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性途径

发布时间:2020-03-02 15:25: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永嘉县乌牛镇仁浦小学柯向阳

[摘要]在积极推进新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学校切实加强开放性,调整沟通策略,吸取国内外先进教育经验,让更多的家长融入教育进程。在我校 “家校联营社团” 的创建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尝试着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携手,共同去认识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组建家校联营社团,让家长的家教理念渗透到学校中来,直接参与班级管理,甚至学校管理中来,开辟出了德育教育的另一条路径,摸索出了我们学校特有的德育工作之路。

[关键词]家校联营;组织管理;课程设置;德育

一、背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整个大教育体系中的两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在教育者、教育场所、教育手段以及内容等诸多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二者在教育工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合作的好,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因此,作为实施教育的机构,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应该首先认真审视自己。囿于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整体偏低,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在育人方向上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颇的。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方面,学校教育试图囊括一切教育功能,以期学生走出校门时,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其实还有社会教育) 被在相当程度上矮化了———与其说是学校单方面漠视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能量,不如说是家庭和社会赋予了学校教育过多的责任。而这直接带来的是:学校教育职能被无限的放大,达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地步,家庭教育被极为不该的沦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鉴于此,我们尝试着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携手,共同去认识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组建家校联营社团,让家长的家教理念渗透到学校中来,直接参与班级管理,甚至学校管理中来。下面就以我校开展的环保特色教育为抓手,阐述如何进行家校携手,创建家校联营社团,进行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

二、概念的界定

(一)家校合作

本课题中的“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有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二)家校联营社团

我以学校的环保特色教育为例,指的是以家长为引领者,按照学校设置的环保课程,家长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主题定时进校授课,以及进行环保社会实践的组织。突现家长的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

三、“家校联营社团”创建实践过程

(一)社团组织的管理

为了使家校联营社团有序、有质的进行,我们在创建时,分成了三个阶段进行布署:初级阶段,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家校联营社团管理部,直接隶属于班级家委会。委任主要负责人、班子和主要任教家长名单。班主任和社团成员共同参与讨论和设定课程的长远安排规划,及近期的授课内容,并在每期授课前小组讨论授课内容。

中级阶段,成立年级段和班级两级家长授课社团,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开展活动。每个班级选派2名社团团员代表参与年级段社团的家长授课教研交流活动,共同探讨课题方向授课方式及深浅安排,以及在相同阶段可以选派代表统一备课,让不同班级执行授课,这样可以弥补一个班级家长某些版块知识不全的缺陷。

高级阶段,学校成立家长课堂社团研究组,具体负责家长社团的活动组织,并成立学校和班级两级社团模式。每班级选派一人参与学校社团,并设立学校社团的负责人。由学校和学校家长课堂社团共同参与授课大计方针的制定,授课方向、课程内容规划的讨论、交流和制定,进行家长授课常态化管理和执行。在这种模式下学校成立的研究组需深入参与进去,并起到把握方向的作用。

(二)社团组织的课程设置

家校联营社团的课程应常态化规划。首先从课程设置框架入手。我们了设置四大授课课题方向:其一,环保知识,包括环保小知识、环保医疗、航天环保等科技知识;其二,环保社会生活知识,包括衣、食、住、行、裁、缝、编、织等环保社会生活技能和知识;其三,环保实验科学知识,包括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等。其四,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等。这就解决了家长授课时“接下去该从哪里入手、讲什么”的疑惑。

其次,做好环保教育授课进程的长期规划。以目前家长授课每月2次为例,学生每年在校8个月计,每年共授课16次,那么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共6年合计授课96次。如果按上述四大课题计算,每个课题在6年中平均可获得24课次,上述任何课题都拥有极广的知识量,分6年24课(每年4课次)进行教授并不多,家长有足够的内容进行

授课,将这24课次平均分成三个阶段,每2年一个阶段共8课次,每个课题在第一阶段选择最简单易懂的话题和知识便于学生接受,并逐步提升难度,提高学生知识深度,难度控制可由老师和家长课堂社团共同决定。这样的长远规划就解决了家长可能遇到的“深浅怎么把握、该怎么讲”的疑惑。

