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七下历史材料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06:50: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七下历史材料分析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P9页

材料二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P8页

材料三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P22页

请回答:

(1)这几句话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 (2)材料一中的“以史为镜”和“以人为镜”是什么含义? (4分)

(3)从材料一中可看出他的一种什么思想?他是如何““以史为镜” “以人为镜”的?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认识?他又是如何做的?

(5)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这种政策具体体现是什么?

(6)唐太宗以上的治国思想对他的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答:(1)唐太宗(2)“以史为镜”即指要吸取隋亡的教训。 “以人为镜”就是要听取魏征等大臣的直谏。

(3)重视纳谏的思想;吸取隋亡的教训,对百姓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4)问题: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让老百姓能生存下去;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做法:善于听取正确意见;勤于政事;要求大臣廉洁奉公。

(5)开明的民族政策;

2、文成公主入藏,这是和亲方式,荡平突厥,这是战争方式。唐太宗被誉为天可汗,这体现出少数民族人民对李世民的拥戴。

(6)这使唐太宗能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重视用人,虚心纳谏;对百姓轻徭薄赋,重视生产,使他的统治被称为“贞观之治”。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前期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

(1)

经济发展、对外交往活跃、国内民族 (2) (3) 融合、文化辉煌。 (1)“用事实说话”,请你分别用一个史实证明材料中序号代表的观点。

1、;

2、;

3、(2)从材料出发,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只提问不作答)

答:

1、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

2、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游。

3、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嫁到吐蕃。(2)你怎样理解唐

朝的对外交往的?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12-13 材料一:“贞观之风,一时复振。”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⑴材料反映的内容是什么时期?

⑵材料二中诗的作者是谁?

⑶说一说这一时期的主要改革措施及其影响。 答案:⑴唐玄宗统治的开元时期的繁荣景象。⑵杜甫《忆昔》⑶唐玄宗励精图治,重视人才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的官员下放到地方任职,并戒奢从简,对外开放。这些改革措施,是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经济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材料二:“我们所知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三 明朝考中举人的很多人,都是没有真才实学的迂腐儒生。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⑴材料二中的“ 选举制度指什么制度?它的完善、兴废是在什么时期? ⑵材料一的意思是什么?

⑶这一制度(科举制)的影响。 ⑷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的方式是?

⑸隋唐以来历代统治者都沿用科举制的原因。

(6)明清两朝实行的八股取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⑴科举制度,完善在唐朝时期,兴起于隋朝隋炀帝时,到清朝末年被废除⑵天下的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⑶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唐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科举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士人用工读书的风气盛行。⑷分科考试选拔⑸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6) 明清两朝实行八股取士,严格限定考试的格式(八股文)和范围(四书五经),并规定应考者不能有个人见解。因此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文,不讲求实际学问,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第二单元

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湖足,天下足。” 材料二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现象

最终出现于何时?(3)综合材料

一、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4)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苏州 湖州;水稻。 (2)南宋 (3)江南地区已经成为重要粮仓 ,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东南地区,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4)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政府注重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59页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材料四:南宋纸币铜板拓片

材料五:世博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⑴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材料五反映出南宋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特点?这一特点与材料

一、

二、四所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内在联系?

⑶这种现象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答:⑴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⑵宋代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并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⑶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完成。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68页

材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问题:⑴这是谁的诗句?它有什么英雄事迹?⑵诗的意思是什么?⑶我们要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

答:⑴文天祥,他被元军俘虏后仍然坚贞不屈,拒绝投降⑵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要名垂青史。⑶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高尚气节。

六、阅读下列材料P68页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1)材料反映了元世祖什么思想观点?

(2)为此他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及产生的结果如何?

答案:(1)反映了元世祖非常重视农业。(2)措施: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结果: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P73页

材料二:课本57页图“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 问题: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⑵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宋海外贸易具备的条件。⑷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

表现。

答:⑴指南针在航海中的作用⑵宋代的造船技术发达⑶南宋海外贸易具备的条件:指南针的应用,造船业发达具备了技术条件;经济重心南移,农业、手工业发展具备了物质条件;航海经验的积累;南宋地处东南沿海,地理位臵优越⑷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市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对外贸易东达朝鲜、日本,西达阿拉伯和非洲东海岸;政府设臵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贸易收入占重要地位。

第三单元材料训练

一、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君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qu)„„。”p95

材料二: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P118 ⑴材料一中的“郑君”指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他最远到达哪些地方?

⑵他此举得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和意义?

⑶材料反映了明清两朝采取了怎样不同的对外政策?

⑷材料二中所反映的清朝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⑸这两种政策产生了什么不同的结果?⑥联系当前现实,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答:⑴郑和,他从1405年至1433年率船队七次下西洋;他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⑵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同时宣扬国威;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联系,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⑶明朝采取对外开放而清朝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⑷原因是受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和外来侵略两方面的影响,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和妄自尊大。⑸后果: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及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⑥启示: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国家强盛;闭关锁国使国家落后。

二、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撤销中书省,从此不再设丞相,由六部分里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由于政务繁忙,另设殿阁大学士,已备顾问。P89

⑴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皇帝是谁?

⑵材料中的六部是指哪六部? ⑶上述材料中叙述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4)“罢丞相不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5)这一做法有什么作用?

(6)殿阁大学士的地位后来有何变化?

