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五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

发布时间:2020-03-01 16:48: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长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本组教材将“我爱阅读”作为一个专题,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多项训练内容,即引导学生开展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与爱读书人交流读书体会;了解图书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书目;选择不同角度说、写读书经历或访谈、辩论等;并紧密结合本组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交流读书收获和体会。

学习这组关于读书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本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学会一些读书的方法,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生命内在的需要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6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等词语。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5.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6.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

7.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8.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9.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梳理叙事类文章的脉络; 2.通过描写,体会作者窃读时的心情; 3.激励学生珍爱读书,奋发向上。

4.通过学习记叙与描写的语句,体会文中“我”的心情; 5.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6.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7.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四、课时安排: 《窃读记》3课时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2课时 《走遍天下书为侣》2课时 《我的长生果》2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一》3课时 《回顾.拓展》1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选编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古诗词三首》中,《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长相思》写到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声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桂花雨》写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小桥流水人家》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

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让学生策划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和写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的想象作文,“回顾?拓展”的“交流平台”,安排了交流表达方法的内容,并引导学生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展示学生表达热爱家乡之情的习作。

二、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等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5.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三、重难点:

1.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2.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3.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课时安排

《古诗词三首》 3课时 《梅花魂》 3课时 《桂花雨》 2课时 《小桥流水人家》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二》 4课时 《回顾.拓展二》 1课时

五年级上册第三组单元集体备课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说明文的内容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以“从动植物的生存中感受生命的神奇与伟大”、“挑战神奇的自然,感受先人的努力”、“崭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问题”等为主题的说明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可以引发学生对自然、对环境产生更多的关心与思考。说明文教学应是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考,渗透新教育理念的良田沃土。

怎样把教育的目的、效果与学生不同的认知发展水平相结合?我认为应该运用“立足点高,落脚点低”的教学观念,把探究的触角延伸到课外。

本单元教学按照整组教学思路进行综合设计,用综合实践活动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把课文学习和积累运用的教学有机的安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单元教学过程成为一次容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于一体、语文学习与各科学习为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活动过程,以此调动学生对整体感知单元教材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整体进行探究的欲望。 教材说明

本单元《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组教材的几篇课文是在四年级学习说明文的基础上,延伸与发展的。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通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等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本学期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习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要求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

但是《鲸》《新型玻璃》都是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鲸的认识已经越来越全面了。越来越多的新型玻璃早已问世,因而我们必须拓展课程资源,上网搜集有关的最新资料,扩展学生的视野。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喜欢探究未知世界,喜欢想象,喜欢新的科学技术。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对于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由感受到表达到初步运用。 学习目标:

1.生字:会写18个生字,会认23个生字。

2.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默读、背诵,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4.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5.拓展:树立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信息以扩展知识面;密切与科学课教师的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6.扩展:在教学内容上统筹安排,把课文的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和课外书屋有机整合起来。 总体构想

单元主题:从阅读中学习说明方法 总体设计:

模块一:科普著作推荐会,交流资料卡。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唤醒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1课时)

模块二:预习整组课文,整体了解本单元的学习任务。(2课时)

模块三:抓住课文要点,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形象地表达。(2课时) 模块四:了解基本说明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2课时) 模块五:召开读书交流会(2课时) 模块六:语文实践活动(1课时) 模块一:科普著作推荐会

一、推荐并布置学生阅读科普书籍。

1.老师朗读片段,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一本写什么的书?引出书名《森林报》,体会很多说明文的文笔也像童话般优美。激发读说明文的兴趣。 “融雪没有得到任何人的许可,竟想从田里逃到凹地里去。”

“马铃薯从寒冷的仓库搬到暖和的新房子里去了,它对新环境非常满意,准备发芽。”

水塘里流来了一只黑甲虫。它挣扎着,旋转着,从水里怎么也爬不出来。大家先以为这是一只水栖的甲虫,等到捞起来一看,原来是个最不喜欢水的屎壳郎。这么说,它也睡醒了。它当然不是故意投到水里去的。 2.自由阅读本单元的“课外书屋”。了解《森林报》这本书

3.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类的科普读物?小组交流自己读过的科普书籍。 4.简单介绍科普书籍的作者和相关的内容,布置学生选一本自己喜欢的看。

《细菌世界历险记》《穿过地平线》《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昆虫记》《地球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

二、整理并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 1.有关鲸的 2.有关松鼠 3.有关新型玻璃 4.有关灰尘的

