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时评写作的方法及经验之谈讲解

发布时间:2020-03-02 02:12: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时评写作的方法

对时评写作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认识到热爱,从热爱到坚持动笔实践,慢慢养成了喜欢写的习惯,从2009年9月开始学习时评写作,五年来,共撰写时评文章700余篇,被人民网、新华网、求是理论网等网站采用650余篇。被全国各种报刊杂志采用294篇,其中,国家级报刊采用91篇(《人民日报》29篇,《中国组织人事报》48篇)。云南日报、甘肃日报、江西日报、湖南日报等省级报刊采用106篇,市级报刊采用89篇。

说实话,对于时评写作,自己是小学生,也正在学习和探索之中,但一直喜欢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一段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就是抱着这样一种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想法,我想准备谈谈自己学习时评写作的一些粗浅感受,旨在抛砖引玉,让更多的朋友出来分享交流自己的写作体会。

网络时评是什么?我的理解是,我们把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介看到、听到的,或者在工作、生活看到的、听到的,能够引起自己关注的大小时事的感受写出来,发布在网站、论坛、博客之中,即可称之为网络时评。

时评怎么写?结合自己的实践,我有九个方面的粗浅体会,就称之为“九连环”时评写作法吧,因为时评写作是一个整体的“煎熬过程”,原本不可能分开来谈,现在虽然分开谈,但各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环环紧扣的,关键还得如“九连环”智力玩具那样,始终相连成串、合“九”为一才行。

一、培养热情谈动力

时评写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热心、信心、恒心”,只有从内心深处热爱时评写作,从思想上树立必胜信心,从行动上始终痴心不改,才能写有所获。

首先要培养“热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情是最强的动力。如果要在时评写作上取得一定收获的话,就要热爱时评写作。我自己自从爱上了时评写作以后,总有一种写作的欲望,一度时期像着了迷一样,走着,坐着,躺着,都在搜肠刮肚的想写点什么。记得2010年有幸到西藏旅游了一趟,坐火车从青海到西藏,在车上一边饱览青藏高原的美丽风光,一边打开电脑,依靠无线上网卡微弱的信号吃力的打开人民网浏览了当天的新闻,在火车上敲打了一篇时评《创先争优要为“十二五”规划凝心聚力》。只要你感兴趣,你就会舍得投入,只要你投入进去了,随时随地都是写作的“溜冰场”。

其次要培养“信心”。我自己的全日制学历是中专,而且学生时代的强项是数理化,语文是弱项。从事时评写作,应该说基础的“硬件”条件是严重不足的。但因为坚持不懈写,自己的习作还是被各级报刊杂志采用了一些。我想表达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老虎们大都是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的大学生,很多还是研究生,大家的学历高,语文基础好,要来写点时评这样的小文章应该是卖肉的切豆腐---不在话下。另外一方面的意思是,时评写作并非难以上青天,大家一定要有信心,谈天说地自有哲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不要总担心写不了,写不好,先写起来再说。

三是要培养“恒心”。郑板桥说过:“精神专一,奋斗数十年,神将相之,鬼将告之,人将启之,物将发之。不奋苦而求速效,

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也。”齐白石的弟子郭大伟先生以《毛笔的运用》一书获得纽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有一次他在美国博物院示范国画,只用了五分钟的时间,就从容地画出一幅荷花写意作品。在场一位美国女士赞道:“画得太好了!仅需要几分钟而已。”郭先生不假思索地答道:“这是五十年加上几分钟!”郭先生的回答令人叫绝。绘画和写作的创作道路是相通的。时评写作是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不要想着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一定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一定要多读多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学习时评写作,要多读时政新闻,多读一些别人的时评文章。

为了写时评,我坚持先学习,后写作的思路,主动向网络学习并形成了两个学习习惯,一个是对每天的《人民日报》必看。当天通过网络阅读电子版,收到报纸后再看一篇,对评论文章,还打印一份随身携带,有空的时候拿出来再读几遍,并建立了专门的剪贴本。二是对每天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头条新闻、高层动态必读,刚学习写时评那两年,我每个周末都会花半天的时间把党网网友声音栏目(现在扩展为评论频道了)刊载的文章读一遍。通过学习党报党网的文章,为写好时评积累素材,奠定基础。多读时政新闻是为了找到时评的对象,多读别人的文章是熟悉时评写作的基本套路。

读完后不是一读了之,接下来就要多观察多思考,要养成勤于观察和善于思考的习惯。生活是一本丰富多彩的大百科全书,基层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宝库。时评写作重点在学会观察和善于观察现实生活,观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在身边的贯彻落实情况,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观察基层干部和群众

反映的困难问题。只有做好一名用心细心的观察者和思考者,才能够从海量信息的“下面”打捞起有针对性、建设性、时代性的评论素材和评论依据。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光看光观察不动手,永远学不好时评文章,写作的最大技巧就是没有技巧。正如鲁迅先生另外的一句名言:“作文怎么写,我说不出来,不过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多写的缘故,此外别无他法的。”

二、有感而发谈选题

我经常听到一些朋友跟我交流“想写,但不知道写点什么?”写什么?从哪里选题,感从何来?我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时评文章主要来自于“十个方面”的感受。

(一)来自于熟悉熟知的领域。我自己写的时评文章的选题90%的是围绕党的建设、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群众工作等自己熟悉熟知的工作去思考创作的。例如,创先争优活动我写了20多篇时评。其中有3篇“火柴盒”被人民日报采用,2010年7月,李源潮部长对创先争优活动提出了“营造处处争当先进单位、人人争创优秀业绩的良好氛围”的要求,自己学习了部长的讲话后,有了一些思考,就写了《“上来”与“下去”》一文,先在党网发表,后来被人民日报选用了。

