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高校后勤宣传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几点设想

发布时间:2020-03-03 15:31: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高校后勤宣传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几点设想

张虹

(武汉大学 后勤服务集团,湖北 武汉 430072)

[ 作者简介 ] 张虹(1973—),女,江西武宁人,现从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 [ 摘要 ]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后勤基层党组织开展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在基于科学、求实、依法的基本思路上开展后勤宣传工作,从宣传内容、宣传方式、宣传体系等方面试作一粗浅探讨。 [ 关键词 ] 宣传工作 后勤 思路

宣传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后勤不能只知道埋头拉车,酿出了“好酒”,还得会吆喝,这个吆喝,就是宣传。如何做好高校后勤宣传工作,不仅关系到后勤自身的建设发展,而且关系到学校的和谐稳定。随着社会化改革的深入,高校后勤正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经济关系的转换、利益格局的调整使宣传工作面临着来自其他思想领域、信息社会以及后勤发展进程中的诸多矛盾的考验和挑战。此时,宣传工作不仅不能放松,而且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对我们后勤基层党组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必须从后勤体制、机制等自身特点出发,围绕“促进后勤发展、创新组织活动、凝聚职工群众、构建和谐环境”的目标,加强探索这一领域党建工作的办法和措施。

做好宣传工作应该遵循怎样的基本思路呢?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2005年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提出了宣传工作新思路的六字基本要求:科学、求实、依法。笔者认为,这三个方面也是我们改进创新高校后勤宣传工作的努力方向。科学强调的是要把握规律性,既要遵循宣传工作的规律,也要遵循高校后勤工作的规律和高校的特性,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要富于创造性,在内容、形式、手段、方法、体制和机制上创新;求实强调的是要注重效果,立足务实,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避免流于形式;依法强调的是要规范有序,要加强组织,在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就此,笔者作为一名后勤宣传工作战线的普通工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就构建基于该基本思路下的高校后勤宣传工作格局略谈一点粗浅设想。

一、遵循规律,创新后勤宣传工作方式

(一)正确把握导向,坚持围绕中心,突出宣传主题。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宣传工作的根本方针。一方面,必须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来把握后勤宣传工作,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增强后勤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协调集团内外关系,构建和谐发展空间。同时,要把宣传工作融入到后勤的各项工作中去,树立“搞好业务抓宣传、抓好宣传促业务”的思想,实现宣传工作与推动后勤的战略实施、文化建设、优化形象有机地结合,及时反映学校及后勤工作动态,使双方真正了解,从而赢得更多关注和支持。今年,我们对后勤的投资建设、固定资产清查、节约环保、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模范典型、职工文化生活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追踪报道,组织开展对后勤党建和社会化改革的思考和理论研讨等,为配合后勤重点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基本做到了后勤工作开展到哪里,宣传工作就配合到哪里。

(二)掌握主动,抓住时机,提高宣传效果。

随时关注舆论导向动态,掌握主动权,善于把握宣传时机,找准宣传切入点,才能真正发挥宣传工作的先锋喉舌作用。作为宣传部门,要打主动仗,积极主动地介入集团各项工作,自始至终配合各项活动的开展,宣传报道各个阶段的动态、发展;要以师生关注的一些焦点、热点及开展的重大活动为契机,主动策划宣传主题,及时挖掘后勤工作中鲜活的素材,准确报道,保证其时效性;有时还需要事先造势,先声夺人,营造氛围。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教师节、大型会议召开期间等都是我们宣扬节约环保、尊师重教、加强沟通的有利时机。当然,抓准时机并不意味着突击宣传,有什么问题,宣传一下,过去就完了。党的宣传工作,要经常做、时刻做,要形成稳定的工作制度。

