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07 08:35:38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如何运用学情分析提高教学有效性

- 1 - 义马市第二初级中学中干培训

[学情分析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中层干部远程跨区研修笔记体会]

义马市第二初级中学------毛长明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星期四]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所以要对教学进行必要的学情分析因学定教,学情分析就是在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原有经验、前概念、认知方式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实质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学情分析的目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搭建学生通往教材的桥梁,使教师的教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学,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学的动机和愿望,因学定教,因学施教,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学情分析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义马市第二初级中学------毛长明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有他对学习内容的前期了解,要有效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新课程要求“从讲课到教学”,从教师的单项传授到师生的双向互动。分解难点。师生互动,课堂一半是老师的一半是学生的。动的基础,所讲的东西必须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 “因学定教、因学施教”,让老师的教更加贴近学生的学 ,所以要对教学进行必要的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就是在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原有经验、前概念、认知方式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实质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学情分析的目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搭建学生通往教材的桥梁,使教师的教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学,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学的动机和愿望,因学定教,因学施教,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其实每个老师都进行过学情分析,如谈话、提问、测试、问卷调查、查阅学生档案、向前任教师了解情况以及家访等,只不过以前可能没有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而始终看着学生,从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以及交流问答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疑问和困惑,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引领学生在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对问题有更深的或新的认识,这样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课堂交流问答的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晰,回答是否有依据,语言是否规范等。

我们常说,教学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职责之重,让我们丝毫不敢怠慢。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社会、学校、家长以及教师自己关注的话题,教学中的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辅导,检查与评定等各个基本环节,都离不开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所以,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性的前提就是要仔细客观地分析学情,学情分析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

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言:“我们要引导学生到我们想让他去的地方,就必须先知道,他现在到底在哪里。”了解学生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反映,在批改作业过程中总结提炼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在师生沟通中

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等。当然,在与其他任课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个别学生的问题。例如有些学生过于自以为是,粗心大意:表现在语文英语默写不当回事,但基础又容易丢分,数学计算总是不能踏实完成导致失分。还有些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三天两头不交作业,究其原因,有些是因为独立完成有困难,有些是因为丢三落四等。还有的学生虽然十分用功,但是成绩依然平平,可能是因为其阅读能力较弱,表现在语文和英语阅读十分严重,数学应用题和几何题等不能理解题意等。了解学生,摸清现状是教学的源头和关键所在,只有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在观察了解学生的现状之后,就要结合教学实际,寻找方法去提高教学质量,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备课过程中,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未知的知识、想知的知识,可以采用课前质疑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前,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存疑的地方,根据学生的存疑,优化备课质量,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一堂课结束以后,让学生自己回答课前存疑的部分,有些学生会发现问题迎刃而解,对于那些依然存在困惑的同学就应该进行课后的个别辅导。一堂成功的课,除了精彩的课堂之外,还应该包括每一个学生的课后反馈,要让他们真正能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有效性。

学情分析是教与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往往是空中楼阁;学情分析是教与学内容分析的依据,没有学情分析的内容分析往往是一盘散沙或无的放矢;学情分析是教与学策略选择和教与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策略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因为没有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任何讲解、操作、练习、合作都很可能难以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关注学生需求,才能使教师的教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猗所指出的:学生的情况、特点,要努力认识,悉心研究,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在点子上,教出好效果。

应该说,无论是传统课程所强调的因材施教,还是目前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都对学情分析给予了高度关注。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有不少教师对如何进行学情分析感到比较迷茫,呈现出两种态势:一是学情

分析简单化,将学情分析看成学生的考试成绩,以班级均分在年级排名定等级,以学生个体分数在班级的排名将学生分层次;二是分析经验化,进行学情分析仅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定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界定教学重难点。所以要做到:

1.注重学情分析的全面性

要注重全面性的发展,就要注意对学生起点能力的分析。起点能力是指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原有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准备水平,它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和形成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成效。学生起点能力分析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接受水平、学习能力及思维规律等。例如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与技能以推导出还没有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有哪些;哪些知识是通过努力自己能学会的;哪些知识是需要在教师点拨和引导下才能学会;怎样的引导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操作也有利于学情分析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试想,一个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怎么可能主动参与学习?一个不能主动参与的学生,又如何去体验和感受?新课程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角度,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都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维度,对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认为,教师应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学情分析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2.关注学情分析的过程性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要注重三个分析:预测分析、实时分析和反思分析。首先,对学生进行“可能”的预测分析。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这不仅为课堂教学的精彩生动提高了广阔的空间,而且对课堂教学的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尽可能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可能”进行准确全面的预测,同时精心做好应对相关“可能”的预案分析,以便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做出合理的处置和有效的引导。在预测分析结束后,下一个步骤便是对学生行为进行实时分析。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完整、鲜活的个体,教

学中学生的行为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因此,真正的学情源自于课堂,最有效的学情分析应是对课堂教学的高度关注。一方面,通过认真的观察和倾听,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为,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地调整教学问题和适时地调控教学进程;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准确了解学生的体会和感受,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在经历了上述两个阶段后,最后要做的是对学生状况的反思分析。经历过课堂教学,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教师对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了解会更加准确,对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风格的认识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和新的思考,将这些感受与思考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和记录,不仅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而且也有利于及时补救教学中的不足。另外,对学生课后的联系也是进行学情分析的重要依据,从学生对待练习的热情,可以感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从学生完成练习的质量,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堂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态度,这对确定学生再学习的起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强调学情分析的多样性

对学情分析除了注重其全面性和过程性,不可或缺地还需要研究其多样性。在强调其多样性时,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立足调查研究开展学情分析。研究表明,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个人的性格、气质和生理特征等与学生学业成绩具有直接关系。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现实中的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可以通过问卷的方式,对一个学生的基本学习背景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然后应主动深入家庭和社区,实地考察和收集与学生学习有关的信息,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地分析研究。

二是依据教学内容开展学情分析。学生在面对不同教学内容时,所具有的学习经验、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也不相同。依据教学内容的学情分析,一方面应注重联系,不仅要考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新知学习的意义,而且要考察新知学习对后续学习的价值;另一方面应突出对比,仔细地比较新知学习与先前知识的学习在内容上、方法上各自所具有的特点,认真分析学生在学习新知方面所欠缺的是什么。

三是基于学生问题开展学情分析。这是进行学情分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既可以更清晰地探明学生的学习起点,又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使教学能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基于学生问题开展学情分析,关键在于如何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利用预习提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教师在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编制预习提纲并在新课前发给学生,学生围绕提纲进行预习,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提炼,这些源自学生的问题正是教师备课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确定教学重难点的重要依据。

总之,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对学情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学情分析,更要在行为上为提高学情分析的质量而付出应有的努力。

推荐第2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心得体会(整理)

免费

分享

创新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心得体会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以及思想品德的培养等等。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呢?下面我就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至关重要。《新课标》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之间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因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针对这一点,目标的制定应有梯度,不要求人人都达到相同的目标,但要求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尽情投入、力所能及。要做到使能力相对差一些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能力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也有充分施展才华的开放空间。毫无疑问,制定了准确、明确、有层次的目标,保证了教学的方向,使教学有了现实的可操作性和评价性,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旧知识、新知识引入、新知识传授、新知识反馈、新知识深化、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学生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

免费

分享

创新

捉反馈信息,这样学生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知识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同时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须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参与探讨问题、发表见解的学习过程,并相互交流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缔结朋友式的情感纽带,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温和的语调、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以及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赞美的短语,是构成和谐氛围的因子,是沟通情感是桥梁。它能带给学生欢愉和力量,其作用难以估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丢弃权威、放下架子,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去,要对学生倾注爱心。学生如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无知,甚至是愚蠢的举动或现象时,教师千万不能怒不可遏,大发雷霆,而只能是耐心提示,逐步诱导,帮助他们解围。这样以慈爱宽容之心待学生,让学生体验到了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就会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资料来源:http://www.daodoc.com/data/xdth/

