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课后习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6:37: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课堂章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外国侵略者劫洗并烧毁圆明园的罪行发生在:( B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2、《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B )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

3、鸦片战争后,首先被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的是:( C )

A.中国外交

B.中国内政

C.中国海关

D.中国军事

4、海关管理权的丧失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D)

A、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

B、便利列强通过海关控制中国外交 C、有利于西方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D、民族工业失去了关税保护

5、帝国主义列强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是通过:(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近代中国赔款最多的条约是:(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一再谋求扩大在华的传教权,其根本原因是:(B) A、与佛教争夺势力范围

B、从精神上侵略中国 C、传播西方科技文化

D、为清政府提供精神武器

8、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是:(B)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C、定海保卫战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9、《马关条约》使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的主要含义是:(C) A、由沿海地区进入内地、内河

B、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

C、列强自此掀起了资本输出和瓜分中国的狂潮 D、列强自此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

10、德法俄三国一起干涉“还辽”,充分表明:(D)

A、俄法德三国是同盟国

B、列强有维护中国主权独立的一面 C、日本已暂时独霸中国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既矛盾又勾结

11、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其最根本的原因是:(C)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B、清政府的奋起还击

C、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帝国主义列强自动放弃

12、义和团对后人最具激励作用的是:(B)

A、改良主义思潮

B、爱国主义精神 C、排斥外国思想

D、民主主义精神

13、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萌发,其核心是:(A)

1 A、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B、学习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D、效法西方,实行君主立宪政治

14、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

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李鸿章

15、《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的直接作用是:(A)

A、引导人们了解外部世界

B、探索出了救国救民之路 C、批评了封建的统治政策

D、介绍了西方的政治思想

16、早期维新思想同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的主要不同是:(C)

A、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

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之路

17、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出现于:(B)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二、多项选择题

1、19世纪下半叶,沙俄侵占我国东北部领土,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D)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天津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北京条约》 E.《中俄伊犁条约》

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是:(A、B、C、D、E) A、广州

B、厦门

C、福州

D、宁波 E、上海

3、中日甲午战后,干涉日本退还辽东半岛的国家有:(C、D、E)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E、德国

4、19世纪末期,中国陷入“边疆危机”的表现是:(A、B、C、D、E)

A、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

B、英国从缅甸入侵云南

C、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 D、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 E、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5、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进行的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B)

A、社会制度的腐败 B、经济技术的落后

C、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 D、没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没有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力量

6、中国早期改良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C、D、E)

A、龚自珍

B、王韬

C、薛福成

D、马建忠

E、郑观应

7、早期维新思想的主要观点是:(A、B、C、D)

A、坚持“师夷制夷”的爱国思想

B、“商战固本”论 C、设立议院

D、实行“君民共主”

8、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A、B、C、D)

A、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B、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 C、仍需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

D、看到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

三、辨析题

1、外国资本主义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错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客观上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但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不是让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而是把中国变成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外国资本主义凭借种种特权,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大量掠夺中国的财富,扼杀 2 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生机。外国资本主义勾结封建主义,买办资本主义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绞杀了中国的任何进步和革命。因此说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2、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半殖民地的政治关系——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二者互相勾结,以共同反对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格局,从此最后确定下来。

错误。半殖民地的政治关系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最后确定下来的。经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彻底走上了以对外投降卖国来维持其对内独裁统治的道路,成了“洋人的朝庭”。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上述“新格局”开始形成。

3、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清政府与11国代表签订的《辛丑条约》中的条款之一。

错误。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条款是在甲午战后,中日两国签订的《马关条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西方列强援引片面的最惠国条款,获取同样特权。

4、鸦片战争后,我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自然经济解体是其根本原因。

错误。鸦片战争后,我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的根本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国侵略者采取种种手段掠夺中国的财富,割地赔款,控制中国的财政金融,开设工厂、商业贸易直到鸦片走私,加上封建官僚的层层盘剥,使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自然经济解体也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有关。

