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咏鹅》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3 01:39: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咏鹅》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态、动作,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产生对鹅的喜爱之

情,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2、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启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鹅的美好形象,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具准备

鹅浮水的画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题 ㈠、课前猜谜语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 (教师板书:鹅)

小朋友见过鹅吗?说说你见过的鹅什么样儿?老师这儿啊,也有一只可爱的鹅(开幻灯)瞧,碧绿的湖面上游过来一只美丽的白鹅,小朋友喜欢吗?它的哪儿让你特别喜欢?再看看,这只鹅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㈡、故事激趣

一千多年以前,有个七岁的小男孩叫骆宾王,一天,他和伙伴们正在湖边玩耍。忽然,他看见几团雪白雪白的东西漂浮在湖面上,再仔细一看,原来,几只美丽的大白鹅正欢叫着向他游过来,这使他非常惊喜,立刻指着鹅作了一首诗,题目是《咏鹅》(在“鹅”字前写上“咏”)。咏是夸的意思,“咏鹅”就是夸一夸鹅。大家跟着老师齐读课题。

孩子们,在入学前爸爸、妈妈和幼儿园的老师就已教你们读过这首诗了,现在我们边听边回忆(出示古诗,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学生自读古诗。

2、出示生字,送字宝宝回家。

三、理解诗意

过渡:字宝宝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终于到家了,老师替它们谢谢各位同学!为了表示谢意,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只不但会动,还会叫的大白鹅,快快把它们请出来吧。(播放动画)

1、师: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古诗的内容就是这个画面了,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2、请学生将从动画中看的到和听到的用几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3、教师小结:几只白鹅弯曲着脖子正在向天大叫,鹅身上披着洁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湖水中,用它们那红色的小掌正在拨动着的清清的湖水前进。

4、重放动画,感受情境。(学生跟着老师复述画面的内容)

5、(出示古诗和鹅的图片)师:这几只鹅真是让人喜爱,同学们回到古诗中,找出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白、红、绿)

①白的是什么?绿的呢?那么红的呢?

②出示一张无色彩的鹅的画贴在黑板上,请学生涂颜色。 ③作者是按什么观察顺序来写鹅的呢?

④教师指着鹅的部位引导学生读相应的诗句。

五、感情读诗

过渡: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幅画时头脑中肯定浮现出了鹅的可爱样子,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呀!我们要不要好好朗读这首诗?

1、师:读古诗和一般课文不同,要稍慢一些,字吐清楚,划竖线的地方注意停顿。先听老师读,我们比一比,好吗?

2、学生齐读。

3、请学生单独朗读。

4、(教师拿着画)瞧,这只鹅向你们游来了,现在,你就是小诗人骆宾王,你手指着鹅读诗。

5、请两位同学上台演一演:谁愿意当大白鹅?谁愿意做骆宾王,一边观赏一边吟诗?

六、播放音乐,唱古诗

过渡:刚才你们朗读和表演真不错!老师又带来了一支好听的歌曲奖励你们了,大家一起来听听,也可以跟着唱一唱。

七、拓展延伸:我来画

八、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yǒng

é 咏

(一幅鹅的画)

悯农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及正确书写诗中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以及抒发的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以及抒发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板书课题:悯农

(二)

二、初读古诗

1、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检查读。(小组合作)

2、理解词语的意思:(同桌交流)

四、品析体会

过渡:古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富有想象的人能从中读出各种画面,那么,透过这首诗中屈指可数的20个字,你又读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呢?

1、学生独立想象,畅所欲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

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2、结合发言,适时引导学生品析诗句,深化理解与体会。

(1)“春种”“秋收”概括了什么?

(2)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写出了什么?

(3)从前三句中,你读出了怎样的画面?

(4)可农夫的结果又是什么?

(5)议议: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他们的劳

五、小结:

同样是描写劳动者的劳动,《秋浦歌》带给我们的是劳动的火热与激情,而《悯农》留给我们的是劳而不得的悲愤。诗人用精炼的语言,不仅描写了不同的劳动场景,更抒发了他内心深处对劳动者的真挚情感。

板书设计:

忙碌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悲愤、同情)

锄禾

一、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认识偏旁“皿”;读写“锄禾”“辛苦”等词。会用“辛苦”写句子。

2、会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

3、会背诵、默写课文。

4、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并且能转换成儿童的语言。 教学难点 :“餐”的字形,“日当午”的意思。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锄禾”是什么意思?

