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白腊坪煤矿通风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14:01: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1年白腊坪煤矿“一通三防”工作总结

————白腊坪煤矿通风科

2011年以来,白腊坪煤矿“一通三防”工作在集团公司通风部和矿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根据集团公司对“一通三防”工作的总体布署,结合矿井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我矿以狠抓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为重点,深入落实“一通三防”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以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十六字工作体系为目标,通过强抓现场管理,严格责任落实,全年有效杜绝了“一通三防”各类事故的发生,保证了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达集团公司年初规化目标。

一、优化通风系统、合理风量分配,有效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1、根据矿井采掘布曙和2011年度配风计划要求,每月均按要求下达矿井风量分配计划,凡出现巷道贯通或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均制定了专门的通风安全技术措施和预案,并有通风管理人员现场跟班,确保措施现场落实。

2、由于施工-22采区轨道下山,由于施工初期无法形成独立通风系统,导致该工作面回风将串入05采区,为此专门制定了《-22轨道下山施工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矿各单位进行了学习,有效确保了串联通风施工期间的安全。2011年11月-22采区一甩与-221(7)风巷贯通后,串联通风问题已得到解决。

3、根据2010年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结果,今年初成功拆除了+300北大巷调节墙,使大田坝系统通风阻力下降了118Pa(由2010年的1079Pa下降至目前的961Pa),完成了集团公司年初下达的矿井通风阻力下降5%的指标,使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工作正常开展。

二、加强了以防治延深采区掘进工作面裂隙瓦斯为重点的矿井瓦斯管理,杜绝瓦斯超限。

1、加强了安瓦员的培训工作,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安全学习时间,由通风科、队管理人员对矿井瓦斯管理的各项制度、现场瓦斯管理的重难

点及瓦斯检查的要点进行讲解。2011年1-4月,通风科和劳资科配合在通风队开展了白腊坪煤矿安瓦员履职考核活动,制定了专门培训计划,通过笔试、实际操作和工作责任心考核三种途径对安瓦员的业务能力进行了认真考核,对本次考核前6名的人员进行了奖励,掀起了安瓦员学习业务知识的热潮,有效提高了安瓦员的业务水平。

2、严格安瓦员的现场履职考核,通风管理人员不定期对瓦斯检查质量和现场交接班进行检查,对发现现场履职差的安瓦员均进行了处罚,提高了瓦斯检查质量。

3、由于对矿井下部采区的瓦斯掌握不够全面,今年主要加强了以防治24采区和-22采区两个延深掘进工作面裂隙瓦斯的现场瓦斯管理,通风管理人员经常对两个延深采区进行全面巡视,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汇报并处理;同时还对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巷道高冒处、矿井无人区域等风量较弱、容易积聚瓦斯的地点进行了重点调度,对矿井瓦斯管理做到心中有数,有效防止了瓦斯超限事故的发生。

4、强化井下施焊管理,井下施焊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审批手续,进风大巷施焊措施必须通过机电科、通风科、安监处、总工程师和矿长审批,工作面施焊还必须经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5、强化矿井无计划停电停风的管理,井下所有掘进工作面均按要求设置了“双风机、双电源”。9月开展了由矿总工程师牵头的矿井无计划停电停风专项整治活动,由矿专门制定了文件进行奖惩,保证了掘进工作面的正常供风,杜绝了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

三、强化区域责任管理,逗硬考核,不断完善综合防尘系统,有效地防止煤尘事故的发生。

由于我矿井煤层为极薄煤层,无法进行注水,采煤工作面又以急倾斜工作面为主,且煤尘属爆炸性煤尘,针对急倾斜采面落煤点和转载点产尘量大、煤尘多等特点,为搞好综合防尘工作,降低作业地点空气中的粉尘浓度、改善作业环境,专门制定了防治煤尘管理办法,明确煤尘治理的人

员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1、严格区域责任制管理,各连队对严格按区域责任制原则进行巷道粉尘冲洗。采掘工作面爆破作业时必须使用好水炮泥和回风流的防尘水幕。采煤工作面下出口设置专门的喷雾装置,出煤时必须使用好各转载点喷雾洒水装置,不按规定使用喷雾洒水装置一经发现均按“三违”论处;还在皮带运输机巷增设了防尘水幕,杜绝出现煤尘堆积。

