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微生物学课程实习指导书09生工

发布时间:2020-03-02 08:00: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生物工程专业

微生物学课程实习指导书

邵阳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生物工程教研室

2011年08月

一、实习目的及要求……………………………………………………………3

二、实习内容……………………………………………………………………3

三、材料、仪器和设备…………………………………………………………3

四、实习原理或方案……………………………………………………………4

五、实习步骤……………………………………………………………………5

六、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要求…………………………………………………6

七、实习成绩评定方法…………………………………………………………6

八、实习纪律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6

一、实习目的及要求

实习目的:

微生物学课程实习是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以实验教学贯穿始终,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通过两周实习,学生应能掌握培养基的配制、包扎及灭菌;正确采集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十倍稀释;划线分离、菌落观察、鉴定与培养;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内容,并结合生产和科研技术的发展,开设较高水平的综合性实验为主,运用综合的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形成综合的培养。为学生今后从事各种与食品专业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要求:

1、掌握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学会十倍稀释法;

2、掌握样品的微生物学常规分离方法;

3、学会正确地进行各项无菌操作;

4、初步掌握酸乳饮料的制作方法。

二、实习内容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将酸奶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将乳酸菌作为生产菌株进行酸乳饮料的生产整合为综合性实验。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食品微生物的基本技术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技能,同时将微生物三大技术,即无菌操作技术,纯培养技术和计数技术,以及形态学观察和生化鉴定穿插各个环节。每组学生根据已学习的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结合自己的兴趣,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教师及全班学生参与讨论方案的完善,学生以组为单位自主实施,教师负责试剂支持和技术指导,最后撰写实习报告。

三、材料、仪器与设备

1、材料:

新鲜乳酸饮料(市售)、脱脂奶粉、蔗糖、1.6%溴甲酚绿乙醇溶液(溴甲酚绿、无水乙醇)、酵母膏、琼脂、革兰氏染液(结晶紫染液、卢戈氏碘液、95%乙醇、沙黄)、75%乙醇、香柏油、1mol/L NaOH、1mol/L HCl、碳酸钙等

2、仪器与设备

高压蒸汽灭菌锅、恒压干热灭菌箱、超净工作台、光学显微镜、培养箱、pH试纸、酸乳瓶、培养皿(φ90或φ120mm)、试管、300ml三角瓶(带玻珠)、移液管、天平、牛角匙、电炉、量筒、3

漏斗、漏斗架、玻璃棒、棉塞、吸管、线绳、标签、500ml锥形瓶、250ml锥形瓶、250ml烧杯、酒精灯、石棉网、接种针(环)、擦镜纸

四、实习原理或方案

微生物学课程实习

——乳酸菌的分离及乳酸菌发酵型饮料的生产

1、原理:

许多种类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分解己糖产生乳酸的作用称为乳酸发酵。能利用发酵糖产生乳酸的细菌通称为乳酸细菌。乳酸细菌多是兼性厌氧菌,在厌氧条件下经过EMP途径,发酵己糖进行乳酸发酵。常见的乳酸细菌有链球菌属(Steptococcu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等。酸乳是一种常见的乳酸饮料,它是以牛乳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糖类,接入一定量的乳酸细菌,经过发酵后而制成的饮料。

2、样品的采集

分离市场上出售的原味酸奶

3、样品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酸乳饮料的生产 (1)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1) 配制BCG牛乳培养基,分装三角瓶,包扎,灭菌备用。

2) 样品的处理:按照无菌操作要求,从市售新鲜酸乳中吸取10ml检样,放入装有90ml无菌水的三角瓶内,振摇混匀;用十倍稀释法稀释成

10、

10、

10、

10、10各种稀释度的样品液。

3) 倒平板。直接用接种环蘸取

10、10两个稀释度的试管中原液,在BCG牛乳培养基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每稀释度做两个平皿。置40℃培养箱中培养48h。如出现圆形稍扁平的黄色菌落及周围培养基变为黄色者初步定为乳酸菌。

(2) 乳酸菌的鉴别

配制脱脂乳试管培养基,分装试管,包扎,灭菌备用。选取经初步鉴定的乳酸菌典型菌落,用接种环挑取转至脱脂乳试管中,40℃培养箱中培养8~24h。若牛乳出现凝固,无汽泡,呈酸性,涂片镜检细胞为杆状或链球状(两种形状的菌种分别选入),革兰氏染色显阳性,则可将其连续传代4~6次,最终选择出在3~6h能凝固的牛乳管,作菌种待用。 (3) 乳酸菌培养基的制作