推荐第3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

榆次区太行小学 李丽娟

本周区教研室张润柱主任就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进行了专题讲座,通过张主任的讲解,给我解开了不少在平时教学中的困惑,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下面结合在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目前从事大班教学的教师都感到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痛苦,但预期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达成。小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普遍英语,学习积极性很高,但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不喜欢上英语课。高年级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尢为明显。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经历几学期甚至几年的英语学习,但英语能力并无明显提高。因此如何加强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优化导入,快速有效地营造英语氛围

好的导入能帮助学生整理已有的知识体系,并将其调整到适于接受新知识的状态。许多教师非常重视导入这个环节,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用各种方法导入新课。有效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实为课堂增色不少。

大部分教师在导入这个过程中都做得挺好,挺有效,但有的教师会在知识的呈现上花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弄得很花哨,兜个大圈子再引到新知识的学习,当学生真正要开始学习时,兴趣已经少了一半。因此,导入环节是否有效能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

(二)优化课堂活动设计追求优质有效的英语课堂

“活动化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师常用一种学习方式,“以活动为中心”、“以活动促语言发展”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特别是低段课堂教学的一个指导思想。教师们在课堂上也力求让学生在“动”中学,在“乐”中学,因此,每位英语老师几乎都成了活动设计专家,在公开课上,学生唱唱跳跳玩玩做做演演,还有图片、实物和多媒体来助阵,气氛非常活跃,场面非常热闹。然而,活跃和热闹的背后,学生到底掌握了些什么呢?特别是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到底学到了什么呢?笔者认为,课堂上的一切活动设计要考虑活动的目的性、高效性、层次性、趣味性以及快节奏和高密度,这样的课堂活动才是有效的。

1.华而不实的游戏,不要只为游戏而游戏。

适当的游戏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还可以化解难点、重点。但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游戏针对性并不强,有些过程太复杂,要用一大堆中文解释;有些游戏又过于简单,图个热闹,没有真正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服务。

2.开展真实有效的调查活动

调查(do a survey)是当今英语课堂教学中比较热门的一项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调查”,获取相关信息,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所学语言知识,提高其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评价要积极、有效

教师要善于抓住评价时机,通过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课堂学习行为等进行引导,课堂上授课教师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从而促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我与当地本班的英语教师交流时,听到他们抱怨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不仅素质低、纪律差,而且回答问题时声音低,这种情况可能与学生害羞和惧怕学习英语的心里有关。于是我决定采用积极性评价,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在课前与学生多次接触,并再三鼓励学生:我们这个班是个很好的班级,同学们非常聪明可爱,相信同学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表现也一定很出色。果然,当上课时,全班学生都全神贯注地听讲,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另外还对坐得好,读得好,声音响亮的小组和个人进行鼓励性评价,并加上恰到好处的体态语,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精彩的教学设计,学生们学得十分投入,教学效果极佳。

此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实践,不断探索,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问题和学生身心特点,总结规律,认真思考,不断摸索。教师应该从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教学的评价三方面入手,自始至终的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中的可测性,同时教师还应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掌握相关的教学策略,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境作出相应的决策,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

推荐第4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 榆次区太行小学 李丽娟

本周区教研室张润柱主任就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进行了专题讲座,通过张主任的讲解,给我解开了不少在平时教学中的困惑,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下面结合在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目前从事大班教学的教师都感到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痛苦,但预期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达成。小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普遍英语,学习积极性很高,但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不喜欢上英语课。高年级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尢为明显。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经历几学期甚至几年的英语学习,但英语能力并无明显提高。因此如何加强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优化导入,快速有效地营造英语氛围

好的导入能帮助学生整理已有的知识体系,并将其调整到适于接受新知识的状态。许多教师非常重视导入这个环节,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用各种方法导入新课。有效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实为课堂增色不少。

大部分教师在导入这个过程中都做得挺好,挺有效,但有的教师会在知识的呈现上花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弄得很花哨,兜个大圈子再引到新知识的学习,当学生真正要开始学习时,兴趣已经少了一半。因此,导入环节是否有效能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

(二)优化课堂活动设计追求优质有效的英语课堂 “活动化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师常用一种学习方式,“以活动为中心”、“以活动促语言发展”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特别是低段课堂教学的一个指导思想。教师们在课堂上也力求让学生在“动”中学,在“乐”中学,因此,每位英语老师几乎都成了活动设计专家,在公开课上,学生唱唱跳跳玩玩做做演演,还有图片、实物和多媒体来助阵,气氛非常活跃,场面非常热闹。然而,活跃和热闹的背后,学生到底掌握了些什么呢?特别是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到底学到了什么呢?笔者认为,课堂上的一切活动设计要考虑活动的目的性、高效性、层次性、趣味性以及快节奏和高密度,这样的课堂活动才是有效的。 1.华而不实的游戏,不要只为游戏而游戏。

适当的游戏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还可以化解难点、重点。但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游戏针对性并不强,有些过程太复杂,要用一大堆中文解释;有些游戏又过于简单,图个热闹,没有真正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服务。 2.开展真实有效的调查活动 调查(do a survey)是当今英语课堂教学中比较热门的一项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调查”,获取相关信息,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所学语言知识,提高其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评价要积极、有效

教师要善于抓住评价时机,通过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课堂学习行为等进行引导,课堂上授课教师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从而促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我与当地本班的英语教师交流时,听到他们抱怨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不仅素质低、纪律差,而且回答问题时声音低,这种情况可能与学生害羞和惧怕学习英语的心里有关。于是我决定采用积极性评价,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在课前与学生多次接触,并再三鼓励学生:我们这个班是个很好的班级,同学们非常聪明可爱,相信同学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表现也一定很出色。果然,当上课时,全班学生都全神贯注地听讲,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另外还对坐得好,读得好,声音响亮的小组和个人进行鼓励性评价,并加上恰到好处的体态语,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精彩的教学设计,学生们学得十分投入,教学效果极佳。

此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实践,不断探索,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问题和学生身心特点,总结规律,认真思考,不断摸索。教师应该从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教学的评价三方面入手,自始至终的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中的可测性,同时教师还应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掌握相关的教学策略,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境作出相应的决策,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

推荐第5篇: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研究

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 要:地理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区域性等特点,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就是权威,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课堂模式造成了地理课堂的低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倡导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采用多样化、趣味化的方法让学生喜欢地理,从而高效地学习地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分析了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途径

有效的高中地理课堂必须是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堂,而要想实现学生的充分参与,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上下功夫。要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为有效的课堂奠定扎实的根基;要考虑地理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善用趣味导入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还要引导学生将地理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达到有效课堂的升华。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有效课堂的前提

1.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新课程理念对地理教学的要求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并且也明确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都充分地体现了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正确定位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处的位置,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转变观念,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进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创造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环境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会学习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精心设计学法渗透过程,通过读图分析、信息采集、讨论探究、自学归纳等灵活多变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发挥他们主体作用的课堂环境,以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探究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到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查资料、分析、对比、讨论等自主学习形式得出结论。通过学生自学能够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性。

二、趣味化的导入,是有效课堂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可以采用极富趣味的话语对高中地理知识进行全面统一的讲解、说明,确保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借助著名景观进行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眼球

例如,教师在讲解旅游文化时,可以积极借助教室的教学工具进行课堂的导入工作,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所要讲解的旅游文化以幻灯片的方式播放出来,并用生动的语言对之进行讲解,向学生展示著名而充满玄幻的埃及金字塔、展示美丽壮观的印度泰姬陵以及雄伟壮阔的法国埃菲尔铁塔等,通过视听说的有效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兴趣,进而有效提高学习质量。

2.利用问题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本中,涵盖着大量“世界之最”的地理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进行趣味课堂的导入。例如,在进行海洋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世界上最深的海是哪个?最深的湖是哪个?它们分别有多深?如何形成的?通过趣味性问题的提问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有效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