又如,围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我也写了20多篇时评,我举一篇例文,《“还不够”先生就不要请来了》,先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采用,后来被《湖北日报》刊发。为什么写《“还不够”先生就不要请来了》这篇文章呢?主要是针对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些领导干部在写自我剖析材料的时候思想认识不到位,总是老调重弹,喜欢请“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基层还不够,调查研究还不够”这“三不够”来现身说法打圆场,针对这个问题我就写了这篇文章。

举这两个实例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时评写作最好的选题方式应该立足自己熟悉的领域,写自己熟知的事情。这一点对初学时评写作的同志尤为重要。因为你熟悉,你就容易写得出道理;因为你熟悉,你就能够洞察问题;因为你熟悉,你就找得到切入点;因为你熟悉,你就不容易讲外行话。而且,至关重要的是,写自己熟悉熟知的东西,你才能跟得上各级公司的专题节拍,这个你懂的!

(二)来自于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时评写作是作者思想生活、知识、文字等方面水平的一个综合的反映。现实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听到别人的一句话或自己的一些感悟,都有很多会让自己深有感触,你有所感触的东西就是非常值得写的东西。但大部分时候,我们是看到了,看看就过了;听到了,听听就走了;高兴了,笑笑就走了;愤怒了,侃侃就过了。有“感”从来不“发”,我觉得,我们要学会有感而发,我有很多时评文章就是从生活中看到听到的话语中有感而“发”的。

例如《顺着群众的脚印修路》一文的写作,就是我针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而写的。我们那个县城的旁出现了一个新现象,每天早晚,市民们都喜欢去爬山锻炼身体。那座山原来没有路,最先爬大山的人带着镰刀边爬山边砍开了一条崎岖不平的小路来。随着爬山队伍的壮大,群众发出了希望修路的声音。听到群众的呼声后,政府就投资顺着群众“开辟”出来的这条山路修了一条水泥路。有一天,我和妻子也去爬山,在路上就听旁边有两个老人在边走边聊天,其中一个老人说:“顺着老百姓的脚印修这条路,方便老百姓茶余饭后来爬山。政府办这件事办得好啊!”当时我一听,就觉得“顺着老百姓的脚印修路”这句话非常有意思。在群众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这句话折射出新时期群众工作怎么做的问题。我

就把爬山过程中听到的一句话与群众工作联系在一起,写了《顺着群众的脚印修路》这篇文章,被《南方周末》于2011年5月5日刊载。

社会大热点下面常常是靠一些具体的小事来支撑起来的,我们要善于以小见大,抓住小事反映大问题,这是写好千字时评的奥妙所在。

再谈一篇文章,《徐州日报》采用的《“仰头”和“低头”之间的变化》。这篇文章也是我自己生活中的体验之作。很多年以前,你到理发店理发的的时候,理发师总让你低着头,或者按住你的头洗发。现在不同了,你到理发店理发是躺在洗发椅仰面洗发。同样是洗发,“仰头”和“低头”之间,不过转变了一个方式,变换了一个方向,你会觉得“仰头”洗发比较舒服,比较人性化。我把这点“小事”与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方法联系在一起,从洗发方式的变化去解释群众工作环境的变化。曾几何时,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比较武断,属于“压头式”的,“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我刚工作的那个年代,乡镇和村社干部在抓计划生育工作,或者收取三提五统、催粮要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牵牛拉马、上房抓瓦”的现象。现在群众工作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有吃有喝不找你,出了问题来找你。你不解决就告你,解决不好闹死你。”群众工作方法应该顺势而为,更加突出人性化,“通不通三分钟”已经行不通了,现在基层干部应该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注重“和风细雨”“春风化雨”地做群众工作,否则非常容易因为言行举止引发网络舆情。我举这篇文章为例,是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群众工作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你只要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随时都会找到新的时评切入点。吃穿住行用,时时产生新论据;柴米油盐酱醋茶,处处都有好文章。

(三)来自于会议中的思考。很多同志在开会的时候习惯于听,不习惯边开会边思考问题。其实,只要你用心,开会也是时评创作选题的源泉。我的好几篇文章都是在会议上听领导讲话而来的感受。

例如,2010年3月,全国各地都在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总结,研究部署如何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自己参加了一个总结大会,在会上听到一个领导要求各级党组织要认真总结,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当时大脑里面就蹦出来一个疑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没有句号?”顺着这个疑问思考,我写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标点符号”》一文,提出阶段性学习实践活动有时间阶段,要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科学发展永无止境,没有句号,只有逗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分号是要分阶段分步骤的落实整改方案;要把活动中探索形成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用制度的形式(书名号)固定下来,长期坚持,抓好落实;要通过实际行动赢得老百姓称赞的感叹号等。这篇文章当天被推至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官方网站首页首页 。

又如,《改进会风要“填海”也别忘“开荒”》这篇时评的写作。我在基层工作这些年的感受是,乡镇以上机关的会开得非常多,村组一级的“三会一课”制度反而坚持得不太好。所以我就写了一篇《改进会风要“填海”也别忘“开荒”》,讲了两个方面的意思,对上面的会议进行“填海”,而有些基层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制度已经荒芜了好些年,反而要“开荒”了。后来这篇文章被云南日

报采用了。题目改成了《关注农村“会荒”》,而且还被评为首届云南日报评论奖三等奖。

或许有朋友会说,你这个是不“专心听讲”,开会“胡思乱想”?我这个习惯是多年沉淀起来的,我习惯在听领导讲话的过程中思考问题,自己觉得这样做有利于对会议内容的吸收和消化。为了“鱼肉”与“熊掌”二者兼得。达到开会和思考两不误的目的,我有两个方法:一是认真作会议记录,保证自己的思想能够不开小差,不掉队,不“信天游”。二是围绕会议主题思考,注意听会议中的新闻点。当听到一句有意义、有感触的话就记在笔记本上,迅速调动脑细胞围绕这句话展开思考,但又不能完全脱离会议思考,边听边思考,边开会边打腹稿。我觉得每一个会议都有参加的意义,因为一个会议的召开总要有它召开的目的。再枯燥无味的会议我们都应该用心去参加会议,真正把思想与会议主题融汇在一起。