其他自己搜集的资料

【设计说明:把学习新课和课外书屋有机的结合。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就开始向学生推荐这些优秀的科普著作,以便在学习课文时,学生能及时将其所读的课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展示出来,这样既反馈其课外阅读的效果,同时在上课时能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以提高其阅读的兴趣。同时也为为本单元结束时的班级读书会作好了铺垫。】

模块二:预习整组课文,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一、自学导读部分,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1.自读第三单元导读部分,用笔画出学习主题和学习要求。 2.小组讨论,说说那些学习任务较难完成? 3.全班汇报学习任务。

二、由自己喜欢的课文开始读起,读完4篇课文。 小组合作,完成预习学习单 第三单元预习学习单

本单元的主题: 学习说明文 学习要求:

1.抓住课文要点

2.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3.试着在习作中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课文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也没有华丽动人的辞藻,,但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道理。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都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它正像单元提示中写到的一样“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它要告诉我们的正是从生活的小事中去悟得至简、至真、至纯的人生哲理。

除课文之外,本组教材还在“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中安排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读写结合学习内容。“口语交际·习作”要求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件让自己获得启发的事(或凭借课文提供的漫画故事),以及给自己留下印象特别深的名言警句,联系具体事例,写清事情的经过和从中受到的启示。“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既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了本组课文的重点语句,又补充提供了富有警诫意义的名言佳句,为学生积累感悟进一步打开了思路,丰富了材料。

二、单元总体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自主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并学会运用。 ②理解本单元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能背诵本单元的重点句段。 ④能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的词和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⑤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的小事中悟得深刻的人生哲理,得到利于一生成长的人生启示。

2、过程与方法

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读中学写,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②、品词析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生活,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凭借每篇课文中点明文章主旨的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生活,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也是本单元重点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和需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四、单元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

2、教师准备课件。

3、让学生搜集有关的相关资料。

五、单元教学建议

教学本组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练习生活实际,感悟待人真诚、诚实做人的重要,师生共同努力,一起为生活本身增添新的美好的篇章。最后,再回到文本: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语句,能够熟读成诵,牢记于心,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诚实善良、乐观向上、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是课文编写者和我们,对学生的共同的精神期待。

1、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

本单元教学其中的一个重点是让学生从课文内容中去悟得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文本学习和生活实践体验中走几个来回,以达到对所悟得的人生哲理立体化的体验。因此教学时不应局限于文本的内容,应把课堂与学生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扩大视野,增加积累,激活思考,悟得哲理。只有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有生气、有灵气、有活力,教学过程(本文 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才能教得新、教得实、教得活。

2、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本单元的这几篇课文虽然都篇幅较短,但却字字珠玑、极富深意,因此应尽量让学生走过简单的文字背后来到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找词、找句、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拓展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3、活化语文教学的形式 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在本单元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感悟、讨论、辩论、朗读、即时写话、做书签等多种方式,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加深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验。

4、注重悟写结合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的小事中悟得深刻的人生哲理,得到利于一生成长的人生启示。这其实只是三维目标里的其中一个要求。只要我们细心发现,就会看到这几篇课文在表达方式上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即课文都由情节性强的故事和从故事中提炼的道理这两部分组成。像这样的写作特点,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学习,去运用。因此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收获生活上的启示,更应让学生收获写作方法上的启示。

六、单元教学时间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2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课时,略读课文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课时安排

13 钓鱼的启示 2课时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课时 15 落花生 2课时 16 珍珠鸟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3课时 “回顾 拓展” 2课时 共计 11课时

五年级语文第五组集体备课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五年级上册第五组“魅力汉字”教学设计 【本组说明】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汉字识记量,在此基础上安排一次有关汉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等各方面进行归类辨析,通过自主活动增强对汉字构造的感性认识,悟出汉字的构字规律,对提高识记汉字的效率,增强对汉字的情感有着重要意义。

本单元分为“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目的一,是了解汉字的历史和使用情况,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自觉性;二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围绕汉字的音形义诸方面展示和发现汉字之美;三是通过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唤起学生对汉字的审美享受,使学生更为规范地使用汉字,维护汉字的纯洁和神圣。

为了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首先把汉字置于历史的深度进行观照;其次,把汉字置于世界文明的图景里予以考察。另外,汉字与其他文字有所不同,具有独特的魅力。由于汉字独特的外形构造和她深远的意义指向,使汉字书法成为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应让学生从宏观上历史地、审美地去感受和发现汉字独特魅力。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有趣的汉字》《我爱你,汉字》两个板块