2、图文结合理解古诗。

(背诵已不是难点,重点放在对古诗的理解上) (1)看看图,读读诗,说说读懂了哪一句?

自由练习——指名说并评议——同桌说——四人小组讨论

(2)说说全诗的意思。提示:☆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说一句话。

3、朗读指导。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4、指名背诵,比赛谁读得有感情。提出疑义。

5、齐背古诗。

6、学习生字:

7、固生字、生词,卡片抽读。

8、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2、进一步理解诗意。

(1)教师描述情景,学生说诗句。 (2)教师说诗句,学生说诗意。

(3)四人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诗意升华,行为指导。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2)辨析:

4、巩固练习

(1)用“辛苦”造句。 (2)默写《锄禾》。

(3)把古诗《锄禾》写成一段通顺的话。

春晓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é”。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听过这句话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

(二)出示图片:

1.老师:同学们,你们从这张图片中能不能看出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景色?图画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写了什么了吗?有什么不懂的吗?(把学生不懂的词语都写出来,稍后再分析。)好,现在我们先来听听这首诗吧,看看别人是怎么读的,你们可以跟着他读。

3.想要完全读懂这首诗,不急,我们慢慢来。下面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首诗的作者吧?《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他是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是他的好朋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把节奏画出来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六)唱诗歌

老师:今天同学们表现得很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把这首诗的儿歌给找来了,同学们请起立,跟我老师一边唱,一边做动作。(播放音乐)

(七)结束: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也学到了怎么唱这首诗,希望你们课后能够多读,背诵这首诗。记得把这首诗歌唱给你的爸妈听,他们一定会很开心的。

静夜思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一)初读课文。

1、读通、读顺全诗;

2、检查勾生字情况;

3、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

5、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 (1)读;

(2)说(词义——句意)

(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

2、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

[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

3、学习第一行

“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说第一行诗意。

4、学习第二行

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5、学习第三行 (1)读整行诗。

(2)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读、引导。

6、学习第四行 (1)读整行诗。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将

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绝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诗生字。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同学们背诵以前学过的杜甫的古诗,由此导入新课。

(二)自学《绝句》

1.读题、解题,作者简介。 2.教师范读。

强调多音字:行(háng)

泊(bó)

3.自学字词,理解词语,教师检查,学生质疑。 4.检查自学诗意情况,想像画面。 5.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1)指导朗读。

我们要以欢快的语调,来读这首诗,读诗时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和轻重快慢。 (2)学生朗读。

两个/黄鹏//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干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3)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抒发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咏柳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 ,导入

新课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

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

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早发白帝城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二、揭题释题,指导方法。

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早发白帝城》也是李白的著名诗篇。

三、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阅网站,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2.正确、流利朗读本诗,体会诗中诗人的心情;

四、小组合作学习1.汇报各组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登陆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查阅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3.用自己喜欢方式诵读古诗,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五、汇报自学情况

六、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行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重获自由后轻松喜悦的心情。整首诗气势奔放,情景交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七、作业

1.读一读其它描写三峡的诗篇。

2.给《早发白帝城》这首诗配一幅画。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词句,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会默写古诗。 教学重难点:

1、明确词句的意思,理解诗所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的诵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2、教师随机导入课题。

3、了解作者

二、欣赏古诗

1、下面,让我们走进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一起去感受他所描绘的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出示《望庐山瀑布》的无朗读画面,教师范读。

2、多美的意境啊,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画面,再一次领略瀑布壮丽的景色,并小声的朗读。

三、诵读古诗

1、自读。你觉得这首诗应该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打开书,读读看,好吗?

2、听读。刚才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感情,那么,如何读的更好呢?让咱们听听播音员的朗读。

下面老师再读一遍,请同学们划出诗的节奏,并 找出重音,在书上标出来。 请再听一遍,看看自己标对了没有。

3、跟读。我们一起跟着读一下,好吗?

4、诵读。大家读得很好,请你边读边做一些动作,表达出你读诗时的感受,看谁做得更好。

四、理解古诗

1、诗是高度凝练的语言,现在,咱们做一个游戏,请你举起自己的右拳。老师要求你们同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每句诗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理解了几句,就用几个手指表示出来。

2、交流汇报。

现在请同学们坐好,共同交流一下你们都理解了哪些诗句。

(每句诗的重点词、写法、修辞等都要引导学生理解,同时,教师要对诗句的意思进行总结发言。)

3、整体感知诗意。

大家已经理解了每句诗的意思,谁愿意将整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比比看。

再读诗。你们觉得这首诗通过描写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下面,让我们再一次去欣赏作者给我们描绘的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观吧。 出示诗词大意的课件。

多美的瀑布啊,请大家闭上眼睛,美美地去感受作者给我们创造的美感吧!

