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小学环境教育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13:57: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小学环境教育调查报告

【摘要】: 本文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介绍了目前舟山市部分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现状.分析并阐述了现阶段中小学环境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对现阶段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方向,方法,途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环境,环境教育,途径,方法.

前言: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

因此,开展环境教育已成为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之一,为了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事实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加强环境教育,和环境科学方面的知识.

环境教育的兴起起始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发达国家.

20世纪中叶,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民众的消费水平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者中市场经济机制的刺激下不断提升.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远离自然造成的异化使人类忘乎所以地认为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有了科学,技术,似乎自然就会驯服地为人类提供一切享受.[1]

但是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营过程中,资本在不顾一切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的同时,一方面创造了“消费文化”这一当代时尚,另一方面所制造出的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自工业革命以来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重的环境问题及公害事件促使发达国家的民众开始觉醒并认识到,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将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害,人们必须重新认识人和环境的关系.生活消费的多样化也促使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生活环境的舒适度,要求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关注人类的生存的呼声在西方越来越高,发出这种呼声的人群也越来越庞大.

人类“对环境的觉醒”是石油工业污染触发的,但随着认识的提高环境问题和环境教育的内涵都在迅速加深.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 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面向可持续发展而重建教育”,指出“教育对于推进可持续发展,提高公民对应环境和发展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赋予公民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环境及道德方面的意识’,‘价值观与态度’和‘技术与行动’,以有效的参与意识决策”.建议“开展一个全球教育活动,以加强环境无害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价值观念和行动”.[2]环境教育不仅局限于传授一些有关环境的知识,更强调的是态度,价值观和行动;环境教育已经提高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环境教育发展于20世纪80—90年代中期.就环境教育的内容而言,那一阶段环境教育的重点在于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这一点与当时中国盛行得以传授和灌输为主的教育主流文化及教育现状是一致的.而且,在当时,可以说环境教育就是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知识对象不同罢了,环境教育是在正规教育中进行的,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则是在非正规教育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从环境教育方法上看,当时进行环境教育的方法多是讲授,灌输,正规教育中主要是通过讲座,相关科目的课堂渗透,选修课,课外活动中讲授和灌输等渠道实

现;非正规教育也是通过讲座中的讲授和灌输,媒体中的讲授和灌输等渠道实现的.

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环境教育的冲击是非常大的.20世纪90年代末期—现在,我国的环境教育工作呈现出新的特征:(1)民众对于环境的关注空前高涨,我国相继出现了一些非政府的明间环保组织和环保社团.(2)少数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方式,方法发生了改变.其中教育管理方面出现了学生参与学校的部分管理,监督工作,其环境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到对人和人的关系的讨论,教育和分析,环境教育这个术语已经变得不足以描述这些小学所进行的这种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这个词汇开始在某些小学取代环境教育的称呼了.(3)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开始成为媒体的工艺广告中的重要主题之一.[1,2]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环境教育在中小学开展的深度和广度,我们依据国家教育部制定有关环境教育的达标要求对小学,中学不同层面的学生作了大量的问卷调查.目的是考察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3]:1.环境意识(促使个人和社会群体对整个环境及其相关问题有所认识);2.态度(促使个人和社会群体认识环境的社会价值,关心环境状况,具有积极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动机);3.知识(促使并帮助个人和社会群体对整个环境,有关环境问题以及对人类在环境中生存的重大责任和作用有基本的了解);4.参与(帮助个人和社会群体对环境问题产生一种责任感和迫切感,以便保证采取适当的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调查内容:

环境教育展现的是一种新的文化思潮,教育思潮的影响.这种新的文化思潮就是可持续发展.[1]

在这次设计问卷内容[4,5,6,7,8,9,10,11]时,我们参考了一些发达国家对环境教育的理解.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比发展中国家的水平高,民众的经济收益大多不是通过与自然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的,更多地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发生经济关系后获得,因而对环境的理解比发展中国家要广泛.发达国家的环境教育中认为“环境”应涵盖三个方面[1.3]:1.自然环境;2.社会环境;3.人的精神环境.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教育还大部分认为就是指自然环境,最多扩充到社会环境,鲜有提及人的精神环境.

因此,在这次问卷内容上,我们尝试把社会环境知识及人的精神环境作为考察的主要内容.三部分的比例依次为:自然环境占26%,社会环境占48%,人的精神环境占26%,(中学生).自然环境占24%,社会环境占48%,人的精神环境占28%,(小学生).

三.调查实施过程:

本次调查对象为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以及初二,初三,高一学生.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可信度,问卷采用集中填写,当场收交的办法,并事先向学生说明该问卷与成绩评定不挂钩,要求学生如实填写且互不讨论.在调查对象明确调查意义及如何操作后,攻击发放问卷669份,回收649份,其中作废16份,实际有效649份.

四.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1.从表1–1,1–2中可以看出中学生对自然环境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比较好,但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广度还远没有达到要求.例如第3题的作答明显表现出初中学生的自然环境知识面较窄,学习较局限于课本,对距离我们生活较近的自然环境知识却显得比较陌生.再例如2,5题,学生只是初步了解但不十分清楚.从小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掌握程度较好.因为依据小学生学习特点,他们的知识系统能力还没

有形成,所以完全正确率不是很高,但是从错误率来看,小学生的自然环境知识掌握得不错.

2.对于社会环境知识的考察从表2–1,2–2中可以看出中学生的环境意识要优于小学生的.这部分的知识多与生活相关,对于生活中的大多数环境问题,中学生多表现出了较多的关注程度.但对于塑料不可以再利用,卖血造成的污染,光污染也是城市主要污染等,同样表现出了这部分知识的匮乏.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环境意识还是较好的.

3.关于人的精神环境这部分知识,我们主要是从环境态度和参与程度两方面来考察的[3].下面依次来说,(1)态度:中小学生均表现出了较好的环境态度,具有积极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动机.(2)参与程度: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不强,学生已经认识到某个行为会对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但很难所有同学都会采取适当的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也说明学生的环境参与还需要我们环境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当然这也更缺少不了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创建一个良好的道德和法制社会.

五.对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思考:

从环境教育的特征来看,它所提倡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与素质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是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内涵的充实和丰富.所以,环境教育首先是对现行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式的重大挑战.一种不适宜的教学方式会明显地限制教学目标的达成[1.3].因此,一位成功的环境教育教师应当转变教育风格做到:教师不应当把学生仅仅当作是一个低己一等且待接纳的容器,而是将学生当作与教师具有平等地位,彼此需要交流,学习的活生生的人.教师的作用不应当再只是充当一个灌输知识的机器,或提供知识源泉的水库,而是应当成为引起学生学习需求的一个动力引擎.此外,在学生的这种主动学习过程中,教师因人而异地进行必要的引导,

中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中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中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中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中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涵义

关于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思考

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环境调查报告

环境调查报告

中小学环境教育调查报告
《中小学环境教育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