2、语文同步阅读教材:《木(末林焚森休集)》《神奇的足迹》《神奇的打字》《文字的老寿星》。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汉字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字的自豪感。

2、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 【课前准备】阅读浏览表汉字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1、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震撼了全世界,其中一个“和”字无穷的变化,给世人展示了汉字独特的美,传达出中国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最古老的人文理念—和为贵。让我们再次走进奥运会开幕式,再次感受中国古老的文字承载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看奥运会开幕式“文字”章节)。

2、一个学者说,21世纪是汉字时代。从2004年到2008年全球已开办249所孔子书院和56所孔子学堂,分布于五大洲的78个国家和地区。汉字到底有何魅力而能一帆数千载?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书里去,去感受与我们朝夕相伴的汉字的无穷魅力。我们先用画知识树的方法来走进汉字王国。这是一棵知识树,一棵“魅力汉字之树”,相信通过孩子们的交流,会让这棵知识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二、主题回顾:

孩子们,从第五组课文中,你分别感受到了汉字有什么魅力? 《字谜七则》《有趣的谐音》:趣味无穷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历史悠久 《赞汉字》《书法作品欣赏》:优美神奇

三、阅读概览

1、在《同步阅读》中,也选编了12篇以汉字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其中的4篇。(出示课件)前几天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填写了《阅读浏览表》。现在请大家和同桌相互交流一下,看看你们又发现了汉字的什么魅力。

2、孩子们通过阅读,我们对“汉字”又有了一些认识和感受。这几篇文章又给我们展现了汉字的奇特魅力和无限活力。(学生汇报,知识树展示) 水秀墨瑶《神奇的足迹》:──传播文明 林西莉《木(末林焚森休集)》:生动形象 陈原《神奇的“打”字》:丰富内涵 胡建锋《文字中的老寿星》:记载历史

四、片断分享、精彩赏析

1、汉字之趣,趣在她的音、形、义,趣在她独特而有意味的表现方式。让我们再来感受汉字那无穷的趣味。(以“考考你”的形式猜《同步阅读》中的《字谜十则》《同一字谜》《有趣的谐音》)。

2、遥不可及的是历史,但中国因为有了朝夕相伴的汉字,所以无论如何追溯,往前再往前,依然能够保持近在眼前般的鲜活。今兮昨兮,那些在岁月的长河中应运而生的原生古文字,为什么只有中国汉字能够一帆数千载?请孩子们和我一起走进《文字中的老寿星》,再来读一读,想一想。(学生静静地再次浏览和思考)

(1)孩子们,我们来分享你们的读书收获。(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打动自己的地方,并谈谈感受,体会汉字的魅力---记载历史)

(2)品“如果从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古老的成熟汉字---甲骨文算起,就有3300岁了。” 预设:──作者在说明汉字是老寿星时采用什么方法?怎样读才能让我们汉字的古老?(生读,体会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汉字与创造它的民族,一起穿越了厚重的历史,执着地书写了几千年,从无间断。有人说,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文明。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字与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一样,是人类文明史中不同寻常而又光彩夺目的奇葩。让我们一起沿着汉字《神妙的足迹》,去感受它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生读《神妙的足迹》,汇报自己的心得和疑惑,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

3、仓颉字,竹简书,禹夏彩陶,殷墟甲骨,这些象形、会意、形声的古老符号,为中华文明保存了火种,使历史得以记载,学术得以传承。瑞典汉学家林西莉教授的《汉字的故事》中对汉字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说明。你能根据她对“木”以及木字有关的字的说明把这些字画下来吗?(分小组讨论画字,体会汉字的生动形象的魅力。用展示台展示)

4、一个个方块字,就像一幅幅跳跃的画,都是细腻的观察力和惊人的想象力凝结而成的果实,它们,是永不可改变的中华之魂。汉字不光有趣,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一个小小的“打”字内涵就那样丰富神奇。(生用表演的形式汇报《神奇的“打”字》的多种含义)

五、主题拓展

1、大家再看看这棵魅力汉字之树,此刻,它已经是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了。此时,你一定为我们的文字由衷地赞叹吧,请拿出你收集的资料,赞赞中国汉字。(生可根据汉字某一方面的特点进行说明和赞叹)

2、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静静地赏它,仿佛走进多彩的历史画卷;用心地品它,好似一则意蕴深远的故事;细细地读它,如同一段隽永秀美的小诗。老师把自己编写的《魅力汉字三字经》送给大家,让我们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达自己对汉字的深情! 附:《魅力汉字三字经》

