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古诗教学“三乐”

发布时间:2020-03-04 03:08: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口刘 宏

吟唱之乐

听过全国优秀青年名师戴建荣的古诗教学课的老师,都会为他倾情的“读、唱、吟、舞”而动容。他执教《送元二使安西》一课时,在让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和着《阳关三叠》的旋律唱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轻慢婉转,唱出了清新明丽的意境,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若涟漪,环绕着层层愁绪,但因了旋律的舒缓,终是“怨而不怒,温柔敦厚”。师生同唱,人情入境,使人仿佛转入那把酒别离的时空。如此教学,学生读了、唱了、懂了,甚至入境生情了,老师何须再多费口舌分析讲解?这难道不是最有效的教学吗?

在我校“新经典”诵读课题实验中,我也尝试着引导老师和学生通过演唱古诗词,一方面想以创新的方式改变老师呆板、低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是希望大家一起来感受“诗”“歌”一体的传统文化。刚开始很多老师和同学都不理解这种教学方式,谈到唱诗就忍俊不禁。其实中国的诗歌从产生的那一天起,“诗”和“歌”就形影不离,古人也喜欢唱诗,要不,怎么会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诗句?直到现在,歌唱古诗词,仍然是一种美好的艺术。刘欢演唱的《好风长吟》,可谓古诗词集锦;毛宁的成名作《涛声依旧》,灵感来源于张继的《枫桥夜泊》;而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古诗演唱作品;另有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词美,歌更美。流行歌曲尚能如此,古诗教学当也能鉴此创新。

在教学研究中,我坚持着创新有效的古诗教学理念,收集了许多古诗词的歌曲,利用学校每周“新经典·唐诗宋词诵读”专题课,引领全校的老师和学生吟唱。有岳飞的《满江红》、李煜的《虞美人》,还有谷建芬老师专门为孩子们学古诗谱的作品二十余首——《春晓》《出塞》《静夜思》《登鹳雀楼》《长歌行》等。这些古诗词,有的可以按照古谱吟唱:有的可以按照后人谱的曲唱;还有的可以自己谱曲或把诗词填进熟悉的乐曲中进行演唱。渐渐地,吟唱古诗词成了老师们能够接受,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经典诵读形式。

放学后,读四年级的儿子嘴里不停地哼哼唧唧,我屏息偷听,原来唱的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儿子突然问我:“为什么没有人劝他回家呢?”我趁热打铁,给儿子介绍了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儿子眼睛一亮,随即用唱《渔歌子》的旋律吟唱起了“„„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看着儿子快乐的样子,我暗喜:吟唱既表现了诗词的音律,增加了古诗的韵味,又能帮助孩子理解诗文的内涵,还可以拓展学习古诗词,事半功倍。难怪有人说“吟唱是中国汉语古诗文的活态”。

配画(话)之乐

自古以来诗画同源,以画传诗情,以诗表画意,苏轼《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中就有:“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唐诗宋词中有许多颇具影响的诗词,或气势磅礴、以言壮志,或寄情于山水。绘画这样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思维方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听一位香港老师执教二年级的古诗《咏柳》。,课上,老师让一个孩子在黑板上画出课文中的柳树,不知是那孩子听课不专心还是紧张,竟画了一棵只有树干和几条光秃秃的柳条的柳树。有孩子马上反驳:“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老师乘机让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想想诗中是怎样的柳树?在多次的朗读之后,老师又引领学生回到黑板,问:“现在谁能帮助这位同学把诗人笔下的柳树画出来?”学生开始各抒己见:“这裸树应该很高,从‘一树高’就知道树很高。”“从‘万条’知道树的枝条很美,‘碧玉’是绿色吗?应该要有光泽吧„„”孩子们在画图的讨论中逐渐深入文本。后来,孩子们意犹未尽,还真用彩笔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美丽的春天。一张张满足的笑脸足以证明他们学习的轻松和快乐。

我校小沈老师执教的古诗《望天门山》。在理解古诗意境这一环节,沈老师也采用了给诗配画的方法:“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跟同桌说一说,再和伙伴配合着画一画。”悠扬的音乐声起,孩子们在诗句中想象画面,在配画中想象意境,虽然课文中也有一幅插图,但孩子们力求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构图布局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还有的小组合作,不仅给诗配画,还给诗配话:“碧水‘哗哗’地向东流去,跳跃着快乐的音符,忽然在半腰被天门拦住了„„太阳照着一艘小船慢慢地驶过来„„看到这壮观的景象,我又想高吟一首豪迈的诗篇。”虽谈不上美妙绝伦,却能增进学生对古诗词的亲近之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情怀!古诗词教学的目的难道不是如此吗?

编演之乐

低年级学习唐诗《咏鹅》,老师就可以根据儿童感性思维、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把这首诗编成简单的舞蹈,如:手臂伸高可吟“曲项向天歌”:双手放平滑行可咏“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谷建芬老师谱写的曲子《咏鹅》伴着孩子们天籁一般的吟唱声,再加上此起彼伏的舞姿,这将是一个怎样的释放活力、舒展灵性,生动诱人的景象啊!我想:用这样的形式读这样的诗篇,读它千遍也不会厌倦。

古诗是生活的浓缩,向人们展示了当时色彩斑斓的现实生活和作者丰富多彩的内心体验。允许学生即兴表演或编演课本剧,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又能激活学习的热情,也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情的快乐体验。

上学期,在学校的“新经典”诵读成果展示会上,我校三年级的孩子编演了《论语·述而》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情景剧。孩子们在编演的快乐旅程中,一步一步走近古代文化,亲近古代文化,懂得了“与朋友交,只取其长,不计其短”的道理,感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吟、演、画”虽是古诗词教学的几种辅助形式,但不论是从“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或是从多元智能的开发,还是满足不同感觉偏好的师生来看,都是一种快乐而有效的古诗词教学形式。

古诗教学“三乐”

古诗教学三步法

古诗教学“三趣曲”

古诗训练三

保持“三乐”有益健康

古诗教学

古诗教学

古诗教学

古诗教学

古诗教学

古诗教学“三乐”
《古诗教学“三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