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调研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21:01: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调研情况报告

为加快推进我市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5月16日至20日,高峰洁副局长带领市局食品、药品业务处室相关人员一行9人,到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比较成熟的南京、上海浦东、天津三个地区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工作采取“召开座谈、现场观摩、对口交流”相结合的方法,重点了解了调研单位食品药品信用体系的建设模式、具体做法和进展情况,探讨了我市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初步形成了进一步推动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路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南京市。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开始于2014年,是全市42个行政部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分系统之一。在市委、市政府“刚性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要求下,南京市食药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6位局领导任副组长,全局11个业务处室负责人参加的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稽查局为牵头处室,负责综合统筹协调、督促指导整个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并做好沟通联络工作;明确信息技术保障处室为办公室,负责信用信息数据处理、内网对接等技术保障工作。2015年,南京市食药监局上线运行“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平台”,有效归集了全市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231项法人信用数据和42项自然人信用数据,率先在江苏省食药系统实现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在信用中国网“七天信用双公示”,荣获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一等奖。

2、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新区商监局成立于2014年1月,承担原工商、质监、食药三个部门的职能。浦东新区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开始于2015年,市场监管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分管市场主体监督管理处、注册许可分局和信息分局的副局长牵头负责,由市场主体监管处(市场主体信用建设处)具体负责承办,同年底发布了涵盖原工商、质监、食药、建交、环保、规土等17个部门登记注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的综合性“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作为公共信用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浦东新区食品、药品相关信用信息子系统包括综合查询、日常监管、统一执法、公众诉求处臵等子模块,通过共享公共平台基础数据,实现了全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信息的全覆盖。

3、天津市。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于2014年7月,由原市工商、质监、食药三个部门整合而成,是全国率先进行大市场大部门监管新体制改革的省级城市。天津市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在市场监管委整体信用建设的背景下,由企业监管处(信用信息公示管理处)统一牵头负责,同年10月,天津市场监管委联合全市49个行政部门发布了“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了包括食品、药品在内的17项主体登记、56项行政备案、845项行政许可、3500项行政处罚、17项业绩情况和6项其他信息等4000余项信息指标,在全市实现了“一个平台管信用”的总体建设目标。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分析三个地区的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在建设理念、思路和方法上总体呈现出“信用+技术+监管”新趋势:一是信用监管逐步常态化。传统监管理念正在从单纯的依赖行政监管逐步向信用约束发展,“以监管促信用,以信用强监管”的模式逐步成为新常态。二是大数据、云计算、移动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应用到信用建设实践中。上海浦东将企业信用信息接入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试点探索新的“互联网+信用监管”模式。天津食药部门联合卫计委,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建立了“食品安全事故流调协同工作平台”,实现了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到市场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自动通报,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加强隐患排查提供了依据。南京食药监局将移动计算技术应用到了日常监管执法中,大大提高了基层监管和信用信息采集效率。三是更加注重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与第三方征信机构芝麻信用进行合作,实现了食药企业与个人信用信息的共享互通。南京食药监局在信用平台内设立投诉举报自动化处理子系统,提高了社会公众参与、监督食品药品安全的积极性。四是大信用建设逐步深入。各地区逐步以前期食品药品、工商管理等分散到各个行政部门的信用建设为基础,通盘考虑、同步规划、整体推进社会信用建设。主要体会:

1、领导重视是推进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前提。调研单位高度重视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均由主要领导牵头信用建设工作,集中由一名分管领导负责主抓,在稽查或企业监管部门设立信用建设办公室,在力量配备、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上给予了重点倾斜。南京市食药监局在确保每个业务处室有一名信用管理员的基础上,鼓励本局人员积极参加全国信用管理师培训和资格考试,多方培养既懂得食品药品业务,又熟悉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复合人才。浦东市场监管局先后投入XXXX余万元进行信用信息平台的设计和研发,建立了横向连接多个部门的基础数据库,实现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与其他监管部门的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天津市市监委加强信用建设硬件投入,采用光纤连通了市监委总部--市监委2个部门集中办公点--17个区局--XXXX个基层所。

