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张云泉的四观

发布时间:2020-03-02 03:43: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张云泉的四观

近一个时期以来,张云泉的名字响彻神州大地。作为一名信访干部,他工作在“清水衙门”,当的是“无钱无权”的官,干的是“机关第一难”的活。然而,在这一岗位上,他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官”之道,一干就是24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1997年,张云泉被江苏省泰州市授予“勤政廉政好干部”荣誉称号;近些年来,他13次受到市以上党委、政府的表彰。其中,2001年,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的光荣称号。近日,笔者采访了张云泉和他的同事,让我们走近这位深受人民爱戴的信访局长,一起解读他的人生观、权力观、亲情观和幸福观。

张云泉的人生观:为人民服务“不求惊天动地,但求问心无愧。”

当过人民海军的张云泉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对人民群众更有大海一样的深情。从事信访工作多年来,他经常听的是骂声、哭声、埋怨声,做的是烦事、难事、窝囊事,但他却说:“群众把我们看成希望,我们决不能让群众失望。”怀着对群众深厚的感情,张云泉每年平均处理人民来信2000余封,接待群众来访2000余人,接听来访电话几千次。在他的心里,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让人民群众满意是他人生最高的追求,就像他所说的,为人民服务“不求惊天动地,但求问心无愧”。

泰州市信访局副局长王学功告诉我们:干信访,不要说20多年,就是三年五年,许多人都受不了。因为这项工作太难了,被称作政府机关“第一难”的工作,这是名副其实的。但张云泉局长却经常教育我们,群众有难处找政府,是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只要我们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始终把人民满意当作最高标准,工作就容易开展。想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群众上访是为了解决问题,是要我们为他们伸张正义,如果我们不把群众当亲人,对他们的上访就想不通,对他们行为就受不了,他们要求的事更办不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一意为他们分忧解愁,这的确应该是一名信访干部人生最高的追求,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途径。

泰州市人大信访处处长钱泽华说,张云泉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他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时,有一句口头禅:“我是信访局长,有事请找我。”到群众中去解决问题,并且始终冲在第一线,这是许多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做不到的。张云泉却敢于亮出共产党员的身份,亮出信访局长的身份,这说明他时刻把自己当作党的宗旨的忠实实践者。人民群众称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三个代表”,这是对张云泉最高的奖赏,也是对他人生追求的最好评价。

作者感言:从张云泉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不仅始终怀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和坚定的政治信仰,而且已经将这种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化作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与之相反,那些在诱惑面前,定力不够,滑向深渊的腐败分子,他们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信仰动摇。他们想的不是为实现党的理想宗旨而奋斗,而是利用党员的身份,利用身处的“官位”为自己谋取利益。因此,在群众危难之时,他们想的、做的,不是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而是一己私利。所以,面对群众的疾苦,他们既无真情又无实意,即使堂而皇之地做一些工作,也是在作秀,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正因为没有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追求,失去了作为共产党人最牢固的“根基”,他们走上违纪违法道路,堕落为腐败分子,这一点也不奇怪。

张云泉的权力观:“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

“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这是2001年张云泉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汇报时所说的话,也是他为官为人的一贯准则。

从1989年起,张云泉就担任县级市信访局副局长,后又任地级市信访局副局长、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可以说,他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然而,张云泉对权力既看得很重,又看得很淡。

