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18:24: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报告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2011年2月,我校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江苏省的大中小型企业,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1.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我省企业信息化也在全面进行,急需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我省计算机专业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对于这种现状的认识,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计算机行业“蓝领”人数少的根本原因,不是企业不需要 “蓝领”,而是缺乏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 “蓝领”、发挥其软件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振兴江苏的一项迫切任务,既懂计算机软件又懂计算机硬件维护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紧缺已成为江苏振兴经济的一大障碍,本行业中持有“双证”在手的学生就更是少之又少。IT产业的振兴势必将拉动并形成我省巨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市场。

从我们调研情况来看,我省在未来3年内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仍有很大缺口,远远供应不上这种需求,巨大的人才缺口使我们现在必须加大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立足本省,培养适合我省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人才。

2.企业在招聘时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

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

业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

主管认为排在前三位的专业技能分别是: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

统知识;而IT项目主管认为排在前三位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

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和操

作系统知识。

3.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在飞速地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在逐年

上升。

大量的传统企业在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

进信息化”,这是我国已经确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

成为阻碍信息建设发展的瓶颈。

在需求度上,我国上规模的企业在百万家以上,每个企业搞信息化建设平均最少需

要一到两名复合型计算机应用人才,那么全国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要在200万以

上。由此专家指出,计算机应用是依托IT产业迅速发展的“朝阳职业”,人才需求由低

端到高端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职业行情将越涨越高。

4.用人单位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观点

在企业访谈过程中,每个IT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综合

素质培养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中职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

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专业素质。

因此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同时企业要求

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

十分明显。

5.关于复合型和宽口径

近年来,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IT领域而言,复合型人才

是指既具有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又掌握了IT专门技术的人才。

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并且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

应当而且能够拓宽专业领域,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应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目前许多中职院校现有的课程安排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一刀切”,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没有太多差异,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体现出每个人的个性优势。当然,一些

基本课程是大家应该学习的,但我们缺乏的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

学与指导。

因此我们认为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

和技能可能并不现实。但是,许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并不会一直从事本专业的技

术工作,因此在校期间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外,学习能力也是要十分重视的。

总之,这次调研收益很多,可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与用工单位加强沟通,畅通就业渠道

这几年,用工单位来我校招工踊跃。企业是中职生的“用户”,是得以生存,顺利

成才的土壤,是展现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天地。因此,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是走出去

选准目标,到与专业相近的单位考察了解,亲密接触,掌握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如岗

位及择员条件、工资及保险待遇等重要信息。然后,择优选择,加强联系,经常沟通,

夯实感情基础,情谊相融;二是请进来,即邀请用工单位到校为学生讲企业需要什么样

的人才、企业最喜欢什么样的员工;三是安排学生在假期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期

间,到企业顶岗操作,创造机会,尽可能增加学生与用人单位接触,增进了解,加深感

情。这样,使学生为用而学,训练应岗技能,增强适应能力,也体验当员工的艰辛,使

企业熟悉学生,发现可用之人,锁定选择目标。共同的目标,相同的思路,使学校与用

人单位建立牢固的就业渠道。在这次拜访中,宏图三胞就表示这种意向,愿意与我校合

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2.强化技能训练,增强竞争实力

影响教育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水平和实训条件。“以职业性为主兼顾学科性”。

中职生要成功实现就业,必须具有过硬的技能。专业技能是做好本职工作、服务企业、

奉献社会的必要手段。为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实力,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更新、增添各

专业的实验实习设施设备,以各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标准作为训练目标,

保证反复训练的时间,坚持经常化训练与定期技能比赛相结合,应岗技能考核与专业技

术等级鉴定相结合,从严要求,系统培训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能力。此外,还应积极

利用企业的实训条件,通过定单式培养,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把实训与生产相结合等

方式,加强专业实践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对师资要求上,要培养一批稳定的“双师素质”型队伍,特别是专业课和专业基础

课教师不仅要求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更要求有较强的职业能力。7部委文件中,对“双师

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提出了“要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各

类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评聘办法”、“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到企业或生产一线进行实践,并作为教师提职晋级的必要条件”等。这些重大的改革导向必将会加快推进适合职业学校教育工作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求职能力

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不等于就能顺利就业。在市场化就业机制下还得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我们开设《职高生求职择业创业策略与技巧》课程,指导学生掌握准备就业、选择职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转换职业和自己创业的方法和技巧。一年级重点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与对应职业岗位群的关系,热爱专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自学刻苦地参加专业技能训练,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职业道德;二年级重点找准差距,即所学得的德、智、体、美、技同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和具体目标,规范自己的行为,从严、从难要求,培养专业技术和综合职业能力,争取有特色、有绝招、一专多能;三年级则突出择业谋职创业的方法与技巧,指导学生掌握收集、处理、利用招聘信息的方法;向社会积极推销自己的技巧;做好面试准备,赢得理解、信任、被录用的策略;正确选择职业的方法;成功跨越试用期的策略;创业的准备、资本筹措与项目选择的方法等。分阶段,突出重点,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与技巧,了解就业政策与法规,准备充分,策略运用灵活,又能把握好机会,有效地利用三分钟的自我介绍时间,主动、恰当地推销自己,赢得用工单位的好感,一次性就业成功率大大提高。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职业教育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一些学校定位不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乏活力,市场意识薄弱,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陈旧,人才培养特色不够鲜明;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中“双师型”师资短缺,实训条件不足;特别是一些地方对职业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重视高等院校建设忽视中职学校建设的倾向,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尚不完善。可见,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

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深圳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社会调查报告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关于计算机专业社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计算机专业社会人才需求调查

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滁州市计算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计算机应用专业市场调查报告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