2、强化顶层设计是建设食品药品信用平台的关键。调研单位注重信用信息平台的顶层设计,上线使用的平台具有信息归集完整、等级评定科学、业务流程清晰、界面设计简洁等共性特点,易于操作、便于使用和维护。南京市食药监局根据不同类型的生产经营主体,将基础信用信息归为“基本信息、准入信息、良好信息、不良信息”四类,在业务流程上设计为“企业自评、区县审核、市局监督、社会公示”四个环节,在等级评定上实行违规计分制管理,对于失信扣分累积至12分的企业,还要综合考量“是否具有主观故意”,然后才纳入管理“黑名单”,体现了平台设计的人性化。浦东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食品、药品信用监管业务与其他部门的区别,在操作界面集成的基础上,使用人员以相应角色登录,即可进入食品生产、食品流通、药品生产、药品流通等对应的业务模块,实现了大市场监管体制下“一个平台管信用”。天津市监委2013年即实现了对全市所有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将信用风险分为“良好、警示、失信、严重失信”四类,并将5万多家食品生产小作坊纳入信用管理体系,定期在信用平台上发布推荐“诚信示范店”、“食品放心价”、“放心药厂”,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3、制度机制是信用建设长期有效运行的必要保障。南京市食药局出台了《关于加快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管理办法》,建立了食品药品失信等级扣分机制、食品药品企业信用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天津市先后发布《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管理暂行办法》、《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法规的形式明晰了政府各部门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目标、任务和责任。上海浦东先后发布了《浦东新区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浦东新区公共信用信息归集细则》等5项配套制度,有效保障了信用平台数据的生成、采集、归集、评定和发布;补充出台了《食品药品严重违法生产经营者与相关责任人员重点监管名单管理办法》,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重点监管“黑名单”制度,将因严重违反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和刑事处罚的生产经营者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纳入重点监管名单,定期发送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通过相关部门共同联合,加强对此类企业的年检、纳税监督、金融信贷限制和土地使用限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有关建议

1、理顺我局信用体系建设领导机制。从调研情况看,南京市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主要由市局稽查局负责,浦东新区由市场主体监督管理处(市场主体信用建设处)负责,天津市由企业监管处(信用信息公示管理处)负责;从我省情况看,省食药监局的信用建设工作由稽查处牵头负责。目前,我局有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办公室、中介信用体系建设办公室(均设在企业监督管理处)和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办公室3个承办机构,根据《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州市商监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精神,我局企监处归口负责全市商事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建议:充分利用我局信用建设长期积累的人才和经验,三个信用办整合成一个机构,在市局内实现“一个部门管信用”,由一个分管局领导牵头负责,便于统筹安排和整体协调,有利于信用建设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2、补建食品药品信用监管模块。我局具有较好的信用信息建设基础,部分实现了食药企业信用评级信息的采集和收录。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融合,在现有商事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的基础上,补充开发全市食品药品信用系统子模块,以数据共享形式使用省局系统(据省局通知,省局将于7月底下发“食品药品安全体系平台”)。

3、加强配套制度机制建设。一方面要研究制度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运行管理机制。要针对食品药品信用建设特点,在现有《成州市加强商事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工作方案》基础上,研究制定《成州市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成州市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管理暂行办法》、《成州市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归集细则》等配套制度,明确各类信用信息数据规范、归集条目、归集过程、公示内容、公示时限等规则,以及信用信息申报的一套标准体系,从根本上保障信息来源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要制定《成州市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监管等级评定标准》。从调研情况看,各地区采用的食品药品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的依据、标准、周期和方法各不相同,省食药局去年发布了《XX省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监管等级评定标准》,以建立企业“一户一档”信用档案的方式,统一了全省食药评级标准,但仍然存在企业信用档案牵扯层次环节多、部分表格还不完全符合实际、个别表格与现行法律规章不一致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完善,以确保信用评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加强信用建设人才培养。一方面采取自我报名和单位推荐的方法,组织参加全国信用管理师培训和资格考试,在时间、费用上给予一定的照顾,力争为市局每个业务室培养1名信用建设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人员食品、药品业务培训和信用监管教育。基层监管所职能调整后,承担起了生产加工环节、流通环节、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并参与药品安全监管的有关工作。由于一线监管工作人员大多是原工商系统人员,对食品、药品、餐饮服务相关业务还不熟悉,需要多层次、多批次组织食药专业监管、检测、调解、办案等培训活动和信用监管相关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一线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信用监管能力。

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报告

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报告

江苏省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上海市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体系建设总结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

信用体系建设 任重道远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调研情况报告
《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调研情况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