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张局长将手中的权力看得重是因为他为人民办事敢于负责,敢于用权。面对群情激动的上访者,他常说的三句话是:“我是信访局长,有事请找我”;“我是共产党的干部,我来帮助你”;“我就是你老人家的儿子,我们共产党人都是人民的儿子”。面对群众家里发生的不幸,他能给长辈磕头,甘做老人的儿子,被群众称为“正义天使,人民救星”;面对复杂的上访局面,他能苦口婆心地与群众连续谈话做工作,5个小时不喝一口水,被群众称为“政策通”、“张铁嘴”;面对邪恶势力,他无私无畏、敢于碰硬,被人们称为“铁头局长”„„张云泉为人民办事,舍得用权,敢于用权,搞协调,抓统筹,亲自督办,逼得那些想糊弄、想拖沓的当权者无路可走,无言以对,只好照办,当场解决。而对个别无理取闹,胡搅蛮缠的上访者,他也能义正辞严,坚持原则,化险为夷。张云泉就是这样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信访局副局长王学功告诉我们,张云泉将手中的权力看得很淡。这是因为他从没有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及家人捞取好处。张云泉的爱人原在商场当营业员,唯一的一次工作变动,就是从布匹柜台调到羊毛衫柜台,后因商场破产而下岗。作为商场职工,她也与同事们一起“上访”过。张云泉亲自接待包括自己爱人在内的下岗职工,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唯一能开的“后门”就是把爱人悄悄拉到一边,约法三章:一不带头,二不讲话,三不久留。妻子含泪与他默默无语地相互交流。对爱人如此,对子女也是一样。他拒绝好心人的安排,把唯一进机关工作的名额安排给了双下岗职工的子女,仍坚持让儿媳在边远的汽车站当服务员。他为许多上访群众联系解决了就业问题,可自己兄弟姐妹及子女中却有八九个人下岗。远在外地的父母都年过九旬,节假日他不能侍奉床头,却把每个中秋节、春节都奉献给了孤寡老人和上访群众。

作者感言:张云泉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事例注解了什么是权为民所用,什么是廉洁奉公、执政为民。他用实际行动兑现了“群众把我们看作希望,我们不能让群众失望”的诺言。如何对待手中的权力?如何看待自己的官位?这是一些领导干部心里清楚却总在关键时刻犯糊涂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与自己或自己家庭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上,有的领导干部故作姿态,装聋作哑,听任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事情发生;有的嘴上一套,背后一套;有的甚至搞“放水养鱼”,苦心经营权力投资,为自己谋财路、留后路。而张云泉用权,为公、为民他敢用,会用,赢得了党的信任和人民的爱戴,对家人、对自己,他从不用也不想用。这样,他“做人才能像人,做官才不会像官”,才不会让人当面喊好,背后戳脊梁骨。这样,他做工作才底气十足,不怕闲言碎语,才可以一身正气,无私无畏。这才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权力观。

张云泉的亲情观:“身为党员干部,在对待家人的问题上绝不能搞特殊化。”

张云泉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很容易动感情,但又能恪守情感的底线。一方面,他把上访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对失去父母的流浪儿,他认作“干女儿”;对无依无靠的老大爷,他自称“我就是你的儿子”;对那些他帮助过或者正在帮助的群众,他总是说:“这是我的亲戚”。另一方面,他对自己的家人也充满了感情。他爱父母,爱妻子,爱子女。但是,在张云泉心中,对家人的这份感情总是要服从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如果二者发生矛盾,他就会毫不犹豫地舍小家为大家。

张云泉身边的同志说,张局长对家人的感情很深,但他想的更多的还是人民群众的困难。当家人和群众遇到同样困难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还是和他无亲无故的群众。张云泉说:“我之所以不把家属和其他亲友安排到机关事业单位来工作,我首先考虑的是,当时我家属所在单位有几百号人,如果因为我的爱人是干部家属,就把她安排好了,那其他群众就会有想法。第二是我从事这项工作要经常跟群众打交道,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群众反对我们干部以权谋私。身为党员干部,在对待家人的问题上绝不能搞特殊化。如果把自己的家属,其他亲友的子女安排了,我做信访工作,跟下岗职工讲话的时候就会感到底气不足。”这朴实无华的语言,真诚地感动了家人,也感动了群众。这份纯真的感情,就是张云泉保持廉洁,联系群众,做好工作的法宝。

泰州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张余松告诉我们,张云泉的事迹之所以感人,关键在于一个“情”字。做工作时,他情深意切,很容易与群众沟通;对待家人,他以情为重,用真情关爱向家人阐明了一名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极端重要性。张云泉敢于面对上访群众,善于到群众中做工作,群众把他当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这与他的领导艺术有关,更主要的是,他对党的事业满怀深情,对人民群众充满真情。