三、趣味化的课堂内容,是有效课堂的关键

1.趣味化故事,激发学生好奇心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兴趣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学科本身就具有趣味性的特点,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优势,能够深入文本挖掘潜在的趣味性知识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加工整合,那么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将会有极大帮助。比如,在学习《全球性大气环流》一课时,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二战期间有人巧妙利用西欧地区天气变化由西向东发展的规律,不仅成功地躲避了德国法西斯的空袭,还用大雾作掩护对德军进行反击,使德军损失惨重的小故事。这个故事不但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学习上来,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本课的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认真备课,善于挖掘每节课的趣味点,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多媒体展示,加深学生印象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地理知识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出来,通过具体的图片、声音、录像等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利用,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的活跃度,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海洋文化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中的“死图”变活,让静止的海洋流动起来,让课本中的海洋鱼类游动起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印象,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生活化的情境,是有效课堂的催化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的要求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教学理念就要求地理教学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过分依赖课本,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主张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生活体验,教师如果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地理教学,将会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人口的数量变化》时,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在城市或者乡村人口的变化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在这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获取知识的实践者,只有当学生自己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等得出的知识得到认可时,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感受和愿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要体现这一点,地理教学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无疑是最有效的。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尊重学生,必须在课堂开始之初就吸引学生眼球和注意力,必须增强课堂趣味性,让学生乐于上地理课,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最终让有效课堂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刘静.谈如何更好地进行高中地理教学[J].学周刊,2011(20).

[2]朱延华.浅析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时代,2013(06).

(作者单位 福建省仙游县园庄中学)

推荐第6篇: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强教学有效性

提高教学针对性 增强教学有效性

针对性教学有以下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是从教与学的关系而言,针对性教学是针对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进行教学,即教学生自己弄不懂学不会的知识。二是从教学内容而言,针对性教学是以难点和关键点为对象的教学。“难点”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存在认识困难的那些教学内容。“关键点”是针对教学方法而言,即如何通过教学设计克服学生的困难而实现教学目标。三是从教的层次而言,针对性是一种立足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教师要教学生想不到的东西,要教教科书里蕴含的思想方法和智慧价值。避免教师花很多的时间教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导致教学水平和效益下。更为严重的是阻滞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责任感的形成。

很多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不关注学情,“目中无人”,缺乏教学针对性的表现,这使得他们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制订教学目标,进行课堂设计、课堂教学。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目标要针对学生状态制订和改变。

新课程为了避免对初中历史的简单重复,采用专题体例编写,编写者默认学生已经掌握了初中的基本知识,实际上,很多学生并没掌握。这一点,教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应十分注意。学生的学习特征也不能只是简单进行一般性的分析,应在平时的教学中留心观察、访谈,注重反馈矫正。反馈矫正必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反馈和矫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反馈切实成为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学目标的设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动态的,因为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创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收获、新的思想超出、偏离或达不到教师预先设计的要求。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应是预设的目标加上生成的目标。如果仅限于预设的目标,那教学势必异化为演一出“教案剧”,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因此,必须充分重视生成性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教学机智,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及时根据教学实际调整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非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的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的有机结合。

第二,教学设计要针对学生实际粗线条、细琢磨。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上课前,一堂教学设计看起来很完美,但上起来却大打折扣,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导致无法按原有的步骤进行,有时还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或者即使完成任务了,也是十分紧张,没有给学生留下余地去主动思考和自由探讨,出现重点不突出、时间分配不合理等等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忽略了教学结构设计,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在静态而且是按线性的顺序进行的,而由于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我们的教学过程又是动态、立体地运行的,特别是在专题体例下,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多,时间跨度大,本来就不好把握,出现上述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结构的设计,如考虑教学过程的结构如何、各个要素能不能进行整合、如何合理地分配时间、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结构如何、如何科学分配学生的注意力、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有几类、分别应怎样处理以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解决主要问题等等,以便从总体上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所以,教学设计时应强调教学思路上的整体把握,更多地考虑课堂实际,留有师生灵活的课堂操作和活动的空间,留有调整的空间。

第三,课堂教学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有所教、有所不教。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提出:对于一节课,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现有发展区的问题、是学生可以通过独立学习掌握的,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需要同伴互助和教师帮助才能掌握的。教师所要教的是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部分。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也曾经提出这样的命题:“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他强调的也是教师要关注教学的“起点”,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教师决不能自作多情、越俎代庖。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教师的教学必须坚持“先学后教”的原则。而且,教师的教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当要求掌握的内容属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教师的教学必须坚持“先教后学”的原则。但是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使学生慢慢地摆脱对教师教的依赖。许多优秀教师总结出了这样的教学过程:教——扶——放。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教学一定要锁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但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环节的安排等都影响着的生成。教师要想使师生之间的互动顺畅,不仅在课前要认真分析学生知识层面上、解决问题水平上的“最近发展区”,更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捕捉学生思想的能力,积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的“最近发展区”,要用心捕捉和筛选学生学习活动中反馈出来的、有利于学习者进一步学习建构的生动情境和鲜活的课程资源,及时调整教学行为、教学环节。特别是要坚持在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上,组织学生进行“再创造”式的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巧点妙引,给足时间,让学生深入探究,让“最近发展区”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奋点。

综上所述,现今如果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单位时间内切实发生变化、获得进步和取得成绩,并伴随积极的学习体验,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必须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制订教学目标,进行课堂设计、课堂教学。只有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的放矢,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推荐第7篇:拼音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浅谈提高拼音教学的有效性

太兴完小

廖晓兰

汉语拼音在学生认读生字,独立识字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但汉语拼音的教学相对抽象和枯燥,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要掌握这一工具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既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又要使教学能有效地开展,怎样才能做到呢?我又以下几点看法:

一、将游戏运用于教学中。

兴趣是最有效地学习动机,一年级的学生在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前,兴趣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呢?首先,他们对大的,色彩鲜艳的教具很感兴趣的,当然,能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一两回角色,那更是让他们津津乐道。其次,学生都有好胜的心理,总喜欢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做教师的就要合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因素。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位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区分u和ɑ,她安排了这样的游戏:老师说孩子们做,小拳头代替V上两点,当老师读到u时孩子们手就不动,当老师读到V时,他们就把拳头举到头顶上;还有一位老师为了巩固“ɑi—ei—ui—”,她安排了“徒手操”(跟着老师一起做操,边做边说ɑi—ei—ui),“猜哑谜”(看老师口型,猜是哪一个复韵母),“找一找”(出事四线格中的ɑi—ei—ui,请孩子们找一找,这三兄弟哪儿长得一样,哪儿长得不一样,找对者可获得一颗五角星)。我从中深受启发,将这些方法也运用于教学中,其效果得到了显著的变化。

游戏不等于学习,但学习离不开游戏。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将学习和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中,调动自己的眼、耳、口、脑去完成游戏的各项内容,不仅使他们学得主动,而且使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的频率,从而使教学得到有效性的提高。

二、将有趣的儿歌,故事运用于教学中。

小孩子天生就爱听故事,儿歌,就跟他们爱看动画片一样,因为这些东西能把他们带入美好的遐想中,如果将其灵活运用于教学中,一定能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其实在这样的教学中,他们仿佛只是在体验其中的情节,然而却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要学的拼音。为了让学生明白标调规则,我在课堂上安排了一个故事:有一天单韵母六个兄弟排着队出去,老大a走在最前排,o时候老二排第二,E是老三排第三,后面跟着i u V.来到拼音王国,看到复韵母iu和ui正在发愁呢,原来他们不知道把小帽子戴在哪里。a说:“这还不简单看看我们六兄弟怎么排队不就知道了吗?”出示标调歌:六兄弟,来排队,有a照a别放过,没a就去找o—e—i—u,并列标在后。学习表掉是比较枯燥的,怎样将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讲故事是不错的方式,拼音中有许多规则要学,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我们教师只要多动脑筋,就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得到有效性的提高。

三、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中。

以前我上拼音课,采用口头传授的方式居多,时间一长,学生有厌倦之感,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丰富资源,制作了有关拼音的教学课件。由于课件辅助教学视感强,直观形象,加上上课适时适度地运用,学生兴趣盎然,我也倍觉轻松。学生喜爱拼音课,使我深深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总之。要想让拼音教学得到有效性的提高,我们就应该采用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是他们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学习,从而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有效性的提高。

推荐第8篇: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一)——学前调查与分析

每当翻开学生的作文本,欣赏着令人陶醉的美文的同时,更引发了我的深思:学生的作业中频繁出现一些天天见的常用字的错字。你看,学生就把“经常”就写成“经长”,“拨开”就写成“拔开”,“购物”又写成“构物”,真是很不可思议。我将这些错字一归类,很容易就发现,学生用错的无非是一些形近字、同音字。学生对于这些形近字或同音字为什么用错率会如此高呢?于是,我就设计了以下问卷调查样表,对学生生字词的学习习惯和汉字的一些基本部件的造字来源进行了了解。以下是小学四年级学生生字词学情问卷调查表:

一、选择题

1、你喜欢学习语文吗?