(三)创新宣传载体,拓展宣传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开展立体宣传。

当前传播媒介的发展日新月异,变化纷呈,这为我们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地开展宣传工作提供了可能性。根据传播学的媒介工具论,不同媒介在不同条件下、不同传播内容,接触的受众和达到的传播效果也是不同的。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必须深刻认识不同宣传载体因其技术特征上的不同所导致的用途和功能上的差异,充分发挥各宣传载体的特色,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我们除要充分利用好校园的宣传媒介外,还建立了后勤自己的宣传阵地。《武大后勤集团报》编印已有几年的历史,搭建起了一座后勤与师生间的桥梁,在全国高校后勤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今年,集团的网站也进行了调整、更新,成为重要的宣传窗口。此外,重大会议、技能竞赛、日常工作部署、团体活动等都是我们的宣传阵地。在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多样化,多形式,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拓展宣传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既可以开展集中性大规模宣传,又要抓好分散性小规模宣传,做到点面结合;既要利用报纸、网络、简报、电视台、广播台等新闻媒体,还要利用标语、传单、画册、宣传栏等。

二、突出特色,提升后勤宣传工作内涵

(一)贴近实际,突出后勤特色。

后勤基层党组织在进行宣传工作时要遵循“三个贴近”的原则,才能服务学校、服务师生,即: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后勤工作的实际。在宣传内容上要认真做到 “三个结合”,即:思想理论宣传与工作实践宣传相结合;例会式宣传与经常性日常工作宣传相结合;宣传后勤保障工作与师生反馈相结合。党的宣传只有做到了与实际工作和后勤特点相结合,做到上情下达或下情上达,才能深入人心。因此,我们要在高校后勤“三服务、三育人”的宗旨上加大宣传力度;要在深入联系师生、普遍关注热点上加大宣传力度;要在剖析解决办法和解决实际问题上加大宣传力度;要在集团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上加大宣传力度;要在推广先进经验和成功范例上加大宣传力度;要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后勤工作科学发展的思考上加大宣传力度。

(二)开拓宣传广度,挖掘宣传深度,打造后勤宣传精品。

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主要体现在构成宣传内容的信息资源上。每期武大后勤集团报收到的投稿很多,不提文字水平,应该说在广度和深度上还不够,题材略嫌狭窄,内容同质化严重,而另一些方面甚至存在空白点。其实,高校后勤可以说是新闻宣传的“富矿”,富就富在其复杂的服务体系和不同于教学主体的特性,亮点和闪光无处不在,不乏具有较高宣传价值的线索,关键是宣传资源在完成一定 “量”的同时也要达到一定“质”。首先,在宣传面上,要拓展广度、追求深度,要认真做好“四个转化”,即:从集中报道式向集中报道与经常性报道并重转化,从传递领导活动向宣传领导活动与一线工作并重转化,从结论性报道向结论性报道与行进式、全过程式宣传并重转化,从单一形式宣传向多形式、多内容转化。其次,要避免宣传工作表面化、形式化、程序化的倾向,在改进程序性报道的基础上,加强对宣传资源的整体策划,精心组织,可以结合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捕捉亮点,找准视点,运用多种宣传形式,在一定时段对重大事件进行大容量、高频度的报道,树立宣传“品牌”,使后勤宣传不断向“深(有深度)、重(份量重)、新(有新意)”的方向拓展。

(三)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典型宣传和舆论监督是党的宣传工作不可缺少的两大件。当前,后勤宣传更多地沉浸于正面典型宣传,而反映舆论监督的声音不大。不少以典型报道为代表的正面宣传存在表面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空话、套话多,都是优点,没有缺点,模式化、概念化等等。俗话说“别人说不如自己说,被动说不如主动说”。揭示问题时遮遮掩掩,解决问题避而不谈,不但不能化解矛盾而是激化矛盾。因此,为了正确处理好后勤与师生间、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间的关系,我们要采用两面一体的宣传方针,一面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一面是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以“创办师生满意后勤”这个坐标为参照系,在推动后勤工作与实现学校和师生对后勤的期待中寻求最佳契合点。舆论监督应把好“度”,立足点放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改进工作、服务大局上,实行建设性监督,向积极的方面引导。