作者感言:张云泉能够正确对待和把握亲情与民心的关系,严于律己,舍小家为大家,把一片真情献给那些更需要关爱和帮助的上访群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同时,从张云泉对待亲情的感人事迹中,我们联想到一些领导干部为什么会在亲情上迷失方向,千方百计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属、子女谋取不义之财,为什么辛辛苦苦为党工作几十年,最后“栽”倒在自己儿女身上?关键问题是在“情”字面前迷失了方向,在“法”与“情”的天平上失重,结果以亲情代替一切,过分的溺爱变成了祸害,为子孙谋变成为亲情累。因此,党员干部要把政治思想上的关爱融入亲情之中,不要以金钱代替一切,以为有了钱便有了一切,给子女留下更多的钱就代表给更多的“爱”。不义之财带来了人情冷漠、家破人亡,这些都是扭曲的亲情惹的祸!

张云泉的幸福观:“群众满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张云泉经常讲,不怕自己苦,就怕群众苦,群众高兴我就高兴。“群众满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泰州市环保局纪检组长翁振云说:“张局长有‘三比’,即信念上与革命先烈比;工作上与模范人物比;生活上与困难群众比。这样比,心里就不会不平衡,就不会怨天尤人,就不会做出愧对组织、愧对家人的荒唐事。这样比,就感到再苦再累也幸福。”

市信访局副局长王学功告诉我们,张云泉曾千方百计帮助一位有困难的小青年找好了工作,这位青年人很感激张云泉,说将来结婚时一定要请他,张云泉当时随口答应下来。最近,因为工作劳累,他身体不好,在省里领导的“命令”下,不得不住进了南京医院。可当他接到这位青年的“请柬”时,二话没说就奔了回来。当张云泉在这位普通农村青年的婚礼上出现时,青年一家人激动得泪流满面,在场的老百姓也都惊呆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位副厅级领导干部,会专程从南京医院赶来参加这个非亲非故的农村青年的婚礼,“还是共产党的干部好哇!”

王如江是泰州市信访局的司机。从1990年起,他就为张云泉开车。他说,这么多年,我很少看过张局长安安稳稳吃顿饱饭。有时为了接访,他顾不上吃饭,就在包里放一些黄瓜和饼干充饥。他生活极其俭朴,对公家的钱从来都抠得很紧,连去北京办事,还带上电饭煲和咸菜,不住宾馆住旅社,以至于被保安当作是“冒牌局长”,差点闹出笑话。但是,这些年来,他为了帮助上访群众和困难百姓,累计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捐出近4万元,连获省劳模的3000元奖金也全部捐给了困难群众。

张云泉说:“面对群众的困难,我没有理由去贪图安逸;了解群众的疾苦,我怎能忍心去追求享受?”在他多年的带领和培育下,泰州市信访局也涌现出一批张云泉式的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好党员、好干部。多年来,泰州市信访局没有发生一起党员干部贪污受贿案件,连年被评为先进,受到省市表彰。

作者感言:张云泉在艰难困苦中能默默无闻地奉献,在急剧变化的社会变革中能保持平静如水的心态,坚定信念,恪尽职守,这实在难能可贵。他是一位生活、工作在我们身边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先进人物。他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来源于他崇高的信仰和艰苦的磨练。他说得好:“从事信访工作的过程,就是联系群众,接受群众教育的过程,想想群众的困难就知足了。”他从艰苦工作中获得乐趣,从群众满意中获得快乐。“我能做的,就是让群众从我们身上看到共产党好,更加热爱我们的党。”(孙智林)

学习张云泉

感受张云泉

学习张云泉体会

张云泉有感1

张云泉简历(整理)

优秀共产党员张云泉

学习张云泉心得体会

学习张云泉心得体会

张云泉事迹心得

学习张云泉心得体会

张云泉的四观
《张云泉的四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观四字成语 张云泉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