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诗意课堂 润泽心田

发布时间:2020-03-03 08:25: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诗意课堂 润泽心田

[摘要] 语文的突出特点是诗意,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更是诗意。语文教学要抓住“诗意”核心,鼓励学生创造,引导学生“诗意”地生活,用诗意润泽学生的心田,在学生幼小的心田播下“诗意”这颗创造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并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主题词] 语文教学;诗意;学生;创造

语文的突出特点是诗意,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更是诗意。何为语文的诗意?就是指在语文学习中营造出的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教学意境。语文教学要抓住“诗意”核心,鼓励学生创造,引导学生“诗意”地生活,在学生幼小的心田播下“诗意”这颗创造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并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一、以“尊重”为前提,呵护学生萌动的情感 一是尊重学生的独特反应。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这种“反应”其实就是学生内心“诗意”的萌动。

夏丐尊先生曾指出:“在语感锐敏的人心里,‘赤’不仅仅只解作红色,‘昼’不仅仅只解作的白天吧。‘田园’不仅仅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仅仅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感。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与学生独特、多元的反应有机结合起来。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而学生反应的独特性、多元性则体现了语文教学过程的生命体验、运动和成长的本质。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阅历与心路历程,面对同一文本,自然会产生各自不同的阅读期待视野,在阅读过程中,就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这些感悟和体验,就是藏在学生内心的诗意,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它。

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阅读的个性化,也就是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坚持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化的阅读观。

在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有个最深刻的体验就是,我们的课文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我们一定不要自以为高明,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把教参的解读硬塞给学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悟,用他们独特的视角来体验。如《社戏》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在讲课中,我们一直是从写作学的角度来分析的:用动词“踊跃”修饰“山”,赋予静物以动态,这种手法就叫做以动写静。但最近我在讲《社戏》这一课时,有个学生在交流阅读感受是这样理解的“‘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给人以阴森可怖的感觉”,讲了几次《社戏》了,我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独到的见解,暂且不说这个学生分析的有没有道理,但是这是学生从他们自己特有的视野来领悟的。再如“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许只有从儿童的视角,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文章的佳妙之处的。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儿童身上蕴藏着许多知识与智慧,如果我们没有从中学习到什么,那只是因为我们忘记了使自己变得谦虚一些,没有注意到小小生灵出现的奇迹,忽略了向儿童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讲,我们是应该向学生学习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萌动的诗意。

二、以“课堂”为阵地,营造“诗意”的情境

充满诗情的语文教育有着丰富的价值旨趣和精微的义理,它能更直接、更深邃的蕴涵语文教育的真义,更能使学生的情感趋于丰富、细腻、深沉、纯朴、明朗、美丽,同时知觉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乐于创造。课堂永远是我们传播诗情画意的主阵地。教材递给我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我们不能把她们生硬地摔在孩子们的面前,我们必须用诗的语言去催发这一朵一朵欲放的花苞,让她们诗意地盛开在孩子们的心里。

一是诗意地引入。采用激情导入、音乐感染、绘画释情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的共鸣,为构建诗意的课堂提供良好的契入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寻找诗境,精彩的语言导引是构建诗意课堂,寻找诗境的手段,诗意的课堂,教师的点拨是学生灵感产生的源泉,巧妙的教学机智孕育着深层次的教育智慧。学生学习的欲望不断被唤起,新知识增长点不断生成,潜能被释放,个性被张扬,他们都主动地探究创造的真谛,一次又一次地体味运用智慧的乐趣。

二是诗意地品读。品读文本时,应巧设情景,让语文课充满诗意,就要让学生们在诗意的环境中学习,于此唤起学生对美的感悟和渴望,激发

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教师引领着学生进入审美的门户,去挖掘所有课程美的本质内核;点燃每一个学生热情参与的火把,让学生感受知识旷日持久的力量。学生不只是接受教育,更是在认识、感悟、选择、行动中达到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让自信、毅力、诚信、乐观等优良品质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酿造并成熟。

三、以训练为补充,激发学生的情思

诗意需要感受。诗意地生活着,需要一双智慧的眼睛,灵性的耳朵和一颗诗意盎然的心灵。所以,我总是引领孩子们深入感受:感受大自然的日出和日落;欣喜早春萌发的嫩芽和嫩草;留心身边花儿的盛开和凋零;关注秋风的拂面和游走;捕捉痛苦的叹息和快乐的欢笑„„下雨的时候,我带着他们倚在栏杆前听雨打芭蕉;飘雪的时节,我和他们一起踏雪寻梅;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在校园里遍寻春天的踪迹;大雾弥漫的早晨,我们在操场上领略着浓浓的雾气带来的如梦如幻„„为了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我教学生调动一切感觉器官去诗意地欣赏世界:一花一世界,一草一人生;一俯首一回眸,一顾盼一蹙眉„„

