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从人力资源角度解读总经理辞职事件引发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1 16:26: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从人力资源角度解读总经理辞职事件引发的思考

2010年-2011年,《一位总经理的辞职信》和《对(一位总经理辞职信)的回复》发表后,在各类论坛引起广泛的争议和探讨,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当代职业经理人与老板深层的纠结和困境。

五年后,该企业经营状况确如当初职业经理人的判断一样,今日再想涅槃重生绝非易事;而职业经理人的结局本身已经是一种失败,他算得上一个清醒的管理者,却难当灵魂式的变革领袖。

当初,如果彼此能够坦诚深入地交流,正确认识并准确定位,这对欢喜冤家本是一对绝配:该职业经理人如果不是被硬生生安到了总经理的位置,或者退一步,该总经理能帮助老板解开“对老臣的感恩”的心结,而非采取太过理性、冷血的做法;反过来,如果老板能适时学习和改变,敬畏流程和制度,哪怕退一步,在1/4是亲戚的复杂环境下,进行充分的授权,并协助解决“老臣”们外围问题,而不是“鱼和熊掌兼得”的瞻前顾后„„也许各取所长后,能演绎出彼此事业的辉煌。可惜这个时间没有如果,双方都过于自我,导致了无法挽回的结局。

在喊腕叹息的同时,对目前职业生态的警示又是什么?下面从五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博弈的根源

中国的职业环境中,鲜有空降职业经理人与企业长期成功合作的案例,即便职业经理人在职期间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最终的结局也未必皆大欢喜。有些企业甚至一年能换几个总经理。职场中,老板与职业经理人这对喜欢冤家,在不信任中维系着脆弱的关系,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就立即各奔东西。

回归到简单的逻辑就会发现,如今的职业环境,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存在两个先天的悖论:一是没有长期共同利益驱动,却不切合实际地期望各自长期利益最大化;二是思想不统一,标准不统一,却试图把对方变成自己思维的影子。

二、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合作的基础

老板与职业经理人有效合作的基础,在于拥有共同的追求和价值观,在理清角色定位和权责的同时,彼此秉承开放、包容的心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将决定双方合作的深度(授权程度)。

目前职业经理人与老板的合作关系是“先试婚,后恋爱、再结婚”。当然也有急的,不“恋爱”,直接结婚(正式公布职位),结果就是“闪婚”。中国式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合作,开始都是好的,但“蜜月期”一过,彼此感觉怎么都不满意,有些干脆一拍两散。

良好的合作,基于各方彼此的相容,是不断摒弃各自的偏见,取长补短的一个过程。随着人员、规模的膨胀,企业既有的管理模式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制约因素,要想实现螺旋式的发展,就需要不断的管理创新,而徘徊后的每一次螺旋上升,对企业来说都是一次艰难的“坎”,对原有的核心管理团队也是一次蜕变。这时,如果核心决策者不能反思自己,突破自己,企业就会陷入停滞,进而衰退。

因此,站在老板的角度,要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现状,了解自身管理存在的局限。企业招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企业需要突破的瓶颈是什么?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未来要做那么方面的变革?需要匹配怎样类型的人才?团队的角色应该如何搭配?可能遇到的困难会是什么?企业变革的风险有多大?招人是基于快速发展的短板弥补还是停滞不前的破旧立新?是局部问题还是全局问题?站在职业经理人的角度,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及劣势,自己的强项在哪里,善于解决那类问题,弱项在哪里,如何才能有效规避。人之相惜惜于品,人之相敬敬于德。观其人,知其事,往往人圆满了,其事业才能圆满。如果对方是一个将承诺看的重于生命者,此人可贵,可终生追随或选为左右。

三、老板与职业经理人战略思路的配合

战略是对该做事情的统筹规划。老板与职业经理人战略思路有效配合的前提,是双方对企业愿景的认识统

一、标准统一。这种认识的程度决定双方合作的宽度(允许管理的幅度)。

在管理中心,再高明的战术也有无法弥补战略的失误。因此在确定目标计划时,要慎重、严谨、合理。在确定之前,老板和职业经理人都要面对四个层面的问题:想干什么,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 不同的企业,往往有不同的文化积淀。作为老板,要如实告知企业现状,管理的症结,问题的原因,期望的结果。然后明确不同阶段的目标要求、彼此的角色定位、职责的界定和激励方式,责、权、利如何划分等,必要时可以形成备忘录。如果担心未来有太多不确定性,至少要明确第一阶段的任务目标和角色定位,哪怕借职业经理人之手“清君侧”,也要如实相告,否则以职业经理人的智慧和判断力,很快就能觉察出老板的意图,同床异梦的合作,不可能获得理想的结果。

