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蒋衡杰:中国服装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22:04: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第二次浪潮,应该符合国际发展的新趋势和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求

中国经过30年高速发展,受到成本和生态环境约束,东南沿海服装产业转移是必然选择。但是,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第二次浪潮,不同于前30年粗放型、能源消耗型、扩张型的发展,而应该符合国际发展新趋势和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求,走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结合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中国服装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

(一)产业转移的不同形态

1、省内转移

目前,梯度转移尚未出现大面积的跨行政区发展态势,省内转移仍是主流。比如苏南企业到苏北开发,粤南地区产业慢慢向粤北和东西两翼发展,福建、浙江一些产业集群也向周边扩散,省内的“内陆”地区成为我国服装产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

在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普遍现状。以广东为例,广东总体经济发达,但是山区和东西两翼相对落后,珠三角的GDP总量是山区的5倍左右,是东西两翼的4倍左右。从政府层面来说,劳动密集型服装企业虽然消耗大量资源,但同时也是广东省最重要的GDP及税收来源,和工业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政府希望这些珠三角地区企业实现省内转移,到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去。这样既能给珠三角城市减压,GDP和税收收入又仍然能够留在本省。转移到广东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的三资企业,可以就地解决劳动力,同时在用电等方面政府也会给予支持,这些地区的企业生产成本会远远低于珠三角。

2、东南沿海向中西部转移

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符合国家产业调整政策,得到中西部地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在当前政策环境条件下能享受许多优惠政策。而且比较海外转移等其它转移方式,有多方面的优势:第一,文化环境优势。东南沿海和中西部有相同的文化环境、法律环境,对于东南沿海地区的企业来说,投资风险小。而向海外转移,要熟悉他国法律,特别要避免与当地文化的冲突,风险比较大;第二,市场优势。近几年我国市场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内需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中西部巨大的市场需求,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到中西部投资。产业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可以兼顾出口和内需,今后,中国将会逐步形成沿海接单、内地加工、内外市场兼顾的新型的服装产业运营模式。比如,目前,法派集团在四川简阳打造“中国西部服装产业园”、高邦集团在四川兴建新工厂、以纯在成都成立分公司、雅戈尔集团在重庆兴建雅戈尔分厂和西南10省市仓储配送中心。

东南沿海地区服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例子还有很多,并逐渐由企业个别行为演变成为产业主流趋势。

3、向海外转移

纺织服装产能的转移不仅表现为国内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的转移,而且体现在国际间的转移。近年来,我国一部分纺织服装企业把生产基地转到东南亚地区。目前到越南、柬埔寨等地投资建厂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已近千家,到孟加拉国投资的也有百余家。这些企业通过加快国际化布局和跨国资源配置来规避贸易壁垒和降低生产成本。上述东南亚国家对欧美出口能够享受最惠国待遇,同时在税收等政策上能给予国外企业相当大的优惠空间,例如孟加拉国对外资纺织服装企业减免10年所得税等等。在柬埔寨,劳动力成本较低,土地租金低廉,具有投资成本优势。其次,柬埔寨是WTO成员,实行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经济活动高度自由化。美国、欧盟等28个国家都给予柬埔寨“普惠制”待遇。除美国对自柬进口的部分纺织品设定了较宽松的配

额限制外,其他国家均对自柬进口纺织服装类产品提供免配额和减免关税的优惠待遇。红豆集团在柬埔寨控股兴建了西哈努克工业园。为了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家商务部投入近3亿元,给予西哈努克工业园以财政支持,中长期的人民币贷款可以达到20个亿。

各方信息显示,东南亚地区可能成为中国中西部省份所期待的“迎接东南沿海转移”进程中的竞争对手。

4、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

产业资源具有趋利性流动特征。在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基础、商贸氛围、配套措施不能达到服装行业投资趋利性需求的时候,产业资源将率先向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政策环境优良、区域信誉良好、商贸渠道顺畅、物流交通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流动。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服装产业的核心区域。这一作为梯度转移推行过程中的过渡形态将在未来几年中保持其发展势头,发挥优势企业进一步积蓄能量的作用。

2009年2月,中国服装协会产业集群调研组在浙江湖州织里镇调查发现:去年以来,织里镇新增童装生产企业800余家,绝大部分是从广东省转移而来。

5、“反方向”转移

传统的产业转移方向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近几年产业转移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出现所谓“反方向转移”。一些服装企业将自己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公司总部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甚至是向发达国家转移。国内承接这种转移比较集中的大型城市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厦门等等。这些大型