(四)来自于发言和报告内容。在基层工作期间,很多时候都需要在一些会议上发个言。有些工作还要牵头开会作安排,单位里面也搞了一个“理论学习大家谈”,每个周五上午都会安排几个同志作中心发言,加之上党课等等。我对自己的每一次发言都很重视,总想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把要说的问题讲清楚,除了即兴发言外,每次发言我都会事先准备一下,如果是讲座坚持做一个PPT。为了把发言内容进行概括,我总会先敲定一个提纲,讲些什么?从哪几个方面去讲?有些提纲我丰富了一下,发到了七一社区,例如《大学生村官要从“三情”入手实现“三个转变”》、《 领导干部的长宽高》、《领导干部要做到“三有”》、《创先争优活动要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农村领导干部要擅长“吹拉弹唱”法》、《组工干部要做到“三让”》、《党员领导干部创先争优的“大小

多少”法》等等,这些都是我在一些会议和培训班上交流的内容,以写促说,以写促讲。以讲促写、以说促写,互相关联,相生相长。把发言稿变成时评文章最大的忌讳是照抄照搬,发言稿的内容可以借鉴其他人一些好的观点、好的论据,但必须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结合自己对一件事的看法想法去写发言和讲课稿。

(五)来自于别人的一句话。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很多时候,听到别人讲的一段话会让你有“感”,有感的时候你就要赶紧去写一下感受。我的一些时评文章就是去评价被人的一句话或者一段话的。例如《坐“灰板凳”也是群众工作》一文的写作。我在县上任组织部副部长的时候,准备对新聘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怎么培训呢?我觉得集中坐在教室里面“满堂灌”效果不太好。就租了两个客车把大学生村官全部拉到乡镇去“流动”培训,每个乡镇都去,到一个乡镇先看一个点,然后坐下了请一位村党总支书记现身说法,介绍一下如何做好农村工作,再请乡镇党委书记来介绍如何做好农村工作。有一个乡镇党委书记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一些群众生活条件不太好,家里只有几张小板凳坐,上面还有灰土。你去了,是擦一下再坐,还是直接坐上去?”这位党委书记说:“这就是群众工作,如果是觉得板凳太脏了,不愿意做,老百姓心中会觉得你瞧不起他。当农村干部,面对群众的灰板凳,应该拿过来毫不客气坐上去。”板凳虽小,道理很深。我有感而发,就写了《坐“灰板凳”也是群众工作》这篇文章,先被人民网采用,后来还有幸被人民日报“今日谈”栏目刊发。

(六)来自于每天的新闻报道。从新闻报道中寻找时评写作灵感是我时评写作最常用的途径。我在网上养成了一个习惯,对每天《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头条新闻、高层动态

都会特意读一下。在家里面看电视只喜欢按下遥控器上的“15”——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观看新闻的时候我习惯透过新闻进行思考。例如,2010年10月11日晚上,我在家里面通过电视看到一则新闻,中共中央组织部举办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到省区市交流任职干部培训班11日在北京开班。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为交流任职干部提出了六点希望。看完新闻后,为了强化一下自己对“六点希望”的记忆,就琢磨着写点心得体会。琢磨来琢磨去写了一篇《习近平为交流任职干部开出“六味丸”》在党网网友声音栏目刊发。

其实早在2010年8月份,网上就围绕“领导机关的干部要从基层来到基层去”的高层声音展开过一次比较热闹的讨论,当时我也找了一个点,写了一篇《警惕“第二基层”现象》的评论,该文被党网采用而且被评为当月党网网友声音栏目“思考深刻”类优秀评论。8月24日还被《人民日报》以《“第二基层”现象需警惕》为题刊载。每当我看到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高层动态中出现与党建工作有关的新闻报道,我都会认真读几篇。而且尽可能对每一篇新闻报道都能够谈点心得体会,盯着人民网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头条新闻寻找时评线索是我的一个习惯,既可以动态的看到高层的部署、听到高层的声音,又可以在把中央的精神进行系统思考,消化吸收。对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而言,我觉得这种方法非常必要而且大有益处。

有时候,我还尝试把两条不同时间的新闻报道内容放在一起来评论,例如《胡锦涛的信心和温家宝的决心》(2011年5月4日《浙江日报》)一文,就是融合了两条新闻内容,一条是2011年4月29日至5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相信大家在政府

帮助下,经过自身努力,一定能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闻,另外一条新闻是,5月1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的一处保障性住房建设工地看望建筑工人时说:“中央提出要特别关注困难群体和中低收入家庭,使他们住得起房子、租得起房子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又如,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时对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行”四点希望,寄语青年人,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的养成,“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总书记的“扣子论”形象生动,不仅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培养至关重要,而且对领导干部的从政干事创业同样非常关键。在品味习近平总书记“扣子论”的同时,我想起了李克强总理的“膀子论”,今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中外记者见面,在回答记者关于改革的提问时,李克强总理表示,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觉得总理的“膀子论”和总书记的“扣子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把“扣扣子”和“甩膀子”放在一起写了《总书记的“扣扣子”和总理的“甩膀子”》这篇文章,当天被推上人民网首页,第二天就被哈尔滨日报采用,后来还被人抄袭在《丹东日报》上刊发。我觉得,在时评写作中,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多用用这种同类项合并法,容易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文章,上稿率会比较高一些。

