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做一名优秀教师

发布时间:2020-03-01 16:33: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做一名优秀教师

一、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掌握有效的教学能力

正如杨明全教授所说:优秀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合作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做到“授之以渔”;应充分了解学生,随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或激情教学,或轻轻点拨,或真诚鼓励,使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和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要有效教学,即 一切以学生为风向标进行教学。我们现在教学还仍存在着这样的误区:⑴“灌”得越多越有效。其实,恰恰相反,“灌”得越多,学生越不爱动脑筋。⑵“秀”得越多越有效。为追求师生互动和课堂气氛,用“满堂问”来代替“满堂灌”,用“牧羊式”教学来代替“填鸭式”教学。⑶“磨”得越多越有效。实践证明:苦教苦学苦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考分。但我们的教学质量不仅包括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等“硬性指标”,更包括能使学生受益终身的自学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健全人格等“软性指标”。我们为社会培养的不是“考生”,而应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因此,在我今后的教学中,力争做一名有效教学的教师。

第一,以饱满的教学热情面对我的学生。

教师对教学的热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感染他人,有助于师生之间的合作。他们会帮助学生持之以恒地完成任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学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多的满足。

这次培训的专家的讲课无一不是全身心投入,抑扬顿挫;不断地走动,总是使用丰富夸张的手势不断地微笑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他们通过与我们学员之间眼神的交流,引导所有的学员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身教胜于言教,他们的教学风格给我们在座的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掌握专业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杨明全教授的《学校内涵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一讲中引用英国教育家霍勒对相关的专业标准的界定:履行重要的社会服务;需要持之以恒的理论与实践训练;系统知识训练;高度的自主性;经常性的在职进修;团体的伦理规范。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只有通晓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才能选择并实施最有效的教学。掌握专业知识,教师讲课才能灵活处理、创造性使用教材,才能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准确地引领学生的思维回到正道上,才可能较自然地拓展教学资源。通晓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师才可能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学,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所以,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做一个学生所喜欢、家长所期望、自己所满意的优秀教师。

二、做学生人生的导航者,对学生怀有深切的爱

钱志亮教授的讲座“感悟人的差异性与因材施教”,从生命来之不易谈起,引领听众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延伸到热爱我们的学生,从而推导出教育的原点是爱!在分析教师职业为什么要求爱学生的基础之上,由爱而生责任,加之信任和敬畏心对责任感的强化,最终提出:教育=爱+责任。他质朴无华的话语,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原来我们与学生有着如此深厚的缘,我们对未来肩负着如此神圣的责任。

学生成就了我们的教育事业,我们理所当然应该以敬畏之心去亲近他们,以无私之心去关爱他们,以博爱之心去引领他们。无论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他们都是有着尊严和个性的生命,尽管在智商、能力等有差别,但作为教师理应要还他们以公平和平等,因为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均等的。教育孩子,就要知道生命成长是有过程的,不能急功近利。要学会等待,学会忍耐,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只要我们用爱心和耐心等待,用辛勤和智慧浇灌,奇迹终会发生。我们所从事的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是一种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神圣的爱。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那么,究竟如何“施爱”,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呢?我的理解是:

第一,教师对学生要捧出一片心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热爱学生,没有对学生捧出片爱心,用满腔的热情去亲近他们,是不可能教好、带好他们的。我们如果常常为了学生的作业,纪律之类的事情,向学生发脾气,或严厉地指责他们,这样往往会伤了学生的自尊,造成师生感情的距离,因而失去了许多可贵的教育机会。因此,我们应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对学生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引导,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诲人不倦

一些学生在进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复,甚至是多次的反复的现象,此时我们一定要持正确态度,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学生的缺点,又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才能对其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从信任、尊重、关心学生入手,主动和学生打交道,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早发现问题,早教育,防患于未然。即做到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复,及时教育,以减少出现反复的次数,减轻反复的程度。

第三,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讲原则,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学生。

学生出现过失,决不迁就姑息。应从全面发展的高度去严格要求他们,真诚地帮助他们,摒弃陋习,在德智体诸方面都能健康成长。

我们教师用真诚的爱心,才能敲开学生们那扇紧闭的心灵之门,而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

我会用我的爱心,用我的真心,用我的热情,来重新审视我眼中的学生。

三、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王晓春教授深刻地阐述了“如何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说心里话,以前我对教育科研没有很深刻的认识,工作凭经验,缺少理论支撑,工底不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必须自己借助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迫使自己力争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第一,让学习成为一生的好习惯

时代在进步,作为教育前沿的教师,若不能时时学习,时时更新,那么被学生和社会淘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未来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更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在未来的社会中,不仅知识和能力是人们谋生立身的主要依据,同时快节奏的变化将使人们始终置身于一个已有的知识很快老化过时而需要不断学习的挑战环境之中。在这样学习型的社会里,学习将与人们毕生相随,并成为支持人生发展的主要力量源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将是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特征。

教师只有终身学习,将教与学合为一体,才能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给学生永久的却又时时更新的知识源泉。 第二,不断增强研究意识

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认识活动,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还必须具有强烈的“科研”意识,提高研究的自觉性。我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积极参与教科研;要将教育科研看作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强大动力;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课题,开展研究,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态度、精神去探索实践,总结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认真积累资料,积极撰写论文,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业务水平。

第三,积极进行自我反思

作为一线教师关键是要有问题意识,要结合教学实践对优秀教育理论进行创造性运用。

我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学习、实践、反思三者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名师的成长。力求促进自己教学思考向纵深发展、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经验的积累和提升。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在日常教学中把自己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机智、学生创新、“再教设计”、重构教学等作为随笔记录并积累起来。建立自己的教学博客,通过定期与教育专家、名师进行网上交流,总结推介自己的教学成果。总之,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为成长为研究型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以课题为平台,勤总结

要想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要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搞教研, 要立足课题搞科研。将日常教学与课题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一边搞教学,一边搞科研。其实,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处处是问题,处处是研究的源泉。作为一名有志向、有追求的教师,就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基础,以教学创新为目标,坚持勇于实践和不断探究的精神,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专家型教师。

总之,此次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给我以莫大的鼓舞。它为我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多年的困惑,特别是自认为到了职业的倦怠期,应该歇一歇,调整一下身心了。通过培训我了解了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如何坚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阶段。我有了前进的路标,明确了方向。我会以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带领工作室的成员团结协作,共同成长,最大地发挥其辐射作用。

做一名优秀教师

做一名优秀教师

怎样做一名优秀教师

做一名优秀教师演讲稿

怎样做一名优秀教师

怎样做一名优秀教师

怎样做一名优秀教师

做一名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

怎样才能做一名优秀教师(材料)

学习焦裕禄精神 做一名优秀教师

如何做一名优秀教师
《如何做一名优秀教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