A、喜欢 B、不喜欢 C、有点喜欢

2、学习生字词的时候,你喜欢自己学还是老师讲? A、自己学 B、老师讲

3、你经常会用什么方法弄懂生字词的意思?

A、查字典 B、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 C、看生字结构来分析

4、你认为怎样才算学会生字词?

A、会认读 B、会读、会写 C、会读、会写、明白意思

5、当你学完了生字词或优美的句子后,有没有在作文、周记中运用上? A、有 B、没有 C、记起就用

二、填空。你知道下面这些偏旁的意思吗?它和什么有关呢? 礻———与( )有关 忄———与( )有关 艹———与( )有关 灬———与( )有关 宀———与( )有关 纟———与( )有关 巾———与( )有关 彳———与( )有关 阝(左耳旁) ——————与( )有关 阝(右耳旁) ——————与( )有关 学情分析:

从学生做的样卷来看,学生平时学习生字的习惯都喜欢自己学。而且全班有55.8%的学生仅通过查字词典等工具书来理解,有24.3%的学生能初步联系上下文理解,能够看字形猜测理解词义的全班仅有19.5%的学生。从这组数据看出,学生能根据字形来分析明白字义的是少之又少。正因为学生对于生字的认识是建立在机械反复识记的基础上,因而记忆不深。对于字义,仅仅明白它在工具书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模凌两可,更甭说运用了。因此,在对字词的运用上,全班仅有39.1%的学生有意识运用所学词语,但不一定准确(有时是乱套用的),有51.2%的学生抱着记起就用,不记起就不用的态度,可见平日里学生自主积累优美词句的习惯没养成。

对于了解汉字部件的构字原理——第二题的测试,答案更是五花八门,除了经常提到的“忄,艹,纟”全班95%的学生了解之外,其余的几乎都是乱填的。左耳旁,右耳旁表示什么,前两个星期刚讲过后,但因为刚给学生渗透这方面的知识,全班41人仅有5人回答完全正确。剩下的都是猜的:你看,礻与电视有关,灬与火相关,更有甚者,宀与宝贝有关。这与汉字的造字之初好无关联,让学生怎么会记得牢呢?

针对这一现状,我觉得我们老师不能忽视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要改变平时生字词教学只重字音、字形的单一教学方式。在生字词教学这一环节应有意识地渗透字理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对生字追根溯源,了解汉字的造字之初。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字画同源,故事识记,编顺口溜等形式多样的识记生字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机械反复的高耗时,低记忆的识记生字的方法,真正通过“析行索义,因义记形”的学习汉字的方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汉字王国中遨游,哪有记忆不深刻的理由呢?

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设计

根据中年级学生生字回升率高,经常误用形近字,套用同音字的现状,我设计了一节“火眼金睛,辨形近字”的字理教学活动课。现在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呈现如下:

火眼金睛,辨形近字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区别四组形近字:幕--暮--墓、经---径、副--幅,“青”的形近字。

2、学会根据字理识记生字的方法学习生字。教学重、难点:

1、学会根据字理识记四组形近字。

2、让学生掌握根据字理识记生字的方法学习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青”的生字转盘 教学过程:

一、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中孙悟空神通广大,特别厉害的是是它的那双火眼金睛,能识别善变狐媚的的妖魔鬼怪。老师也特别希望你们也能拥有这么一双火眼金睛,当然不是用来识别妖魔鬼怪,而是识别一些非常相像的形近字。(大屏幕出示课题:火眼金睛,辨形近字)

齐读课题

二、学习四组形近字。

过渡:前几个星期亚残运会在广州已经胜利闭幕,我国残疾人运动员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金牌榜,奖牌榜双双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实在可喜可贺啊。

(一)

(一)字理学习“幕--暮--墓”。(大屏幕出示“幕--暮--墓”)同学们,请看, “闭幕”的mù要第几个mù?(要第一个)

1、学习“幕”字。

(1)师:为什么“闭幕”要下面是“巾”字的幕?“巾”表示什么呢? “巾”(师简笔画划出一条毛巾)大家看,这是我们每天洗脸用的毛巾,它用什么做的?(布,尼龙)其实“巾”字是古人看到毛巾这样垂挂的样子就造了 “巾”字。后来它也指一些垂挂的幕布,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中看到大型晚会准备开始时,舞台上先将宽大的幕布向两边拉开,表示什么?(晚会将开始了)这叫开---(幕),后来由幕布的宽大又引申为宽的意思。

(2)学生“幕”给扩词。

2、学习“暮”字。

(1)师:这个 “暮”下边是日,跟什么有关?(太阳)

师边分析字形,边简笔画画出:大家看上面的“莫”字最早是这样的我画了中间一个红太阳,上下两根绿草。你们看,下面的 “大”其实是草字头的变写,太阳已经落于草丛中,表示白天将完,黄昏已经到来了,后来引申为完的意思。

(2)给它组几个词?(暮色、暮春)

师生交流“暮色”、“暮春”。 (3)重点指导“夜幕降临”

师:那夜幕降临是要这个“暮”吗?为什么?

“夜幕降临”是指夜色像巨大的幕布一样将天空遮住了,表示夜晚已经到来了。因而用下面是“巾”字的幕。

3、学习“墓”。

(1)这个“墓”下面是什么?它和什么有关?(土) (2)给“墓”扩词。

小结:同学们真厉害!马上学会看字的结构来弄懂它的意思,真会学习!相信下面的几组词,你们一定会学的更棒!

(二)

(二)字理学习“经---径”。

1、学习“经”字。

(1)出示地球仪。这是什么?上面纵横交错的线知道叫什么吗?(不知道)其实,贯穿南北的线叫经线,看“经”字是什么偏旁?(绞丝旁)和什么有关?(丝线) (2)字理“经”

师:我们知道,古代的女人很少出门干外面的活,她们总是在家织布,而“经”字最早就是指织布机上的纵线,(师画出向下的线),所以,经跟丝线有关,就是绞丝旁。因为经线贯穿南北后来又引申为经过,经历等。

(3)巩固拓展——猜“纬”字的偏旁。

师:(指地球仪)贯穿南北的线叫经线,横穿东西的线就叫做wěi线,现在请同学们猜猜wěi字是什么偏旁(师板书“韦”)

小结:这纬线就是指地球仪上的东西走向的线,因此也是跟丝线有关,所以也是绞丝旁。以后我们记字就应该看它跟什么有关,是什么意思,这样就很容易记住了。

2、学习“径”字。

过渡:我们都知道,单人旁表示一个人,那双人旁表示什么呢?(两个人、很多人)自信一点,它表示什么?(两个人、两个人以上)

老师告诉你们,你们的回答完全------错误。(师画:

十字路口演变成双人旁)其实双人旁指路口,后来又有等待、徘徊之意。 (2)

(三)

(三)字理学习“副--幅”。

1、学习“副”字。(出示副--幅)师:大家看,老师戴的是一副眼镜,应选哪个字?为什么? (1) (1)讲故事识记“副”。

你们可别小看这个“副”字,它还有个故事呢?想听吗?

