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西师版三年级下音乐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3:45: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单元

黔岭飞歌

【一】教学内容

学习苗族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吹笛吹笙真好听》、《数莲花》;欣赏三部合唱《歌唱美丽的家乡》、合唱《探外婆》;音乐游戏《捉迷藏》和《声音的传递》;律动《彩巾舞》;学习创编活动《纸龙舞》。 【二】教材分析

(一)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是一首根据苗族的芦笙调填词的儿童歌曲,羽调式,一段体,歌曲旋律围绕主音进行,情绪欢快、跳跃、表现了苗族孩子喜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吹备吹笙真好听》是一首侗族儿歌,侗语称为“嘎隔”,多用于主客双方对歌,歌曲中采用了大量的侗语衬词,旋律平缓。歌曲为徵调式、一段体。

《数莲花》是一首贵州的“盘歌”为音乐素材改编的歌曲,采用了“说唱”结合的方式,一问一答方式,生动有趣,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说唱”结合的形式提问,第二部分采用“说唱”的形式回答,整首歌曲一气呵成,富有童趣。

(二)欣赏《歌唱美丽的家乡》(三部合唱),这是一首以著名的苗族飞歌为音乐素材改编的合唱曲。内容歌颂了家乡的美景,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音乐旋律优美抒情,徵调式,带再现的二段体。

《探外婆》是一首侗族儿童大歌,用侗语演唱,表现了孩子们探望外婆时的高兴心情。

(三)音乐游戏《捉迷藏》是一首侗族儿童在游戏时唱的儿歌,歌曲

中采用了大量的侗语衬词反复演唱,表现了孩子们在游戏时高兴、欢快的心情。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演唱、游戏、律动等形式的教学,让学生感受贵州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了解与侗族、苗族有关的音乐文化,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2、知识目标:学习掌握“四二拍”的音乐知识。

3、音乐与相关文化:让学生了解侗族大歌、苗族飞歌、苗鼓、苗族舞蹈、少数民族服饰等相关知识。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主题一:吹起芦笙唱飞歌)

【一】教学内容:欣赏《歌唱美丽的家乡》、《探外婆》,学习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音乐游戏《捉迷藏》。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演唱、游戏等形式的教学,让学生感受贵州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了解与侗族、苗族有关的音乐文化,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2、知识目标:能用鼓敲击这首歌曲中的节奏。

3、音乐与相关文化:了解苗鼓,试着用打击乐器打击苗鼓节奏。 【三】教具准备:风琴、电脑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复习口腔肌肉操练,

(一)张嘴练习

1、抬头张嘴:身坐直,腰要正,身体放松。伸手紧贴胸部,摸住下巴,使下巴不动,抬头张嘴,让小小的嘴巴张到极限,边张嘴边吸气,使自己的肚子胞起来。

2、哈欠张嘴:好像是自己感到十分劳累,想打起瞌睡,这时伸伸懒腰,打起哈欠,此时:软腭上举,深深吸一口气,使上腭有一丝凉意。练习到一定时间,保持悬挂,头脑中有意念,还有气流在不断地从口腔中进入体内。这个练习也可以闭口练习。

3、惊吓张嘴:突然受惊吓,张嘴吸气。

(二)舌头舔、顶、伸

1、舔:用舌头顶住上牙艮,舌头往里钩,舔硬腭,再往里舔软腭,再努力往里面小舌头上舔。

用舌头顶住下牙艮,舌头往下钩,舔舌根,让舌头伸出拱起来再踏下去。反复进行。

2、顶:用舌头顶口腔左右两边,使两边肌肉鼓出来。再顶上唇下唇,然后让舌头转圈,按顺(逆)时针顺序顶一圈,反复练习。

3、伸:把嘴从竖方向张开,张到极限,然后微笑,再向横方向打开,这时固定口形,让舌头松松地伸出、退回,伸出退回这动作要慢,不能使舌头翘起来。(在用声前后做一做,效果是很好的,这样有修复嗓子的功能)

(三)哼鸣练习(三种开口:闭口、小开口、大开口,结合练习) 1 2 3 4│5 4 3 2│1 2 3 4│5 4 3 2│1 -│ en

(四)用《欢乐颂》练习说话唱歌。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 3.2 2│ li li lao luo luo lao li luai luo luo luai li luai luo luo 〔二〕导入课题,学习新课

