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学数学教学论

发布时间:2020-03-03 05:55: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绪论

1.如何说课: 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在教材中的安排:属于哪册哪章哪节)

(2)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3)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依据

教法分析:(1)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方法(选哪一种教法)

(2)为何要选择这种教法

(3)教学手段与策略

学法分析:(1)学法指导的意义与作用

(2)学法指导的内容与方法

(3)教法与学法的联系 教学程序:(1)教学思路(环节意图)

(2)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安排

(3)教学重难点的突出方法

(4)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在何时用

(5)说明板书设计及意图

2.教学中心问题:

教师

学生

为什么教(教学目标)

为什么学(学习目标)

教什么(教学内容)

学什么(学习内容)

怎么教(教学方法)

怎么学(学习方法)

3.何为数学教学论?

数学教学论是研究数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的科学.

4.什么是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是指数学活动的教学,它是教师的数学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两个方面的统一.它不是指教师简单的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需要教师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在学习中促进学生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世界观的教育.

5.中国古代教学理论代表: 孔子----学思结合,启发诱导,行知统一,教学相长.韩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朱熹---->,六条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深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6.西方教育家:

古希腊---苏格拉底---“产婆术”.(三师徒: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捷克---夸美纽斯--->

美国---赫尔巴特,杜威不鲁纳, 7.我国最早的数学教育论学科---“数学教授法” 8.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四年一次

9.数学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包括: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学生心理学及心理学,系统科学和传播1

学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

第一章

1.中学数学改革的近代化运动(又叫克莱因-贝利运动) 爆发于19世纪末29世纪初; 代表人物---克莱因(德),贝利(英),慕尔(美)

出发点---变革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数学教育思想—使教材教法近代化,心理化,强调数学教材的实践性,应用性;实现数学各科的有机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2.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新数运动)

时代背景---第三次技术革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数学教育提出了现代化要求

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首先在美国发起

主要特征(在中学引进现代数学的概念,使整个数学课程结构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增加了现代数学的内容

(2) 强调结构,组成统一的数学课程 (3) 采用演绎法,强调公理方法

(4) 废弃欧几里得几何,把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合并 (5) 削减传统的计算

总结与反思:改革极不平衡,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主要存在的问题: (1)新数着眼于现代数学的观点而不考虑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也没有考虑社会对数学教育的总体需要

(2)抽象概念过早引入,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3)新数只强调公理化,形式化和演绎推理,忽视了有直觉思维到形式思维所必须的转化过程

(4)新数忽视了应用,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恒等变形的能力有所下降 (5)学生计算能力差,学习负担过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3.国际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三大趋势----大众数学,应用数学,服务性科学

大众数学的目标: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数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 4.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特点: 在中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方面: 1) 重视问题的解决是各国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 2) 强调实践环节是各国课程标准的共同特点 3) 强调数学交流是各国课程发展的新趋势

4) 强调数学对发展人能力的价值,淡化纯数学意义上的能力结构,重在可持续发展

5) 着重数学应用与数学方法 6) 强调数学的感受和体验

7) 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将计算机作为人人需要掌握的技术手段

第二章

1.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概况:

第一阶段(1949—1952):选用,改编国内原来实施的教材,教学模式继续沿袭西方的阶段

第二阶段(1952---1957):在全面学习苏联的基础上,创建社会主义中学教学教育体制阶段,

建立了由中央集中领导,大纲和教材统一的教学教育体制

第三阶段(1958---1961):群众性的教育革命高潮兴起阶段,基本思想:用10年学完原来用12

年学完的中小学课程,过分强调”快,好,省”和”高,精,尖”的急噪冒进

第四阶段(1962---1965)吸取经验教训.”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恢复”六三三”制,

首次明确提出”三大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学教育体系

第五阶段(1966---1976)我国数学的大倒退.”文化大革命”十年”*”