(七)来自于学习和阅读。青山绿水可以养眼,丝竹清音可以养耳,观书译理可以养心。上网的同时,我喜欢看书,在书中感动自己。去年4月份,针对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开展向党员干部推荐学习书目工作的消息,我写了一篇小体会《推荐好书也要推荐“好书人”》,被党网以《推荐好书也要推荐“读书榜样”》

采用,而且被评为当月党网网友声音栏目“立意较高”类优秀评论。在2010年读过的几本书中,有一本1984年2月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读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觉得感慨万千。就围绕此书写了《小中见大——读<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有感》、《把读书作为“大爱好”——从毛泽东的最大爱好说起》、《重读毛泽东的“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三篇体会。在自己读书的同时,我还积极倡议,在单位组织开展了“每月读一书”活动,为职工推荐了一些好书,规定每个季度安排一节时间让干部职工对推荐书发表个人感受。读完了单位推荐的《苦难辉煌》一书后还写了一篇《“画”说苦难辉煌》的读后感。在读书中写作我觉得不要面面俱到,要学会选择一个角度,开口小一点去写可能好一些,因为一本书中总有一些情节那怕是一句话会感染我们、感动我们。只要我们去读了一遍,总能够联系生活工作谈出一点体会的。

(八)来自于感动或愤慨。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灵之首,是因为人类有丰富的感情世界。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很多事一直在感动我们、激励我们、影响我们。社会呼唤真善美,网络同样拥有真善美。在互联网上,人们对生活中的好人好事都在大张旗鼓的鼓掌,毫不吝啬的欢呼。在网上,围绕感动自己的人和事,自己的很多网评文章是在感动中去写作的。例如,温家宝总理2010年2月27日下午在新华网与网友进行了亲切交流时的一句话就让我感动,温总理说:“我在中南海25年,可以说是一个没有节假日的人”。那年4月15日,我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读到了一篇温家宝总理的文章《再回兴义忆耀邦》,读到总理说的:“他的言传身教使我不敢稍有懈怠。他的行事风格对我后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都带来很大的影响”一处,我想起了“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25年没有节假日”的事迹,不仅感慨万千。总理就是言传身教的楷模啊!于是就以温总理在中南海25年没有节假日和《再回兴义忆耀邦》这篇文章为由头,写了《“言传“更要“身教”》一文,发帖在七一社区。后来被5月18日的人民日报刊发,这也是自己第一次在《人民日报》上刊载的一篇文章。

岁月匆匆,时间总是回头看快,向前看慢,2010年有一个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的名字叫郭明义,估计大家应该不会陌生,他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我在读了他的先进事迹后,发自内心深处的敬佩他,并发出了自己的心声。先后写了《社会价值多元时代更凸显“郭明义”榜样意义》、《有感于“雷锋传人”郭明义的三件宝》、《郭明义的快乐观值得学习》、《“没有问题”与“不归我管”》等四篇学习体会,其中第三篇文章被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采用。读了2010年8月10日人民日报今日谈《右玉县书记们的政绩观》一文后,自己为右玉历届十八任县委书记“手拉手不放松”的科学发展观、“接力棒”式的正确政绩观所震撼,随后写下了《可贵的右玉精神》、《读右玉县书记们的政绩观有感》两篇文章,《可贵的右玉精神》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采用,《读右玉县书记们的政绩观有感》一文被《人民日报》8月11日《网友热议》一文摘用。

2011年,“草帽书记”杨善洲走出了云南,一辈子坚守共产党员精神家园的杨善洲精神响遍神州大地,我自己在学习中深受教育,写了16篇有关杨善洲精神的评论文章,其中,《杨善洲离我们是远还是近》被评为全国“学习杨善洲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一等奖,《学习先进 永葆本色》被云南日报采用,

《原则最好别加“上”》被湖南日报采用,《从焦裕禄到杨善洲》被人民代表报、徐州日报采用,《杨善洲值得大学生好好学习》被湖北日报采用。对重大典型,我们应该深度学习感悟,多角度去评论。此外,在党网刊发的《从一名普通蔬菜种植技术员的笔记本说起》也是由于自己在工作中被一名普通人的事迹感动所写下的体会。感受到的东西你不一定能够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你才能够更深刻的感受它,如果有一天你被一个人、一件事所打动,除了口头发表一下感慨以外,我建议大家把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发到网上,那就是一篇网络时评文章。

生活像一个万花筒也像一个大染缸。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有一天,墨子带邻他的弟子经过一家染缸厂,看见主人把一缕一缕洁白的丝放进染缸里,立即变了颜色,墨子看到这一情形,非常感慨的说:“丝本来就是多么的洁白呀,可是放进红色的染缸,就变成红色,放进蓝色的染缸,就变成蓝色。我们人刚出生的时候不也很纯洁吗?可是却因为后天影响,就变得形形色色,成为各种各样的人。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个社会有阳光面,也有阴暗面。我们必须承认这个社会总体上是欣欣向荣,阳光明媚的。但也有潮湿的地方,阴暗的角落。通过互联网,我们能够很便捷、很迅速的看到这个世界每一天发生的事,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感到气愤,感到难受。很多网友都在网上对这些社会丑陋现象进行了旗帜鲜明的声讨和入木三分的批判。自己也写了一些这样的文章,像《向“喷绿漆”式的政绩观说不》、《34岁厅官折翅再敲慎于初警钟》等。我觉得我们在观察生活的时候,应该多发现生活的的阳光面,多讴歌一些可以催人奋进的人和事。我始终觉得生活的主流是阳光的,我始终坚信一个盯着阳光面努力的人一定能够成为一个

阳光型的人,不管什么类型的时评文章,我都喜欢读后能够见到文章后面的阳光,我喜欢阳光明媚的文章,我也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多一些阳光。

