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禽病毒性传染病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5:49: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章 禽病毒性传染病

学习要求:

(1)重点:总论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常规措施。 各论中病原、诊断、防制,尤其是鉴别诊断(鉴别诊断的内容)。

(2)学习方法:重视理论,打好基础,勤于实践,学以致用,善于观察,广采博学,兼收并蓄,勤奋刻苦,持之以恒。

(3)要求:有事请假,上课认真听,不许开通讯设备。课堂要提问,考前不辅导,平时划重点。

第一节 概述(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传染病与传染的定义 2.了解禽病防治的意义与任务 3.掌握畜禽传染病的发展过程阶段 教学重点:1.传染与传染病的定义

2.畜禽传染病的发展过程阶段

教学难点:畜禽传染病的发展过程阶段 教学方法:自学与精读相结合 讨论

【讲授】今年暑假的所见所闻(家里的猪生病):农村非常缺乏畜牧兽医人才。不会打针等。 【板书】

一、禽病学的内容与任务

广义禽病学包括:家禽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中毒病、遗传性疾病及杂症等。 内容: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应是研究家禽传染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防制此类传染病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各论部分主要是讨论每一种具体的传染病的概念、病原、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制。

任务:研究各类禽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以及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有效方法,从而减少禽病所造成的损失,获得更高的养禽效益,促进养禽业的健康发展,为人类饮食及健康服务。

【板书】

二、禽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与传染病学、微生物学、内科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寄生虫学、中兽医学、养禽学、饲料学等有密切关系,是上述各个学科中不同知识的综合应用。 【板书】

三、禽病的危害

1 1) 对动物的危害:①直接经济损失: 全球每年损失数百亿元,全国数亿元。②间接经济损失: 人力物力无法估计

2)对人类健康的危害:①人畜共患病(流感/新城疫、结核菌、支原体、衣原体等)②食品质量:病原及毒素残留引起中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3)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环境污染:乱扔,焚烧,掩埋。3D(Dirty、Difficult、Dangerous)行业

4)对商品贸易的影响:封锁禁运、销毁、赔偿、货赔、处理费等 5)对国家声誉影响:①政治影响 ②经济(外贸)影响 【板书】

四、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1.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到该病的最初症状开始出现时止,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了解潜伏期具有重要意义:防止潜伏期散毒;确定引进动物的隔离观察时间及解除封锁的时间。与诊断和防制措施也有关。

2.前驱期 疾病的最初症状,无特征性。主要是全身症状,如神经、食欲、体温,一般2天之内。

3.明显期(发病期) 表现特征症状的阶段,为疾病的高峰期和典型期,时间比较固定。并有证病意义。

4.转归期(恢复期) 即不是死亡便是康复。不同的传染病其转归期也不同。 【小结】1.禽病学的内容与任务

2.禽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禽病的危害 4.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作业]P17T1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禽病毒性传染病

第一节 概述(4课时)

一、禽病学的内容与任务

二、禽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禽病的危害

四、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畜禽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2.了解检疫的种类

教学重点: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动物 教学难点:传播途径 教学方法:自学与精读相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板书】

五、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讲解】传染病的传染、传播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也叫必备条件或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者缺一不可,若能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既可阻止传染病的传染。但往往是对三个环节同时采取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传染源

1.传染源定义

也叫传染来源,阻止病原体能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向外排出的活的动物机体。亦即受感染的动物。

2.种类

(1)病禽 最重要的传染源,尤其是传染期可排出大量病原。如急性传染病的菌血症和病毒血症阶段,因此要隔离。

(2)病原携带者(带菌、毒者) 潜伏期带毒、健康带毒、恢复期带毒。这些动物因均无临床症状,易被忽视,因此威胁更大。同时具有间歇排毒的特点,不易预防,应高度重视,尤其是引进动物时,要隔离观察或作实验室检验(因其可排毒)。如流感等。

(二)传播途径

1.定义 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方式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途径叫传播途径。

2、分类(种类)方式 共两大类,即水平和垂直传播。

(1)水平传播 是指传染病在群体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形成的横向平行传播。 (a)直接接触传播 在无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病原体由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而引起的传播。