第六阶段(1977---1985)我国中学数学恢复,调整,发展的时期.计算能力改为运算能力,逻辑

推理能力改为逻辑思维能力,第一次提出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纲对教学内容首次提出”精简,增加,渗透”的原则,对学生实行两种要求: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并按大纲编写’甲种本’和’乙种本’两种不同要求的教材.减负

第七阶段(1985---1990)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大发展时期.减负”一纲多

本”.第八阶段(1991---今)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进入新的改革时期.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

轨, 2.我国数学教育的传统特点:勤于习题演练,重视系统训练,注意知识的梳理和结构掌握,进行

较多样的变式训练,通过练题来及时巩固和强化知识,精讲多练.3.举例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发展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其行为变化有哪些? (1)从注重数学知识的量和题海战术转向注重数学观,数学知识价值和思想方法教学 (2)从注重知识的记忆转向注重思维的启发 (3)从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向注重学习的过程

(4)从注重学会转向注重会学;从注重选拔到注重发展;从注重教法转向注重学法 (5)从学生被动接受转向学生主动发现和数学探究 (6)从单纯教师的方法转向师生合作的方法 (7)从信息单向传递到信息多向交流

(8)从封闭型到开放型教学;从管到导的教育; (9)从数学双基传授到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10)从强调以本(书本)为本到强调以人(学生)为本 第三章

1.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2.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1) 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 (2) 高中数学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

(3) 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 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 正确处理打好基础与力求创新

(7) 返璞归真,注意适度的形式化(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但数学教学不能过度形式化) (8) 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

(9)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10) 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

3 4.>提出的数学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第四章(新课标) 1.如何理解数学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活动呢? (1)数学教学是结论与过程的统一,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2)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互动(教与学是不能分离的) (3)数学教学是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意的协调统一发展的活动 2.怎样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 (1)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不仅注重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应关注学生是否进行了思考

(2)采用独立思考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3)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与基本目标是:关注学生的发展 4.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要求新课程中的课程目标,内容走向:多元化,综合化,均衡性 5.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变化: 长者为师---有文化知识者为师---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者---教师是学生学习地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

6.新课标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1)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

(2)鼓励学生争论数学问题,展开思维活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3)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发展学生合作学习的互动意识 (4)帮助学生建够数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

(5)指导学生应用数学,增强学生对书数学的体验和感受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

第五章

1.数学教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总是在学生那里得到体现与落实,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2.教学双边活动的典型模式: (1)创设情境,提供课题

(2)启发引导,分析研究

(3)猜测归纳,解释说明

(4)验证结论,总结反思

3.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课堂教学类型:建模性课题;研究性课题的学习;微应用课题;阅读材料形式的小课题研究

4.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数学的应用

5.现代素质教育强调的基本能力之一:应用数学的能力 6.数学素质包括:数学意识,问题解决,逻辑推理和信息交流 7.素质教育的四个特征: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

4 第六章

1.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2.数学基础知识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

3.中学数学中要培养的基本技能主要表现为:能算,会画,会推理

4.高中数学教学目的: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和非逻辑思维能力

运算能力包括四个要素:准确程度,快慢程度,合理程度,简捷程度 5.数学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数学的基本特点:抽象性,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

7.数学教学目的包括了三个结构四要求,即双基结构,能力结构,思想品质结构;使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知识,形成数学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第七章

1.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基础性标准,时代性与社会作用标准,发展性标准,后继作用标准,适度性标准

2.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原则:心理原则,系统性原则,一体化原则,兼顾性原则

第八章

1.数学教学活动的七要素:教学对象(学生),教师,数学教学目的,数学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育环境,教学反馈

2.教学模式的五要素: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运用策略,评价体系 3.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应具备四个特点:整体性,中介性,可操作性,优效性 4.数学教学的几种新模式:

(1)”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中学数学教学论(推荐)

中学数学学科教学论试题库

《中学数学教学论》的读书笔记

论中学数学教育

中学数学教学论重点(吐血整理)

19615理学院数学系中学数学教学论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数学教学论考点总结

中学数学教学随笔

中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中学数学教学常规

中学数学教学论
《中学数学教学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