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 12月12日

发布时间:2020-03-02 00:56: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11期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 2009年12月12日

目 录

一、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举办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2)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

——辅导员工作研究会联合召开第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 .....(4)

三、探讨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

——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举办2009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 ............(5)

四、发挥行业合作优势,提高林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召开代表大会 .....................(6)

五、回顾百年发展经验,谋划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召开研讨会 .......................(7)

六、探讨多元化本科教育模式,培养服务基层的应用性人才

——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召开学术研讨会 .............................(9)

七、发挥学术团体作用,积极建立高校人才激励机制

——薪酬管理研究分会召开2009年年会 .............................(12)

八、总结节约型校园建设经验,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实践

——后勤管理分会举行全国高校节能工作交流研讨会 ..................(15)

九、交流高校安全管理经验,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保卫学专业委员会召开第三届海峡两岸高校安全管理论坛 ..........(17)

十、探索校董事会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校董事会职能作用

——校董事会研究分会召开常务理事会二届三次会议 ..................(18)

地址: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中教仪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办公室 邮编:100082 电话:(010)59893293 电子信箱:gjxh@moe.edu.cn

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举办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10月26日在杭州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出席开幕

1 式并讲话。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吴德刚,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刘宝利,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家盟,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王永昌,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杨卫,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潘懋元,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德祥,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等出席会议。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主持会议。

陈至立同志在致词中指出,中国高教学会每年一届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推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对于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论坛围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她特别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已进入了新的时期,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国家已经具备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条件。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已经具备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良好基础。当前研究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际为提出和规划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创造了重要契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重点要研究如何使我国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思想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强阵地。

她还指出,必须看到,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中国还有很大差距:高等教育资源配臵、结构布局和学科专业设臵还不够合理;教育教 2 学观念、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不先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成效不明显;我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在世界上居于前列的学科还比较少;缺乏大师级的师资等等。

她进一步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不断创新;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坚持不懈、长期奋斗;要弘扬大学精神,创造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学术环境和人文环境;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强国;要有一批高瞻远瞩、有思想、有胆略的杰出的书记和校长。

周远清会长报告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令人鼓舞和振奋的重大历史命题。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站在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为高等教育领域提出了一个长远的目标。

本届论坛设“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主论坛及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做强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博士生论坛等4个分论坛。50余位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高校校长、党委书记及中外高等教育专家学者作了演讲,30余位高等教育学的博士研究生在博士论坛上讨论交流了研究成果。论坛收到学术论文230篇。

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余所高等学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院校领导、专家学者、博士生代表,以及来自香港、澳门的代表及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等近600人参加本届论坛。

3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

——辅导员工作研究会联合召开第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

由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辽宁省委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大连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辽宁省副省长陈超英,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朱正昌,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德祥为论坛开幕致辞。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大连市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

本次论坛的召开恰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实施5周年。为此,李卫红同志在讲话中指出,5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形成了全面、深入、创造性发展的良好态势。广大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到了一个全面提高、重点突破、凸显水平的新阶段。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指挥员、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切实增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在破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点上发挥主力军作用;要立足岗位,敬业爱生,努力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人才,着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此次论坛分为一个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参会辅导员围绕“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辅导员工作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了论坛交流和专题探讨。

4 论坛期间,举办了“立德树人,与爱同行”——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颁奖晚会。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等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了颁奖晚会并为10位获奖者颁奖。

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顾问、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10名“年度人物”获奖者、20名“年度人物”获提名者及70余名入围候选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辅导员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探讨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

——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举办2009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

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于10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办2009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朱传礼会长,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郭广生副主任,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发展研究中心丛煜主任以及来自全国百余所高等院校、企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代表近300人参加了会议。

峰会以“创新、共赢、发展”为主题,探讨了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问题,研讨内容主要有:基于产学研合作的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基于产学研合作的本科院校特色专业的建设实践、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发展模式的研究、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等。

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岩副院长作了以“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任务”为题的主题报告,对提交大会的《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宣言》进行了解读,报告引起与会代表的广泛共鸣。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

5 发展宣言》,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办学、合作发展成为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任务。