2、由于我矿水质较差,经常造成喷雾装置喷嘴堵塞,同时也不能适应综采支架对水质较高的需求,今年我矿在05采区新建了一个防尘净化水池,对防尘水进行二次过滤,有效解决了水质差的问题。

3、由于综掘工作面产尘量较大,在综掘工作面安装了除尘风机,采用除尘风机与防尘喷雾共同降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粉尘浓度。

四、完善制度、明确目标,多种手段对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管理,有效确保本年度内未发生瓦斯超限报警。

1、为了有效防止瓦斯超限报警,搞好矿井瓦斯管理,配合集团公司完成川煤集团所下达的指标,矿井通过多种手段进行了瓦斯治理并完善了监控系统管理办法。2011年初制定了《白腊坪煤矿矿井瓦斯超限管理办法》,该办法建立了瓦斯超限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在瓦斯管理中的职责,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瓦斯治理领导管理小组,严格责任追究,使各级人员树立了“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本年度内我矿目前还未发生过一次瓦斯超限报警,也使我矿成为目前达竹公司唯一一个没有超限报警的矿井。

2、通过对安全监控中心站各类传感器严格按AQ1029—2007标准对进行设置,按期调校和检修,确保了入井各类传感器完好、灵敏、可靠。

3、根据川煤集团和达竹公司要求,制定了《白腊坪煤矿瓦斯上传管理办法》,加强了对安全监控中心站值班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的管理,有效保证安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使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做到了上传及时、数据准确、处置迅速。自该办法实行以来,上传断线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五、加强安全装备的管理与维护,提高了矿井防灾抗灾能力。

1、矿井于2010年安装的KJ251A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在2011年3月已通过集团公司验收,现已正式投入使用对井下现场人员实行了定位跟踪,目前该系统正在调试过程中,调试完毕将进行试运行。

2、严格按照《规程》及行业规范要求,定期对各种通风仪器仪表进行送检,保证仪器的完好。

3、2011年一季度在使用便携仪的过程中,我矿人员发现了2010年配备的由重庆煤安生产200台JCB4型便携仪读数与光瓦仪检测的数据差别比较大,我矿与川煤装备公司和厂家及时进行了联系,川煤装备公司和厂家及时派技术人员到矿进行了实际考察,并由川煤装备公司可以使用的证明后投入使用,保证了入井人员均能按规定携带便携仪入井,做到了随时能对井下瓦斯进行监控,为入井职工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4、每月由通风科和安监处在井口对自救器的使用进行抽查,每次抽查人数均不少于入井人数的5%,对凡不合格的均按“三违”进行了处罚。对新招职工由通风科进行一次全面的培训,并进行了考核、做到人人过关,并建立自救器考核档案。

六、规范现场材料管理,不断提升矿井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水平。 自矿井实行精细化管理以来,通过加强管理,规范员工操作行为,我矿的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在2011年二季度集团公司质量标准化检查中获得了第二名,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每月标准化检查与矿每旬开展的安全大检查一同进行,通风专业线人员全体参加,主要检查现场存在的问题并确定整改时间及责任人,并录入精细化管理系统对隐患进行跟踪调查,保证了隐患整改的及时性。

2、重点加强了局部通风和综合防尘为主的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矿成立了专门的质量标准化领导管理小组负责管理,每月进行考核、评比,对月度标准化考核分不足95分的均进行了处罚。

3、推行了材料定置管理,制定了“一通三防”材料和牌板统一堆放

和悬挂标准,的使用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工作,一直以来,我矿质量标准化水平都较低,通过今年开展的精细化管理,加强了以局部通风和通风设施为重点井下现场各方面的整治,对凡现场查出的问题均进行了处罚,并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进行整改,使我矿井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今年一季度还获得了集团公司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第一名。