-

4-5

-

1-

2-

3-4

-5 4

将脱脂乳和水以1:7~10(W/V)的比例,同时加入5%~6%的蔗糖,充分混合,于80~85℃灭菌10~15min,冷却至35~40℃,作为制作饮料的培养基质。 (4) 接种

将纯种嗜热乳酸链球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及两种等量混合菌液作为发酵菌剂,均以2~5%的接种量分别接入培养基质中即为饮料发酵液。接种后摇匀,分装到已灭菌的酸乳瓶中,每一种菌的发酵液重复分装3~5瓶,将瓶盖拧紧密封。 (5) 发酵

将接种后的酸乳瓶置40~42℃培养箱中培养3~4h时。培养时注意观察,出现凝乳后停止培养。然后转入4~5℃冰箱中冷藏24h以上。经此后熟阶段,达到酸度适中(pH4~4.5),凝块均匀致密,无乳清晰出,无汽泡,获得较好口感和特有风味。 (6) 感官鉴定

将两种单菌及其混合菌液发酵的酸乳进行从色、香、味进行比较,将品评结果记录下来。品尝时若出现异味,表明酸乳污染了杂菌。

4、实验结果记录

将发酵的酸乳品评结果记录于表中 乳酸菌单菌及混合菌发酵的酸乳品评结果

乳酸菌类 品评项目 结论 凝乳情况 口感 香味 异味 PH值

球菌 杆菌

球菌杆菌混合(1:1)

5、思考题

(1) 发酵酸乳为什么能引起凝乳?

(2) 假如有杂菌污染,试分析杂菌污染的来源。

五、实习步骤

1、教师实习前两周写出实习指导书,前一周将实习指导书发给学生;

2、实习第一天上午8点在教室集合,教师重申实习目的、内容和要求,强调实习纪律和安全,说明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办法;

3、学生查找资料、制定方案,经教师审阅后,准备仪器和材料;

4、学生进行实验;

5、学生分析相关项目,完成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一周内提交实习笔记及报告;

6、教师批阅实习报告,写出实习总结。

六、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要求,在实验时间内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时,一边测量,一边记录实验数据。笔记要求及时、详细、真实;报告要求准确、美观。

2、在实验中,如果发生实验测量数据与事先的计算数值不符,甚至相差过大,此时应该找出原因,不能不了了之。

3、在报告的后面要完成指导书上要求解答的思考题。

4、实习报告要求:

(1) 封面格式采用学校规定封面格式书写;

(2) 实验报告按照下面六个内容进行书写: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实习过程概述;主要实习岗位和实习内容;实习收获和重要心得体会;存在不足和建议;其他;

(3) 实习内容必须包括主要材料、仪器与设备、原理或方案;重点在于检测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

七、实习成绩评定办法

本门实习考核成绩分别从出勤卫生(10%)、实验过程操作(包括实验方案制定、实验动手能力,30%)、实习笔记(20%)及实习报告(40%)四个方面进行考核。

八、实习纪律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1、实习中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服从领导,尊重指导教师,认真学习,勤于思考;

2、每个实习小组选出组长一人,负责领发、清点实验材料、仪器及药品,登记班组人员考勤、填写实习记录表;

3、实验仪器不得遗失、损坏,实习完毕如数归还。如有遗失,照价赔偿并写出检讨,以告诫他人爱护公物;

4、现场清洁卫生:每天下课前应清理现场,检查仪器和材料;

5、不准在工作现场喧哗,有事及时找教师解决。服从教师领导,遵守劳动纪律,如有违纪者,指导教师有权终止其实习行动,直到其认识并改正错误;

6、实习期间不准请假,特殊情况必须经班主任同意并报告指导教师。

《生产实习》课程指导书

安工生产实习指导书

《基础会计》课程实习指导书

工商管理专业级课程实习指导书

市场调查 课程实习教学指导书

通信原理课程实习指导书

微生物学课程组年终总结

微生物学课程组年终总结

实习指导书

实习指导书

微生物学课程实习指导书09生工
《微生物学课程实习指导书09生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