五、唱诗

1、这首诗写得多美啊,让我们用歌声将它表达出来,好吧?你听: 播放唱读动画课件。

2、请同学们站起来,让我们边唱边拍手,当然,你可以加上一些适当的动作,把你学了这首诗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 再播放唱读动画课件。

六、作业

赠汪伦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2、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3、精读一首《赠汪伦》,带动一组送别诗,扩大课堂容量,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古诗吗?你最喜欢哪一位诗人?

2、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李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赠汪伦》。

二、解题

三、初读古诗,读通读懂

1、课件(3):出示古诗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古诗,自由自在地读,无拘无束地读,摇头晃脑地读,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座位交流交流,也可以待会儿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3、指名读古诗。

(你读得很通顺、很流畅。你的声音非常响亮。

你的声音真好听,如果能再注意点节奏就更好了。)

4、学生交流。在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了吗?

5、能连起来把这首诗的大概意思说一说吗?

(李白坐上船儿正准备远行,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的声音。

桃花潭水虽然深过千尺,也比不上汪伦赶来送我的厚谊深情。)

四、再读古诗,感受诗情

板书设计:

李白

赠汪伦

水深

情更深

清明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生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关于春天的诗句,谁能说说有哪些诗句?

学生背,教师顺势板书

二、一读——解诗题

1、指名读课题——清明

2、了解有关清明的习俗

3、自由读古诗,整体感知诗的内容

三、二读——悟诗情

1、学生字。

2、学生自读古诗,自读自悟,并生生交流。

3、全班交流:

1) 体会诗人的心情,体会诗人“欲断魂”的原因。并重点指导朗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 体会诗人和牧童的对话。指导朗读“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四、三读诵诗韵

1、把整首诗连连起来读一读,看谁能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打开书自己试一试。

2、指名配乐读,看谁能和诗人心意相通。

3、全班读一读。

4、背一背,分组诵读全诗。

五、课外拓展:

(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安排)

简笔画板书(略)

七步诗

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课前准备:

1、完整的豆秧一棵;

2、收集关于曹植和《七步诗》的资料;

3、了解做豆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二、读诗:

三、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所表达的感情: 我们都用过哪些方法来理解诗的意思呀? 交流学习方法:

1.了解每个词的意思,然后把词的意思串成一句话就是这首诗的意思。 2.先理解个别关键词的意思。

理解个别关键词语的时候,是怎么理解的,用什么方法?

(前两句:用豆子在锅里慢慢地煮,然后把煮熟的豆子的残渣过滤掉,留下豆汁作羹,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在锅里一边煮,一边哭泣,后两句的意思是,我们本是同一条根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紧紧相逼。流露出曹植当时那种心情。) 师:“我们”指谁?

生:“我们”指的是曹植和他的哥哥曹丕。

师:你们能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很了不起。“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能再讲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吗?

生:字面意思是豆子和豆秸本是同一条根上生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紧紧相逼? 师:(板书:豆 萁)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萁”吗?(教师出示豆秧实物,介绍豆子和豆萁) 师:豆和萁什么关系? 生:是一条根生出来的

师:用诗中的句子来说,那就是“同根生”啊(板书:同根生)作者在这里就是用“燃萁煮豆”(板书“燃”和“煮”)这种现象来比喻兄对弟的逼迫

3、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展开想象:如果你是曹丕,看了这首诗你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 生发言。

4、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体会?或者说,你认为兄弟手足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我明白了兄弟之间手足情深,不应互相猜忌、倾轧,而应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道理。

五、练习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板书设计 七步诗 曹植

豆 煮 弟 悲愤

同根生 萁 燃 兄 《登鹳雀楼》

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能力目标:

在本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书写6个字,并且要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难点:

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一定会走向成功。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但是,我听说这位诗人特别喜欢接见那些会诵读古诗的小朋友,你们说这可怎么办?生:我会朗诵古诗。(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

二、讲授新知

1、初读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对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生:(自由读古诗)

2、检查读的效果

刚才在古诗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生字。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引导并检查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状况)

(1)难读字音: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

(2)易读错字音:入、日。(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

(3)需要读准、读好的11个生字: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

3、同桌互相检查,质疑答疑

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生:(说说对本文大意的理解,或是对词语、字的认识。)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老师来读。