参加此次峰会的有来自全国高等院校、企业和教育主管部门近300名代表,其中校级以上领导100余人,提交高质量的学术论文100余篇,是一次内容充实、内涵丰富、名符其实的高峰论坛。峰会期间,成功举办了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本科分论坛和高职院校分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校长、学者和企业家就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更加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发挥行业合作优势,提高林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召开代表大会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于10月27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毛赣华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词。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石鹏建、国家林业局人事司副司长杨连清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刘于鹤在会上做了专题报告。中国林业教育学会专家顾问李葆珍、宋长义参加了会议。来自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学院、浙江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校的70名会员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在会上就“河北高等林业教育100年”的庆祝活动做了专题介绍。围绕“如何发挥行业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题,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林业院校的教务处长做了大会发言。

与会代表认真听取了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第二届委员会

6 主任委员尹伟伦做的第二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了有关“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工作条例”的修改说明;讨论并通过了“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选举办法”。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和领导机构。56名会员当选为分会委员,19名会员当选为常务委员。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当选为分会主任委员,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宋维明为常务副主任委员,南京林业大学校长余世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赵忠、东北林业大学副校长吴国春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宋维明兼任秘书长,北京林业大学韩海荣、刘佳被聘为副秘书长。

会议对第二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及对新一届委员会工作的建议进行了分组讨论,在广泛地征求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工作计划要点。会议颁发了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首届高等林业教育研究优秀论文奖。

回顾百年发展经验,谋划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召开研讨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于10月11日在成都举行“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工宝才,国土资源部人事教育司处长居新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人事教育部处长覃家海等出席会议表示祝贺。来自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及其相关协会的代表共60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赵鹏大作了

7 《中国高等地质教育的百年回顾和科学发展》的主题报告。报告分三部分内容:

1、中国高等地质教育百年经验的简要回顾;

2、中国地学人才培养需要解决好的几个关系;

3、中国高等地质教育科学发展的途径。报告指出,当前,我国进入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新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面对新时期、新任务,中国高等地质教育谋求科学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4个重要关系:(1)传统质量观和新质量观的关系;(2)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关系;(3)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4)一次教育与继续专业教育的关系。为此,国家应当将地质教育作为地质工作的基础,臵于优先发展的位臵;地质教育应该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不断更新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承担起建设地质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制订地质教育发展规划,出台实质性举措,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助推地学教育发展。

王宝才副局长在讲话中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地质工作,尤其需要人才支撑。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一直高度重视地质人才的培养工作,坚持依托重大项目、重点实验室和高等地质教育院校,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人才培养相关制度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地质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骨干和创新型地质科研团队。国土资源部人教司、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的领导,希望地质类高等院校充分发挥各自的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为地矿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山更大的贡献。

近20位与会专家学者所作的专题报告,回顾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发展 8 历程、总结期间的地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成果、师资队伍培养、学科配臵与建设、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等方面所取得的基本经验,分析当前高等地质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共同探讨高等地质教育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面对新的历史形势,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深化地学教育改革,努力开创中国地质高等教育的新局而。经过30—50年的努力,使我国地质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地质人才成为世界一流,地质教育由大国进入强国。会议在加强高等地质教育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以及调整专业设臵、强化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取得了共识。

探讨多元化本科教育模式,培养服务基层的应用性人才

——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召开学术研讨会

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西安科技大学承办的“建设西部强省与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于12月17日在西安科技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在研讨中形成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共识。

一、划转院校应当走特色办学之路。西安科技大学校长苏三庆教授提出划转高校不仅要把办学特色作为摆脱学校发展困境的求生之道,而且更应成为学校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划转高校不仅要把学科、专业的“人无我有”作为大学的办学特色,而且要形成优势特色发展的长效机制,突出特色学科和学科特色。该校的具体做法是坚持地矿特色学科重点发展,相关学科突出地矿特色发展,新兴学科依托地矿特色发展。

西安石油大学学科办习迎刚主任认为划转院校生存,发展的立足点

9 是特色学科。然而,受行业影响,划转院校专业设臵存在显著差异,各校在行业领域内优势、特色鲜明。扩招后,专业存在雷同,重点学科发展稳定,边缘学科面临弱化境地现象普遍,由于办学经费掣肘,各校办学定位层次偏低,影响特色学科发展。举办行业内院校的规划战略研讨会是促进划转院校学科发展的外部平台。

