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荒山之恋感想

发布时间:2020-03-03 07:22: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荒山之恋》--王安忆

刘美 10教11 19号

今天我所要介绍的也是王安忆的一部小说,是王安忆在八十年代所著的中篇小说“三恋”系列中的《荒山之恋》,另两部为《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王安忆作为一位富有才情和创造活力的女性作家,在她构筑的小说世界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闪烁着明丽的女性意识色彩。初期她的创作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作品主人公都是美丽单纯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孩子,那简洁的生活,清新的文笔,真挚的描写,纯洁的心灵,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随后,王安忆又融入文化寻根的创作中并取得佳绩。这一时期的“三恋”是她创作的大胆突破。在这里我着重介绍已经看过的“三恋”中的第一部作品《荒山之恋》。

王安忆的《荒山之恋》被誉为“新时期小说名家名篇”之一。小说的男主人公才华横溢,在音乐上有着出色的造诣,尤其善拉大提琴。他有个幸福的小家庭:妻子温柔贤惠,全心全意爱她的丈夫和这个家;两个女儿聪明可爱,讨人喜欢。女主人公美如仙子,穿着时髦,有众多的幕后追求者。几经挑选,她也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丈夫潇洒英俊,对妻子疼爱有加,更不限制天性爱玩的妻子的自由;儿子活泼顽皮,天真善良。本以为他们不会有什么交集,就这么一直幸福安稳地走下去。然而终究躲不过宿命的安排,他们在时空的某一点——文化宫相遇了。这偶然的相遇彻底改变了他们各自的命运,他们不自觉地陷入爱河,无法自拔。尽管他们知道这是犯罪,但他们无法相遇而不爱,又无法使相遇发生在两人婚前。他们爱得生生死死,却又无法摆脱道德的负罪感,因而只能用最古老的“殉情”方式来解除两难选择的困境。

女人实际上有超过男人的力量与智慧,可是因为没有她们的战场,她们便只能寄于自己的爱情了,王安忆如是说。在小说中,女性形象比男性形象更为高大。对待所爱的人,她们理解、信任、包容甚至不惜以牺牲生命来换取或维持爱情。

小说中,当聪敏的妻子知道自己的丈夫出轨,不愠不怒,甚至当丈夫羞愧得难以自持时,她还慷慨得帮丈夫打圆场,不让丈夫太难堪,并给他身体及心灵的温暖。自始至终,她都相信善良的丈夫只是一时糊涂,他会回心转意,回到自己的身边,何况他们还有割舍不掉的亲情关系。

而当男女主人公的偷情被发现,魁梧的男人愤怒地找人痛打瘦弱的男主人公。一直受宠,使小性子,不把男人看在眼里的女主人公,变得不顾一切,死死咬定一切都是她在“勾引”,与挨打的男主人公无关,一切都是自己惹的祸。

两个女人的意志都很坚定,都不想离开男主人公。而这个男人却早已没了主意,任由两个女人摆来摆去。终于,说“勾引”他的女主人公将他带到荒山,服药自杀,双双殉情。

小说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虽然美好,令人感动,却是婚外恋,注定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因而全篇也笼罩着一种伤感和悲剧气氛,让人不禁慨叹:没有对的时间和地点,有情人也难成眷属。此外,《荒山之恋》的笔触细腻,语言凝练独特,心理分析鞭辟入里,令人读之叫绝。

我后来也看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确实是登峰造极之作。开头大段的流言描写,环境烘托,让人惊骇。写到王琦瑶独自一人的心境,等待,烦躁,想找一点着落,却始终失去。细节,景,时,人,事,忘我的融合。

而看荒山之恋,看重的就是情节了。两条线索,两个人的成长同时延展,那个纤弱颀长的少年,那个打小就骚情的金谷巷的女儿。一个苍白,一个火红,一个情感削弱,一个情感饱满。他们两人相爱,是由于互补吧。一个爱的太少,一个关于爱懂的太多。人就是喜欢折腾。你进我退,你退我进,诱惑与被诱惑,棋逢对手,谁先击退谁,谁先架不住。而人,就是乐此不疲。披着爱情的外衣,神圣的外衣,在力比多(性本能)的驱动下,欲罢不能。在这里,琴声能够煽动情欲,就为了他的清冷,他的削弱,她的火热就觉得更为刺激。人类因为偷吃禁果而被受罚,看来是真的。人的一生真正爱的只能是一个人,这个人或许一辈子都碰不到,或许只见过一次面。作者对主人公的态度是赞赏的,感动的。似乎为了找到唯一的爱,牺牲也可以原谅,那是死者的幸福,而不是悲哀。

本书中王安忆试图制造的环境与背景之中的男女关系,其实不是孤立地发生的,而是时间和人,正巧走到一个交合点上,是一种机遇的性质,所以,故事是在四个人中间展开的,男女主角分头走过各自的生活,在某一点上相逢,接着爱情便发生了。

小说的结尾写的是:“我们生不能同时,死同日”,她坚决地说。他们到了荒山底下,开始上山。她扶着他坐下,像抱婴儿似的抱着他,用脸颊抚摩着他的脸颊,温存了一会儿,便从白色的女式手提包里取出一个小瓶,撬开封口,喂给他喝,他听话地喝下去,再不问喝的是什么„„又取出一瓶。她一直喂下七瓶,然后自己开始喝了„„也喝了七瓶。她从包里又掏出一团绳子,是用各色毛线拧成的绳子„„最后男女主人公双双殉情。这里提到的荒山也是男女主人公第一次偷偷摸摸约会的地方,看到这里,我似乎知道“荒山之恋”名字的由来了。

《荒山之恋》与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内容很相似,都是以婚外情为主体来叙述,不过《失乐园》更加注重对性的描写,这与日本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而且小说是站在男性的角度来诉说;而《荒山之恋》则更加注重心理描写,突出的是精神上的伟大爱情,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来描写;《荒山之恋》的叙述更加的温情、甚至有些赞美、怜惜的语气,处处体现了女性作家的温柔与母性。

上节课老师介绍到的鲁迅曾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在这里似乎有着很好的诠释,当小说里男女主人公的生活已经无法再继续下去时,爱情便成为了一种束缚,一种累赘,所以最后他们选择死亡,我想死亡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脱,虽是悲剧,但绝不会感到悲情。看完《荒山之恋》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文笔细腻,一步一步慢慢地侵染在你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不管是从人物的神态描写,还是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说,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欲罢不能,想要一口气读完,我觉得这就足以体现小说的价值了。小说本身也不厚,希望同学们有时间可以读读。

读书笔记《荒山之恋》(整理)

读倾城之恋感想

倾城之恋感想和评价

荒山承包合同

荒山承包合同

荒山承包合同

荒山承包合同

荒山合同

荒山承包合同

荒山承包合同

荒山之恋感想
《荒山之恋感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荒山之恋 荒山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