(2)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播放古诗画面,配合音乐,学生评议。)

三、课堂小结

(1)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连大诗人王之涣也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放录音)

(2)老师想再考一考你们,我这里有几首五言诗句,也请你仿照今天学的这首古诗的节奏来试着读一读,好吗?生:(运用已掌握的朗读方法,自由读古诗)

(3)你们读得真棒!希望你们也像诗人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把自己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宿建德江

教学目的:

1、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2、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满忧愁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词句,明确内容。

2、体会作者表达的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满忧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介绍作者及建德江。

二、教授新课:

1、出示学习要求:(出示图片)

2、出示古诗内容:(出示图片)

1)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欣赏边理解诗意。

2)个体感知: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可小组内交流。

3)说一说:你认为你理解了哪句,说出来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如果有不理解的诗句,教师相机点拨)

4)比一比:谁来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一首诗的意思。(小组比赛)

5)问一问: 客人的“愁绪”有哪些?后两句诗更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读一读:有感情朗读。

7)背一背:比比谁背得快。

三、复习巩固:

对照图片,发挥联想,用第一人称来描述古诗内容。(先写后说)

四、古诗欣赏:《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五、课后作业:

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鹿柴

教学目标:

1、学习《鹿柴》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鹿柴》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请学生当小老师,激起学生的热情:

二、师生共同学习古诗:

(一)、引出诗题:

1、老师边板书边向学生请教:昨晚老师学的这首诗的名字是鹿柴(只板书,不读出),可是,这两个字该怎么读呢?谁能帮我注上音?

2、请上台注音的同学介绍:你真能干,可是你是怎么知道“柴”字在这里要读“zhài”的呢?

3、问其他同学:你们又是怎么知道这个读音的呢?(查字典、看课本里的注释、查课外参考书、问同学、在家自习时问爸爸妈妈等)

(二)、师生一起学习读通、读好诗句:

1、老师练读诗句:这首诗我已经读过好几遍了,可不知读得好不好,你们给我当评委吧,评一评我能得多少分?

2、我哪些地方读得不够好呢?怎样才能读得好一些?请小老师们先讨论讨论,然后给我提提意见好吗?

3、请部分小老师发表意见,并按自己的理解做范读。(范围尽可能地大,真正做到读通读透,让学生在不断改进朗读的过程中自悟诗的意境)

(学生评老师、教老师,是他们最乐意做的事,他们会特别认真的对待和研究,这样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4、给评得好、教得认真的小老师奖红花。

5、老师做提高性朗读:在各位小老师的帮助下,我知道了该怎样读好这首诗了,让我再读一遍,你们再给我打打分,看我有没有进步好吗?

6、请小老师代表给老师奖红花。

7、对第

三、四句诗句,你们又有什么理解呢?请参照上两句的理解方法,给老师讲解讲解好吗?能否举一些例子来证明这种现象?跟别人沟通一下,等会请小老师来做讲解。

(三)整体感悟诗的意境,学生自由演绎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作业设计:

1、回家给你的爸爸妈妈做小老师,给他们讲解今天学的这首诗。

2、练习把这首诗背诵下来,并让爸爸妈妈给你计时,看你只用了多长时间就能背诵了。

3、把这首诗抄写成书写作品,选出你最满意的一幅,贴到班级展示栏里。

五、板书设计:

21、古诗三首

鹿柴

唐:王维

不见人

深林

静 暗

人语响

返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4、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加导入:

1、(播放音乐)平时大家积累了许多古诗,想和老师对对诗吗?

2、能记住这么多的古诗,你们真棒。知道我们刚才所对的古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李白吗?(课件李白素描图出现)

3、(过渡)千年圣地黄鹤楼,如诗如画江南春。当时诗人李白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上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但此时老朋友却要东下扬州,这真是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送别诗。(出示课题)

二、解诗题,知作者

1、同学们,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课题少了哪个字呀?(陵)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掌握的生字之一。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教师随机点拨学习方法:是啊,搜集资料,也是理解古诗的一个方法!题目中的关键词我们都知道了,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三、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1、就是这么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我想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了吧,来自己先放声读读,读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吧。

2、学习生字(我们先和刚才还未认识的生字朋友打声招呼,谁愿意读?容易读错的再给大家提个醒。个别读——所有生字词语都来了,全班齐读)

3、请一个同学来读这首诗,老师给你加点伴奏,希望你能读出韵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四、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帆船消失了,只剩下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想起昨日种种,他踮起脚来,又在望啊望啊!心中再次默念——