西安邮电学院院长卢建军教授提出划转院校应当依托行业,逐步实现学校产学研工作内部和外部的两个良性循环。该校保持电子信息、邮电通信行业特色,抓住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战略机遇,及时开拓了工业行业信息化新领域。适时建立西邮大学研究院和科技产业集团和西部行业技术培训基地。学科性科技企业支撑学校的学科建设,联合培养研究生,丰富青年教师的实际生产经验,形成学校内部产学研的良性循环。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加强与行业内运营商、制造商、集成商、软件开发商等各大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与交通、能源等工业行业的合作,大力拓展国际间的行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外部产学研循环机制。

二、教学型新建本科院校调整办学定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介于综合性大学和职业技能型院校之间,办学方向应当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确定。西安医学院教务处王树春处长介绍了有着43年的中等医学教育,12年高等医学专科教育,继续教育和成人高等专科教育的历史,升本3年后的西安医学院的办学定位目标:突出本科教育,办好特色专科教育,发展继续教育,构建合理的专业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培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 10 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服务农村和社区,加强与县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强化影响区域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学科的“合作效应”、“辐射效应”和“推动效应”。

三、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精英教育迈进大众教育,本科生培养定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层次、水平、兴趣、特长迥异的本科学生套用一个人才培养方案,难以兼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党委副书记霍国元副研究员的报告,介绍了学院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作为陕西省12所独立学院中已有一届本科毕业生的明德学院,立足本科,借鉴高职,提出本科培养目标定位:

1、应用型,即理论教学接近于普通二本,实践教学不弱于高职高专;

2、复合型,即学业证书(毕业证、学位证)与职业认证双证培养相结合,并使部分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通过主辅修两个专业获得双学位;

3、按“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行业实践”的思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即大一开展专业教育,大二开展职业教育,大三开展行业教育,大四开展以特长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教育。

4、教学改革方面,推广案例教学,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改善学生实践教学条件。

四、强化大学生为人民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教授认为有些大学生的社会定位、生活目标都聚集到物质追求方面,缺乏为人民服务意识。这应当引起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者的重视。在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社团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应当采用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能够认可,可以 11 接受的方式方法,增加教师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

五、开展区域间教育合作,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西安通理国际深造学院院长王忠民教授认为西安交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2002年合作举办的西安通理国际深造学院为区域发展培养了一批人才,架起了一座沟通区域间高校师生互访、交流的桥梁。依据“通理项目”的经验,王忠民教授形象的指出了区域间教育合作项目成功的条件:优质的种子(区域外优质教育资源)、肥沃土壤(本地教育资源)、阳光(政策支持)、雨露(各级领导支持)、园丁(不断把与市场紧密接轨的,最新内容引入课堂的教师资源)。

研讨会上对获得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奖的121名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和奖品。全省20多所高校的领导、教师代表、学会各会员单位联系人、研究生及省教育厅有关领导共计130余多人出席和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发挥学术团体作用,积极建立高校人才激励机制

——薪酬管理研究分会召开2009年年会

薪酬管理研究分会于11月27日在上海召开2009年年会。会议认真总结了薪酬管理研究分会2009年度工作,汇报了课题研究成果,围绕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等主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并对下一年度的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来自一百多个理事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苏明致开幕辞。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主持了开幕式,并在闭幕式上作总结发言。

教育部领导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

12 出明年的工作将继续围绕两条主线进行推进,一是做好人才工作,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以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为契机,扎实推进各项人才工程的顺利实施。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特别是绩效工资政策的实施,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讲话指出绩效工资的重要地位不仅表现在总量方面,更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分配激励制度,为理顺分配关系,搞活分配机制奠定基础。讲话对于大家普遍关注的水平如何确定、经费如何保障等问题给予了解释,并要求各高校深刻领会中央精神,认真摸底,详细侧算,积极思考实施方法和步骤,处理好各种关系。

讲话对前十年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总结,包括推行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制度,优化人才遴选机制;创新薪酬激励机制,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推进岗位涉及管理制度的实施,促进人才队伍的合理配臵;推行合约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用人机制。

讲话在总结前十年的基础上,描绘了未来十年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初步设想,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第一,进一步构建人员分类体系;第二,以分类为基础,推行多元合同管理;第三进一步完善编制管理办法;第四,进一步创新教师遴选机制;第五,深化职员制度改革;第六,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进行考核评价机制;第八,建立流转退出机制。