5、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后,清政府经过激烈的争论,决定支持义和团的反帝斗争,并允许义和团进入北京,表明清政府反对八国联军的侵略,态度是坚决的. 错误。清政府为了躲避义和团的锋芒,暂时利用义和团去和洋人作战,然后借用帝国主义列强的力量来消灭义和团。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以后,清政府即发出对义和团要痛加剿除的“上谕”,并向各国政府声明,其本意并不是要“持乱民以与各国挑衅”,请求各国“谅解”。

6、“落后就要挨打”,因此,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是“不识时务”、“昧于大势”。 错误。“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屡遭外来侵略的悲惨经历中得出的刻骨铭心的教训,无疑是完全正确的。但“落后就要挨打”决不等于“落后只能挨打”。 “落后就要挨打”是一个积极的命题,它要求我们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警醒我们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改变任人宰割,听人摆布,受尽屈辱的悲惨命运。“落后只能挨打”是一个消极的命题,它宣扬奴隶主义、“顺民哲学”,涣散人们的斗争意志,鼓吹在强敌当前、横逆袭来的时候,只应该俯首帖耳,逆来顺受,任凭侵略者作威作福,予取予求。

7、在中国近代史上,《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向中国勒索最多赔款的条约。

正确。《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向中国勒索最多赔款的条约。它规定:清政府向帝国主义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共计9.8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当时每年财政收入的12倍,全国人民每人负担2两半白银。

四、简答题

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表现在哪些方面?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签订的《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有:①中国承认朝鲜“完全自主”,②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③赔款白银二亿两,④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任意投资设厂;⑤增开新的通商口岸。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表现在:

①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所谓“势力范围”,即是走向独占殖民地的过渡形式。中国正面临着被瓜分——由帝国主义各国共同统治的半殖民地沦为帝国主义各国分割统治的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②生产资本输出。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筑路开矿,从而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借贷资本输出:由于借款要以海关收入和盐厘为担保,因此,帝国主义列强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而且控制了中国政府。这一切,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危害是什么?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失败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有:①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2亿两),②在北京划“使馆区”允许驻外国军队,北京——天津——山海关12处战略要地允许驻外国军队,③清政府负责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④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归列六部之首。

严重危害是:①经济上,空前的巨额赔款和用除田赋外的所有重要税收作担保,使中国财政进一步被外国控制。②军事上,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③政治上,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总之,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反抗斗争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特点是什么? 主要原因:有矛盾就有斗争,有压迫就有反抗。具体地说:

①由于资本一帝国主义不断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使得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化。

②由于封建统治者顽固坚持对外投降卖国,对内专制独裁的反动政策,使得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日益尖锐。

基本特点:

①斗争的内容由战前单纯的反封建转化为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②农民在斗争中充分显示了主力军的作用。

③领导这些斗争的多是旧式会党,既没有明确的纲领,又缺乏统一的领导,以致被清政府各个击破。

4、资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掠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5、中国早期维新思想的政治主张和意义是什么? 中国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其政治主张的中心是忧国忧时,要求革除弊政,自救图强,富国强兵,学习西方。其基本政治主张是:

①要求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主张抵御外侮,反对一切不平等条约。

②要求进行政治改革。主张改变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度,开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③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主张设立股份公司,与资本主义列强开展“商战”,关税自主,收回利权,保护民族工商业。

④要求废除八股,兴办工艺学校,培养工商人才,开办报馆,准许议论时政。

中国早期维新思想的这些主张,反映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争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表现了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后来的变法维新运动作了准备。

6、义和团运动有何历史意义和历史教训? 历史意义:①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打乱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计划,充分地表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同外国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②有力地冲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暴露了它的虚弱本质,.削弱了它的统治力量,加速了它灭亡的进程。③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④对当时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历史教训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必须同时反对本国的封建主义,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又一次证明了: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单靠农民自发的斗争,不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五、论述题

