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做药都人民的光明守护使

发布时间:2020-03-03 18:23: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做“药都”百姓的光明守护使

-----陇西县红十字眼科医院科学发展纪实

俗话说:“宁断一双手,不舍一只眼。”可见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是多么重要。因为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更是接收外界信息的最重要通道。金秋十月,记者走进被誉为“光明守护神”的陇西县红十字眼科医院,在不断发展的技术和不断更新的设备支持下,由张建东院长带领着一批优秀团队让无数病人重返明亮,受到县内外群众的称赞,这些倾力于“光明工程”的眼科医务人员,成为患者口中争相传颂的品牌。

提升专业能力水平

打造百姓满意医院

陇西县红十字眼科医院挂靠巩昌镇卫生院,现有职工129人,专业技术人员112人,业务用房6118平方米。医院临床科室有眼科中心、内儿科、妇产科、外一(普外、腔镜、肛肠等)科、外二(骨外、手足显微、口腔、耳鼻喉等)科、中医理疗科6个病区,开放床位150张。设有眼病、骨伤、哮喘病、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肛肠、手足显微、新生儿抚触游泳等专科,并有急诊科、普外科、门诊处置室、内儿科、妇产科、中医科、康复理疗科、五官科、口腔科、发热/腹泻门诊、昌谷二门诊等18个临床科室;有手术麻醉室、西药房、中药房、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电子胃镜室、彩超室、心脑电

图室、红外乳腺室、眼科检查室、眼底造影室、验光配镜室、供应室、收挂室、住院处等16个辅助科室;设有综合办公室、公共卫生科、农合医保科、药械、后勤等8个职能科室。拥有MyLab15 彩超、PLⅹ112型高频移动式手术X射线机(C型臂)、APS-B眼底荧光造影仪、RM8000B电脑验光仪、FUJINON WG-88FP日本富士能电子胃镜、URIT-803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40多台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以眼科、外骨科、妇产科等为特色专科的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实力达到一级甲等综合医院水平。医院同兰州军区总医院和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签订了对口帮扶关系,还同省市县多家医院建立友好协作关系,帮助处理疑难病例,理论培训和指导手术。

2010年10月医院新领导班子上任后经过调查研究,结合院情确定了“123” 的总体工作框架:围绕一个宗旨,即“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狠抓二个加强:一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二是加强特色专科建设(眼科中心建设、中医康复门诊建设、外妇科特色专科建设);搞好三个提高:一是提高院科两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二是提高全院职工的各项福利待遇,三是提高医院的知名度。按照“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思路,秉承“人才兴院、特色强院”的办院方针,弘扬仁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十制改革”,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倡导“诚信医疗,明白看病”消费理念。医院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以“基础医疗为中心、特色专科为主线、优质服

务为根本”的发展模式,使两个效益稳步增长,赢得了广大患者及周边人民群众的一致信任与好评。

科有特色人有专长

亮点之术业有专攻

“就一个科室来讲,除了有特色、有亮点,还要有拿得出手的绝活。”采访中,一位科室主任告诉记者。通过几年的努力和精心打造,医院各科室发展迅速,特别是眼病专业在定西市具有唯一性,颇受患者好评。

眼科中心有职工12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医师2名,医士2名,护师(士)名人,开设床位28张,现有设备:裂隙灯显微镜、手术显微镜、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机,A/B超、眼底镜等,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抗青光眼手术、斜视矫正术、上睑下垂矫正术、泪道胶管微创手术、眼球摘除义眼台植入术、羊膜移植术等。全体医护人员以人性化服务,精湛的技术,为患者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和光明。

公共卫生科成立于1956年7月,近年来,根据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办公设置和制度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辖区内各项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医院加大投资力度,改建办公场所,将原旧住院楼三楼改建为公共卫生服务区,分设为慢病管理室、免费检查室、居民健康档案室、健康教育咨询室、精神病管理室、妇幼保健室、疫情直报室、传染病管理室、公共卫生项目办公室、预防接种室、冷链室。科室同25个村卫生室组成医疗服务网络,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共

同合理承担全镇7.4万多农村居民的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保健,慢性病、地方病的防治,以及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康教育咨询和重点人群的随访管理工作。