是啊!人虽分,情永在,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目送朋友远去的情景,抒发了朋友之间怎样的感情?(板书:依依惜别)一年后,李白对自己的朋友,对当时送别孟浩然的情景仍旧念念不忘。这深深地情,这浓浓的意化作了这首千古名诗。老师情不自禁想吟诵。师范读。你们也来读一读。生齐读。师生配合读。老师读

一、三句,你们读

二、四句。

五、小结

是啊,相见时难别亦难,从这首千古流传的送别佳诗中,我们感受着古人那浓浓的情意,其实这样的深情谁没有遇到过呢?谁没有这样的亲人朋友呢?一样的深情,别样的故事,下节课我们继续感受诗人王维和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

六、作业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图片——扬州城图片

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1、有节奏的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以字的品析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炼意的特点,体味诗词推敲字句的妙处。

3、品读杜甫,感受杜甫忧国忧民之情。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 教学准备:

解读教材;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准备课件。 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背诵杜甫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初读

1、生自由读诗,读正确通顺。

2、指名读诗。评价。

3、能够正确地朗读古诗,这是古诗学习的第一步,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高度浓缩的,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其中的丰富内涵却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诗人的内心世界更不是我们轻易可以触摸得到的。所以,我们还要沉下心来,静静地读,细细地品。请大家借助注释,赏析和工具书认真地品读理解,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4、生自主理解诗 句。

三、品析

1、师:大家能读懂诗人笔下的这场雨吗?你读出了怎样的雨?(及时的雨)

2、师:除了这是一场及时的雨,你还读出了这是一场怎样的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雨)

3、现在我们来看剩下的两句,它们和这场雨有关系吗?

4、是呀,好一场及时的雨呀!下吧,下吧!多下会儿吧!把干涸的土地彻底地滋润。想象一下,经过一夜的春雨,明天早晨的锦官城会是什么样子呢?(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刚刚我们读懂的雨,在诗中浓缩成一个字——(好)。刚才我们读懂的诗人的内心,在诗中也浓缩成一个字——(喜)。让我们感受诗人的喜悦,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四、总结

五、拓展

课后收集杜甫的诗,感受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及时)好 (润物)喜

江雪

教学过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回乡偶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介绍背景。(出示课件插图)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叫贺知章,这位老爷爷啊活了85岁,相传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和父亲离开了家乡去求学,离开家乡后,和父亲两人生活十分艰苦,有的时候吃不上一口饭,有的时候穿不上一件完整的衣服,但是贺知章克服困难坚持读书,因此他的书读得非常好。他和爱喝酒的李白是好朋友,两人常常在一起喝酒、作诗,相处得十分融洽。八十三岁那年,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了家乡。瞧。这就是他回到村口遇到孩子们时的情景。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些什么?

2、揭示题目:

此时贺知章十分激动,于是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回乡偶书》。读题《回乡偶书》。

3、据题质疑:

⑴读了题目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重点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

⑵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1、师:自由读诗,读准生字新词,并边读边观察,想想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2、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检查反馈:(课件)

⑴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再齐读生字新词。

⑵指名读诗;分组读诗;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师:小朋友,刚才在老师的介绍中已经了解到贺知章在10岁那年就离开了家乡,直到82岁才回到家乡,古诗中哪个诗句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内容?

2、引出并学习诗句一:(课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3、感情朗读整首古诗。

4、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古诗的意思。

四、故事续编。

1、小朋友们,82岁的贺知章老爷爷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离开了那么多年,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激动)孩子们遇到这位老爷爷,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高兴)

2、看图进行想象,孩子们和诗人贺知章还会说些什么,作些什么?

3.小朋友们,这么动人的你会忘记吗?你愿意把它讲给家长听吗?(要求学生把古诗背给家长听,并用自己的话把古诗变成故事讲给家长听。

五、小结。

小朋友们,你听说过“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这句诗句吗?我们的贺知章老爷爷在回到家乡时就有着这样深切的感受,离开家乡多年,又重新回到家乡,这种心情是激动的,又是喜悦的。让我们带着贺知章老爷爷的那种心情把古诗背一遍吧。

咏鹅教学设计

《咏鹅》教学设计

《咏鹅》教学设计

咏鹅教学设计

咏鹅教学设计

《咏鹅》教学设计

咏鹅教学设计

《咏鹅》教学设计

《咏鹅》教学设计

咏鹅教学设计

咏鹅》教学设计
《咏鹅》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