三、健全机制,完善后勤宣传工作体系

(一)打造队伍,着力培养一批宣传骨干。

目前,后勤战线的宣传力量较为薄弱,水平参差不齐,这也是造成后勤宣传力度不够的原因之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宣传工作也是如此。套用刘少奇同志的话,“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专门的宣传机关去做宣传工作,宣传部的工作做没做好,就看你动员全党做宣传工作这件事情做得怎么样,这件事情做好了,你的宣传工作一定会有成绩;所以,加强宣传机构,增加工作人员,增加一点经费,这是需要的”。首先,要发现和培养一批熟悉一线工作、乐于宣传且善于宣传的专、兼职宣传员,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宣传队伍;其次,我们的党组织要关心宣传员的进步和成长,加强宣传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建设,引导和教育宣传员牢固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再次,要建立多样化的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宣传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宣传员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身边有价值的线索,增强宣传写作基本功,以此提高后勤宣传工作的质量;此外,还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既是对宣传员的肯定和鼓舞,又能广泛地发动和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宣传工作,有利于稳定和壮大宣传队伍,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员”的大宣传工作格局。

(二)高度重视,健全机制,构建宣传网络。

要整合宣传资源,逐步建立健全内外联合、上下贯通、反应灵敏、信息流畅的宣传网络体系,才能使宣传工作整体上台阶。首先,要健全运行机制。领导要高度重视,员工要积极参与,逐步在集团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牵头,以宣传员(通讯员)队伍为骨干,后勤员工广泛参与”的宣传工作网络。各单位也要明确一名精通业务、熟悉宣传知识的领导主抓宣传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其次,要致力于工作制度的完善。“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已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较为稳定的工作制度,在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激励考核等方面制定了一些规定、办法,并将继续坚持和改进,同时,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应积极探索建立新的规章制度,如学生记者(采编)管理办法、危机处理通报制度等。此外,目前,我们还亟待建立稳定的对外沟通机制,扩大宣传外延。我们要主动与校内外各单位多联系、多通气,在加大后勤活动对学校和师生的开放性上多创造有利氛围。近期教育部倡议的高校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就颇可借鉴。由于后勤工作复杂多变,“冒泡”的地方难免不少,所以,建立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定时、随时可以在必要时召开后勤工作信息发布会或座谈会,对增进了解,处理危机是行之有效的。

建立后勤与师生间的认知并最终达到认同,当然,宣传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是有限的。遵循科学、求实、依法的宣传思路,宣传才能有价值、有实效、有作为,可能这种作为是潜移默化的,正如美国诗人朗费罗(H.W.Longfellow)的诗中写道:

The Arrow and the Song(箭与歌)

I shot an arrow into the air, 我将一支箭向高空射出, It fell to earth, I knew not where, 我不知它落在地面何处, For, so swiftly it flew, the sight因为它飞得那样急速,而我的眼力 Could not follow it in its flight.无法追上它的踪迹。

I breathed a song into the air, 我唱了一首歌歌声飘向天空, It fell to earth, I knew not where, 我不知它落在地面何处,

For who has sight so keen and strong, 因为谁有那样敏锐强劲的眼力,, That it can follow the fight of song? 能追上歌声的飞跃?

Long, long afterwards, in an oak很久很久以后,在一棵橡树上, I found the arrow, still unbroken; 我找到那支箭,依然完好; And the song, from beginning to end, 而那首歌,从头到尾, I found again in the heart of a friend.我又发现它在一位友人的心底。

[ 参考文献 ] [1] 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新华出版社

[2] 陈鉴霖,试谈学校文化建设宣传的广度和深度,http://www.daodoc.com [3] 刘少奇,党在宣传战线上的任务,刘少奇选集

[4] 冯宗连,温平,对新时期做好农信社宣传工作的思路与探索,中国金融界网,http://www.daodoc.com [5] 张春林,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传媒思路的调整,博客中国,http://www.daodoc.com

某年街道宣传工作设想

全省高校后勤系统信息与宣传工作会议纪要

街道宣传科工作总结及宣传工作设想

街道宣传科工作总结及宣传工作设想

浅议我国宣传工作的现状及设想

全国高校后勤系统信息与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名单

工作计划和设想

政府工作总结和工作基本思路

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高校后勤集团

关于高校后勤宣传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几点设想
《关于高校后勤宣传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几点设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