导入: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就是我们,是国家的民族中最大,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还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主要分布在 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现有人口740多万人,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除此,还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的歌曲那就是更加优美了,你听:(播放音乐《歌唱美丽的家乡》(三部合唱)) 〔三〕欣赏音乐《歌唱美丽的家乡》(三部合唱),学生边欣赏音乐边

3、音乐与相关文化:让学生了解侗族大歌、苗族飞歌、苗鼓、苗族舞蹈、少数民族服饰等相关知识。

【三】教具准备:风琴、电脑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复习口腔肌肉操练,

(一)张嘴练习

1、抬头张嘴:身坐直,腰要正,身体放松。伸手紧贴胸部,摸住下巴,使下巴不动,抬头张嘴,让小小的嘴巴张到极限,边张嘴边吸气,使自己的肚子胞起来。

2、哈欠张嘴:好像是自己感到十分劳累,想打起瞌睡,这时伸伸懒腰,打起哈欠,此时:软腭上举,深深吸一口气,使上腭有一丝凉意。练习到一定时间,保持悬挂,头脑中有意念,还有气流在不断地从口腔中进入体内。这个练习也可以闭口练习。

3、惊吓张嘴:突然受惊吓,张嘴吸气。

(二)舌头舔、顶、伸

1、舔:用舌头顶住上牙艮,舌头往里钩,舔硬腭,再往里舔软腭,再努力往里面小舌头上舔。

用舌头顶住下牙艮,舌头往下钩,舔舌根,让舌头伸出拱起来再踏下去。反复进行。

2、顶:用舌头顶口腔左右两边,使两边肌肉鼓出来。再顶上唇下唇,然后让舌头转圈,按顺(逆)时针顺序顶一圈,反复练习。

3、伸:把嘴从竖方向张开,张到极限,然后微笑,再向横方向打开,

这时固定口形,让舌头松松地伸出、退回,伸出退回这动作要慢,不能使舌头翘起来。(在用声前后做一做,效果是很好的,这样有修复嗓子的功能)

(三)

2、鸣练习(三种开口:闭口、小开口、大开口,结合练习)

2、哼鸣练习(三种开口:闭口、小开口、大开口,结合练习) 1 2 3 4│5 4 3 2│1 2 3 4│5 4 3 2│1 -│ en

(四)用《欢乐颂》练习说话唱歌。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 3.2 2│ li li lao luo luo lao li luai luo luo luai li luai luo luo 〔二〕欣赏教学

欣赏合唱《探外婆》,感受苗族歌曲的风格,了解侗族儿童大歌。 〔三〕音乐游戏《捉迷藏》

教师先选一名学生,蒙上眼睛,然后听所有学生唱歌,在演唱过程中,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歌曲演唱完,被蒙上眼睛的同学抓到一个同学,然后向这个同学提出三个问题,再判断他是谁,并说出名字。被猜中

的学生继续蒙上眼睛继续进行游戏。 〔四〕学习歌曲《吹笛吹笙真好听》

1、听音乐,了解歌曲结构和演唱方法。

2、跟音乐轻声学唱。

3、用“lu”来进行演唱全曲。

4、用歌词演唱歌曲。 〔五〕音乐游戏:声音的传递

教师选让学生坐成一大圈或按排坐好,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传递声音。方法是第一个同学演唱一个小节的内容,第二个同学照首这个音调演唱同一小节的内容,直至最后一名同学,看第一个同学的声音到达最后时变化多少。

〔五〕小结:苗族的儿童歌曲很多,都好听,我们以后到我们国家苗族地区考察,收集整理出更多更好听的儿童歌曲来吧。 第三课时(主题三:欢乐歌舞闹山寨)

【一】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数莲花》音乐律动《彩巾舞》,音乐创编活动《纸龙舞》,学习音乐知识四二拍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演唱、游戏、律动等形式的教学,让学生感受贵州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了解与侗族、苗族有关的音乐文化,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2、知识目标:学习掌握“四二拍”的音乐知识。

3、音乐与相关文化:让学生了解侗族大歌、苗族飞歌、苗鼓、苗 族舞蹈、少数民族服饰等相关知识。 【三】教具准备:风琴、电脑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复习口腔肌肉操练,