最后,可进行授课的阶段性效果检验。在每个学期结束时,由班主任主持举行知识竞答活动,对家长授过课的知识进行一次选择性的趣味竞答,以考核学生的课外知识掌握情况;也可以在每一个单元的测试卷上安排一至二道题目,针对家长教过的课外知识进行考核;这样也更能体现和落实素质教育。

(三)社团组织的开展情况

家长联营社团活动,已进行将近一个学期了。每月二次,家长定时定主题来校进行授课。授课主题由家长自身的特长进行确定,本学期分别给孩子带来了系列的课程,如:《汽车的尾气》、《环境保护小知识》、《臭氧层被破坏了》、《环保安全》、《我们生存的环境》、《环保漫画》、《环卫工作生活》等,有课堂上的游戏、实验生活;有现实生活的实践、参观;有现代技术的操作学习等,孩子们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是课程设置所不能包括的,再加上每位家长上课的风格各不一样,有些家长幽默恢谐,有些家长娓娓道来,有些家长激情风趣,有些家长严肃可爱等,使孩子们爱学、乐学,盼望着每周家长环保课的到来。真有“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四、基于“家校联营社团”创建的启示

(一)各方面的反响

1、家长——积极响应、踊跃参与

“留驻绿色”家长联营社团活动自开展以来,家长反应热烈,积极参与,并给予极大的支持和关心,从以下几点看出家长对活动的反应态度:

A、对活动倡议的积极响应和关心;本活动于开学初在全校家长会上提出,获得全体通过,并积极报名参加家长环保社团。

B、后续跟进的家长众多,个个欲试。

C、通过活动,环保教育的理念从校内一直延续在校外,形成了比较强的合力,不仅提高了师生、家长的环保意识;与此同时,外在对学校评价更加积极,提高学校的品牌度和认可度。

D、家长以参与家长环保社团为契机,充分参与到学校管理,有利于学校的管理。

2、学生——兴趣盎然、知识扩展

A、学生每到家长社团开始前,就已经非常期待,这不仅为他们带来乐趣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总会在下课后围着上课的家长积极据探讨的场面。

B、学到了更多环境保护的知识,成为他们课间讨论的话题,扩张了知识面。

3、其他学校——学习借鉴、跃跃欲试

其他学校老师对我们学校这种活动的开展,持支持意见,觉得很值得借鉴:不仅更加丰富了孩子的环保教育生活,而且让家长参与到课堂中来,直面接触孩子,为以后学校的管理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启示

在积极推进新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学校切实加强开放性,调整沟通策略,吸取国内外先进教育经验,让更多的家长融入教育进程。通过我校 “家校联营社团” 的实践,不难发现家校联营的张力和活动,更主要的是让我们更好的开辟了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另一条路径,摸索出了我们学校特有的德育工作之路。

1、通过家校联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学校和家庭相互协调,将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当学生感到老师和家长在为发展而协同努力时,他们会因此而受到极大的鼓舞,产生向上的动力,激发成就感,并最终转化为进取的实际行动,很大程度上满足孩子们心理上受关注的需要。

2、通过家校联营可以优化教育环境,因为家长的职业、兴趣、知识、阅历、技能和方法都各不相同,可以有效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3、通过家校联营有利于强化社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使学生受到来自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形成多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实现社会化。

4、通过家校联营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习,使学生在学校内外获得更大的成功。 学校作为学生德育的主阵地,必须与家庭教育的正确结合,才能给学生更全面的教育影响。家庭、社会有着取之不尽的德育资源,学校结合当地社会现实,因势利导,这会比简单地逃避社会现实更行之有效。特别是当地一些历史文化资源可观可感,其与学校德育的有效衔接,也有益于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对于一切受教育者,我们不怕其先天的缺陷,不怕后天的不足,最可怕的是道德流失、心灵沙化和精神污染。选择家校联营的德育方式,遵循德育规律,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一切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 ] 马忠虎.家校合作[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3 ] 徐明峡, 吴建成.影响现代家校合作制度建构的环境研究[J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3 , (03) : 7.

[4] 周乾坤.基础教育新理念.[ EB/ OL ] .http : pep.com.cnP200406Pca492307.htm , 200601.

拓展育人途径 提高德育实效

创新培训途径 提高培训实效

弘扬民族文化 提高德育实效

探索德育方式 提高德育实效

学校教育提高德育实效之我见

推进德育创新 提高德育实效

加强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实效

德育实效

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有效性的途径

着力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性途径
《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性途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