古代在没发明纸之前,人们借东西时不能没有借据啊,于是他们就把借据或者契约写在竹片上,然后用刀把竹片一分为二,双方各那一半,到还东西时,两半竹片合二为一,所借的数据在竹片上又显现出来,说明你已经还东西了,这样你也不能赖账了。你看,我们的祖先多聪明呀! (2) (2)“副”字的今义及引申义。

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副眼镜,还可以说一副——(手套),还有一副——(对联)。一副——(乒乓球拍) (3) (3)小结:你们看,跟一副搭配的这些东西,两部分一样,或对称这就跟有刀破竹片一分为二一样。所以 “一副”的“副”是立刀旁。

2、学习“幅”字。

(1)过渡:那“一幅”可以跟什么搭配?(一幅画,一幅图)

师:为什么画、图我们用一幅,而不用一副呢?大家看了这些之后一定会知道了。( 出示绣花小手拍,刺绣的图片 ) (2)字理学习“幅”

古代的图、画通常是在布上一针针一线线绣出来的,所以一幅画要“巾”字旁的幅。

3、拓展:现在老师考考大家,“名( )其实”该填这两个字中的哪一个?为什么?(生试说理由)

(四)、字理学习“青”字的形近字。

1、自由说出“青”的形近字。

(1)过渡:看我们大家学习的兴致那么高,“青”也把她的朋友请到我们教室来了。(出示“青”的生字转盘)看,她的第一个朋友出场了:师出示“清”字。

(2)同学们猜猜看,她还请来了哪些朋友?(情、请、晴、睛、精、倩、蜻、静)

2、“青”的朋友们都长得跟姐妹似的,怎么认清他们呢?(出示“青”的生字转盘)

(1)依次给学生说“青”的形近字:说说它的偏旁跟什么有关,扩词。 (2)结合字形重点指导“精”:一个人只吃菜没有精神,应该饭(米)菜(青)一起吃,不挑食人才长得有“精”神。

3、出示顺口溜:

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不争就安静,有米人精神。 (1)生自读,齐读,识记

(2)师引读:有水方说——(清)„„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四组形近字,相信大家一定记忆很深刻。因为我们学会了根据字形来理解字的意思,这种学习生字的方法叫做字理识字。今天我们掌握了这种生字的学习方法,老师相信你们以后学习生字词时一定会更方便,而且还会把生字记得更牢固呢!

三、课堂作业。

听写词语:

开幕

暮春

扫墓

路径

经过

一副对联

一幅图画

清澈

请求

眼睛

心情

倩丽

晴朗

蜻蜓

精神 安静

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后反思

今天,我执教的是一节字理教学活动课,我感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整节课学生学习兴致很高,兴趣浓厚。回顾这节课,我有几点较深的感受:

优点:首先我觉得这节课我做得较成功的一点是:这节课,我通过简笔画,讲故事,实物展示等形式多样教学方法让学生辨别“幕--暮--墓”、“经---径”、“副---幅”,“青”的形近字,并初步学会通过字形来理解字义的学习生字的方法。以简笔画绘出形象直观的图是我这节课用得较多的,你看,在学到“暮”字时,我分析上面的“莫”字,我就画出的它的古文字

,学生一看便知太阳落进草丛中,我进一步引导,太阳落进草丛中,表示黄昏已经到来了,进而引出它的引申义。再扩词:暮色,暮春。学生对于暮春是什么时候已明了于心了。学生在了解字的本义及引申义之后,理解词语就已经水到渠成了。

《新课表》指出,语文的学习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整合新的教学资源。在学生学习“青”的形近字时,我考虑到学生对于青的形近字比较熟悉,但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含糊不清。于是我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拓展,放手让学生自由识记。在学生说出 “青”所构成的形近字之后,给学生自己说是什么偏旁,跟什么有关。这时学生对于这些形近字的认识已不再是简单的表象,而是建立在了解字义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最后我还通过一个顺口溜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学生愿学乐学的同时,加深了对字词的记忆。在字词教学中,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起了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同时,祖国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正一点点的浸润着学生的心田。

不足:在学到 “副”字时,学生通过老师讲故事了解了“副”字的由来之后,我在进行 “一副”的拓展练习时,一学生说出“一副袜子”,我想当时这个学生只想到“副”字是用刀讲一个整体分成两半,引申出只要是一整体,而且两半一样即可与“一副”搭配。虽然当时马上有学生反驳:袜子有左右之分,方向不同。这个理由当时我就觉得有点勉强,但我也一时不知怎样进一步引导,为什么不能说一副袜子,一副鞋子,不仅是学生心中的疑团,也是我的疑问。现在我也不知学生的反驳理由是否正确,我该怎样向学生解释“为什么不能说一副袜子,一副鞋子”。困惑啊,自己肚里的汉字文化太少了,正如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啊。

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四)——课后测评小结

课后测试

(一):

开幕 暮春 扫墓 路径 经过 一副对联 一幅图画

清澈 请求 眼睛 心情 倩丽 晴朗 蜻蜓 精神 安静

一上完课,我当堂听写了以下这些生字,错一个字扣一分:全班41人:100分:37人

99分: 3人

98分: 1人

课后测试

(二)

一、组词:

幕( ) 请( ) 情( )蜻( ) 暮( ) 清( ) 倩( )精( ) 墓( ) 睛( ) 晴( )静( ) 经( ) 副( ) 径( ) 幅( )

二、选词填空。

墓 幕 暮

( )布 ( )春 扫( ) ( )色 开( )( )地

经 径

( )过 路( ) ( )历 途( ) ( )理 副 幅

一( )画 一( )对联 名( )其实 ( )员 情 清 倩 睛 精 静 请 晴 蜻

( )朗 ( )澈 邀( ) 眼( ) ( )求 ( )蜓 心( ) ( )神 感( ) ( )细 ( )影 ( )悄悄 ( )空万里 ( )丽 安 ( )

这是我在第二天测的,我仍然给试卷打上了分数,错一个字扣一分,我给学生的样卷进行了分数统计:全班共41人:

100分:6人

99分:16人

98分:8人

97——95分:10人

92分:1人

纵观学生课后的两次测试样卷,我感觉学生对于老师课堂上以直观的简笔画,或以生动的故事讲解的生字的本意识记得较牢固。如“径—经”,“幕—暮—墓”,几乎全对,错的也是所组词中的另外一个字错。而对于“幅—副”和“青”的形近字就不行了。通过两次后测,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次测试比第二次简单多了,听写的词仅仅于课堂中出现过的,而第二次测试中的第二题就较为复杂了。因为学生对于字的本意记忆较深刻,但引申义还含糊不清。因此,像“名副其实”和“幅员”这两个词错得较多,尤其是上课我提到的是由布的宽度引申为范围宽的意思,比如:幅员辽阔。但测试题中我只出现“幅员”,很多学生便把它与“副职”混淆起来了。还有“倩影”,学生也是写成“情影”或“晴影”等,源于学生对于这些字的字义不明确造成的。

因此,字词教学不仅是低年段教师教学的重点,它应该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中、高年级教师同样应该通过形式多样的,以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进行字词教学,重视字词教学。课后练习以多样的形式让其与学生多次复现,只有在加深记忆的情况下,方能让学生很好的区别形近字,同音字。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才能真正降低学生进入中年段后生字过高的回生率,改变他们误用形近字,套用同音字的现状。 “授生以渔,不授生以鱼”。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提高他们自主识字的欲望,他们就一定会在字词的海洋中钓到各式各样的、色彩斑斓的“鱼”。