清华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刘婉华代表《高等学校绩效评价与绩效工资分配研究》课题组向大家汇报了课题取得的最新进展。近一年的时间里,课题组全体成员单位共同努力,形成了清晰的绩效工资制度设计理念, 13 设臵了规范的绩效工资项目,提出了合理的工资结构比例,构建了有效的内部绩效评价体系,制订了可行的总量核定办法,建立良好的经费分担机制,探索了科学的分配参考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人事处处长周建波代表《高等学校内部编制管理研究》课题组从高等学校编制工作的历史沿革,各类编制特点分析,教学及教辅编制、专门科研机构编制、行政管理编制的核定办法,编制管理与用人制度、拨款机制改革,国外编制管理比较研究等八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了课题取得的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人事处处长王维克,清华大学人事处处长姜胜耀,西安交通大学人事处处长吴宏春,北京交通大学人事处处长许安国,结合本校人事工作的实际经验展开研究,就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内部编制管理做了专题发言。

会上,分会副理事长、四川大学副校长石坚代表秘书处作年度工作报告,围绕发挥优势、致力研究,促进沟通、服务决策以及研究分会自身成长发展等方面,将2009年度分会实际开展的工作作了详细的总结和回顾;副理事长、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袁东代表秘书处作年度财务报告,向大会汇报了2009年研究分会的财务收支情况。

总结节约型校园建设经验,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实践

——后勤管理分会举行全国高校节能工作交流研讨会

后勤管理分会于10月31日在安徽举办了“全国高校节能工作交流研讨会”和“全国高校节能工作成果图片展”。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高校后勤协会的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参观了图片展。来自全国各地教

14 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53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安徽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张培银致词,介绍了近年来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后勤改革的主要成就。安徽省高校后勤协会会长李国栋致词,并介绍了安徽省高校创建节约型校园工作和高校后勤行业协会建设的主要情况。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主任范学臣、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高校后勤改革处处长朱宝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节能处胥小龙等同志在会上讲了话,高度肯定了后勤管理分会近年来在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方面所做的积极贡献,并分别就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方面的形势、任务和相关政策作了通报和解读。

会议期间举行了由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高校代表组成的大型现场主题对话交流会,分别以高校节能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现状、问题对策和节约型校园建设最佳实现路径选择、技术方案、工作特色、工作创新为主题进行了对话、交流和研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课题组组长、我国节能领域的著名专家、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谭洪卫教授介绍了节约型校园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研究制订进展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课题组成员、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人姚培就绿色校园建设发表了专题演讲;全国节能型生态校园建设工程组委会负责人介绍了全国节能型生态建设工程情况。

会议期间,后勤管理分会还对获得“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高校节能成果示范单位”的高校进行表彰。清华大学等105所 15 高校被授予“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中国民航大学等20所高校被授予“全国高校节能成果示范单位”荣誉称号。教育部朱宝铜处长、刘彦波处长,后勤管理分会秘书长胡征宇、副秘书长周波,安徽省教育厅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徐世昌等出席表彰会并为获奖单位颁奖。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陈润、天津工业大学副校长李克敏、中国传媒大学徐宝泉处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贡成雄处长等在表彰会上发了言。

“全国高校节能工作成果图片展”共展出了全国150多所高校创建节约型校园工作的主要成果。图片展不仅集中展现了全国高校在节约型校园建设和节能工作方面的新成绩和新成就,也为大家相互学习、借鉴搭建了一个平台,深受与会代表的好评。

胡征宇秘书长致闭幕词说,创建节约型校园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时代赋予高校后勤战线的光荣使命。高校后勤管理分会将进一步加强和国家有关部委的联系,继续及时总结、交流、研讨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经验,为进一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交流高校安全管理经验,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保卫学专业委员会召开第三届海峡两岸高校安全管理论坛