教学本应是充满诗意的。可是我们却常常感到教学的乏味、简单。今天重复着昨天,明天重复着今天,日子就在这枯燥的重复中悄悄地溜走了。然而,教学原本是多姿多彩的,对教学的厌倦不是教学本身的无味,而是我们不懂得如何去诗意地教学。所以,只有运用教学技巧,诗意地教学,才能体会到教学的乐趣,让我们的教学诗意盎然。当语文充满了诗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油然产生,他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获得较大的成功。从而,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由此可见,教学中充满诗意是何等的重要。可以肯定的说,诗意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现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没有对学生的诗意的培养,也就不可能做到“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达到最好的效果”。

教学本应是如诗如画的。但是很多人却在埋怨自己的教学的沉重艰涩。其实,这也不是教学本身的错误,而是我们对自己的教学失去了热情,忘记了从可爱的孩子们中注视神奇与美丽的眼睛,错过了教学中美丽的东西。永远保持一颗热爱教学的心吧!永远保持一颗诗情澎湃的心吧!只有你教学充满了热情,才能从教学中得到回报,才能从从教学中体会到很多温暖和乐趣。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著名论断,让我们想到“构建有诗意的课堂即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 课堂即生活,生活是课堂。师生在诗意的课堂中不断创新、进步,在课堂生活中学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课堂,让每一个课堂都充满生活的诗意和诗意的生活。语文课堂因诗意而

变得浪漫,学生的思想也因浪漫而得以自由驰骋。

四、以生活为背景,培养学生的情怀 生活需要诗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人,诗意的安居。”是的,我们以万物灵长的骄傲诗意地生活在大地上,诗意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

营造语文教学的诗意是一件美丽的事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法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的生活,是一种对人间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在生活中到处都能感受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 一个人在中学时代读了哪些书、又是怎么读的,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他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他的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等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我看来,中学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文化人,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带上一层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

诗意传递快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应该是诗意永远的科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因能够领略这美丽的诗意并传播它而倍感快乐。为此,我们只能永不停息地阅读,因为惟有读书能让我们的心灵充满诗意,充满灵性。因为我们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让我们的课堂远离诗意,远离情感,远离审美,所以,把诗意的语文还给孩子们吧!

余生也晚,不能让自己深爱着诗歌的心灵在盛唐歌吟、宋词流转的时空里栖息,但我能尽情吮吸她们留给我的芳香余韵,并愿意以一颗纯洁的诗心、一片无邪的诗情,染我的语文教学以点滴诗意,还我的学生以一片充满诗意的天空。

但是,曾几何时,我们——一群古老的文明与古老的语言的薪火传承者,竟然失落了语文的诗意——生命的诗意。为了应付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各级各类考试,我们的课堂,我们——传教者与接受者的心灵不得不被一些毫无诗意的东西充斥着。

心理学家认为最直接持久的学习兴趣的获得在于学习目的的单纯化——抛开功利的想法,单纯地从学习本身而言,不断的充实自己是无比快乐的事。也就是尽量做到“学习成为人的一种本能需要,一种出于内心的喜好、渴望、向往而从事的活动”!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诗意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像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将自己发自内心的对文学的爱好传染给学生,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把考高分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而事实上,一个真正热爱文学的学生又怎么会学不好语文呢?学生为什么怕学习古文,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东西已经没用

了,这就是一种功利的想法。如果教师能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自豪感及古文的独特魅力传达给学生,那时想要他不学古文都很难啊!《诗经》直率、大胆的情感,《离骚》忧国忧民的情怀,春秋的谋臣策士,战国的游侠门客,司马迁的发愤著述,李白的浪漫气质,杜甫的博大胸怀,苏轼的“大江东去”,柳永的“今宵酒醒”,李煜的“一江春水”,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无不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如果我们能将这一切贯注入学生的脑海,学生会不会对语文产生兴趣呢?

我们应教会学生诗意的生活,用诗意润泽学生的心田。我相信即使学生在学校里未曾认真学习,但有朝一日“诗意”这颗创造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并影响到他们的一生,我想这就足够了。

参考文献:

1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苏]巴班斯基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教学论与生活》

[苏]赞科夫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大教学论》

[捷]夸美纽斯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给教师的建议》

[苏]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

[中]周小山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诗意课堂

爱的细流,润泽孩子的心田

诗意课堂 诗意人生

用法律的温度润泽百姓心田(推荐)

经营润泽的课堂读后感

让数学文化润泽数学课堂修改稿

诗意,让课堂如此美丽

诗意的课堂 本真的语文

浅谈语文诗意课堂的追求

营造“诗意”与“美”的课堂

诗意课堂  润泽心田
《诗意课堂 润泽心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