外一科现有医护人员9人,其中主治医师2名,外科医师2名,开设床位55张(含中医理疗室病床8张),能够熟练开展常见骨(伤)科(四肢、腰椎骨折等)疾病的诊治,以及普外科(甲状腺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无张力疝修补术等)疾病的手术,并拥有肛肠治疗仪、PLX-100可移动式X射线光机(床头拍片机)等先进设备,尤其擅长腹腔镜手术(胆囊、子宫、卵巢囊肿、阑尾切除术)及肛肠类疾病(痔、瘘、肛门瘙痒症、PPH技术)的诊治。

外二科现有医护人员10名,其中骨科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医师4名,护师(士)4名。现开放床位26张。开展业务有各种骨折手法复位,对复杂、特殊骨折病人行手术内、外固定;胸腰椎骨折内固定、腰椎间盘摘除术、腰椎管微减压术、阑尾切除术、常规剖腹探查、脾切除术等及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阴囊下降固定术以及手足显微外科手术、断指(趾)再植等,同时开展烧伤、耳、鼻、喉、口腔科各种疾病的手术及治疗。

妇产科现有医护人员13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医师(士)5名,助产师1名,护师(士)5名,开设床位32张。科室拥有无痛人流分娩仪、自动产床、电动产床、胎心监护仪、多普勒胎侧仪等多种先进的设备,能够熟练掌握妇科常规以及多发病的治疗。科室开展子宫全切术,卵巢囊肿摘除术,宫外孕、前庭大肠囊肿

摘除术,无痛人流及计划生育四项手术等。以及产前检查、乳房按摩、剖宫产术及各种难产的处理与急救。另外还开展新生儿游泳、抚触以促进新生儿大脑发育、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应激能力和智力发育。

联合健康光明行动

爱心擦亮患者之窗

2011年6月,中国侨联“健康光明联合行动”开展的白内障复明手术在医院顺利进行。这次大规模的“送光明”义诊活动,为陇西县白内障患者提供义诊手术,帮助他们恢复视力,重见光明。

中国侨联“健康光明联合行动”专家组由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主任李筱荣亲自主诊,由医院眼科主任陈芳红,副主任李粉琴协助调试设备,复查既定的51名患者,讨论确定具体手术方案。这次手术中,折叠晶体植入40眼,泰达后房晶体植入3眼,宇宙后房晶体植入8眼。其中新农合45人,社保7人。术后3天51例病人全部出院,恢复了视力。此次手术病人中年龄最大92岁,所有患者及家属非常赞赏医疗队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亲切的称医疗队为“光明使者”。这次活动为陇西贫困老百姓解除了眼疾,提高了生活质量,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为了促进医院眼科诊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更好地为陇西及周边广大白内障及眼病患者服务,中国侨联在医院举办了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帮扶陇西县眼科医院签约暨揭牌仪式,医院成为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帮扶基地,中国侨联经科部陈桦部长与陇西县人民政府副县

长党伟同志揭牌。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主任李筱荣与院长张建东签订协议,帮扶期间,天津医科大学的专家定期来医院帮扶指导手术,医院派眼科医生到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进修学习,以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梅花香自苦寒来,最后张建东院长说,陇西县红十字眼科医院将秉承“严谨求实、创新奉献”的院训,弘扬“仁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遵循“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宗旨,”以“人才兴院,特色强院”为办院方针,突出医改主线,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全县统一部署,严格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配备基本药物,基本药物使用率达81%,全面落实“三好一满意”活动方案,床位平均使用率达93%。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效缓解了百姓看病贵的难题,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医院抢抓项目建设机遇,着力改善就医环境,新建综合住院楼、门诊楼两栋,配备了中心供氧及电子呼叫设备和必须的手术设备仪器。随着旧住院楼和旧医技楼的装修改造使用,病房设置合理规范,环境卫生大为改观,大大改善了就医环境差、乱、挤等现象,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保障了医疗安全,今后会有更多的患者前来医院就诊。

(本报记者王乾特约记者张亮)

抗洪复电,守护光明

守护光明的哨所

守护光明 温暖人心

光明新区人民调解员管理办法

女儿的中考高分作文:守护光明

爱岗敬业演讲稿:因为承诺,我们守护光明

爱岗敬业演讲稿:因为承诺,我们守护光明

弹性──使模块化教材前途光明

爱岗敬业演讲稿:因为承诺,我们守护光明(版)

守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忠诚卫士

做药都人民的光明守护使
《做药都人民的光明守护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