(一)张嘴练习

1、抬头张嘴:身坐直,腰要正,身体放松。伸手紧贴胸部,摸住下巴,使下巴不动,抬头张嘴,让小小的嘴巴张到极限,边张嘴边吸气,使自己的肚子胞起来。

2、哈欠张嘴:好像是自己感到十分劳累,想打起瞌睡,这时伸伸懒腰,打起哈欠,此时:软腭上举,深深吸一口气,使上腭有一丝凉意。练习到一定时间,保持悬挂,头脑中有意念,还有气流在不断地从口腔中进入体内。这个练习也可以闭口练习。

3、惊吓张嘴:突然受惊吓,张嘴吸气。

(二)舌头舔、顶、伸

1、舔:用舌头顶住上牙艮,舌头往里钩,舔硬腭,再往里舔软腭,再努力往里面小舌头上舔。

用舌头顶住下牙艮,舌头往下钩,舔舌根,让舌头伸出拱起来再踏下去。反复进行。

2、顶:用舌头顶口腔左右两边,使两边肌肉鼓出来。再顶上唇下唇,然后让舌头转圈,按顺(逆)时针顺序顶一圈,反复练习。

3、伸:把嘴从竖方向张开,张到极限,然后微笑,再向横方向打开,这时固定口形,让舌头松松地伸出、退回,伸出退回这动作要慢,不

能使舌头翘起来。(在用声前后做一做,效果是很好的,这样有修复嗓子的功能)

(三)

2、鸣练习(三种开口:闭口、小开口、大开口,结合练习)

2、哼鸣练习(三种开口:闭口、小开口、大开口,结合练习) 1 2 3 4│5 4 3 2│1 2 3 4│5 4 3 2│1 -│ en

(四)用《欢乐颂》练习说话唱歌。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 3.2 2│ li li lao luo luo lao li luai luo luo luai li luai luo luo 〔二〕学习歌曲《数莲花》

1、学习节奏:×.× × ×│× × × │

2、认识四二拍。

四二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强弱规律是:强、弱。

学生用右手划拍练习,“打下去,提上来”(打钩),每一个钩就是一拍,每拍开始都是打下去,每小节打两个钩,在划拍时速度要均衡,不能一快一慢。

3、初步听音乐《数莲花》,感受说唱相结合的音乐风格。

4、轻声跟电脑音乐学习歌曲。(注意节奏的准确性)

5、跟伴奏音乐演唱歌曲《数莲花》。

〔三〕音乐律动《彩巾舞》。根据教材图片学生自由设计动作。 〔四〕创编活动《纸龙舞》

知识介绍:纸龙,是一种道具,它以一根竹或木棒为龙竿,缀上长数米、宽约1分米的皮纸条作龙身。舞龙者手握竹棒尾部,运用手臂和腕部的抖动、挥舞、旋绕,使纸龙在空中腾舞翻飞,快速变化,时而潇洒飘拂,悠闲似行云流水,时而上腾下划,状如疾风狂浪,给人以敏捷、变化莫测之感。纸龙舞的舞龙套路分摆龙、画眉跳涧、龙卷浪、金龙缠腰、雪花盖顶、龙盘花、龙摆尾、飞龙穿云。 学生创作活动。

〔五〕小结:同学们,我们学习完了苗家的歌曲,也跳起了苗家的舞蹈,请大家在课后上网络查询苗族还有什么歌曲,还有什么舞蹈,去唱一唱、跳一跳。

第二单元 五洲儿童庆“六一”

【一】教学内容

学习歌表演《庆祝“六一”儿童节》,学唱歌曲《红蜻蜓》,欣赏管乐合奏《欢迎进行曲》、领唱、合唱《相逢在长城》、合唱《铃儿响丁当》、合唱《各国儿童心连心》。配乐朗诵《剪羊毛》和音乐创编活动《五洲儿童大联欢》。 【二】教材分析