我汉字,绵远长。甲骨文,出殷商。篆隶书,古色香。行草畅,楷端庄。书法体,有特长。连成句,顿挫扬。有谐音,意悠长。对联体,我独创。猜字谜,捉迷藏。传文明,似阳光。能言志,可观赏。魅无穷,世无双。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说明:

1、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和2篇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至于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故事。《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2、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3、回顾拓展要加强课内外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30个生字,会写24个字;结合单元主题理解和积累好词佳句若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阅读中进行感悟,提高阅读的能力。

3、背诵并抄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最后一个自然段。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进行细致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领悟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

三、教学建议:

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 ,可让学生查阅有关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的资料;深入阅读时,要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深究为什么说“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的品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体会,一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如孩子们所处的环境,如何恐惧,7岁的阿曼达怎样鼓励同伴。二是要引导学生体验,如父亲当初“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悲伤与绝望,接下来的坚定与决不放弃,儿子生还后的无比幸福喜悦。三是要加强朗读训练。披文入情,以读促思,在读中悟。父亲坚持在废墟中寻找儿子这部分课文,朗读中语调宜轻,以表现他的绝望与悲伤。“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语气应非常坚定。发现儿子后父子的对话,语气应是兴奋的,表现他们劫后重逢的喜悦与幸福;在品读文本,体验文本的基础上,可适当开展拓展活动。如编排课本剧,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方面锻炼孩子的复述能力,内化语言,一方面可营造关心孩子、勇于担当责任的育人环境氛围;采用读一篇带一篇的方式,读其他表现父爱或母爱的文章,等等。

教学《慈母情深》 一课,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默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勾画出描写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和体会,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相机指导;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注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课文中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集中表现了慈母深情,同时反映了“我”当时的感受、体验,表达出强烈的热爱母亲的情感;结合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的阅读,可让学生谈谈日常生活中母亲对自己关爱的小事,表达热爱母亲的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内心活动的描写较多,朗读时,不同人物的身份要读出不同的语气。妈妈要读出慈祥,和蔼,亲切的语调,爸爸的语言要读出严厉的语气,“我”的内容活泼及叙述的语句要读出平缓的语调。无论是妈妈的话,还是爸爸的话都要读出“爱”的感情。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教材分析

一、教材解说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宽广胸襟,但前事不忘后 事之师。只有牢记历史教训,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的事业才能长盛不衰, 我们的民族才能绵延不息。 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 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选文别具匠心,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以选取 正面典型事例为主, 而又正视近代史上的国耻,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 族精神。 《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 径的痛恨; 《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 神; 《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刚?光复?时,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 《最后一分钟》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喜 悦与自豪之情。这几篇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 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 好凭借。 课文, 应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内容, 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 与使命感;还要从课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总 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本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与课文中的相关 信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

3、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 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要从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四、单元课时划分: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 10-13 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 4-5 课时, 略读课文 2-3 课时,习作 2 课时,口语交际 1 课时, 回顾拓展1-2 课时。 1 第七单元导读课 教学目标

1、找出本单元的生字,借助拼音认读。

2、自主朗读本单元的主体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通过朗读和单元导读,初步了解认识本单元的主题。

4、交流本单元课文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教材分析

一、教材解说 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

先是两篇精读课文: 《七律.长征》 ,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现 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 《开国大典》 ,通过对 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 典盛况的描写,展现了人民领袖、一代伟人的风貌。然后用一段连接语引出后两 篇课文, 我们再去了解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青山处处埋忠骨》, 情感细腻、真挚,人文内涵丰富、感人至深。毛泽东的那种常人的情感和不同常 人的宽阔胸怀跃然纸上。 《毛主席在花山》 ,记叙了毛泽东在花山村的几件事,体 现的是毛泽东热爱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 通群众。总之,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读后,让人深深地感到:毛泽东——他是杰出的诗人,他是伟大的领袖,他是慈 爱的父亲,他和普通的群众在一起。 走近毛泽东, 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 之一。然而对学生而言,这里有诸多困难,加上本组是本册的最后一组教材,处 于总结和综合训练的地位。 教学时,一是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关的 材料, 以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二是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运用已获的知识和方法自 读课文;三是要注意把握理解的度,不要盲目求深求透,如对《长征》一诗的理 解,学生有所感悟即可。另外,在感受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 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也是本组教学的重要目标。 主要目标: 走近毛泽东, 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本组生字新词。