字词教学,有“理”可依

每每批阅学生的作文,其中的一些佳作总是让我欢喜,让我忧。欢喜的是这些佳作总能给人一种极高的享受,而让我忧的是这佳作中出现了不少很不协调的字符——错别字。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不是笔画复杂的非常难写的字,而是一些天天见的常用汉字。按理说,能写出如此美文的学生不应该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把很简单的常用字都弄错了。比如说:把“经常”写成“经长”, “购物”写成“构物”等等。太不可思议了,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国培如三月的春风轻轻拂过我的脸颊,如丝丝春雨慢慢浸润着我的心田。反复聆听了杨凤娥老师的《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及李院长在“互动对话”中提到的字词教学策略之后,有如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似的,着实令我茅塞顿开。我开始反思了自己平日的教学行为,结合杨老师的讲座,我明白平日的字词教学我忽视了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而只偏重生字字音、字形的单一教学。没有让学生通过字形进一步理解字义,字形的识记与字义活生生地剥离开了。这就导致了学生进入中年段后生字回生率过高,经常误用形近字,套用同音字的现状的出现。

找准了毛病,才能对“症”下药。除了自身的原因,我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学习生字都喜欢查阅工具书理解字义,但在具体的语境中对字词仅是一知半解而已,不能准确的理解他们的真正含义。这是源于学生不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而对其形意模凌两可,最终形也朦朦,意也朦朦。基于对学生目前学情了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节“火眼金睛,辨形近字”的字理教学活动课。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和用字规律的基础上,辨别本学期(四年级上册)最容易混淆的生字“幕--暮--墓”、“经---径”、“副--幅”和最常见“青”的形近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简笔画,讲故事,实物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致的驱动下,很好的掌握了这几组形近字,并初步学会通过字形来理解字义的学习生字词的方法。

中国的汉字自古就是字画同源。本节课,我用的最成功的是以简笔画演示字的古今文的变化过程。对于“幕--暮--墓”这组形近字,由于对汉字进行了追根溯源,不仅很好地辨别了字形,在字义上也进一步加深了印象,还能在具体的词语中正确地区别了汉字,大大降低了学生用错字的机率。 如“夜幕降临”的“幕”为什么不用“暮色”的“暮”。你看,在字理学习“暮”字时,我是这样设计这个教学片段的: 师:同学们看这个“暮”字下面是什么字? 生:是“日”字。

师:说明这个“暮”字跟什么有关? 生:跟太阳有关。

师:好,请同学们看黑板(师边画简笔画边说:上面是草,中间一个太阳,下面也是草。)你们看这是什么意思? 生:太阳在草丛中。

师:没错,是太阳落进草丛中了。这就是“暮” 字上面“莫”的最早的字,下面的“大”字也是草字头的变写。太阳落进草丛了,说明什么? 生1:已经是傍晚了。

生2:天准备黑了。

师:所以“暮”就是什么意思? 生:傍晚、黄昏的意思。

师:傍晚也就说白天即将过去了,准备完了。因此,这个“暮”字后来又引申为完,尽的意思。

师:你可以给“暮”字组词吗?(暮色

暮春) 师:“暮春”是什么时候? 生:是春天的傍晚。

师:是吗?老师告诉你们,“暮春”一般是在4月份左右。4月说明春天这个季节即将——(过去)春季准备完了,所以“暮春”中的“暮”是尽,完的意思。

师:那“夜mù降临”该用哪个mù?(下面是巾字的“幕”)

为什么不用日字在下面的“暮”呢?

生:下面是日字的 “暮”说明是太阳落山了,傍晚到了。而“夜幕降临”是说夜色像一块黑色的幕布一样把天空遮盖着,不见了亮光,说明夜晚已经到来了。 生:“夜幕降临”主要是强调天空像有一块巨大的幕布挡住了太阳一样,所以它用的是下面是巾字的“幕”。 „„

在这个环节之前,虽然学生对于像“夜幕降临”的“幕”字或者别的汉字已经记住,但那也是建立在反复机械的记忆当中,并非就能“因形索义”。而通过让学生对形近字的构字之初,尤其是最容易写错的那部分的了解,才能真正做到“因义记形”,不仅改变了以往靠反复记忆才能记住的“高耗时,低效率”的字词学习的方法,而且有些字可以让学生记住一辈子。通过课后的两次测评样卷看,这节课学生对于这几组形近字确实记忆很深。尤其是当堂测评的那些词语的听写,正确率非常高,除了接受能力较弱的四个学生错了一两个生字之外,其余学生全掌握了。而第二次为隔天测评,测试内容比第一次复杂多了,不仅是字的本意,引申义也派上了用场。虽然与第一次测评结果有所区别,但毕竟形式的多样、内容的深度都有所改变,能做出那样的水平。比起平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掌握这么多酷似孪生兄弟一样的形近字,已经是一个质的飞跃了。

经过这次国培的学习,尤其是在我们小学语文

(四)班确定“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作为班级主题研修以来,我在似重重雾气的字词教学疑团面前,不断寻求解决的办法,不断汲取字理教学的理论知识。暮然回首,那话却在灯火阑珊处——清代文学家王筠说过:“人之不识字,病在不能分。苟能将一字分为数字,则易记而难忘矣。”细细思量,这句话不正诠释了字理教学“分解——组合”是大法的真正内涵吗?字词教学有“理”可依,有“理”可据。丢了字理,你就丢了语文教学的根,也就丢了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推荐第9篇: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

1、教学组织要“有序”

“有序”是指教学组织要严密,包括场地器材的安排要简单、经济,以便于操作和组织教学。课堂教学过程要有逻辑性,教学要井然有序,一气呵成,不能有杂乱无章、停停绊绊,更不能出现体育教学过程有中断的现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放有目的,活有目标”。所以,体育课教学中应该加强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体育课堂常规的内容,不应经常变动,必须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而且应将常规要求体现在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平时要不断的提醒学生,对于违反课堂常规的学生要求其改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站队集合时要求做到“快、齐、静”,教师或者体育班委发出口令后必须在5秒内集合完毕,做到收、放自如,令行禁止。

2、教学内容要“有趣”

“有趣” 是指所选择和创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有趣、活泼,将运动基础知识、技能融入于具体的、有趣的游戏活动或比赛中,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或比赛中感悟运动的魅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学习和掌握运动知识、技能,达到教师愉快地教,学生愉快地学的目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增强体能和反应能力时,可以设计一些翻越障碍物游戏、并通过竞赛与合作练习,让学生体验跑、跳组合动作的乐趣,发展学生跑、跳组合的基本活动能力。

3、教学手段要“有效”

“有效”是指选择的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步骤的设计应该呈现出前一练习总是后一练习教学基础,后一练习又在前一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升华。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体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能包打天下,为了能较好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和设计多种教学方法,予以优化组合、综合动用。

近年来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接受式学习与自主探究性学习不是相互对立的,接受式学习能源源不断地为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和智力资源,离开了接受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主、合性、探究学习只能是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在运用时,必须精心设计、讲求实效性不能把它庸俗化、形式化。

4、运动负荷要“有度”

“有度”是指评价和衡量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不能一概而论,要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课的类型来把握。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体育课承载一定的运动负荷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练习手段、练习时间时,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要有一定的预设,但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练习密度和运动生理负荷应有所不相同。如,技术教学课25~30%,125~135次/分;复习课35~40%,135~140次/分;综合课30~35%,120~135次/分;一般练习密度在35-40%左右,平均心律在135-140次/分。

5、课堂氛围要“和谐”

“和谐”是指在体育课堂中要追求师生和生生关系的和谐,教学与锻炼的和谐,思考与练习的和谐,要将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智力发展、情感和社交以及个性发展有机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课堂有效教学。在教学中一定要禁用哪些伤害性的语言,如“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动作都学不会”等等。

推荐第10篇:环境创设提高教学有效性

创设支持性的教学环境 提高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上海儿童世界基金会普陀幼儿园

周艳兰 教学活动设计是保证教学活动在单位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基础。一个有效的活动设计往往会使教学活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活动成功的首要保障。本学期我们大教研开展“集体活动有效设计的策略研究”,探讨教师应该掌握和运用的有效教学设计的策略,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有效设计必须从活动目标的定位、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环境的创设、环节设计等方面来思考,下面就自己在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中环境创设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现代教学环境是指对教学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制约和控制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因素的环境系统,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方面。  物质环境: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对活动的内容感兴趣是保证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所在。物质环境创设的方法很多,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创设宽敞空间,方便幼儿参与活动。