(b)间接接触传播 必须在外界环境因素参与下病原体才能通过传播媒介感染易感动物的传播方式。从传染源把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因素(环境)叫传播媒介,其中有生命的媒介叫媒介者,无生命的媒介叫媒介物或污染物。

3 A:空气传播 包括飞沫、飞沫核、尘埃传播。其特点是传播快、流行广。 飞沫传播:病原体附着于飞散于空中的微细泡沫而进行的传播。

飞沫核传播:飞沫中水蒸发后变干而为飞沫核,内含蛋白质等有机物和病原体,其飘浮时间更长,传播更远。

尘埃传播: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散布于外界环境中并污染于附着物上,随着空气气流的冲击形成飘扬的尘埃传播。

B、饲料和饮水传播 C、土壤传播 D、媒介者传播

(2)垂直传播 (属于直接接触传播方式)传染病从亲代到子代的传播方式叫做垂直传播。

包括:胎盘传播、卵传播、经产道传播

(三)易感动物

1、易感动物定义 动物对某种传染病缺乏抵抗力,容易感染叫做易感性,有易感性的动物叫易感动物。病原体只有侵入易感动物才能引起传染病。

2、影响易感性的因素

(a)遗传因素:不同种,甚至不同品系的动物其易感性可不同,由基因决定。(b)年龄因素:一是特异性免疫。二是发育阶段生理差异。(c)饲养管理水平:营养、卫生状况。(d)特异性免疫状态:包括天然和人工免疫状态。(e)病原体的特性:种类、数量、毒力。与易感性对立统一。 【板书】

六、检疫

1.检疫的定义:用各种诊断方法,对畜禽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2.国内检疫: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屠宰检疫和动物产品检疫 3.国境口岸检疫

【小结】传染病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作业:P17T2

第一章 禽病毒性传染病

第一节 概述(4课时)

五、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一)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三)易感动物

六、检疫

4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消毒的种类与方法 2.掌握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3.掌握家禽的发病规律

4.了解禽病研究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教学重点:1.消毒的种类与方法 2 .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教学难点: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教学方法:自学与精讲相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板书】

七、家禽传染病发生的规律

1.常见多发病多2.大群发生,传播快,损失大 3.多无季节性、周期性 4.多为诱发性、对应激敏感(包括虫,鸟等)5.幼龄及高产期病多 6.与人共患的病较少,只有AIV、衣原体、E.coli、Salm等几种 。

【板书】

八、禽病学的研究概况及成就

1.研究范围广、内容深 2.研究手段新 3.研究水平高 4.研究成果 5.学术活动多 6.经济效益最显著 【板书】

九、禽病研究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1.新病越来越多

2.混合感染和复合症使疾病复杂化 3.老疾病表现新形式

4.由于疫苗种类越来越多,因此免疫接种的困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 5.抗生素的使用问题越来越突出 6.缺乏基础研究和系统研究 7.忽视饲养管理,只重疫苗和药物 8.引种太乱

9.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10.科学及文化素质差

5 【板书】

十、防制禽病的一般原则及措施

防疫工作的原则:1.建立和健全各级防疫机构,以保证兽医防疫措施的贯彻。

2.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3.认真贯彻执行《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兽医条例及法规。

一般原则:1.提供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 2.加强饲养管理 3.搞好卫生消毒及检疫、处理好病尸 4.加强免疫接种

5.搞好药物预防(预防原则) 6.搞好杀虫灭鼠及防鸟工作

(一)消毒

定义: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杀灭或清除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从而切断传播途径,一般不含非病原微生物及芽孢、孢子。

灭菌:是杀灭一切微生物及其孢子、芽孢。

防腐:是指防止病原微生物发育、繁殖,不一定杀灭。 消毒分类

(1)定期常规预防性消毒平时的日常性工作,均有计划地定期进行,以预防一般常见传染病为目的。

(2)临时消毒 发生传染病时的应急消毒,以预防和终止当时正在流行某种特定传染病为目的,不在计划之内,消毒方法、药物、对象均以该种传染病的实际情况而定,消毒次数比较频繁,每天一次甚至几次。

(3) 终末消毒 在某种传染病流行结束后,或对疫区、疫点解除封锁之前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也以预防某种特定传染病发生为目的。 消毒方法