2、走近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3、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 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要从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四、单元课时划分: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 10-13 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 4-5 课时, 略读课文 2-3 课时,习作 2 课时,口语交际 1 课时, 回顾拓展?1-2 课时。 26 第八单元导读课 教学目标

1、找出本单元的生字,借助拼音认读。

2、自主朗读本单元的主体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通过朗读和单元导读,初步了解认识本单元的主题。

4、交流本单元课文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课时:1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找生字、认生 要 求 学 生 把 本 单 先找出生字,然后借助 字 元 四 篇 课 文 中 的 拼音认读生词。 生字找出来。 自主认读,同桌互读。

二、标自然段 要 求 学 生 用 序 号 用序号标自然段。 标出每篇课文的 自然段。

三、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自主朗 了解主要内容 读课文,尽量做到 朗读课文 流利、准确,同时 初知课文大意 想一想课文的大 概意思。

四、读书交流 这 个 单 元 有 哪 些 学生交流自己的初读感 课 文 ? 这 个 单 元 受。 中 你 喜 欢 哪 一 篇 说课题 课 文 ? 为 什 么 喜 谈感受 欢?

五、提炼主题 让学生读导读,引 学生根据导读提示和自 导 学 生 试 着 提 炼 主阅读感受,提炼本单 本单元的主题 元主题

六、搜集资料 整理资料 学会搜集、整理、运用 资料 27 五(上)第八单元 25.七律 长征 教学课题 学案编写者 五(上)第八单元 25.七律 长征 教学用课时 2 1.认识 3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教 学 目 标 课(章节)教 学 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领略毛泽东作为诗 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理解

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1.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教学准备与手段 2.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领略毛泽东作为诗 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 理解

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认识 3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诗意, 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 雄豪迈的气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一、导入:

一、谈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5 课《长 话导 征》这首诗。谁能说一说你知道的发生在长征 入,揭 途中的故事。结合你们搜集的相关资料说一说。 示课 28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题 教师适时解说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2.教师板书课题。

二、文体介绍 请同学们齐 读课题,读出难 忘的意境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八句,每句 七个字。格律较严,

二、

四、

六、八句要押韵,

二、文 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规定。 体介 “长征”才是这首诗的题目。 绍

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教师指导生字学习。 教师重点点拨: (1)字音: 逶 迤(wēi yǐ) 磅礴(pá

三、初 nɡ bó) 岷山(mín) 读课 文,检 (2)词语解释: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查预习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朗读: (1)要求: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 面读出诗中表现出来的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 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认读生字与写字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词义:结合课文 理解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教师播放课文朗读。

四、练习朗诵诗歌

五、布 置作 业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2.朗诵诗歌,试着背诵。 抄写文中词语 词语解释。 学生读后交流 学生自由读课 文,思考 检查生字新词的 学习情况

四、练 习朗 诵诗 歌 29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

一、回忆复习,导入新课 忆复 1.自由朗读全诗,想想这首诗的作者是习,导 谁? 入新 课 2.作者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这首诗。 3.全班齐读全诗。

二、朗读诗歌,感悟诗意 1.学习首联。

二、朗 读诗 (1)同学们读读这句诗,有哪些地方不是 歌,感 太明白? 悟诗 (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总结解疑。 意 重点点拨: “等闲”表面上是如同空闲,等于闲置的 意思。引申一下就有平常,算不了什么,无足 轻重的意思。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 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2.学习颔联。 自读课文,边读 边想 学生读后交流 (1)读一读这一联,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 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全 文 (2)哪些词语说明红军战士不怕困难? (3)你是怎样理解“腾细浪”“走泥丸” 的?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 30 边读边思考 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 眼里也只不过是小小的泥丸在滚动。 3.学习颈联。 (1)如果说颔联是千山的写照,那么颈联 就是万水的说明。 = 指导学生有感情 (2)读一读这句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地朗读课文,体 会其中的思想感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 情。 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 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4.学习尾联。 (1)岷山是红军长征翻过的最后一座山。 此时,红军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2)通过朗读表达这种心情。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 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喜笑颜开。

三、总结全诗

三、总 结全 诗 1.谈谈你学完全诗后的感受。 2.红军战士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3.主题:本诗是一篇威武雄伟、气势磅礴 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 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 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 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四、作 业 设 计 2.搜集毛泽东的其他诗词。 1.背诵课文。 谈谈你学完全 诗后的感受 = 背诵课文。 搜集毛泽东的 其他诗词。 31 26.开国大典 教学课题 学案编写者 26.开国大典 教学用课时 2 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等词语。 教 学 目 标 课(章节)教 学 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 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 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1.搜集新中国成立的相关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准备与手段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 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 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 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 32