空间对于集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探索和操作行为。一般来说,集体教学活动的人数较多,而且活动的形式多样,有动态的观察、操作,也有交流和讨论。教师不仅要准备宽敞的空间,还应进行更多的考虑,以便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幼儿学会观察。

小班幼儿感知觉逐渐完善,能初步辨认红、黄、蓝、绿等常见颜色;辨别上下前后方位,掌握圆形、方形、三角形;对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事物和形象容易认识。但幼儿的观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只能观察到事物的粗略轮廓,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容易受外界新异刺激的干扰而不能持久,而且受情绪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色彩鲜艳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情境中随机培养幼儿认知能力,引导幼儿逐步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如:“小兔的花园”,一开始就把孩子引入到“小兔的花园”的教学情境中,使孩子在“小兔的花园”的情景中,感知花的大小、颜色、形状的不同。教师在情境创设要注意知识的有机渗透,体现二期课改整合的观念。

三、提供充足材料,提供互相学习机会。

作为教学必不可少的操作材料,能有助于幼儿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和发展能力,有利于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为促进幼儿的发展服务,它们的呈现与使用都是需要教师经过思考后才能确定的。

小班幼儿是在使用物体、摆弄玩具的动作过程中进行思维活动的,思维仍然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同时,小班幼儿的情感大都表露于外,常常处于激动状态,且容易变化,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容易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的支配。往往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行动的愿望,自制力差,易冲动,自我中心化明显,处于儿童个性发展的“第一反抗期”,常出现因争抢玩具的“工具性攻击行为”。但他们开始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开始有初步的自我评价,喜欢用语言、动作与人交往,逐渐习惯于自发地和同伴共同游戏,学习同伴的经验。因此,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应在很大程度上与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让幼儿感觉到问题的存在,并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进行分析、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种花”,我将二组幼儿作画纸面对面放,中间摆放工具与材料,且材料数量充足。这样,既防止了幼儿“工具性攻击”行为的产生,又为孩子学习同伴的经验创造了条件,而且还能让孩子体验到与同伴一起作画的乐趣,同时又避免了幼儿作品出现“倒画”的现象。可见,数量充足、摆放巧妙的材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准备充分到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对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能够满足幼儿个体需要或者能激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很容易自然而然地记住。如:“种花”活动,我提供了不同造型的花的照片,有的像五角星,有的像扇子,有的像太阳,来帮助幼儿形成花的表象。我自己认为考虑得周到,但在实施中发现: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幼儿的思维处在直觉行动期,要他们把头脑中的表象变成图式表现出来,中间还需架一座“桥梁”,将一朵朵花变成由一个一个的图形组成,那么幼儿表达表现的效果将会更好。

又如:“小猪的野餐”活动,虽然,我准备了充足的教具,除了故事中的一些角色及相应的食品图片外,我还多准备了一些。当说到怎样把食物送给云朵时,有的说爬到梯子上、有的说叫大吊车来帮忙、有的说叫消防车来帮忙等等。孩子的这些想法是值得鼓励的,如果,我能出示这些物品,那么带给孩子的体验将更直观,更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 心理环境

心理教学环境是由学校内部各种人的心理要素所构成的一种无形的“软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心理基础。教师要营造宽松、自由、尊重、支持的心理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可以消除幼的心理压力,使儿童进入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

一、畅所欲言,平等开放。

要使幼儿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不要牵着幼儿的鼻子走,不要硬将幼儿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而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见解。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设计幼儿质疑问题的环节,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想法,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给幼儿足够的思考时间

教师提问后要有一定的等待时间,幼儿留有思考的余地。幼儿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思考还在进行,因此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时间,以及表达过程中的思考时间。

三、营造理解与尊重的班级氛围

理解与尊重幼儿就必须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多与孩子的肢体接触,多给孩子激励性肯定,用亲切的语言启迪孩子的智慧,用真挚的爱哺育孩子的心灵。

总之,要上好一个优质的集体教学活动,还有很多的因素,教师的素养、语言的功底、教学风格、风趣、幽默等等,有待于我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去磨练,不断地去反思。

2011.6.7

第11篇:如何提高议论文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赤峰松山区哈拉道口:陈立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关于议论文的学习目标规定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依据此规定及王曼教授关于《初中议论文教学的策略》的讲座,我想对于议论文的教学,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前提下,遵循议论文阅读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是十分关键的,下面将结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的教学,谈一谈如何提高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平时要多读一些时代杂文等,在课堂教学方面要遵循新课标理念,教学要实现有效增值,课堂必然是开放的,所以教师要真正读透教材,精心设计,超越教材,才能镇定的对待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

二、上好预习课,先学后教,体现学生主体,布置预习任务,要解决字词基础知识、查找有关作者资料、时代背景,质疑也就是“向自己提问”。

三、精心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课前搜集了鲁迅的几张照片,引导学生回忆鲁迅作品,并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学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故乡》《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达了鲁迅对快乐自由生活的向往;从《藤野先生》中我们了解到鲁迅由学医救国到弃医学文的爱国精神;刚刚学过的《故乡》从中了解到作者改造旧社会追求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师:的确,鲁迅是一位毕生追求独立自由的思想的巨人,是一位始终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最顽强的战士,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去世了,上海的民众在他的遗体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的白布,以示敬仰,鲁迅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仍有现实意义,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再次聆听先生的教诲。学生参与课前导课,既进入了教学情景,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找准切入点,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也就是“向作者提问”。

我要求学生看题目回答: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失掉了,有的说没失掉,发生了分歧,顿时学生都喧动了起来,我说学习议论文就要做到说话有理有据,请同学们再次走进文本,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材料,学生读得很认真,不时的用笔勾画,很快都举起了手,“两年以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希望国联;到现在“求神拜佛”得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观点。另一个同学回答:第六段,我们有没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支撑观点的材料:从古(第七段)到今(第八段)都有这样的中国人在。”我说:好,同学们说的很好,说明你们会读书,会思考,已经会分析议论文了,那么,哪个观点是作者批驳的观点?“第一个”,再读课文,小组讨论说说作者是怎样批驳的,要求讨论的结果由本组本节课没回答问题的同学汇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讨论很积极,

回答自然正确,教师总结:敌论据不能证明敌论点,也就是说材料不能支撑观点,这就是作者的批驳过程,本文是杂文,也是一篇驳论文。

五、注重联系时代背景,品味语言,理解作者分析问题的立场。教师课中导:“鲁迅的杂文往往以小见大,格局虽小,内里却有着时代的眉目,通过预习,你知道这篇杂文的写作背景吗?”一生主动介绍,作者些写本文正是为了时代的需要,斗争的需要,有斗争性。出示课件:本文保持了鲁迅杂文的一贯风格: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性强,感情色彩浓轻举一些典型的语句记忆品析。各组同学积极讨论,展示交流,体会作品的语言。

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课文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在上世纪30年代,“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请说一段话,作一番介绍。“向论题、论点问”学生动笔写作、展示。“抗击非典的英雄邓连贤、叶欣是”“抗震救灾的武警官兵白衣天使”“航天英雄杨利伟是”“聂海胜费俊龙也是”„„一位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在今天,他们是像温家宝总理一样的人,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抗击冰雪,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总理关怀的身影,去年我们的家乡严重干旱,温家宝总理来到我们这里考察灾情,关心民生疾苦,他是人民的好公仆”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想这是对他最好的鼓励,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共鸣,学生能理解到这里,真的是难能可贵的,我顺势“各种灾难与中国的历史相生相伴,五千年的文明史,一百多年的近代史,每一章都充满了正义与邪恶,光荣与屈辱,凝聚与涣散,顽强与脆弱的斗争,然而,中华民族始终没有被压倒趴下,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相信自己,让我们再次回忆那些令人难忘的瞬间,为我们的民族而自豪,为我们的祖国而骄傲吧!出示课件:一组体现现在中国自强不息的图片,增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想这样的议论文教学自然是有效的。