1、物理消毒法 利用各种物理因素杀灭病原体的方法。

A、紫外线、阳光。B、高温消毒:干热、湿热、火焰、微波。C、超声、辐射

2、化学消毒法 用各种化学药物杀灭病原体的方法。

3、生物热消毒法 即堆积发酵高热(70。C以上)来消灭病原体。 消毒效果检查:减少率60%以上。 检疫

定义 用各种诊断方法对家畜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疫病传播 6 蔓延。

目的意义:查出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新病传入、防有病物进入(保证合格无危害品)。

分类:产地、运输、屠宰、口岸检疫三种。前3种为国内检疫、后一种为国际检疫。

(二)免疫接种

定义:免疫接种是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 。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的依据:

1、疾病流行情况 主要是针对有可能在该地区暴发与流行的疫病。

2、抗体水平依据抗体水平高低,再确定免疫时机。

3、疫病的发生规律 依据不同疫病发生的日龄、流行季节设计免疫程序,免疫的时间应在该病发病高峰前l-2周。这是免疫程序的时间设计基础。

4、生产需要 种禽和商品禽免疫程序是不同的。

5、饲养管理水平

6、疫苗的性质 设计免疫程序时应充分考虑疫苗的免疫期、免疫途径、用途等运用合理的免疫途径、合理的疫苗类型去刺激动物体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7、免疫效果 根据免疫效果、免疫监测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或继续实行。 家禽免疫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滴鼻、点眼和滴口免疫法,冀翅刺种法,颈部皮下注射法,肌肉注射法,饮水免疫法,喷雾免疫法和涂擦法

思考题:家禽免疫接种的方法和操作要点 接种不良反应及克服方法

1、不良反应:呼吸道、全身症状、局部反应。正常反应、严重(异常)反应。

2、原因:微生物毒力、佐剂、机体状况、品种差异、免疫方法、途径、操作失误、环境应激等,油苗皮下最好。

3、克服办法:加抗生素、加保护剂、减少应激、加抗应激药物、严格操作、及时处理。 免疫失败及其原因:

(一)疫苗质量不佳(二)疫苗选择不当(三)免疫程序不当(四)疫苗稀释失误(五)接种途径选择不当(六)免疫接种时的错漏(七)多种疫苗之间的干扰作用(八)抗菌药物对弱毒活菌苗的作用,抗病毒药对弱毒疫苗的影响(九)免疫麻痹(十)免疫抑制(十一)幼禽免疫器官未成熟(十二) 抗原的变异、超强毒株或新血清型的出现等

7 免疫效果的评价:流行情况、血清学监测、攻毒试验(与非免疫动物比较)

(三)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 是指为预防某些疫病,在畜群的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某种安全的抗菌或杀虫药物进行的集体预防。

对于细菌性传染病,特别是没有良好菌苗的传染病,在发生传染病时,对染疫畜群紧急采取药物预防,可以有效地控制疫情。另外,在正常畜群的饲料中添加含有抗菌类药物的保健添加剂,可有效地预防某些常发细菌病。

长期不合理地进行药物预防,容易在畜群中产生耐药性菌株,应特别加以重视。最好的措施是分离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最佳的药物进行药物预防。 【小结】消毒、免疫接种、药物预防 【作业】P17T3

第一章 禽病毒性传染病

第一节 概述(4课时)

七、家禽传染病发生的规律

八、禽病学的研究概况及成

九、禽病研究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十、防制禽病的一般原则及措施

(一)消毒

(二)免疫接种

(三)药物预防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针对病原体的治疗方法 2.掌握针对动物机体的疗法

教学重点:1.抗生素疗法 2.特异性疗法 3.化学疗法 教学难点: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教学方法:自学与精讲相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板书】十

一、患病禽的处理

【讲解】传染病病畜治疗的目的,一是为了挽救病畜,减少损失,二是为了消除传染源,是综合性防疫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针对病原体的疗法

1.特异性疗法 即应用特异性的高免血清、痊愈血清(或全血)、高免卵黄液等生物制品进行治疗。一般在确诊的基础上,在病的早期注射足够剂量的高免血清,常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如为异种动物血清,应特别注意防止过敏反应。