一、谈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话导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 1949 年 10 月 入,揭 1 日是什么日子吗? 示课 题 学生交流讨论,可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 一说这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从 1949 年 10 月 1 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 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 活。所以这一天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 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广场举行了 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的盛况。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板书课题:开国大典

二、朗读课文,检查预习学生读后交流 请同学们 齐读课题, 读出 意境 学生自由读课 文,思考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二、朗 读通句子。 读课 文,检 2.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查预 检查生字新词习的学习情况 (1)字音方面:擎(qínɡ) 钮(niǔ) 聂 (ni?) 诞(dàn) 檐(yán) 瞻(zhān) (2)字形方面: “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如房 檐,廊檐等。文中指**的“城楼檐下”, 均与建筑物的木料有关,所以“檐”字的左边 是“木”字旁。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课文中指三 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瞻” 的左半部分是“目”,与眼睛有关。 认读生字与写 字 词义: 结合课文 理解 33 “擎”上下结构,注意下面是“手”。 “泽”注意右半部的下面是两横,而不是 “丰”。 (3)词意方面: 擎着:往上托,举。瞻仰:恭敬地看。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观礼台:观看 盛大典礼的看台。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迎风招展: 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排山倒海:排,推开。把高山推开,把大 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3.教师播放教学课件中的课文朗读,巩固 生字词的学习。

三、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默读 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 了解 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试着给课文分分 内容 段。 学生讨论 2.学生讨论。 3.教师点拨概括: 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主要

四、朗 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 读课 文,把 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自己

四、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动的画面多读几 感动 遍。 的画 面多

五、作业设计 读几 遍。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不

五、作 懂的问题。 业设 计 抄写文中词语 词语解释。 熟读课文 34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

一、回顾导入 自读课文, 边读 忆复 边想 1.快速阅读课文,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习,导 入新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开国大典的盛 课 况。

二、朗读课文,梳理内容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可以分

二、朗 为几个部分?理由是什么? 读课 文,梳 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点拨总结:根据事 理内 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会场、典礼、阅兵、游 容 行四个部分。

三、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1.阅读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

三、朗 出这是“大典”? 读 课 (2)适时点拨重点句。(3)朗读句子, 文,想 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氛围。 象 画 面 (1)理清典礼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 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 有感情地朗读 全文 2.阅读第二部分。 学生读后交流 35 公告 (2) 大声朗读课文,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 边读边思考 (3) 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多读几遍。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呢,带着自豪,扬 眉吐气的语气。 (5)文中是怎样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用 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雷鸣般的掌声。 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 读排比句。 背诵课文第 7 自然段。

3、阅读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 点,划出描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欢喜和激动的 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朗读课文。 教师播放开国大典拓展的内容,介绍开国 大典阅兵的相关知识。 4.阅读第四部分。 (1)自由读课文,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 城景象的句子。 (2)指导学生理解。 (3)朗读 14 自然段, 读出欢庆的气氛。(4)读最后一段,领会句子 的意思。

四、回 归 全 文,布 置 作

四、回归全文,布置作业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 4 个怎样的场面。 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背诵课文。 。 谈谈你学完 后的感受 = 指导学生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其中的思 想感情。 36 业 2.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 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3.摘录、朗读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4.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课题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学案编写者 1.认识 8 个生字。 教学用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课(章节)教 2.自学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 学 方法。 目标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 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1.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 教学准备与手段 2.教学课件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 法。 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感受他无产阶级革 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认识 8 个生字。 自学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 37