(九)来自于岗位工作任务。活着,工作着,人是快乐的。但现实中,有很多人很多时候觉得工作是一种辛苦而不是快乐,忙碌是一种痛苦而不是一种享受。我大部分时候也觉得工作得快乐轻松,但有的时候同样会有一种“累”的感受。为了让自己工作得更加快乐,我一直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压力与兴趣爱好尽可能的联系起来,糅合起来,结合单位各个时期安排的专题学习任务和自己手头正在做的工作进行时评创作,努力培养自己对工作的炽热动力。我觉得贴近工作写作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够生产时评文章,二是可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例如,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我写了29篇文章,这些文章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央创先争优网上首发后,很多都被各地网站进行了转载,有的被各省的报刊采用,结合组织部门开展的“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自己先后写了6篇时评,《组工干部讲党性贵在实践》一文还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刊载。

(十)来自于重大新闻热点。中央新闻媒体各个时期都会有一些重大专题宣传报道,网络上也会经常出现一些重大网络舆情,这些重大专题是时评写作爱好者写时评最直接、最实用的题材,写这方面的时评文章写出来容易被网站采用,而且有机会被纸质媒体关注。

例如,2012年1月18日,网友“人称江湖美丽姐”发布题为《1989年出生,2011年7月工作,2011年12月副县,牛呀!》的帖文,质疑2011年武威市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选聘)县级领导职

位有失公允,进入任前公示名单的参选人员简历让人生疑,尤以拟任武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的焦三牛最为惹人注目,该同志1989年7月出生在山西新绛,2011年7月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进入武威市凉州区清水乡人民政府工作。

网友“人称江湖美丽姐”称,尽管该同志是清华大学毕业,但是根据2002年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该同志根本没有5年的工龄和2年基层工作经验;同时不具有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经历。“为什么从科员直接到副县级,越两级报考呢?为什么就清华大学的毕业就能报考副县呢?”

网贴发布后,迅速吸引了众多网友围观,不少网友表示“中国式升迁嘛,不必大惊小怪。”但也有网友认为,或许是由于西部地区缺乏优秀人才,该市为了留住人才而不得已为之的吧。

通过关注焦三牛事件的发展,自己有了一些认识,撰写了一篇时评文章《对干部选拔“试验田”提倡围观而非“围剿”》,提出了自己对年轻干部选拔工作是一些粗浅认识,认为要保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就要在全社会提倡理性“围观”,正确评判。对干部选拔任用的“试验田”,应该提倡和欢迎围观而非“围剿”,对年轻干部提倡“扶上马送一程”,而不搞“拉下马踢一脚”。该文被《光明日报》刊发。

其实,这个就是传说中总公司的专题系列,为了避嫌,我改成了重大新闻热点。

总之,有感而发,感想很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如何筛掉“芝麻”,留下“西瓜”呢?我觉得还要把握好以下“四看”。一是要看看这“感”的分量,力求深刻。要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

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意思。二看这“感”的新意,力求新颖。郑板桥语:“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时评写作一定要注意新颖性。主题的新颖,和选择主题的“角度”很有关系。三看这“感”的聚焦度,必须集中。伤其五指,不如断其一指,主题必须专

一、明确。一篇千字文章,主题不集中不好,集中一点谈出深刻的、别人心中想说的但是还没有说的东西很重要。一篇短小时评,说清楚一小点道理就足够了,没有必要什么都想包含进来。

三、争分夺秒谈速度

时间就是时评的生命,时评写作关键是速度要快,否则就变成了昨日黄花。我自己的体会是“时评写作,今天玩速度,明天玩角度,后天玩深度,三天后就不要再写了。”

我给大家举两篇例子说明一下。第一篇是《从总书记七一讲话品读中央用人导向》。2011年7月1日上午10点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当时我在省委创先争优办跟班学习,上午通过网络在人民网自己同步收看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文字版,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干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因为自己长期在组织部门工作,对中央领导对

干部工作的一些讲话要求接触不少,当看到总书记提出的“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时候,自己马上觉得这段话是用人导向的新提法,稍加思考,立即动手对这段话谈自己的认识,到吃中午饭的时候,办公室的同事说:“走,吃饭去了!”我说:“你先去,我还有点事情。”中午12:20左右,我完成了时评《从总书记“七一讲话”品读中央用人导向》的撰写,读了一遍看看没有错别字之后,我把文章发到了七一社区,然后才去吃中午饭。由于这篇文章从写作到网上发布的速度快,7月1日中午12点48分就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刊发了,当天下午2点钟,新华网制作了“学习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专题网页,里面刊发了5篇网友发布的学习体会,该文就是其中之一。而且第二天,该文还被解放日报以《用人导向关乎事业成败》为题进行刊发。

现在回头来看,我觉得这篇时评最大的特点就是抓点快、创作快、发布快,如果当天没有写出来或者没有再网上发布,过几天以后再写,效果就不可能这么好,而且也不可能被《解放日报》及时刊发,所以时评写作,有时候就是要玩个快,新闻出来就要迅速找好切入点,立马写,过几天新闻热度过了,你再来写就成为昨日黄花了。

再举一个例子,《落马书记“手太长”有何警示?》的写作过程。2014年5月6日星期二上午8点30分,我在党网QQ群中看到了相关话题约稿,刚好那天有点时间,就开始阅读新闻、撰写文章,10点零9分的时候完稿并在七一社区发帖,前后1个半小时,这篇文章当天上午被推荐到人民网首页。撰写此文的过程如下:一是全文读新闻、找出评论点,我的评论选题为落马书记“手太长”。