1、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未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这一结果产生的主要原因。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中国的封建经济结构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再是近代中国的唯一经济形式。在外来资本主义势力影响下,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客观上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侵略者绝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要变中国为他们的殖民地。在中国,他们划分势力范围,操纵中国的海关、内外交通和贸易,乃至控制经济命脉,使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境地,破坏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同时,它们利用本国资金、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在商品资本的竞争中压迫、阻挠或兼并中国的民族企业。另外,还极力地维护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保持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阻止其向民族资本主义转变。 ②严重的封建主义束缚,是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广大的农村仍是自然经济为主,产品除了用于交租和其它赋税外,主要用来自身消费,很少进行交换,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产品主要用来挥霍。清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不顾时势的急剧变化,仍视先进的技术为“奇技淫巧”,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一起对民族资本进行压制,直到甲午战争时还不许民间设工厂。后来,虽然许可了,但利用封建制度,习惯势力,苛捐杂税,关税制度乃至拒绝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建议和政策,严重束缚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中国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使其无力对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 在鸦片战争时,中国的资本主义是很微弱的,只存在于沿江、沿海商品经济较发达地区和有限的工业部门。这样,距离以大机器工业为特征的资本主义还很遥远。

由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本来就不充分,再加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所以大部分民族资本企业投资少,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极其落后,有些企业机器依赖进口,没有摆脱帝国主义控制,因此中国的资本主义始终没有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就不能形成强大的阶级力量同帝国主义及封建主义相对抗。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因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同时它又在不同程度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无力改变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破坏中国资本主义的命运。

2、试述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毛泽东指出:“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

1840年以来,资本一帝国主义国家,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①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②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辛丑条约》甚至明文规定。禁止中国人成立和参加任何反帝组织,

“违者斩”,地方管辖区内如发生此类事件,“必须立即弹压惩办”,否则,地方官员“即行革职”。③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使得资本一帝国主义国家不仅从中国榨取了巨额利润,掠夺了大量资源,而且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在经济上陷于附庸地位,严重地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大量战争赔款,更是对中国财富的疯狂掠夺。⑤此外,还有战争中的烧杀抢掠。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以后,曾公开抢劫3天,从皇宫到各王府直至民宅无一幸免,奇珍玉宝,金银玉器,洗劫一空。⑥在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方面,帝国主义列强也不放松,通过传教、办医院、办 5 学校、办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多种途径,实施文化侵略政策,造就了一批为它们侵略政策服务的买办文人。

封建主义的统治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又一重要根源。

①经济上,竭力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束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政治上,顽固坚持卖国独裁统治,残酷镇压一切爱国民主运动。③思想上,极力推行文化专制主义,顽固抗拒世界进步文化思想的传播,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几点结论: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是造成中华民族不独立、政治不民主、贫穷落后的总根源。②正如毛泽东指出的。

“压迫和阻止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的东西,不是别的”,

“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③打倒帝国主义和打倒封建主义,成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大基本任务。

3、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它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完全由外国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19世纪末,还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侵略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他们还取得了在中国的驻军权和派驻军舰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国防主权,包括领海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它们还扶植和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通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列强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长期不能有效发展的根源。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它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帝国主义侵略有理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地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机器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地压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4、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与中国人民反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史。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婪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绕的爱国主义斗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定一次又一次不平等条约,但是却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 6 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通过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促进了中国人民的奋起直追,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还提出要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强烈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能早日独立富强,。

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剌激,全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梁启超指出:“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二百兆以后始也。”严复在其《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口号,在其《天演论》中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指出,中国如果不自强就有可能亡国灭种、失去民族生存权利。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副药力猛烈的清醒剂,也是一个振聋发聩的警世钟。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5、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虽然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但主要原因应当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毛泽东同志把鸦片战争及其以后一百年间中国对外战争的失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它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它是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八国联军之战后短短10年,清王朝走完了它最后的路程,这是历史的必然。

第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国家综合实力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地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的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有效地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才是不可避免的。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

7 第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帝国主义侵略是造成中国人民巨大灾难的根源,与此同时,腐败的清政府也已失去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胜利的能力和资格。而清政府之所以丧失了这种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因此,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同时又要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二,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但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就没有进行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难以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6章课后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课后题答案

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课后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课后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