一、谈 话导 入,揭 示课 题

二、初 读 课 文,整 体 感 知

三、精 读课 文,体 会感 悟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通过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 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范。不过, 领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毛主席 的情感世界。 2.背景介绍:在青山的掩映下,我们依稀 看见了战争的硝烟。你知道这场战争吗?学生 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信息。我们怎能忘记抗 美援朝中为了保家而牺牲了的几十万中华儿 女?这些中华儿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 也有毛泽东深爱的长子——毛岸英。 学生交流关于抗美援朝的资料,教师适时 补充概括。 3.板书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 的拼音,遇到生词查查字典、词典。 2.反馈自学情况。 教师点拨: 字音方面:拟(nǐ) 赴(fù) 踌(chóu) 殉(xùn) 字义方面: 殉职:因公务而牺牲。 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勋鉴: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 信人的称呼后、鉴,审查,看;勋,功德,功 劳。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多用于政界, 文界。 3.教师播放课件,学生听读课文时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 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听到这个噩耗后 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 过程。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1.默读课文,找出你最受感动的句段,多 读几遍,体会人物的情感。 2.小组讨论,教师检查。 3.全班交流:可通过谈感受和朗读的方式 表达出你的体会。 (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 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 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 38 请同学们 齐读课题, 读出 意境 学生自由读课 文,思考 学生读后交流 检查生字新词 的学习情况 认读生字与写 字 词义: 结合课文 理解 那里。 体会毛泽东悲痛的心情。老师引导学生想 象:接到长子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作为父亲的 毛泽东在想些什么?你能想象当时他的神态 吗,从中感受到什么? (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 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 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此时已是近60 岁的老人 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 (3) 彭总司令要求将岸英的遗体运回祖国, 这是对领袖的爱戴和体贴;而朝鲜首相金日成 则要求将岸英遗体葬在朝鲜,这是对中华优秀 儿女的崇敬。面对这两种抉择,毛主席心里是 怎么想的? ①“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就让我见 见遗体吧!”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父亲对儿子情感的自然流露,毛泽东 想到:儿子奔赴战场时自己因为工作繁忙而未 能相送,作为父亲,谁又不想和死去的儿子见 上最后一面呢?我们可以看出:一位普普通通 的父亲形象就是这样的。 指导学生朗读这些句子,带着深深的沉重 语气。 ②“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就 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你是怎样理解毛泽 东的想法? 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毛泽东想,朝鲜战争 中许多志愿军都牺牲在朝鲜土地上,许许多多 的父母不能和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儿女见面, 自己又怎么能特殊呢?于是做出了将儿子葬于 朝鲜的决定。这是伟大的父爱的延续,是一位 国家领袖从大局考虑问题的理智,是伟人的宽 阔胸怀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见证。 通过朗读体会主席矛盾的心理。 (4)“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主

四、回 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 顾全 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文,学 “黯然的目光”这是经历过悲痛后的自然习写 神情,“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 法 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方面表现他此时仍然沉浸在 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而一旦签字,就意味着 毛泽东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爱子了,岸英将永 远留在了异国他乡,真是落笔千钧啊。这一细 39 词语解释。 抄写文中词语 学生讨论 熟读课文 指导学生朗读 节进一步表现: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凡人。 (5)当毛泽东在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怎 样的心情?从哪里体会到的?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四、回顾全文,学习写法 1.教师小结:毛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了中国 的劳苦大众。此前,他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革 命已经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这位年近60 的 老人又失去了挚爱的长子,这是多么剜心的疼 痛啊!他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他黯然伤 神,他泪水涟涟。但他却毅然决定把儿子的尸 骨留在了远在千里的异国他乡,他的爱似山般 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他的革命胸怀 如海似山!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去体会 毛主席那凡人情感中的伟人风范吧! 2.我们体会了毛主席的常人情感,超人胸 怀。那么,本课在体现人物的情感世界上有什 么值得我们学习之处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举 例说明 (1)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细 致刻画来反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 如语言描写: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地

五、作 念着儿子的名字。 业设 动作描写: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 计 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 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神态描写: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 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 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五、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搜集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事业而 牺牲的六位烈士的资料。 3.办一张关于毛泽东的小报,其中设立一 版块叫做“普通的伟人”。 通过朗读体会 让我们有感情 地朗读全文, 再 一次去体会毛 主席那凡人情 感中的伟人风 范吧 通过心理描写 来突出性格特 点 朗读课文。 28.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课题 28.毛主席在花山 40 学案编写者 教 学 目 标 1.认识 11 个生字。 课(章节)教 学 目标 教学用课时 1 2.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关心普通群众的情怀。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人物动作、语言、神态) 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通过了解毛泽东在花山的三件事,体会毛泽东关心、热爱人民 群众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课件 教学准备与手段 2.搜集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 搜集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 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 通过了解毛泽东在花山的三件事,体会毛泽东关心、热爱人民 群众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 认识 11 个生字。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关心普通群众的情怀。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1.在电视电影中,我们常常看到红军每

一、谈话 到一处,都要主动为当地老百姓做许多事。 导入,揭 因为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是为人民的利益而 示课题 战斗。这是我们能战胜所有敌人的一个法宝 你知道哪些毛主席的生活故事?学生结合资 料阐述自己观点。 41 请同学们齐 读课题,读出意 境

