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村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0-03-03 05:46: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语文

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与对策

怀化市芷江县罗旧中学 梁早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口语交际能力愈来愈成为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是新时期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在新时代下,培养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然而,现实的中学口语交际教学并未如众望所归,特别是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对我县农村一线教师及学生所做的“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现状的调查,其结果让人大失所望,几乎全部农村中学的口语交际课都是名存实亡,偶有开展也是形同“作秀”而已,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及实践中从教师到学生都存在着认识不足,不重视。

一、农村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1、口语交际教学倍受冷落,少人问津。

很多教师教学中根本无暇顾及口语交际,要么干脆不教或布臵学生课后自读单元知识,要么只是“蜻蜓点水”地简介一下。教材上口语交际内容形同虚设,学生感兴趣的就浮光掠影地浏览一下,不感兴趣的则臵之不理。很多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都未将其列入,有目标、有内容、有顺序的口语交际训练在农村学校中几乎是一片空白。

2、交际知识传授有余,交际实践训练不足。

不少语文教师虽清醒地认识到培养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教学中也注意结合学生的交际需要,给学生介绍了有关的知识与技巧,但往往是交际知识传授有余,交际训练不足。有的教师教学缺乏系统性,课堂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在双向互动的语言交际实践中的训练几乎没有。结果是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常常是“纸上谈兵”,缺乏实际成效。

3、口语交际都缺乏科学评价,导致教师和学生认识的偏差。

各种级别的语文考试中,对学生的口语交际都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查形式,这种考试导向就造成了“重成绩,轻口语”的现象。教师和学生对考试成绩更看重,认为只要考试成绩高,就是学好了语文,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学生对口语交际不够重视。

4、老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也参差不齐,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缺乏正确引导和有效的示范作用。与城市中学相比,农村中学教师队伍水平差异大、综合素质不高。农村教师在观念、能力及水平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通过很多方面可以反映出来,且贫困地区优秀教师流失严重。许多教师仍旧存在陈旧的教学观念,对教学的理解与学生们的要求,一直都没有跳出传统的思想。

二、改善农村初中口语交际教学对策。

1、学校应当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

很多学校比较重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通过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并将这种思想传达给所有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例如在进行教学考核时,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等。

2、教师要提高自身能力。

这里所说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即普通话水平和授课技巧。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在教学中坚持使用普通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给学生树立榜样,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变换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变枯燥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时,教师的授课技巧就应该不断创新,针对学生的发展要求,寻找适合教学方式。

3、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想说、敢说。

在农村,一些语文教师不能尊重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因此,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陈旧的、师生不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使学生想说、敢说,勇于与人交际,充分展示个性,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乐趣和自信 。所以,农村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师生关系不平等的观念,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课后与学生进行朋友式交流,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提升农村学生的主动进行交际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自我的需要、真实感受,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听自己愿听的话,使学生想说、敢说,并在交际中获得乐趣和自信。

三、上好口语交际课的一些尝试。

1、创设情景,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口语交际活动中,这项工作才能取得实际意义。创设活动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创设情景,可以通过声、光、色、像等技术手段来营造。在日常教学中,用课件、录像和影视片段,以刺激学生的感官,能给学生充分的语言源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实现真正的想象和开放的表达,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交流欲望。口语交际主题课,应完全放手给学生去主持、开展,老师尽量当好旁观者、引导者,适时点拨,教给方法,不仅让学生会说,而且让学生说好,让他们发挥潜能到最佳。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更具多向性、互动性、情感性。在这样的情景活动中,教学内容与文明礼仪教育融为一体,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了学生的情感,口语的规范训练也落到了实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就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得到了锻炼,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联系生活,因地制宜,开发资源。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教学的领域就有多宽广。把学生的视角从课本延伸出去,利用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为学生营造更多的口语交际情景。如我曾经为学生布臵了一个“到生活中采风去”。为了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更好的体验生活,可以布臵学生分成小组走出校园,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去采访,调查,搜集当地的地方节日名俗、民歌、名人轶事、古迹等,之后请学生谈自己的收获,这一活动使同学们尝试面对社会生活,面对人生,有新鲜的一面,就会有不少的心得体会,一谈起来是滔滔不绝。学生们的各种感受交织在一起,给自己上了一堂最好的人生教育课,也增加了学生对乡土知识的了解,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无疑是口语交际的活水源泉。

3、重视学生个性,循序渐进。

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天可以形成的,一个班四五十名学生差别很大,我们要给每一个学生同样的实践机会,就要顾及学生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应有的能力。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腼腆、羞于启口;有的学生自卑、胆怯,一说话就紧张;有的学生表现欲强,敢于发言,但不着边际;有的学生一次失败,第二次就失去了信心。针对这么复杂的情况,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下面提供几点建议供参考:

(1)对那些积极参与者要予以充分肯定。因为我们的教学应重过程,重体验,重发展,不应过分关注结果。只要学生在态度上有一定认识,能力会逐渐形成。

(2)对那些活动有顾虑的学生要及时引导。为羞怯的学生引路,为自卑的同学壮胆,鼓励他们开口,为那些生活中有过尴尬经历的同学,作出鼓励性评价,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3)将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层级分解,教学循序渐进。以“听”为例,可以专门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习惯,提出听中的文明礼貌要求,培养学生听后总结概括要点的能力。以“说”为例,提出声音目标、语言目标、情态目标,分阶段进行,首先要求学生说得响亮,说得通顺,最后要求他们说得漂亮。有些学生一时达不到要求,可以指导他们“模仿说”,提供材料要求“复述说”,让他们准备讲稿“读稿说”,老师示范让他们“重复说”。总之一个目的,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活动,使所有的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4、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的舞台。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发多种口语交际资源,使学生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实践中逐步养成口语交际的良好习惯,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素养。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1)开展小型的演讲赛或者辩论赛。在上课之前,教师给学生一个话题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一个观点,给学生一些提示,并给予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在上课时,教师只需要旁观,由学生进行组织,课堂完全由学生掌握,教师只需要在必要时提出一些要求和组织纪律。虽然这种活动有一定难度,但是在演讲和辩论赛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提升表达兴趣,提高口语生成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年级的不同注意难度的把握。

(2)成语接龙或者故事接龙。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虽然升入了初中,但是兴趣爱好还保留在小学时,对讲故事、成语接龙都比较感兴趣。教师在上课之前给学生一个故事的开头,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续写故事的发展。或者是给学生一个成语,由学生现场进行成语接龙。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将课文内容改编成话剧或者小品,学生进行表演。初中学生的表现欲一般很强,但是由于课业的繁重,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上课之前,教师根据教学进程,让学生将一个故事或者课文改编成话剧或者小品,并且表演出来。在改编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口语生成能力,还能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充分挖掘他们的交际才能。

(4)利用课前“三分钟”说话,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每节课开始时,让学生讲讲当天的趣事或者见闻,每天两个学生,全班学生按组逐一上台,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两到三次登台的机会。由于人人都上台,并且事先有准备,学生基本没有心理压力,不管是内向的学生还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都敢于登台,有不少学生还有出色的发挥。这种方法对那些怯场的学生是一种有力的支持。随着锻炼的次数增多,那一部分学生也敢于在课上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三分钟说话法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口语表达环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积极的思维情势,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一个学生修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方法、途径,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文海山.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j].广西教育,2007,(14):32-33.

[2] 石晓玲.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3] 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与对策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对策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浅析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与策略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

农村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与对策
《农村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与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