(一)歌曲《红蜻蜓》是一首为日本人民所熟知的歌曲,是日本作曲家耕作根据日本诗人三木露风一首回乙童年情景的诗而谱曲的歌曲。歌曲五音音阶,四三拍,一段体写成。

(二)欣赏《欢迎进行曲》又叫《迎宾曲》。乐曲庄重、热情、优美、和谐,给人以宾至如归的亲切感受,深受外宾和我国人民的喜爱。全曲为带引子的ABA再现复三部曲式结构。 《相逢在长城》是一首较有特色的带有领导唱的合唱曲,四四拍,大调式,二段体。 《铃儿响丁当》以欢快的节奏、流畅的旋律、和谐的和声以及形象的伴奏,展示了一幅少年伙伴们驾着马拉雪橇,迎着漫天风雪,奔驰在田野上,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撒满茫茫的雪原的生动画面。歌曲为ABA`,四二拍,单三部曲式。

《各国儿童心连心》以简洁明快的语汇,轻松活泼的节奏,优美动人的旋律,构成鲜明的舞蹈风格,抒发了全世界儿童心连心的愿望与向

往。此曲为四四拍,小调式、二段体。歌曲的前奏,以舞蹈性的节奏两次边疆级进下行模进,一开始就把人们带入热烈、欢快的气氛中。抑扬顿挫的律动、气息连贯的乐句与短促的顿音乐句的鲜明对比,贯穿于间奏的击掌,与歌唱形成响应是歌曲的特点。在歌曲的发展中,运用了重复和变化重复的手法,使音乐形象更加鲜明,最后加进了拉开节奏的七小节尾声,表现了各国儿童友谊的歌声,永远在空中回响。

(三)歌表演《庆祝“六一”儿童节》,四二拍、大调式,单乐段结构,四个乐句具有起承转合的特点。歌曲短小精练,形象鲜明,节奏跳跃,富于舞蹈性,旋律欢快活泼,表达了五洲小朋友手拉手,同唱友谊歌,欢庆“六一”儿童节时载歌载舞的场景和团结友爱的欢乐心情。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五洲儿童庆六一”的音乐实践活动,增进和平友爱,增强团结友爱的意识。

2、通过欣赏《欢迎进行曲》,感受进行曲的特点,进一步熟悉管乐器的音色。

3、感受外国儿童音乐作品的不同风格,拓宽音乐视野。

4、通过歌表演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促使组织、表现能力等得到发展。

5、通过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依据马蹄声和马铃声的特点,模仿雪橇由远、近、远的情境,表现音乐的强弱变化,不断增 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活动的能力。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主题一:欢迎五洲小朋友)

【一】教学内容:欣赏《欢迎进行曲》(管乐合奏),学习歌表演《庆祝“六一”节童节》。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五洲儿童庆六一”的音乐实践活动,增进和平友爱,增强团结友爱的意识。

2、通过欣赏《欢迎进行曲》,感受进行曲的特点,进一步熟悉管乐器的音色。 【三】教具准备:风琴、电脑音乐、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音阶练习1=C-F 2/4(先唱旋律,再用lu唱。

1 2 3 4│5 4 3 2│1 2 3 4│5 6 7 1│2 1 7 6│5 4 3 2│1 2 3 4│ lu 5 4 3 2│1 2 3 4│5 6 7 1│2 1 7 6│5 4 3 2│1 -│ lu

2、哼鸣练习(三种开口:闭口、小开口、大开口,结合练习) 1 2 3 4│5 4 3 2│1 2 3 4│5 4 3 2│1 -│ en

3、开口闭口练习

1 3 3 5│5 1 1 5│5 3 3 1│1│ a i a i a i a 〔二〕欣赏《相逢在长城》

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插图画的是我国的什么地方?长城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工程之一。

2、初听音乐:歌曲主要表现了什么音乐情绪?你想到了什么?

3、再赏音乐:从内容、情绪、演唱形式三个方面去感受两个乐段的异同。 〔三〕学习歌曲《红蜻蜓》

师:夏日的黄昏,太阳落山的时候,天空飘满了美丽的晚霞,这时飞来一只蜻蜓,谁知道这只蜻蜓是什么颜色?为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红蜻蜓》,这是一首日本电影《这里有泉水》中的插曲。

