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发布时间:2020-03-03 19:45: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记得几年前的一天,有位老先生受邀来到朝阳中学,为业余党校的广大团员作报告。尽管先生已年过古稀,头发花白,却依然精神矍铄,步伐坚定。报告者先生结合自身经历,深入浅出的从人生观、世界观谈到了理想和信念的问题,赢得了全场热烈持久的掌声,在座的无一不为先生铿锵有力的言语所震撼。报告结束,望着先生离去的背影,我心中的感动不禁涌上胸口,“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用理想和信念撑起了一片天”不正是先生的真实写照吗?

记得有位哲人曾说过:有一种势头,穿越了漫长的时空,越发显得珍贵;有一种坚持,经历了岁月的打磨,越发震憾人心。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这样一种人,认定目标以后,就会势头一生去追求。头发花白、衣着朴素、淡泊名利的李兹老人就是这样一种人。他只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有掷地有声的话语,“离休并非是事业的终点”是他离休时的人生格言。他曾是中国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的一名战士,一位有着非凡人格魅力的好校长,一名市级优秀共产党员,一位满载荣誉却总说自己平凡的人。

早年他因脑动脉血管严重硬化而提前退休,但病情刚稍有好转便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积极参加教育青少年和帮困助学的活动。20多年来,他除担任市老干部报告团报告员外,还兼任多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曾到近百所大中小学校、机关和企事业等单位,作以“红岩精神永放光芒”、“长征精神代代传”为题目的革命传统报告近500场次,听众达21000余人次。他和报告团的同志坚持做到“不收钱、不受礼、不吃请”,只讲奉献、不图报酬;只发挥余热、不图

丝毫名利,起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离休多年来,他没有懈怠职责,而是兢兢业业全心意地为党奉献着生命,散发着余热。离休多年来,他没有安享晚年,而是不求名利默默地为社会做着有益的事,用他那金子般的心,播撒着爱的火种。如果说为党奉献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李老先生的职责所在;那么为帮困助学奔走余生,大公无私救助贫困学子便是先生的爱心归属。李老先生如此穷极一生,谱出的无疑是他多年来奉献爱心的主旋律,以及那些敲响在事业之外的乐章。

我们不会忘记,那张曾震撼全国的“大眼睛姑娘”的照片。小姑娘那双充满求知欲望的大眼睛,赤裸裸的勾画出全国贫困家庭的小朋友们的共同心声。也正是这张照片掀起了人们捐资助学的爱心热潮。

1996年的一天,李老师从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一名刚读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回家向妈妈要25元书本费,妈妈含泪答应了。可第二天早上,孩子等到的却是妈妈冰冷的尸体。原来,无钱付书本费的母亲觉得愧对孩子而自杀了。这个真实的悲剧,深深地震憾了李老师,一连几天,他的脑海里浮现的都是那个可怜孩子无助的眼神。当时,李老师的工资并不高,他跟老伴商量后,便将省吃俭用的800元钱寄给了“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对口资助河北和山西的两名贫困学生,从那以后他先后资助过近20名贫困学生。在他的倡议和参与下,20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200多人步入大学校园。

考进西南政法大学的廖向麟,曾是朝阳中学初三年级品学兼优

的学生。父亲早逝,母亲残疾,一家人长期靠吃低保度日,母子俩更是挤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低矮潮湿的小屋里生活。李老师得知实情后,连夜给一些老朋友打了电话,直到廖向麟的帮扶对子落实后才放心地睡下。

受助学生彭涛拿着保送上海交通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向李老师辞行。见彭涛没有手表不方便,李老师就取下自己的手表为他戴上。戴着留有李老师体温的手表,彭涛感动得热泪盈眶。每年回上海看病,李老师都要到上海交大看望彭涛,还清彭涛到他姐姐家做客吃饭,临走前还会给他一两百元钱作为生活费。

在李兹老师的关爱下,毕业于西南师大附中的张奔在电话里激动而又苦恼的告诉李老师,他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不敢告诉父母,因为9000元的入学费用,父母肯定会愁苦万分。放下电话,李老师焦急万分,第二天一早,便领着张奔到以前帮扶他的红帆鞋业公司和朝阳派出所“化缘”,得到了两家单位的无私援助。随后,李老师还动员了张奔母校师生募捐,自己也向捐助箱投进了300元钱。张奔顺利地走进了向往以久的北京大学。

在李兹老师的退休生涯中,不知演绎了多少这样的爱心故事。唯为爱心无尽,希望才能永恒。倘若没有李兹老师的殷切帮助,孩子们或许也只能像“大眼睛姑娘”那样,无法开启自己通往知识道路的大门,默然的将一腔苦怨沉埋心底,断掉自己飘渺无望的求学生涯。眼看着一朵朵祖国的花蕊,未等完全绽放就要如此凋谢,李老师尽自身最大的努力解救,挽回。孩子们伤痕累累的心,被李老师仁慈广博的爱抚平;孩子们破灭无望的梦,也被李老师无私奉献

的心重圆。

李老师,您伸出的虽然只是一双援手,放飞的却是孩子们的梦想;您撒下的也许只是点滴温情,成就的却是人性的高尚。“感恩诚信,回报社会”,这是李兹老师与受助学生进行书信交流时的殷切希望。“毕业后要接李爷爷的班,把第一月的工资捐助给贫困学生”。这是受助学生张奔的郑重承诺。

十年寒窗终有果,寒门骄子终报国。李老师的助学活动,使很多受助学生感恩于社会,他们自强自立。今年已有17位曾得到李老师帮扶的大学生毕业,9名学生攻读研究生,5名学生直接参加工作。这5名学生已汇款5200元,分别帮助母校的9位贫困生。他们在与李老师的来信中说:“感谢李爷爷的无私帮助,我们会用真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传递,让爱心之火永恒”。涓涓暖流滋润着渴望读书的贫困学生的心灵,拳拳爱心汇聚着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从几十年前的飞扬青春到如今的银发飘飘,不变的,是李兹老师对贫困学生始终如一的关爱,是一位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对自己人生信仰的矢志不移。

作为重庆市老干部报告团的一员,李兹老师本着无偿服务的宗旨,坚持“不用车、不吃饭、不收礼”的原则,深入学校、机关、工厂,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先后作报告500多场次,使14万学生和干部职工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为了贫困学子的梦想,李兹老师殚思竭虑、发挥余热,让人不得不由衷感叹:最美不过夕阳红!在十几年离休生涯中,他不求名利、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履行着自

己在党旗下的庄严承诺,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出了最不平凡的感人乐章。

每每谈及李兹老师的种种事迹,脑海中便浮现出老师头发花白却硬朗干练,年过古稀却步伐矫健的背影。相信他大公无私默默地奉献出最后力量,几十年如一日地绽放出最大光亮的精神,无论处于何地身在何处,为人民服务为党效力都矢志不渝的忠情都将长存我们心怀。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有所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有所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有所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有所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为霞尚满天 莫道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