因为新闻中说到“多位干部称其心太狂、手太长”。二是迅速搜素了解相关背景资料。我在网上搜索了解了毛小兵落马的相关新闻报道。大致看了几篇,其中一篇产生了一些论据。他曾称“廉政是我们放手工作的底气。”曾多次要求加强基层廉政建设, 据《西宁晚报》报道,去年年底,毛小兵在湟中县考核工作时就强调,“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严于律己,打好预防针,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从小事抓起,从节日抓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通过作风、纪律的力量,端正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这些素材被我用到了稿件之中。另外文章中用到两个论据,来源于我之前学习在大脑中印象,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手莫伸”和“扣扣子”的那两段话。前一个来自于总书记在纪委全会的讲话,后一个来自于前天总书记和青年学生座谈时候的谈话。大脑中有印象,用的时候还必须去网上搜索到准确的论述。注意,引用领导人的言论一定要准确,千万不要出差错。三是确定论述先后顺序。这篇文章共5段,第一段交代新闻由头,从新闻中选择你要论述的对象,简练表述,注明引用的媒体。第二段从总书记讲话要求引出评论中心论点,即——毛小兵“人太狂,手太长”的案例再次提醒各级官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第三段论述毛小兵言行不一致的问题。第四段论述“言知之易,行之难”的问题。最后一段从制度上论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无法伸手”、“无法插手”。这个结构写完后我自己觉得也还有些问题。主要是第二段和第三段感觉有重复,但时间不等人,来不及伤筋动骨了。四是围绕自己的构思装论据、表达观点。这个过程还是比较痛苦,一定想方法用最少的话语说清楚自己的观

点。五是修改。大致框架搭出来,有了毛料以后,逐段逐句逐字进行反复推敲、对比、搞妥。大致这篇文章就这样出炉了。

对话题类时评,有几点体会还要谈一下,一是速度要快,快速阅读、快速搜集素材、快速写作。二是开口要小。我一般对一则新闻往往会先去找一句有感觉的话,盯着一句话去写作,不要面面俱到,企图短时间表达更多更全面的观点。三是材料要厚。功夫在诗外,材料无非就是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直接材料来自于新闻。这个不难。间接材料来自于积累。平时要多看多收集,脑子要有素材,用的时候才来得及。四是注意论据的精当。一篇好的文章,恰当引用领导人的论述有助于增强评论的力量。但一定要注意“搭配得当”,而且要注意“准确无误”。现在回头来看,其实这篇文章除了速度快以外,很多地方没有来得及“精打细算”,很多地方不成熟。

看过一个笑话,古代有个秀才,他写文章写不出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家里面团团转。他妻子在旁边就问他,“你转什么?难道写篇文章比我们女人生娃娃还难吗?”他说:“肯定难啊,你们女人生娃娃是肚里有货,我是肚里无货啊!”这个讲的什么道理呢?就是讲材料,平时大家一定要学会积累材料,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大家平时不注重积累材料,收集材料的话,到用的时候你肯定就觉得捉襟见肘,左右为难;如果平时你注重材料积累,在写作的时候自然左右逢源哪,信手拈来。材料从生活中搜集到的事实和结论,材料主要分占有、鉴别、选择和使用四个环节。

四、厚积薄发谈材料

一是“占有”材料,重在一个“多”字。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茅盾在《有意为之——谈如何收集材料》中说:“采集之时,贪多

务得,要跟奸商一样,只消风闻得何处有门路、有货,便千方百计钻挖,弄到手方肯死心,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可称之为“货”的,便要屯积,不厌其多。”他还介绍了一个“拉拉扯扯”法,就是你定了一个标题,由此及彼,从古到今,迅速在较短时间积累很多材料,然后分析这些材料到底哪些可以用到这篇文章中,我每写一篇时评文章都在竭尽全力,感觉是这篇文章写完以后我再也不会再写其他文章一样,作家秦牧讲过“ 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

二是鉴别材料,重在一个“精”字。判断材料的轻与重,大与小、真与假、典型与一般。精挑细选,用最重要、最有代表性、最典型的真实材料来作为论据,力求实现新材料、新观点、新论据。

三是选择材料,重在一个“严”字。占有材料讲究“以十当一”,选择材料,则要“以一当十”,以“严”为上,矛盾同志在《有意为之——谈如何收集题材》一文中,对材料选择同样用了一个精辟的比喻:“选用的时候,可就要象关卡的税吏似的百般挑剔了;整整一卡车的“货”,全要翻过身来,硬的要敲一敲,软的要扪一把,薄而成起的,还得对着阳光照了又照,一句话,用尽心力,总想找个把柄,便扣下来,不让过卡”。怎样选择材料呢?重点是“四要”,要围绕主题来选择材料,如果你写群众工作的一个题目,搞一个学习型党组织的材料自然是“材”不对题;要选典型的材料,典型的材料往往很容易形象生动地显示事物发展的本质、本源、本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要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四是使用材料,重在一个“活”字。灵活使用,重要的宜详,次要的宜略;新材料宜详,旧材料宜略;人所难言者宜详,人所易知者宜略。如果你讲的是谁都知道的故事,你说的是谁都懂的道理。编辑怎么会发你的稿件呢?总之,文章的材料应做到博采、精鉴、严选和活用。