城市流行资讯发达,科研力量雄厚,拥有完善的金融、物流、营销等现代服务体系,城市规划逐渐呈现出总部经济特征。

以上海为例,近几年积聚了纺织控股、美特斯邦威等知名企业,以及东华大学、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等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创业园区积极推动服装时尚产业发展,并向科技、营销等产业高端延伸。众多知名品牌,包括“杉杉”、“森马”、“七匹狼”、“波司登”、“伟志”、“梦舒雅”等,都把营销、研发、物流中心迁移到上海。

6、大企业转移的带动作用

近年来,在国内市场发展和转型环境下,我国服装品牌集中度明显提高,大企业在行业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日益明显。不少具有全国辐射能力、拥有全国营销网络的大企业,带动了国内加工业的发展,加速了行业职能细分。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依赖于大企业生存,成为大企业的代工厂。

区域间的产业联动催生了一批跨区域企业乃至跨国企业的出现,大企业的产业转移往往起到带动作用。近几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知名品牌企业捷足先登,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如培罗成集团迁往江西九江,太平鸟集团、洛兹集团迁往湖北宜昌等。

(二)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据中国服装协会掌握的情况,无论是向海外转移还是向中西部转移,目前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1、向海外转移的问题。第一,政局不稳定,社会治安状况不佳带来的问题,投资企业面临工人罢工等危险;第二,当地币值、汇率不稳定带来的金融风险;第三,缺少熟练的产业工人、完善的产业链条,员工素质跟中国工人的素质还有一定差距。政府机构效率低下、基础设施落后,经常出现停水、断电现象,企业生产需求难以满足;第四,语言、宗教及生活习惯的障碍。诸多外部因素导致成本控制很难实现,再加上企业自身实力和跨国管理能力等问题,严重影响国内企业在海外的经营状况。

2、向中西部转移的问题。

(1)产业链配套不完整。以四川为例,很多企业需要的面辅料都需要从广州、福建等地采购,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与时间成本。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许多都是山区,交通不便利,这就使得服装企业的交通运费加大。

(2)用工困难,劳动生产率低。目前内地的工资水平很难吸引在东南沿海地区打工的熟练工人返乡就业,当地招募的工人技术水平不高。部分企业在当地招收工人进行培训,但是培训完成后往往出现很大的人员流失,给日常生产带来中间工序的断档;而技术工人的频繁更换,不能保证工艺的统一延续,进而会影响到产品质量稳定。

目前,西部的纺织服装行业普通技工断层、高级技工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使部分企业陷入“有订单、无技工”的窘境。培训费用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地方政府也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在到西部投资建厂的纺织服装企业越来越多的情形下,“技工荒”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改善。

(3)投资环境尚不成熟,非市场因素影响大。与东南沿海省区相比,目前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有待提升。在中西部省份各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存在招商时盲目承诺,招商后承诺难以兑现的现象。中西部地区政府和东南沿海地区政府相比,在开放理念、对企业支持程度以及行政效率上都有较大差距。

主动谋划,做好中国服装产业转移工作

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是一个过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取决于我们从业者的主动思考。在产业转移大潮面前,我们不应消极等待,而要主动谋划、主动选择。我们要避免产业起步阶段的粗放发展、数量扩张模式,避免盲目产能扩张。我们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研究细分市场,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转移模式,同时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承载性,实现科学、有序、梯度转移。

(一)研究经济形势,坚定做好产业转移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中国经济正在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特点之一是改变了以往主要依靠东南地区率先恢复的应对危机模式,政策着力点放在全面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上。

今年一季度,中部和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9.1%、18.3%,增速分别快于东南沿海地区3.4和2.6个百分点。新增投资计划中,重点加强了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3%,西部增长46.1%,中西部投资增长明显快于东南沿海地区。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中西部快于东部8.1个百分点。

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是党中央、国务院当前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所在。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决策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产业转移的质量和水平,切实推进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与制造业的结合,就一定能实现服装产业的有序梯度转移。