答:⑴明朝、明太祖(朱元璋)⑵吏、户、礼、兵、刑、工⑶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黄帝手里。(4)改变丞相专权的局面,加强君权。(5)一切权力都集中在皇帝手里。(6)后来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四、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郑成功致荷军总督揆一招降书:“台湾者,中国之土地矣,久为贵国所据,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P104 材料二:康熙八年,郑经(郑成功之子)要求台湾与版图之外别力乾坤,为康熙帝拒绝。P104 ①“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结合学过得知识加以说明。②简述郑成功是如何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③材料二中郑经要求的本质意图是什么?④康熙帝拒绝郑经后采取的措施是什么?⑤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对台湾的措施有何意义?

答:①三国时期,吴国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当是称夷洲;隋炀帝派人到流求;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②1661年,郑成功率将士从金门横渡台湾海峡,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1662年打败了荷兰殖民者,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③本质是想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④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臵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⑤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发展。

六、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九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①《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什么时候创作的?②《红楼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③《红楼梦》在文学史上有何价值?

答:①曹雪芹,清朝②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③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九、阅读下列材料:P118 材料一 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材料二 乾隆给英王的敕谕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上述材料说明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实行此政策的原因是什么?(3) 实行此政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1)闭关锁国政策 (2)清朝前期,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2分)从18世纪下半期起,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张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

危及自己的统治。 (2分) (3)清朝实行闭

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2分)但使中国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2分)

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P24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材料二:国务院特准经金瓶掣签认定的第十世*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转世灵童坚赞诺布继任为第十一世*额尔德尼。盖历世*额尔德尼,皆倾心内向,捍卫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潜修内典,明心见性,为佛门众望之所归,为世人之所崇敬。今*转世业已法定,特依历史定制,为第十一世*额尔德尼举行坐床典礼,并授汉藏两体文金印金册,用示荣褒,以期继续发扬爱国爱教之历史传统,广结善缘,以利西藏发展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 ——公元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P110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

(2)“„„今*转世业已法定,特依历史定制„„”这个具有法律性质的规定始于哪个朝代?这个朝代后来加强对这一民族地区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个民族今天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哪一自治区?

(3)结合两个材料,你认为那些做法和规定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案:(1)吐蕃(现在的藏族),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2)清朝,驻藏大臣,西藏自治区(3)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之间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十三、元、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元明清三代的外交与对民族关系的处理,对我国今天疆域的形成都有重要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王朝是哪一个?

(2)元朝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旅行家是谁?

(3)分别列举明清时期(清初)反击外来侵略的史实各一例。

(4)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播仁爱于友邦。郑和的仁爱最远播到什么地区?

(5)请说出一例清朝初期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的措施。

(6)清朝乾隆皇帝平定了今天新疆地区的什么叛乱?

答案:(1)元朝。(2)马可〃波罗。(3)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抗击沙俄)。(4)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5)册封*、*;设臵驻藏大臣。(任答一点给全分)(6)大小和卓叛乱。(2分)

十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界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P90 ⑴上述材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种制度的反映?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朝代?⑵唐太宗和顾炎武为什么会对这一制度得出不同的结论?

答案:⑴科举制度,(2分)隋朝(1分) ⑵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增加考试科目,吸纳人才,巩固了政权;(2分)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只攻读经书,不求实际学问,败坏了人才,严重危害社会的发展。(3分)

十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右图)P29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P118 ⑴从材料一图中,你可以归纳出关于唐朝对外交往的什么信息?这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⑵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为此,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

⑶以上两种政策导致的结果各是什么?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启示?

答案:⑴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对外开放政策。

⑵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2分)闭关锁国政策。(2分)

⑶唐朝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唐朝在世界上的声望;清朝的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4分)

启示:加强交流、实行开放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只能导致落后挨打。我国今天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2分)(学生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十六:今年春天发生的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以及 “藏独”分子骚扰奥运火炬传递事件,都暴露出*集团仍然“独”心不死,妄图搞“西藏独立”、分裂祖国的险恶用心。

上世纪80年代,叛逃国外的*曾公然宣称“西

藏不是中国一部分,西藏是一个独立国家”。

请你利用所学历史知识对*的这一言论进行驳斥。

答案:①唐朝时,西藏地区称吐蕃。吐蕃与唐朝曾长期保持着联姻、经济文化交流、“和同为一家”的友好关系。(答出具体史实也可)(3分)②元朝政府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行政区。(3分)③清朝时,规定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设臵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西藏作为办事大臣辖区,是全国二十五个省级行政区之一。(4分)这些历史事实表明,藏族早已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

十七、阅读下列材料: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元文类》卷40

①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 ②材料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

③这一制度影响如何?

答案:①行省制度。②“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

③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用下来。

十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粤海关志》

材料二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反映清朝统治者的什么态度?(2分)(3)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什么影响?(6分)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2分)

答案:(1) 担心国家领土和主权受到外国侵犯。 (2) 以天朝大国自居,妄自尊大,闭目塞听。(3)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对外交流。

七下历史期末检测题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

七下历史材料题和综合题专项练习

历史六上.七下

历史七下教学工作总结

七下历史期中复习

七下语文期末题

七下历史知识点第8课

人教版七下历史期末测试

历史七下五单元总结

七下历史材料题
《七下历史材料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