第三届海峡两岸高校安全管理论坛,由保卫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协办、武汉大学和三峡大学共同承办,于10月14日至16日在宜昌召开。来自台湾、澳门和中国内地的两岸三地60余所高校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兼职副秘书长张笛梅,保卫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16 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湖北省高校工委副书记严学军,公安部一局副处长张伟、湖北省公安厅副厅长喻春祥,武汉市公安局文保分局局长梅艳珠,宜昌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朝银,台湾中正大学校长吴志扬,台湾建国科技大学校长黄燕飞,三峡大学校长李建林以及湖北省教育厅、公安厅有关主管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开幕式上,顾海良校长讲话指出,在全球高等教育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应从宏观的安全角度去把握工作重点,同时,要通过不同文化背景下高校安全管理理论的交流和借鉴,进一步促进校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张笛梅副秘书长、转达了中国高教学会对论坛召开的祝贺,对专委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张伟副处长代表上级部门在会上讲话,高度评价了三届论坛取得的成绩。

东北师范大学保卫处处长张铁民、华南理工大学保卫处副处长叶汉钧、台湾警政署第四总队总队长林世当、台湾中央警察大学行政警察学系教授许福生、建国科技大学副教授陈明星、中正大学学生事务处处长林士隆、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保卫处处长吴翔、上海交通大学保卫处副处长徐放、华中科技大学保卫处副主任杨莹、扬州大学保卫处办公室主任韩红根等10位入选论文作者代表大会上作学术交流,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各自高校的特色以及安全管理和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围绕着“创新”这一主题,提出高校安全管理的新理念。前两届论坛的入选论文已结集正式出版。此次论坛将入选48篇论文汇编成集,并给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本次论坛决定,第四届海峡两岸高校安全管理论坛于2010年在台湾举办,由中正大学承办,台湾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学会协办。会旗交接 17 仪式上,中正大学学生事务处处长杨士隆在热烈的掌声中接过标志着“海峡两岸高校安全管理论坛”的会旗,中正大学校长吴志扬发表讲话,他说,自“论坛”召开以来,台湾高校代表有了更多的机会对大陆高校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考察和学习,对自己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同时感谢内地高校同仁对台湾代表们的盛情款待。

骆郁廷作会议总结。他说,此次论坛气氛更融洽、研究更深入、前景更广阔,在前两届论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本次论坛呈现出理论研究的整体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影响更为广泛的特点,对推动两岸高校学术研究和交流合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下届论坛在台湾举办,必将使海峡两岸交流实现新的突破、展开新的局面。

探索校董事会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校董事会职能作用

——校董事会研究分会召开常务理事会二届三次会议

校董事会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会二届三次会议,于10月15日在杨凌召开。来自全国20所理事单位的30多名代表与会,就高校董事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职能定位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并研究确定理事会换届工作事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武学出席会议并致辞,校董事会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威孚主持会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校董事会研究分会理事长王革在讲话中指出,自校董事会研究分会成立以来,对加强高校董事会的实践与交流,促进高校董事会工作逐步走向理论化、系统化、规范化做了大量工作。校董会在提高学校知名度、筹措教育经费、沟通学校与教育市场的联系以及产学研合作等各方面的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希望通过经常性学习交流深入探索高校董事会的职能定位、作用发挥和运

18 行机制等问题,充分发挥高校董事会在学校发展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汕头大学的代表分别从各自学校实际出发,就董事会的成立背景、组织机构、开展的主要工作作了大会交流。发言认为校董会分会要重视理论研究,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拓展研究空间,设立研究课题,积极申请科研项目。要对国内国外、公立民办校董事会运作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力争理论研究上水平、求创新、出成果,探索构建完善中国特色高校董事会制度,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咨询。要深入探索如何优化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为学校发展服务,要研究怎样有效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吸收各界人士参加理事会的工作,进一步发挥理事会的作用。要研究如何使学校重视校董会作用,动员广大校董参与学校的发展建设,形成教育投资多元化的格局,探索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办学模式和投资模式的改革创新。要进一步明确校董会职能作用以及体制架构,认真分析存在问题,更好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

编辑:赵 锋 校对:沙玉梅 李华 编审:叶之红 印数300份 送:教育部领导,相关司局及各直属单位负责人;

教育部办公厅社团办、民政部有关部门; 学会正副会长、顾问、正副秘书长; 各团体单位会员及分支机构负责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12月12日

秘书处12月总结

我院优秀学生喜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12月12日早检测

12月12日语文作业

12月12日时事政治热点

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学术年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 12月12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 12月12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