1、朗诵歌词,理解词意。

2、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之美。

3、学唱歌曲,体验音乐之美。

4、了解力度记号:强、弱、中强、中弱、渐强、渐弱。其他音乐记号:换气记号、渐慢。

5、巩固练习,要求在歌唱中能把记号体现出来。 〔四〕配乐朗诵《剪羊毛》

1、小组试读,轻声,读清每一句,注重节奏。

2、全班抽读,配上音乐。 〔五〕欣赏音乐《铃儿响丁当》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

2、再赏音乐,创造表现。要求学生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小结:世界各国的少年朋友们,都来到中国,相聚在长城,我们真是无比的骄傲。你有同感吗?到网络世界里查询全世界儿童们在不同的地区唱些什么儿童歌曲?唱一唱、跳一跳。

第三课时(主题三:友谊地久天长)

【一】教学内容:欣赏《各国儿童心连心》(合唱),创编活动《大洲儿童大联欢》。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促使组织、表现能力等得到发展,在音乐创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和谐 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具准备:风琴、电脑音乐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音阶练习1=C-F 2/4(先唱旋律,再用lu唱。

1 2 3 4│5 4 3 2│1 2 3 4│5 6 7 1│2 1 7 6│5 4 3 2│1 2 3 4│ lu 5 4 3 2│1 2 3 4│5 6 7 1│2 1 7 6│5 4 3 2│1 -│ lu

2、哼鸣练习(三种开口:闭口、小开口、大开口,结合练习) 1 2 3 4│5 4 3 2│1 2 3 4│5 4 3 2│1 -│ en

3、开口闭口练习

1 3 3 5│5 1 1 5│5 3 3 1│1 - │ a i a i a i a 〔二〕欣赏《各国儿童心连心》

1、感受歌曲。

2、跟着音乐学唱。

3、试着跟音乐跳起来。

〔三〕创编活动《大洲儿童大联欢》。

由学生自行主持,在各组中精挑3个节目,全班组织集体表演。请部分学生使用打击乐器进行音乐伴奏,增添气氛。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四〕小结:同学们,2008年,是中国一个详和之年,是一个世界性值得纪念的奥运年,来自五大洲的儿童们,相会欢聚长城,拥抱长江,我们要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在2008年8月8日奥运圣火点燃之际,与世界五大洲儿童相聚,建立千古的友谊。

第四单元 地球,我们的家

教学内容

欣赏《地球,地球,我们的家》(童声合唱)、欣赏《地球的孩子》(童声独唱)、集体舞《手拉手,地球村》、欣赏《装扮蓝色的地球》(合唱)、配乐朗诵《地球,我的母亲!》、歌曲《圆圆和方方》。 【二】教材分析

(一)欣赏《地球,地球,我们的家》(童声合唱)

这是一首二声部的童声合唱歌曲,歌曲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合唱,第二部分为齐唱。整首歌曲抒情优美,歌词主要阐述了保护地球、保护家园的道理。歌曲为小调式,结束在主音la上。

(二)欣赏《地球的孩子》(童声独唱)

歌曲旋律优美,运用了大量切分、附点节奏增强了“述说”的感觉,使整首歌曲像一首娓娓道来的抒情诗,打动听者的心。歌曲采用了大调式,使整首歌曲的色彩明朗、清新。歌曲可分为两个部分:在反复前可作为第一部分,节奏较紧凑;而后半部分则采用了拉长的节奏,仿佛在呼唤孩子们好好保护地球,起到了结束的作用。

(三)欣赏《装扮蓝色的地球》(合唱)

这是一首反映改善生态环境的环保歌曲。歌词唱出了作为地球人应尽的义务:种很多花,栽很多树,把蓝色的地球装扮得更美丽,给小伙伴们带来更多的欢笑。音乐活泼、富有朝气、充满活力,节奏急促、密集,富有时代律动的脉搏和推动力。歌曲为大调式,分为齐唱、合唱两个部分。

(四)歌曲《圆圆和方方》

歌曲为大调式,一段体,旋律流畅,起伏不大,抒情优美,通过“圆圆”和“方方”的比较,告诉我们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演唱、聆听、表演、配乐朗诵等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地球、认识地球、热爱地球。

2、知识目标:

(1)认识四二拍、四四拍,感受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2)区别合唱、齐唱这两种演唱形式。

3、能力目标:

