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理论知识(三)

发布时间:2020-03-04 07:32: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理论知识

(三)

1、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的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1)道德品质。(2)学习能力。(3)交流与合作。(4)个性与情感。

2、新课程倡导质性的评价方法,有哪些意义?

(1)质性的评价方法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个分数,不仅具体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较好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这种评价方法对于新课程倡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因为质性的评价方法多以描述和记录为主,即可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那么,质性的评价方法无疑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评价手段。因此,质性的评价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3、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四个工作环节?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2)设计评价工具。(3)收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发展的资料和证据。

四、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

4、反映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些内容?

(1)职业道德;(2)了解学生,尊重学生;(3)教学设计与实施;(4)交流与反思。

5、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变化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管理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首行,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其次,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再次,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

6、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是什么?

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把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第三,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第四,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和尚未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及素质并据此确定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第五,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第六,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7、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运行机制包括哪些内容?

(1)提前进入情境的“预演”机制。 (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 (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 (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 (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 (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

8、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弊端?

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 第二,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 第三,以“权”为本,权力至上。

9、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

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 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10、新课程提出考试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用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

(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五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1、实施发展性评价有哪些建议?

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思想,可遵循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工作。 第一,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了解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与新理念。 第二,组织有关人员,开展讨论。

第三,反思已有的教育平价工作,寻找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思想相一致的地方,进行经验总结。

第四,采取行动,具体实施在讨论和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新评价工作计划。 第五,进行阶段性评价,采用多方面信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丰富、补充和改进评价工作方案。

12、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13、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第一,促进“全面发展”不等同于追求“全优发展”。 第二,评价技术的有限性和教育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14、对成长记录袋进行评分,应注意哪些问题?

(1)评分者的选择。由教师评分,还是由学生评分。

(2)评分方式的选择。把成长记录袋作为整体来评分,还是将各项目单独评分,然后计算平均分。

(3)评分结果报告与交流。

15、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首先,它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其次,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 再次,多元智力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16、什么是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17、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核心是以人为本,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面向全体学生,注意素质教育;(多元智能理论)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三维目标)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互动,多元智能)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活动课、实践课)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过程与结果并重) 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面向世界,跨学科)

18、新课标中的三维教学目标是什么,三者关系如何,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融合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三维目标的落实:①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新教材特点,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落实。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个有机整体,不是三项并列目标,不能将其硬性割裂分开。③三维目标的落实是一个灵活创新求真的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有序地落实。

19、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重视操作实践。它要努力让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主动建构知识,获得经验,提高能力。

20、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民主、平等;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课堂对待教学,新课程强调民主、平等和赞赏; 第二,课堂对待学生,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第三,课后对待自我,新课程强调反思;

第四,对待其他教育者(同事),新课程强调合作。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理论知识(十)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初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数学)

学习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学习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理论知识(三)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理论知识(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