职业经理人要在既定的时间内迅速了解组织的现状,尽快拟定出组织目标为出发点,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包括需要的资源、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以及每个阶段输出的结果,然后与老板深度沟通,达成一致。

一旦计划确立了,彼此就应该尊重这种工作的契约。职业经理定期主动向老板汇报工作的进度和遇到的问题,并在一起协商。有些敏感的问题即使有把握处理好,也要及时征求老板的意见,目的是让其参与和了解事情的过程,以弱化小报告的影响,除草的最好办法就是种庄稼。

笔者接触过几个二次创业成功的企业,无一例外都是老板首先意识到自己观念和管理方式需要彻底转变(老板是决策者),然后心态归零,重新提升自己,并通过引进职业经理人进行必要的授权,实现了再次腾飞。然而可怕的是,大多数企业老板被昔日的成功冲昏了头脑,固执已见,看不到自己才是问题的最大根源,导致企业未老先衰。尽管没有一个老板想让自己的企业倒闭,但是客观事实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很短。

四、如何成功实现工作的推动

战略为道,是“做什么”,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推动为术,是“怎么做”,是管理的艺术。职业经理人的成败,往往不是死在业绩上,而是死在关联的处理上。

职业经理人空降到企业后,周围的人们往往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密切关注着,这时一招不慎,有可能满盘皆输。一个企业颓势,往往是长期管理不善的结果。在企业招聘时,连老板都未必有充分的心里准备,更谈不上提供一个不受掣肘、没有内耗、轻松干事的工作空间。作为高成本“能人”的职业经理人面对的往往是呆滞僵化的运行机制、盘根错节的家族势力、紧张复杂的人际关系、人心涣散的组织环境、老板急切的变革期待,等等。

对于职业经理人“刺头”不能化敌为友就做到“慈不带兵”。对这类人的处理不仅要果断及时,更要做到杀鸡儆猴的目的,要是有背后操作更可起到敲山震虎,最怕的是职业经理人风风火火,老板瞻前顾后,缩手缩脚。等到无法统领三军时,一切晚矣。

淘汰换人能否处理得当,也决定职业经理人成败的潜在因素之一。也许那个刚被自己处理过的阻碍变革。冥顽不化,正是老板一起长大的发小或晚辈,他连老板身上几只痦子都知道,老板肯定不想背“过河拆桥”的骂名,因此对待“老臣”,实在没法安置的,就要设法说服老板用人情去解决人情的问题,在管理上桥归桥、路归路。要么送一笔赏金或股份,要么培养成企业的供应商等等。

在职业经理工作推动的过程中,老板要给职业经理人充分发挥的空间,并坚定地支持职业经理人,只要是非原则问题,职业经理人错了也要支持。只有核心团队齐心协议,才能带动组织实现质的飞越,才能让企业实现焕然一新的转变。

五、如何评价职业经理的是非功过

评价,是以约定目标为基准对测评者实绩的评定,这将决定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合作的长度。客观公正的评价,则体现了老板的智慧。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大都饱受争议的人物。如果好人说他好,坏人也说他好,此人必定是滥好人,要么是大奸之人,要么是大善之人。问题是这是企业所需要的吗?

因此,对职业经理人的评价要回归到问题的本质:企业招聘他来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看员工的脸色和评论吗?任何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结果也会截然不同。例如晚上主动加班,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在浪费电费等能源;如果别有用心的话,还可以理解成能力不够,该白天做完的事只能晚上补课,甚至还可以说“都不知道他加班在干些什么”等。

客观、公正的评价说来容易,实际操作非常之难。既不能只要结果不看过程,因为短期毕竟无法靠业绩数字说明;也不能等长期业绩结果出来再验证,一旦遇上不称职者,将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最好分不同的时间段和纬度进行评价。譬如,短期看思路、中期看行动、长期看结果。除了客观指标外,文化的兼容也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纬度。譬如,允许试错的范围是什么,底线是什么,哪些是企业崇尚的,哪些是不能触碰的红线等等。

在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配合中,只要彼此明确角色定位,各司其职,一切围绕为客户更好地创造价值,而且彼此常怀感恩之心,闭门常思自己之过,就不难实现老板、企业与职业经理人多赢的局面。

2017

张尊地 年1月3日

校车事件引发的思考

从悲剧角度解读沈从文

托管班事件引发的思考

从企业经营角度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思考

从作者的角度解读文本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爱情论文

从PMC的角度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从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思考

从举手引发的思考[推荐]

从朗读者引发的思考

从人力资源角度解读总经理辞职事件引发的思考
《从人力资源角度解读总经理辞职事件引发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