(1)通过集体舞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形体表现能力及集体协作能力。 (2)通过配乐朗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主题一:我们住在地球村) 【一】教学内容:欣赏《地球,地球,我们的家》和《地球的孩子》,初步感受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聆听、观察图片等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地球、认识地球、热爱地球。

2、知识目标:

认识四二拍、四四拍,感受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三】教具准备:风琴、录音、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口腔练习;

2、音阶练习;

3、哼鸣练习;

4、说话练习。 〔二〕【认识地球——】

1、课件导入,观看图片 (1)地球之灾 (2)美好的地球

2、讨论:对地球持什么态度

3、朗诵:理解意义

〔三〕【歌颂地球——欣赏教学】

1、欣赏《地球的孩子》(童声独唱),观看Flash视频

2、欣赏《地球,地球,我们的家》(童声合唱) 〔四〕【歌唱地球——感受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师:村子是什么意思?地球村又是指什么意思? 本课是四三拍,每小节三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1、划拍听音乐。

2、跟音乐学唱歌词,并在休止符处击掌两次。 〔五〕【描绘地球——】

1、请同学们将心中美丽的地球村用画笔画下来,且说出各自所画的地球村美在哪里。

2、你怎样保护好地球这个家?

小结:同学们,地球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我相信,在同学们的保护下,我们的地球村会装扮得更加美丽。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园,你应该怎样去保护呢? 第二课时(主题一:我们住在地球村)

【一】教学内容:学习集体舞蹈《手拉手,地球村》,进入第二主题《我爱地球妈妈》,欣赏合唱《装扮蓝色的地球》,配乐朗诵《地球,我的母亲!》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演唱、聆听、表演、配乐朗诵等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地球、认识地球、热爱地球。

2、知识目标:

(1)进一步感受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2)区别合唱、齐唱这两种演唱形式。

3、能力目标:

(1)通过集体舞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形体表现能力及集体协作能力。 (2)通过配乐朗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具准备:风琴、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口腔练习;

2、音阶练习;

3、哼鸣练习;

4、说话练习。 〔二〕学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1、视谱唱词,在休止符处击掌两次。

2、用“lu”唱歌词,在休止符处击掌两次。

3、跟着伴奏唱词,在休止符处击掌两次。

4、处理歌曲:歌曲处理:第一乐段轻快活泼、运用了很多八分休止符,塑造了小主人什么形象?(热情、灵巧、开朗的小主人公的形象)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第二乐段音乐变得宽广、有很多两拍以上的长音,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小朋友们热爱地球的那种真挚的情感呢?(我们应该用舒展优美的声音来演唱)。

5、巩固练习,跟电脑音乐齐唱,男女生合作演唱(女声唱男生伴奏,第二段交换),学生使用打击乐器伴奏休止符。

〔三〕学习集体舞蹈《手拉手,地球村》 〔四〕课堂练习

选一选,填一填,唱一唱,比比谁最能干? 按四二拍和四四拍重新选择小节排序。 〔五〕欣赏

1、《装扮蓝色的地球》(合唱)。 你知道吗?

3月12日植树节、3月23日世界气象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9月21日国际和平日。 〔六〕配乐朗诵《地球,我的母亲!》 注重情绪和情感的表达。

〔七〕小结: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象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它,特别是要植树、注重环保,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第三课时(主题二:我爱地球妈妈) 【一】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圆圆和方方》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演唱、聆听、表演、配乐朗诵等教学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球、认识地球、热爱地球。

2、知识目标:利用四四拍进行歌曲演唱。

3、能力目标:能用感情进行歌唱。 【三】教具准备:风琴、电脑音乐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口腔练习;

2、音阶练习;

3、哼鸣练习;

4、说话练习。 〔二〕学习歌曲《圆圆和方方》

1、教师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学习歌曲,认识拍号,四四拍,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

3、抽生唱曲谱。

4、学习歌词。

5、教师质疑,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6、巩固练习。

〔三〕讨论:你认为应该怎样保护地球? 〔四〕小结:地球,我们的家,只有一个家,损坏了就没有家。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大家都来做地球的保护使者,为我们的绿色地球作出应有的贡献。

西师版二(下)音乐教案

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版)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备课教案1

西师版三年级下面积和面积单位

西师版三年级下数学期中试题

西师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年月日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太阳,你好》教案

西师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春季三年级下音乐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下音乐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下音乐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