(二)避免盲目产能扩张,创新理念实现有序梯度转移

产业转移不是生产能力的简单迁移,而是创新型、升级型转移。梯度转移的目的,就是形成区域互补优势,实现纺织服装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转移工作当中,促进产业互补、建立合理的产业梯度是重点和难点。东南沿海地区在贯彻“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中要思考“留什么、放什么”,要把产业转移与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

级等结合起来。中西部地区要从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长期战略角度,利用现有优势,力争一步到位,高度重视并切实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高附加值、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力度。通过吸纳发达地区的资金、先进设备、管理方法、经营理念、高新技术,形成自己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和新机制。

(三)完善产业链及配套服务,打造先进制造业

决定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核心因素,除了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优势,更重要的就是产业链的协同效应问题,即服装产业链的上下游,包括面料、辅料、加工、设计、营销、物流、金融的服务机构是否健全。沿海大型服装生产企业进入中西部投资,首先就要考察当地能否有效解决配套问题。如果产业配套程度低,导致产业链脱节,生产加工成本升高,一旦高出成本与当地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优势相抵销,承接地就失去了承接转移的比较优势。如果承接产业转移地区不能提供相应的产业链及配套服务,很可能会失去承接机会。谁更好更早地做好产业转移的相关准备,如产业链配套的建设、生产管理技术的引进、服务承诺的到位,谁就能最终分享到更大的机会。

对中西部地区来说,解决企业的物流问题也非常重要。尤其在“快时尚”成为主导潮流的今天,服装商品有一个寿命周期,这就需要尽量缩短从组织生产、产品面市到市场反馈整个过程中的时间。这对产业转移承接地当地的交通运输体系、物流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立足内需市场、立足自身需求实现有效转移

承接第二次产业转移的东亚经济体与承接第三次产业转移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共同特征是侧重于发展外向型经济。这种战略的劣势在于,一旦厂商竞相压价使贸易条件和经营环境趋于恶化,或者国外市场需求萎靡,就会导致产业的全面受挫。

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要实施以平衡贸易为特征的开放型经济战略,在重视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更要建立根基扎实、结构完善的内需市场,逐步降低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避免经济结构性波动风险。企业要明确转移目的,找到适合自身转移的契合点,要避免产业转移中的“一窝蜂”现象出现。

(五)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在中西部地区承接转移的过程中,一些龙头企业、核心产业环节的进入,对产业集群的形成起到非常大的带动作用。中西部地区在选择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必须关心核心环节和龙头企业,利用明星企业的带动机制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要选择一些在东南沿海地区或者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关键性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合作、收购兼并等方式,带动产业转移的快速进行。反之,如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缺乏龙头企业的订单和品牌带动作用,必然会影响产业转移的力度和速度。

(六)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良好的产业转移生态环境

在过去粗放型、资源消耗型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严峻考验。我国GDP比重在全球只占4%,而原(源)材料消耗却占30%,排水排污占到全球15%。在这次以产业转移为特征的产业发展新浪潮中,各地尤其是产业转移承接地,尤其要注意避免早期东南沿海地区粗放发展所带来的一些环境问题,切实作好生态环境规划,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产业发展、子孙后代的明天创造更和谐美好的环境。

国家现在提倡“先进的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有三个标准:第一,安置大量社会就业。服装行业具备创造就业的天然优势;第二,环境友好。服装行业当中的某些环节确实会产生污染,但污染是可以通过科技攻关得到控制的,关键是要有环保意识和环保技术;第三,制造业和服务业紧密结合。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都必须体现制造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紧密结合,形成绿色产业链。

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中西部地区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承接转移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谨防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产业转移不等于把污染企业搬到中西部,而是在技术升级、节能环保前提下的转移。中部承接产业转移不能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降低对“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要为中西部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留有空间,实现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七)政府、行业协会作好指导服务工作

除了地理位置、交通、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产业链资源等因素外,政策环境、意识观念同样对产业转移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政府对转移企业所持的态度。东南沿海地区政府要和企业一道做好产业转移规划,避免出现产业空心化、盲目转移等现象。中西部地区政府要积极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优良的服务环境,切实帮助转

移企业解决问题。“良禽择木而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摆在我们面前的服装产业转移工作任务还很艰巨,未来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让我们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全面落实《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现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创中国服装产业转移工作的崭新局面。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故县乡五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困惑

中国珠宝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析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服装产业现状及销售途径

蒋衡杰:中国服装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蒋衡杰:中国服装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