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指导——自主学习”第二学期个人研究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08:58: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深化研究》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个人研究总结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成长路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引导学生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探索知识,尝试自主解决问题,是我们实验的目标。在前一阶段的实验中,我把重点放在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自主识字、写字上,已初见成效。下面将现阶段的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

一、引导学生能有目的地学习。

我在每节课当中都会把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公开,这样使学生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有所认识,并能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

学生上课时就能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自觉控制注意力,将注意力集中到最重要的方面去,有目的、有方向、有针对性地完成学习任务。我再根据目标,有序导学,学生依据目标,有序学习。这样教与学就避免了随意性,增强了针对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引导学生能有选择地学习。

顺应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学习成功的路径,去探寻只属于他自己的快乐。我经常这样做:

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在学习新课的第一课时中,我常对学生说:“你最想弄清楚什么,自己先探究一下”“找出你欣赏的段落,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把你认为最精彩的语段找出来,放声读一读”等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去体悟课文,去寻找学习语文的“感觉”。

2、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学习——或吟或读,或书或画,或思或悟,或表演或交流„„

3、让学生自己选择合作伙伴。打破以往单一的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组织模式,让学生离开座位,与自己的好朋友进行合作、展开讨论。这样,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的意愿和能力,使他们能和集体人员相互协作、相互尊重,并能根据集体的需要自觉承担和转换自己的角色,能在参与集体活动中主动学习。

4、让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在作业内容、作业量、作业形式上不作统一要求,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在罗列的作业中选取一种或几种自己所喜欢的而且有能力完成的作业。

5、实践证明,这种看似平平淡淡、波澜不惊的教学,其实正是当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所必需的。

三、引导学生能独创性地学习。

我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一个问题因势利导:还有其他方法吗?还有其他想法吗?如用“骄傲”造句,大部分学生能从“自满”意义上进行表达,像“我这次考了100分,不能骄傲。”这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范例“万里长城雄伟庄严,她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让学生体会,这里的“骄傲”是什么意思?再让学生联系“女排、女足、卫星发射等进行表达,这时学生思维活跃,句子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也各异。

经过这样长时间的训练学生能够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对所学习的内容也能展开独立思考、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去认识同一事物,并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探索新的问题。

四、引导学生能进行自我评价。

在完成一个学习任务之后,我会引导学生能自觉地依照客观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的表现作出定性的描述:在××环节中,我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以及技巧?我个人在这个环节中扮演什么角色?我的表现如何?我还有哪些地方存在不足,需要改进?如何改进?其实,自己对自己的评价重要的不是评价的结果,而是针对评价结果进行的调整,因此它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加工的开始。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向有关的同学、老师、家长寻求帮助,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五、引导学生树立能学好的信心。

学生因个体差异的不同,学习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每个班中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学困生。他们要么少言寡语性格内向;要么调皮捣蛋影响他人。后来在学习了洋思中学的成功经验后,我似乎对于转化这些学困生也有了一定的信心。我利用自己是班主任的优势,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闪光点,并放大N倍。让那些好学生甚至是他们自己也感觉到:哦,他们还有行的一面,逐步树立他们能学好的信心。我还经常对他们说“别小看了自己,你行的。加油!我期待着你的进步呀!”这看似平淡的话语,可对于这些后进生来说是金玉良言。他们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同学的热情,心里就会很愉快,就会更加努力的学习,证明自己。我班的“淘气包”徐小丰同学,纪律差、学习差,每次语文成绩都不及格。我对他进行了特别关照——让他当语文课代表。这对于他来说简直是受宠若惊。他小心翼翼地收敛自己的“恶行”,并很努力的学习。我也对于他的一次次进步做出肯定,跟他友好的握手、善意的微笑、请求他帮助等等,使他感觉到自己很成功。慢慢地他的成绩上升了,在期中考试中他居然考了70多分。我似乎感受到了黎明将要来临。

以上是我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做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有很多问题仍值得我去探索。如:目前大班化教学,班级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课堂上自主探究过程属于开放性教学,40分钟的课堂怎样合理分层?教师怎样处理来自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信息,做好反馈?怎样充分调动学优生的智慧来辅助学困生,才能真正让学困生吃得好学优生吃得饱,使自主探究不流于形式等。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课堂一定是教师和学生成长路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指导——自主学习”第一学期个人研究总结

“指导——自主学习”课题研究总结(第二学期)[全文]

小学语文第二学期“指导——自主学习”个人研究计划总结

“指导——自主学习”第一学期研究总结

“指导——自主学习”课题研究总结(11——12学年第二学期)

指导孩子自主学习课题研究总结

“指导——自主学习”课题研究总结(11——12学年第一学期)

自主学习个人总结

—学年第二学期个人学习总结

第二学期 个人总结

“指导——自主学习”第二学期个人研究总结
《“指导——自主学习”第二学期个人研究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