特异性血清中的抗体直接作用于病原体,使病原体丧失感染性或被机体免疫作用杀死,所以疗效即快又明显,但一般高免血清很少生产,价格昂贵,所以在生产中很少应用。近几年来针对鸡病的高免卵黄液由于制造方便,价格便宜,在生产中应用较多。

2.抗生素疗法 抗生素用于由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的治疗。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抗生素的种类越来越多,广泛应用于细菌性传染病的治疗。

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是发挥抗生素疗效的重要前提。不合理地应用或滥用抗生素必将引起不良后果,一方面使病原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另一方面可能对机体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中毒。合理使用抗生素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 抗生素各有其主要适应症,可根据诊断结果,选择适当抗生素。如未作出确诊,可根据已掌握的情况,估计致病菌种。最稳妥的措施是,分离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最敏感的药物治疗。

(2)剂量要保证,疗程应合理 开始剂量宜大,以便给病原菌以决定性打击,以后应持续常规治疗量。疗程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急性传染病可于控制疫情后3天左右停药,慢性传染病应适当长一些。

(3)联合用药要合理 正确的联合用药可通过协同作用增进疗效,如青霉素和链霉素,土霉素和氯霉素,青霉素或链霉素和磺胺嘧啶等;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能促进疗效,甚至降低疗效,如青霉素和氯霉素,土霉素和链霉素等。

(4)切忌滥用抗生素 病情不清就不加选择地使用抗生素,甚至畜群稍有异常就不加思索地使用抗生素,剂量不足且经常性地使用,疗程过短或过长等情况,均属滥用抗生素。其结果不但无助于疫病控制,反而造成畜群中耐药菌株的形成,严重影响以后抗生素的使用效果。

3.化学疗法 使用化学药物协助机体消灭或抑制病原体的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治疗传染病的化学药物有:

(1)磺胺类药物 可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对放线菌和一些大型病毒也有一定作用。个别磺胺类药还能抑制某些原虫。

(2)抗菌增效剂 对大多数细菌有作用,是一类广谱抗菌药物。与磺胺类药物和某些抗生素并用,能大大增强抗菌效果。国内主要使用的抗菌增效剂有甲氧苄氨嘧啶(TMP)和二甲氧苄氨嘧啶(DVD、又称敌菌净)等。

(3)硝基呋喃类药 是一类广谱抗菌药。常用的有呋喃唑酮(痢特灵),呋喃嘧啶(呋喃妥因)等。低浓度呈抑菌作用,高浓度有杀菌作用,亦有抗球虫作用。本类药物有一定毒性,使用时应注意剂量。

(4)其他药物 黄莲素、痢菌净、氟哌酸、吡哌酸、喹乙醇等抗菌广谱,多用于肠道传染病。异烟肼(雷米封)对结核病有特殊疗效。吗啉胍(病毒灵)、干扰素、碘苷(疱疹净)等对病毒病有一定疗效。

(二)针对动物机体的疗法

1.加强护理 冬季应保暖、夏季应防暑,畜舍具备充足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或减少应激,供给病畜充足的饮水和易消化的高质量饲料,这些均有助于增强动物机体的抵抗力,加快疾病的痊愈。

2.对症疗法 为减缓或消除某些症状,调节和恢复机体的生理机能而采取的针对性的内外科疗法,均称为对症治疗,如退热、止痛、止血、镇静、强心、利尿、止渴、外科手术、调节电解质平衡等。

(三)中兽药疗法 【小结】患病禽的处理

1.针对病原体的疗法 2.中兽药疗法 3.针对动物机体的疗法 【作业】P17T4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禽病毒性传染病

第一节 概述(4课时) 十

一、患病禽的处理 (一)针对病原体的疗法

1.特异性疗法

2.抗生素疗法 3.化学疗法

(二)针对动物机体的疗法 1.加强护理

2.对症疗法

(三)中兽药疗法

传染病教案禽病_2_

病毒性角膜炎

病毒性结膜炎

猪的病毒性传染病——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

病毒性营销策划书

病毒性营销案例

禽副伤寒

传染病教案

传染病教案

传染病教案

禽病毒性传染病教案
《禽病毒性传染病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