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从中国古代哲学看个人修养——读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22:34: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从中国古代哲学看个人修养

——读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中国古代是非常注重个人修养的,先哲们也纷纷针对个人修养的境界提出过自己的见解。而在阅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后,我对中国古人的修养标准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更加明确应如何提高自身修养。

儒家

孔子所提倡的个人修养以“仁”为核心。而“仁”是人的性情的真的并且合礼的流露。一方面,人不应该矫揉造作,应探索并追随自己的内心。只有在直视自己欲望的前提下,才能推己及人,反之则无法“通天下之志”(《论语补疏》)。但另一方面,人又应该自觉地接受礼法的约束,不能任意妄为。在不断平衡自身欲望与礼法约束的过程中,人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的境界。孔子并不十分看重个人行为的社会意义,虽然如果人们都能合礼地流露自己的欲望,对社会有利无害,但孔子看重的确是个人自身的“心安”。这一点可以从孔子一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卫灵公》、“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的人生追求中看出。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圣人,对孔子的学说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一方面,他同样认为为人处事的出发点应该是个人的性情而非对结果等多方因素的理性判断;另一方面,他发展了孔子的学说。首先,他将个人修养扩张到了政治层面,主张统治阶级推行仁政。其次,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皆有仁义礼智之‘四端’”,同时又指出人们提高自身修养,最后达到圣人的方法是“将此‘四端’扩而充之”。最后,孟子还提出了“浩然之气”的说法,把它作为“个人在最高境界中之精神状态”,而要达到此种状态,则要“集气”,并做到“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公孙丑上》)。

荀子与孔孟同样把性情当做君子为人处事的依据,他认为祭祀“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礼论》篇)。但与孔孟不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而若要提高自身修养,则应该“伏木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性恶》篇)。荀子还提出,在人积善的过程中,礼法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一方面,礼法可以约束个人的行为,抑制人性中的恶念;另一方面,

也可以感化人民,动之以情,最后让人达到“仁而且智”的境界。

墨家

与孔子孟子不注重结果,只注重个人性情的修养不同,墨子把“功”、“利”当成个人修养的重要指标。墨子强调功利并非为己,而是以自己的切实行动救世。墨子所强调的行为准则也皆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准绳。为求人民之富庶,墨子提倡“节用、节葬、短丧、非乐”;为防止战争对社会的危害,墨子倡导“兼爱、非攻”;为使人们兼爱,墨子注重制裁,并提出了“非命”之说。可以说,墨子心目中个人修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即是个人对社会人民的有益影响。然而,墨子的某些看法过于理智而匮于人情,是以被荀子批判为“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天论篇》)。

道家

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由此可知,老子所提倡的个人修养是应该是顺其自然,而不要诸多束缚限制。同时,老子以为万物变化,自有其“通则”,凡通则皆可谓之“常”,而人则是“知常曰明”,如能依常而行,则叫做“袭明”。这说明老子认为个人的修养也是有一定规律的,这规律可从自然中得来。老子更进一步指出,万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事物一旦发展到顶点,就会变为其反面,是以,老子认为,为人应该遵从天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着。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老子》第七十七章),达到一种“包含有屈之直,有拙之巧,是谓大直大巧,即‘正’与‘反’之‘合’”。唯有如此,才是修养的最高境界。

庄子在许多方面承袭了老子的学说,但也在某些方面进行了创新。首先,庄子认为世间万物,无有不好,人应该“在知识方面取消一切分别,而至于‘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之境界”。其次,庄子认为,既然万物皆好,人便应“休于天钧”,平和地或着说是乐观地看待一切,包括月盈月缺等自然现象和生离死别的必然事件。庄子还认为,圣人应该是“无己、无功、无名”,唯有如此,方能无所待,而“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获得无限制的、绝对的逍遥。

后世圣人对个人修养的看法

程颢

程明道认为人本与天地一体,只是因为“多执个体以为我”,故与世界割裂开来。而人修养的目的,就是破除界限重新回到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境界。而“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所以人修养的方法便是不断朝“义礼智信”的方向发展,最后达到“仁”的境界。达此境界后,心如明镜,能照物而不为所动,即能“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物来而顺应”,“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明道文集》卷三)。

朱熹

朱子提出了“天地人物万善至好的表德”(《语类》卷九十四):太极。同时,他认为每人心中皆有一太极,之所以世间有恶,是因为“当其(理)实现于气,则为气所累而不能完全”。为了去除“气禀之弊”,人应该“存天理,灭人欲”(《语类》卷十三)。同时,为寻求天理,即所谓太极,人应该格物致知,以穷其理。

陆九渊

陆象山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年谱》),是以如果人能顺其自然,心自然能“应物而不穷”。故人应该“任心直往”,方能与天地呼应,而不能给自己留下“自私”、“用智”的余地。唯有如此,才能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王守仁

王阳明与陆象山同为“心学”的大成者,他同样认为破除宇宙与人之间的界限是人修养之根本。但他提出了不同的途径。王阳明认为孟子所谓“四端”即是“良知”,扩充实行良知即是“致良知”。人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即可“致其良心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从而复与天地万物为一体。除此之外,王阳明还强调“本体虚明”,即对外物可有情感,但却不能执着于物,为物所累,而应努力达到“终日有为,而心常如无为,所谓动静合一者也”。

应该说,不同学派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对修养的最高境界与达成途径有自己的理解与定义。通过纵览他们的思想,我确实受益匪浅。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优秀]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读冯友兰先生(推荐)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

冯友兰中国哲学研究

冯友兰中国哲学哲学读后感

冯友兰论(一)——读《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

从中国古代哲学看个人修养——读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有感
《从中国古代哲学看个人修养——读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