总之,在集团公司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矿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白腊坪煤矿矿始终把“一通三防”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随着矿井管理的成功转型,通风管理将逐渐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2011年矿井成功杜绝了“一通三防”事故,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矿“一通三防”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随着矿井逐步向下水平延深,瓦斯涌出量将会增加给安全管理带来更大的难度。因此,2012年“一通三防”工作我们还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由于员工文化程度不高,虽然经过多年对“一通三防”知识的宣传与培训,但现场隐患和违章现象还是较多,员工的责任意识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由于矿井已开采到井田边界,随着矿井的扩能和两个延深准备采区的施工,矿井需风量将进一步增加,特别是元发号主要通风机已不能满足今后正常生产供风的需求,且该系统已无法再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必须对元发号主要通风机进行改造,更换主要通风机势在必行。

3、通风管理人员较少,目前通风专业线管理人员只有5人,其中通风科2人,通风队3人,还有2人是近两年新分到通风专业线,对系统熟悉程度不够,给“一通三防”现场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

4、安瓦员文化素质整体偏低,部分安瓦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现场履职不到位,还存在有不在指定地点交接班的现象,对现场存在的“一通

三防”隐患不能及时发现。

5、安全监控系统维护人员偏少,目前只有4名监测电工及维护人员,且地面中心站实行24h值班制度,建议增加两名监控系统维护人员,以便于更好地维护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其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6、综掘工作面粉尘治理效果不佳,主要综掘机掘进时产法量太大,而采用喷雾洒水时由于防尘水压不够且水质较差,容易造成雾化效果不好和喷嘴堵塞现象,导致除尘效果差;而采用安装除尘风机则除尘使用过程中人员不便于操作。因此,我矿正在和专业厂家(重庆煤科院和郑州光力公司)进行联系,共同制定专门的方案解决综掘除尘问题。

7、根据“六大系统”建设要求,我矿人员定位系统仍不健全,主要井下分站和读卡器数量不够、标识卡不具备双向呼叫功能,2012年需升级改造;30min及以上自救器数量不够,只在2010年购买了150台ZH30型自救器,2012年仍需进一步补充。

8、部分安全仪器、仪表服务时间较长,需逐年淘汰、更换。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2012年“一通三防”工作计划:

1、继续抓好日常的“一通三防”业务技术和现场管理,管好用好通风、防尘、监控、人员定位等四大系统,抓好现场的“一通三防”隐患排查工作和各种管理制度、措施的现场落实工作。

2、2012年根据白腊坪煤矿长远规划配合集团公司对元发号主要通风机选型,同时完成主要通风机改造,为保证矿井正常生产创造条件。

3、重点抓好以延深掘进工作面裂隙瓦斯防治为主的瓦斯管理,开展24和-22采区瓦斯参数测定工作,对矿井煤层瓦斯全方面了解,做到瓦斯治理有的放矢;同时还必须加强瓦检工责任心和业务素质的培养,杜绝瓦斯检查出现空班、漏检和假检。

4、完成矿井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升级改造,保证符合“六大系统”建设规范要求。

5、完成安全监控系统扩容,所有传感器的设置符合AQ1029—2007标准,不断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还必须加强安全监控系统使用与维护管理,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不断提高监控系统维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做到监控有效,减少监控系统上传中断和杜绝监控系统报警。

6、做好-219(13)采煤工作面回采前的准备工作,根据矿井采掘接替计划保证该采面顺利投入回采。主要工作是回采前系统的调整和回采期间瓦斯和地热的治理。

7、抓好24采区南翼排水期间的通风瓦斯管理,拟定好瓦斯排放的方案防止瓦斯超限。

8、继续深入推进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重点是抓好综合防尘、局部通风和通风设施整治管理,不断提高矿井质量标准化水平,促进尽快建成本质安全型矿井。

9、强化矿井综合防尘管理,主要是综掘工作面的粉尘治理工作,要与专业厂家合作研究除尘尘方案,使综采、综掘工作面粉尘浓度不超标,为井下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

10、多形势、多角度在全矿广泛开展“一通三防”知识宣传培训,强化全矿职工的“一通三防”责任意识,保证2011年“一通三防”工作顺利开展。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白腊坪煤矿信访工作总结

白腊 学校春季学校工作总结

白腊 学校秋季学校工作总结

煤矿通风工作总结

煤矿通风工作总结

白坪煤矿简介汇报材料

(白坪煤矿安全工作总结)

煤矿通风区工作总结

煤矿通风技术员工作总结

一季度煤矿通风工作总结

白腊坪煤矿通风工作总结
《白腊坪煤矿通风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