五,言简意赅谈议论。

首先力求“短些短些再短些”。一篇千字文章,有一两句话语提升自己,足矣;一篇短小时评,有一两行文字打动他人,足矣。时评文章要有感“短”发,把自己的观点用最精简的文字“亮”出来,我刚学习写的时候,大多文章都写1500字到1600字,后来慢慢的我就只写1200字左右,今年我一直在琢磨如何尽量写600字的短文。因为现在已经进入了读题时代和碎片化阅读时代,如果你再搞个长篇大论根本没有人看。美国有个学者分析过的,现在人们在网上阅读、关注一个事的注意时间量不超过十五秒钟,15秒钟还没有打动他,这篇文章已经失败,我们应该尽可能写短文章,写千字文。现在一些纸质媒体的稿件也越来越短小精干,例如,人民日报“仲祖文”一般就800至1000字,人民日报《今日谈》要求短小精悍,一针见血,文笔流畅,不超过500字,《人民时评》不超过800字,《人民论坛》不超过1200字、《党员论坛》和《党员来信》的文章一般也就400至700字。 《甘肃日报》“兰山论语”、“黄河时评”一般800至1200字,江西日报头版“求是”一般500至600字。大家一定要吃透版面需求,有的放矢。当然,文章小并不意味着内容浅,短文写好比长文更难。要尽可能以小见大,麻雀虽小,要素齐全,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不能邮寄了一个“纽扣”给编辑,却希望人家给你缝一条裤子。

其次要力求“讲自己的话”。七一社区时评大牛罗瑞明先生有一篇时评写作体会,标题就是《时评人要学会讲自己的话》。我们刚学习时评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看别人的文章, 2010年的时候,我基本上每天晚上我都抽出点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大概“扫一下”当天采用的稿件,看看人家写些什么,框架是怎么布局的,怎么批评,批评的度和技巧。但“看看”不是“抄抄”,切忌抄袭别人的作品,因为大家都在写都在看,千万不要养成抄袭的坏习惯,要努力消化吸收、逐步学会用自己的话来写文章。

六,层次清楚谈结构

材料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主题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结构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在文章结构安排上,常见的主要有四种形式:

一是三段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是毛主席说的。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予解决的方法,现在人民日报党员论坛经常采用这个套路,提出个问题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提出方法,光讲问题也不行,如果你通篇罗列一些问题,却没有对策和措施,这个肯定也不叫一篇时评。如果你专门去抄名人警句搞些事列没有自己的话也不行。我刚刚说的要学会讲自己的话。刚开始的时候你可以借鉴别人,搞个拐杖来杵着拐杖走。写多了以后你一定要学会丢掉拐杖自己走路。哪怕自己的话语有点粗糙,没有文采都不关键,关键的是自己要先消化吸收,讲出自己的道理,亮出自己的观点。例如《“说了算”更要“定了干”》一文。

二是并列式。并列式,简单说就是步调一致,平头推,齐步走。例如《新班子须做到“五不要”》(载于2012年3月26日人民日

报)这篇文章从“不要埋怨前任,不要标新立异,不要大动干部,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墨守成规”五个小标题进行平推式论述,文章先被新华网采用,围绕一个标题打三个到四个“桩”,也就是小标题,然后依次进行论述,“桩”最好三个最多四个,小标题要擦得亮亮的。再如,《有一种官僚主义叫做“笔底生花”》一文,从秘书代“笔”、鞋“底”无泥、无中“生”有、材料造“花”四个方面来批评官僚主义,后来被人民日报以《“笔底生花”要不得》为题刊发。《领导干部的“长宽高”》从领导干部应该“往长处求提升、往宽处多锻炼、往高处多占领”三个方面“齐步走”。《新年送领导干部们“三个有”》,围绕“脑中有政策、心中有群众、手中有典型”三个方面进行“平推”论述。

三是递进式。围绕“由头——意义——问题——原因——措施——思考”进行依次论述,层层递进。先要有由头,就是新闻由头,评论的“靶子”,然后讲一下意义,三是讲清楚问题,问题最重要,四是问题摆出来后进行分析,是思想上的原因,主观上的原因,还是客观上的原因,然后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当然,文章不能千篇1律,有时候你可以集中火力攻克其中的两到三个方面,例如,“问题——措施”、“由头——问题——措施”,到哪山唱那山的歌,总的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

四是“倒金字塔式”。在时评文章的结构安排上,最重要的要放在最前面,也就是“立片言以居要”。这句话据说源自于朱元璋之口,有一次,江南发生水灾,地方官员上报了一个灾情汇报材料,洋洋洒洒,皇恩浩荡,到6000多字以后才说江南出现了水灾”,朱元璋大发雷霆,批示各地奏折必须“立片言以居要”, 把最重要的要放在

最前面。在现在这个碎片化阅读时代,如果一篇文章不能开宗明义,云里来雾里去,像雾像雨又像风,看不明白,自然缺乏让人想看的磁力。我们农村说的一句老话叫做“有肉埋在碗底下吃。”但时评写作必须把肉要放在碗上面吃,最好的东西放在最前面。

七、生动活泼谈语言

一篇千字文章,要尽可能让每个字、每段话都“动”起来,让人耳目一新。具体而言,要做到口语化、形象化、多变化。一要口语化。文章要明白像语言,语言要流畅像文章,学会写自己的话,比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些话非常正确也是经过提炼的,用一次可以,天天用自然就形同鸡肋。我们自己看都觉得无味,各路编辑天天接触这些话,自然也烦。我们尽可能用自己的话表述。比如我原来写新班子要做到“五个要”,用“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不吹我的调,一个都不要”来形容一些领导干部搞一言堂。如果用搞家长制、没有民主这些话来表述,自然就没有这么形象。大家要学会在自己的文章中巧妙引用一些俗语、歇后语,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比如在《从总书记七一讲话品读中央用人导向》一文中,我引用了“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的顺口溜来作为以德为先的论据,读上去自然就比较生动一些。二要形象化。例如我写《改进文风要练基本功》这篇文章,从染一身“泥土味”、建立三个“小仓库”、善用一口“腌菜缸”三个方面来论述,相对于我其他文章而言,语言就比较形象生动。 三要多变化。既要有提炼语言,也要有群众语言;既可以引用历史语言,也可以使用网络语言,既可以巧妙嵌入一两句古诗词,也可以用上一两句流行歌曲。比如,我写《书记当版主,这个可以有》,“这个可以有”就来自