二、检查 预习

三、细读 课文,深 入理解

四、朗读 课文,体 会写法 2.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主席在花 山的几个故事。

二、检查预习(1) 学生自由读课文, 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2)教师播放课文范读,思考:这篇课 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 请群众回来碾米;给群众沏茶喝;帮母 女俩推碾子。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教师提出自学要求,学生结合问题默 读课文。 (1)毛主席交给警卫员哪几项任务? (2) 毛主席是怎样处理 “碾米” 事件的? (3)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 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4)课文最后一句话,“这位首长,好 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是什么意思?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 2.小组讨论,教师辅导。 3.集体交流: (1)毛主席交给警卫员哪几项任务? (2)毛主席怎样处理“碾米”事件? 毛主席很细心,没有听到门口的碾米声, 就过问了这件事,并让警卫员尽快把乡亲们 请到这里来碾米。 (3)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 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毛主席说服警卫员时,一共讲了三层意 思:一是进行革命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二 是“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 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 的位置上。 (4)课文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是 如何理解这句话?

四、朗读课文,体会写法 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 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作者为什么 这样安排? 师可引导学生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没有详 写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而 操劳这件事。而花了许多笔墨写那几件事, 使学生明白: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详写, 反之简写。这在写作上很有用处。

五、布置作业 42 学生自由读课 文,思考 学生读后交流 检查生字新词的 学习情况 认读生字与写字 词义:结合课文 理解 学生讨论 熟读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前面学习的课文,说说你眼中的 毛主席?

五、布置 作业 指导学生朗读 通过朗读体会 课题 教 学 目 的 口语交际?习作八 语文园地八 课型 新授 共4时 1.交流自己爱看的有关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 事.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2.从本组课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方法,从“描写一个场景” “写一篇文章或影 视作品的梗概”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重 点 从本组课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方法,从“描写一个场景” “写一篇文章或影视 作品的梗概”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资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师 活 动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不少 有关毛泽东主席的故事,了解了这个伟人平凡而 又不平凡的事迹,感受了他那普通又不普通的情 怀.你还看过哪些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 物的电影、电视呢? ◆学生交流已看过的影视作品.

二、分组交流 在你们看过的这些影视作品中,哪一部给你 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没 看过影视作品的话,也可以讲述自己听过或读过 的相关故事.可参考以下提示进行交流.

三、全班交流: 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给讲述的同学评选出 “内容充实奖” “感受真实奖” “表达流利奖”等 等.43 学生交流已看 过的影视作品 分组交流 全班交流

四、拓展交流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 是什么? ◆其实,在当今社会也有许多令人感动的英 拓展交流 雄事迹.如果你是一个摄影记者,你会拍摄我们周 围的哪些英雄人物的哪些事情呢? 第

二、三课时 习作 说说习作方法

一、提炼写作方法: 回忆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方法,如《开 国大典》中,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 楚.构思习作

二、运用写作方法 ◆可以运用《开国大典》中描写场面的方法, 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可以把你在课堂上介绍的一部影视作品或者 一本书,以写梗概的方法用文字介绍给大家.进行写作练习: 从以上提供的两个角度中任选 一个进行写作.回顾·拓展八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对毛主席的了解;结合自己的习作,交 流场面描写的收获和运用,交流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感受.2.朗诵背诵毛主席的诗词.3.阅读成语故事,感受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 不避亲”的宽阔胸怀.课前准备: 1.课前阅读有关毛泽东的相关资料.2.准备好本单元的习作练习.教学过程 小组交流 “我眼

一、交流“我眼中的毛泽东” ◆谈话导入.◆小组交流.在四人小组内先 中的毛泽东” 交流,评出本组的代表.◆ 全班交流.交流场面描写的收获和运用在 小组内读出自己习作中的场面描写,请同学 评一评描写得怎样.交流本学期语文学习的 44 交流评议 感受说说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你感受最 深的是什么?试着填写下面的内容.◆ 我最喜欢的课文是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 我印象最深的是 ,因为我从中知道了 ,因为我从他的身上 ,因为我还有很多的收获: 朗读背诵毛主 席诗词

二、朗读背诵毛主席诗词 ◆朗读《卜算子·咏梅》 ,要读得准确、有韵味.◆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展示读,配乐读.◆交流毛主席的其他诗词.

三、阅读成语故事 ◆说说对祁黄羊的印象.◆ 交流对“大公无私”的理解.板 书 设 计 作 业 朗读背诵毛主席诗词 45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五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
《五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