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史料教学打造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20-03-01 20:05: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史料教学打造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内容摘要:史料是史学的基础,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也是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载体之一。采用史料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真实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活跃历史课堂教学的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史料

史料教学

历史学科能力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正文: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变化,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和高考命题趋势都在重视能力的考查,具体到历史学科来说,高考历史命题重在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在命题中史料分析的色彩和比重越来越显著,可以这样说“没有史料无以成题”、“无题不材料”,因此准确运用史料,开展史料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历史老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包括历史阅读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等,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历史能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认为史料教学是打造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有效途径,下面就谈谈自己关于史料教学的看法。

史料是史学的基础,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也是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载体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会正确运用史料,学生能否正确分析史料将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水平,也将影响到

1 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史料教学,能增强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真实感,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学科,所涉及的内容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曾经发生在生活中,反映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但往往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总有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距离感、陌生感,对某些历史问题的认识也倍感抽象,这就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但是我们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社会发展观教育等思想教育以及对其人格素质的培养都离不开历史教育。如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引用具体史料,如历史典故,古人的原话、古籍原文,文物、遗物的图片等进行教学的话,就等于建立了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传输了历史事件的真实感,使学生能感觉到当时的历史环境,有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这样就会“使历史变得鲜活”,这有助于学生真真切切地感知历史,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真实感,也使得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真实地感知历史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其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获得创造性的成果,有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学生就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能实现。可见,史料教学既能增强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真实感,也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其次,史料教学,能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对历史的学习,就是要掌握历史概念,探求历史发展的原因,以及它对当时及至后世所产生的影响。学生仅凭老师的讲解很难理解历史知识的生成过程,即使当时记住了,过后也很容易忘记,对知识的掌握就不够牢固,久而久之,学生感到学习历史乏味,课堂上也不积极发言,使历史课堂教学气氛死气沉沉,

2 老师讲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但是这时老师能选取恰当的史料,选择最佳的时刻进行史料教学的话,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读史,并根据自己对史料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阐明相关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观点。实际上老师这时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创新思维的空间,活跃了课堂气氛。比如,我在讲授历史必修二的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一节内容时,若用传统方式来讲授新政内容,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可能过后就会忘记,但我采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就罗斯福上台时,美国面临严峻的形势,让学生们来扮演罗斯福总统的智囊团,为总统解决当时的难题出谋划策。授课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当时美国存在五大问题的材料,让学生阅读材料,针对材料中美国的难题,思考总统先生现在需要智囊团的建议,学生实际上有种身临其境的情境,积极地帮总统想金点子。这部分内容的讲授过程我实际上为学生创设的情境,学生想金点子的过程实际上是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这样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可见,史料教学既能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第三,史料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

1、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阅读能力

谈起阅读问题,也许有人不以为然,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而且会认为阅读能力应由语文学科来完成。其实不然,从我多年从教历史学科的教学经验及近些年来我们地区高考情况来看,我们有相当部分的高中学生不具备与新课程所要求的相应的历史学科阅读能力。本来历史学科就有其特殊性,史料的来源、史料的分类特别广。有源于出土文物、遗物、典籍原文、古人原话、后人评论,有文字型的史料、图表式的史料、还有图片、地图、数字式的史料等等,学生阅读这些史料时,读过了但不能准确获取有效信息,进而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运用就都存在困难。所以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

3 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的解决,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平时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选取恰当的史料,教学生阅读史料的方法,教学生如何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教学生如何读史料时不会遗漏相关信息点的方法,教学生如何对史料进行加工整理的方法,即而形成正确观点。

2、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历史观点和结论并非唯一,我们有时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评价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比如,一提到隋炀帝马上就想到“暴君”„„但是每一个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都有其两面性,那么才能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应的史料,由学生根据史料中的信息,做出客观的评价,做到论从史出,比如,我在讲《罗斯福新政》时,要对罗斯福的新政进行评价,老师当然不能把自己的评价观点强加给学生,我当时采用的办法是给学生提供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第二种观点是:一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是以少量的所谓救济麻痹工人的斗志。当我把两种观点摆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就得结合所学知识,想想如何才能正确地评价罗斯福新政?可见,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3、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求异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除

4 了历史知识的教授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培养,特别是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求异思维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方法,指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去思考问题,其思路是开放性的、扩散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元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不可能孤立存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根据史实来进行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然后向发散性思维拓展。但是教师不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材料,仅仅把一个历史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全方位的思考,则有点“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之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史料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比如,我在讲授《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一节内容时,在讲到欧洲殖民扩张带来的影响时,我给学生展示了三段材料,材料一是殖民扩张给欧洲资本家带来的巨额的财富。材料二是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的不同影响,一是给殖民地带来的灾难和贫穷,一是殖民地人民从欧洲殖民者那里学会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及殖民地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材料三是殖民扩张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三段材料从不同角度上展示殖民扩张带来的不同影响,学生就能根据材料一,从不同的角度上,全方位地理解欧洲殖民扩张带来的影响。可见,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当然,采用史料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史料的选取,史料一定要对解决的问题是有针对性的,要能通过史料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史料的运用也要注意时机,,不能出现史料的堆砌。

总之,采用史料教学符合当前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真实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活跃历史课堂教学的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

历史史料教学的体会

巧用史料优化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

如何利用史料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巧用史料教学活化历史课堂培养学科能力

运用板块教学,打造历史高效课堂

历史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史料教学打造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史料教学打造历史课堂的有效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