选取了极具感染性的图片、视频,自制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赏析与之相关的古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朗读与理解,体会青海高原的风貌,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内容:课文第1-5自然段

教学重点:通过知识的对比性学习,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与交流,感受青海高原苍茫、辽阔、贫瘠的风貌。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观察、欣赏、讨论、感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备:模式2 资源类型:网络资源

教学说明:学习第一课时前,已经在早读课检查了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包括生字、朗读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进“青海高原”

1、教师出示课件资料:中国地图,向学生介绍青海高原。学生感受体验

2、教师出示课件资料:青海高原的图片。学生欣赏,然后说说所见所感。

3、提问:你知道哪些描写边塞的诗词?学生交流。

4、教师出示课件资料:古诗三首。学生研读,欣赏。谈谈对边塞高原的不同感受。

5、引导:找出文章中描写青海高原的句子。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句子后,读一读。

6、指导进行句式训练:站在这里,我看到( ),觉得( )。学生尝试练习。(在此过程中,师相机出示图片。)

7、在学生进行句式练习时,相机指导理解词语:广袤无垠、青石嶙峋、凝滞、铁铸、深邃。学生交流理解。

8、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青海高原的句子。

二、认识寻常的“一株柳”

1、教师课件出示图片:一株柳。学生欣赏后,介绍自己见到的柳树。

2、引导:柳树也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至爱,同学们知道哪些描写柳树的诗句呢?学生交流,诵读。

3、教师课件出示:古诗三首。(师小结:柳—留也。所以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它就与离愁别恨相依相偎了。)学生研读,欣赏。

4、师课件出示:柳树的简介视频资料。学生观看后交流所得。

三、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

1、师导语:这样袅袅婷婷、婀娜多姿、随风起舞的柳树,你能想象到,它竟然把家安在了苍茫、贫瘠、恶劣、没有一棵树的青海高原之上吗?(不能)

是呀,就连我们的大诗人王之涣也在《凉州词》里这样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所以,我们的作者陈忠实先生这样说:„„ 学生与老师一起朗读第

1、2自然段

2、提问:这株柳给了你什么感受?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在这过程中,指导理解词语:望而生畏。)

3、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给我们突显了他的感受?学生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

1、2自然段。

5、设问学生,见到这高原上唯一的一株柳树,你会有什么表现?学生交流。

6、提问:作者又是怎样表现的呢?学生回答。并理解作者的惊讶。

7、导语:下面就让我们一睹这株神奇到令人望而生畏的“柳树真面目”。(课件出示)学生观察。(师相机指导观察的方法。)

8、学生小组交流观察所得。教师补充,评价。

9、引导:看看作者对柳树的介绍。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

10、生命意义的拓展:同学们,这株柳树是如此的不同寻常。它浓密、粗实、坚硬、苍郁、深沉。你见到的仅仅是一株柳树吗?学生思索后交流。

11、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四、质疑结课

1、导语:站在这株柳树面前,敬畏、震颤之余,我们不禁要问„„学生提问。

2、导语:作者也和我们一样,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学生朗读。

3、小结:它为什么选择如此贫瘠的高原?它是怎样来的?又是怎样生成的?它经历了哪些困难和挫折?抑制不住的猜测与想象便又在我们的心头弥漫开来。

五、板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

高原:苍茫、贫瘠、恶劣、没有一棵树 柳:袅袅婷婷、婀娜多姿、随风起舞 浓密、粗实、坚硬、苍郁、深沉

人教版第十一册语文课文中心思想

苏教版第十一册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月考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复习计划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重点课文复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重点课文复习提纲

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课文草原教案

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夹竹桃第二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测试

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课文
《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