于春节联欢晚会赵本山与毕福剑携小沈阳、毛毛上台表演的喜剧小品《不差钱》。

八、画龙点睛谈标题

常言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文好题一半。” 毛主席也说过“凡新闻,标题必须有内容。原题并无内容,不能引人注目。”“标题要吸引人看,这很重要。” 一个好的标题会让文章大放异彩。时评文章的标题最好能够在10个字以内搞定。我写一篇时评文章,大多数时候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琢磨标题,标题想好以后,这篇文章准备写写什么、怎么谋篇布局,已经在大脑中有了粗线条的构思,把功夫下在标题上,一是可以增强标题的“诱惑力”,二是可以增强写作过程中的“粘题力”,防止跑题。标题制作不妨多在“五型五法”上下功夫:

一、直奔主题型。直接亮出自己的观点,向读者说明文章中所谈的主要内容。 例:《把严肃换届纪律一抓到底》(总公司)、《向“喷绿漆”式政绩观说“不”》(云南日报)、《把“官德”放首位》(浙江日报)、《领导下乡不打招呼值得提倡》(河北日报)、《村改居:换牌子更要换职能》(中国组织人事报)、《善用三件宝》(人民日报)、《党建工作也是生产力》(中国组织人事报)、《杨善洲值得大学生好好学习》(湖北日报)、《多些将心比心和以心换心》(湖北日报)、《群众工作重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中国组织人事报)、《善于“回帖”也是一种领导能力》(中国组织人事报)、《干部监督应该多方互动》(人民日报)

二、他山之玉型。引用领导干部或者普通干部群众的话语作为标题。《“永久”和“飞鸽”都得要》(农民日报)、《别把难处留“后任”》(人民日报)、《多些“婆婆嘴”常敲“小木鱼”》

(中国组织人事报)、《从董必武“要甘当配角”说起》(山西青年报)、《“搭台子”才能“引才子”》(中国组织人事报)、《“说了算”更要“定了干”》(人民日报)、《警惕层层搞“重心下移”》(江西日报)、《去去“车子去不了的地方”》(江西日报)

三、并肩作战型。把两条新闻、两个人、两件事情放在一起论述。《总书记的“扣扣子”与总理的“甩膀子”》(哈尔滨日报)、《胡锦涛的信心和温家宝的决心》(浙江日报)、《从胡总书记的“隆冬供暖”到温总理的“无限忧民”》(人民网)、《从焦裕禄到杨善洲》(徐州日报)

四、诗词歌赋型。诗词歌赋本精练,信手拈来做题目。《“千人计划”为中国梦插上“隐形的翅膀”》(人民网)、《“万人计划”让人才工作走进“春天里”》(人民网)、《包容性增长和科学发展观不是“萍水相逢”》(六盘水日报)、《品味杨善洲的上“善”若水

厚德“绿洲”》(人民网)、《“狱中写诗”的贪官留下“警示深深深几许”?》(人民网)、《民意“步步高”源自干改“实打实”》(人民网)

五、灵活修辞型。灵活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制作标题。(1)疑问法。 例:《“湘潭神女”事件的查处说明了啥?》(载于青岛日报)、《直接联系群众的脚步往哪里走?》(载于云南日报)《公开差额选拔干部职位趋向高官化意味啥?》(载于江城日报)、《“十二五”要不要带上“十一五”?》(人民网)、《组织工作满意度为何能够“三连增”?》(人民网)。

(2)比喻法。例:《“还不够”先生就不要请来了》(湖北日报)、《“第二基层”现象需警惕》(人民日报)、《群众需要“大棚式”干部》(人民日报)、《直接联系群众的脚步往哪里走》

(云南日报)、《领导干部要能够当好“创可贴”》(定西日报)、《创先争优莫要成了“套娃”活动》(人民网)、《服务平台莫装“声控开关”》(人民日报)、《纪律检查应在干部选拔前》(徐州日报)、《下基层莫成“五大派”》(海门日报)、《让“涂改”干部无藏身之处》(党的生活)《常去看看“最后一公里”》(长沙晚报)。

(3)对照法。对比鲜明,突出所论的矛盾。 例:《“上来”与“下去”》(人民日报)、《别总让“一把手”一把抓》(人民日报)、《“仰头”与“低头”之间的变化》(徐州日报)、《“无根树”上挂的是“妄为果”》(郑州日报)、《走基层,下得去还需抓得“活鱼”归》(宜宾日报)、《顺耳更要顺心》(中国组织人事报)。

(4)翻造法。对成语。俗语进行改装、翻造。例:《“言传”更要“身教”》(人民日报)、《下基层不能“点”到为止》(云南日报)、《“兵僚主义”同样害死人》(徐州日报)《“笔底生花”要不得》(人民日报)、《原则最好别加“上”》(湖南日报)《“善其事”与“利其器”》(社会主义论坛)。

(5)谐音法。例:学会管“理”(人民日报)、《“整改”要“真改”》(甘肃日报)、《“作为”与“座位”》(甘肃日报)、《要“贴心”不要“铁心”》(徐州日报)、《年轻干部要重前途莫要贪“钱途”》(人民网)、《“以民为本”更要“以民为先”》(徐州日报)、《简报别成“喜报”》(人民日报)、《有“感”更须实干》(云南日报)、《莫让调研成“调演”》(云南日报)。

时评类作文讲解

经典语录及经验之谈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15种公文写作方法讲解及案例

社会实践论文格式与写作方法详解讲解

读后感写作方法及

五年级写作方法及

经验之谈

经验之谈

经验之谈

经验之谈

时评写作的方法及经验之谈讲解
《时评写作的方法及经验之谈讲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