七、读写结合,本课作业:结合本文的学习,写一则读后感。我在平时就注意加强80-150字的小议论文及读后感训练,可使学生对议论文的认识从感性向理性发展,以提高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以提高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议论文试题的命制及考试分析

考点分析:

1.议论文阅读,就内容而言,考查的重点是把握中心论点,明确文中使用的论据及其作用;就形式而言,考查的重点是论证的结构层次分析。在议论文阅读中,把握中心论点是第一要义,这是读解全文的关键,因此能否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全文中心论点,直接影响到整个阅读的成败。

2.对论证的考查,除了作结构层次分析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两种测试,由于抽象,还由于思维强度大,是一个难点。这需要平时就加强思维训练,考前集中强化训练也很必要。其中,对概括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要归纳全文中心,需要概括段意;要分析段与段的联系,也需要概括段意。就是为了明确句与句之间有何联系,句子长了不便把握,也需要概括句意。

3.中考议论文阅读对论据的考查,重点不在对论据类型的识别,而是集中在论据的选择和作用上面。对论据的选择、排列、作用的分析,其核心是论据支撑论点,与论点保持一致。题目往往因文而异,但能力考查的聚焦点并不分散。

中考议论文阅读命题趋向:

1.多数是考课外时文。

2.选文内容具有时代感,贴近我们生活,可读性强。如关于创新型人才、奋斗精神、以德治国与读书求知、关于老师、关于学问、关于欣赏别人、关于阅读、关于美等。这样的阅读材料,我们读来觉得新鲜,紧扣时代、生活,易于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

3.试题的设计体现了创新精神,开放性试题多。

4.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选择题)少,并侧重于概括和表达。

5.从命题角度看,多数命题者还是很关注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的,除此之外,也注重一般阅读能力的考查。

由此可见,中考选文以课外为主,材料内容贴近我们生活;考查的能力主要是理解能力,包括准确理解阅读材料的程度和速度,要求能整体感知其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了解其基本思路,领会语言表达效果,并能进行概括和表达;在此基础上,能创造性阅读,完成开放性的题目;题型以主观题为主。

常见出题类型及应答方法:

1.找出或概括论点。阅读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找准论点,因此,找出或归纳论点是考查的重点,一般采用标示和简答题型。不管是标示还是摘录,都要注意准确。要找准论点,可以从文章的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具体的方法是:①找紧紧围绕论题、表达看法、主张的比较完整的判断性语句。同属这一类的句子,要找那些概括性强的。②先看标题和开头,再看结尾和文中总结过渡性的句子。因为论点在题目和文章开头出现的概率最大。文章中没有论点,需要自己归纳时,一般采用简答题型。

2.辨别论据的类别,分析其作用。考查论据知识主要采用填空和简答题型。阅读时要分清论据的类别,弄清哪些是事实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在分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那些简要概括的事实。辨别论据类别时常用填空题型,只要了解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的特点,解答并不困难。分析论据的作用常采用简答题型。要明确论据的作用是证明论点,要证明论点,不能只用一个论据,往往要用几个论据,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证明,所以分析论据的作用主要应从这三方面考虑。

3.辨析论证方法,理解其作用。这类题型是考查的重点,一般采用选择题型。解答这类试题主要是弄清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的特点,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选择。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一般采用简答题型。解答时,先说某种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即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强的说服力,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解说,

4.划分议论文的结构。这也是考查的重点,常采用选择和标示题型。无论采用哪种题型,首先要了解议论文的结构特点。议论文是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的。有的议论文先提出论题,再分析论证,最后总结阐明论点;有的议论文是在提出论题的同时提出论点,再分析论证,最后总结。把握住议论文的一般性结构特点,给议论文划分层次就容易多了。如果是议论性的语段,则要一句话一

句话地仔细阅读,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划分层次。若是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根据选项来读文章或语段,排除错误的选项。

5.分析议论文语言鲜明准确、严密有力的特点。这类题型是考查的重点,也是答题的难点。议论文是说理的,讲道理就要有明确的观点、准确的判断、严密的推理、强大的说服力。这些特点都体现在文章的遣词造句中。考查的重点是关键性词语、修饰性词语和关联词语。题型多样,有选词填空、句子复位、填写关联词语和简答题等。解答这类试题,需要了解词语的意思,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根据上下句的内容进行选择;弄清句子的含意,联系前后文,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填写关联词语或将句子复位;解答简答题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采用替换法和删除法,具体分析。

议论文阅读试题示例:

要勇于“忏悔”

古人知耻,勇于“忏悔”者不少。法国18世纪杰出的文学家让·雅克·卢梭,在他晚年为自己写的自传《忏悔录》中,以极其沉重的心情,忏悔他在一次偷盗后,把罪过转嫁到女仆玛丽的头上,造成了终生怨恨,并忏悔自己在关键时刻卑劣地抛弃了最需要他的朋友勒·麦特尔。一件件,一桩桩,摆得那么清楚。他痛苦地说:“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忏悔之后,他又直言不讳地讲:“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

彩色戏曲艺术影片《包公误》中,有这么一场戏:包公错断了边关元帅狄龙谋杀太子一案后,先锋官狄龙之妻段红玉也随之被召回府。经过包贵的一再劝阻和包公的细心查访,才发现这是一个错案。公堂之上,当着狄龙夫妇之面,包公亲自卸刑,要求包贵按法论罪,以儆百官。

人的一生,不可能白璧无瑕,一尘不染,有时会出点问题,事情的关键在于,要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线,“自我净化”,及时反省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自觉地清除龉龊的脏东西。可是我们有些同志,屁股不干净,自己不愿“擦”,还怕别人替他“擦”。或四处奔波,托人说情,开脱罪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或轻描淡写,隔靴搔痒地作一点自我“批评”;或徘徊犹豫,吞吞吐吐,下不了决心,怕“亮相”后丢人。其实,有错不改,走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那才真正会降低威信。卢梭并不因为披露了自己的隐私而威信扫地,相反,在他逝世以后,巴黎举行了一次隆重的仪式,把他的遗体移葬到伟人公墓。“包公请刑”,并没有因此遭天下人耻笑,反使天下人觉得他执法如山,得到了更大的依赖和爱戴,威信更高。

斯大林说:“没有自我批评,我们的党就无法前进,就无法割开我们的脓疮,就无法消灭我们的缺点。”毛泽东同志也早就告诫人们: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我们的同志应该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勇于解剖自己,改正错误,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题1.选出最能表现本文论点的一项()。

A.要勇于“忏悔”。

B.要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线,“自我净化”。

C.及时反省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自觉地清除龌龊的脏东西。

D.人的一生,不可能白璧无瑕,一尘不染。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点的把握,可以从文章内容和论点的语言形式去判断。要注意区分论题和论点,论题是作者论述的问题,论点是作者对议论问题的观点。A项是文章的论题,是作者论证的对象。B项从内容上看并不是针对论题提出的观点。D项所起的作用是引出论点,它是论点的根据。

答案:C

题2.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第

一、二段内容。

第一段:

第二段: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概括能力。从内容看,两段分别介绍了两个人的事迹;从表达方式看,两段都是叙述段,将两人的事迹概括出来,就是段意。叙述段段意的概括,一般采用“谁十做什么”的形式。

答案:第一段段意:卢梭痛苦地忏悔把偷盗罪转嫁给女仆和关键时刻抛弃最需要他的朋友这两件事。第二段段意:判错案的包公给狄龙夫妇亲自卸刑并要求按法论己罪。

题3.“自我净化”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比喻义,解答时可以将词语代入句子中,结合上下文考虑其意思。

答案:自己改造自己的思想,改正缺点,纠正错误。

题4.“我们有些同志,屁股不干净,自己不愿‘擦’,还怕别人替他‘擦”’,句中“屁股不干净”指的是__________;“怕别人替他‘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缺点,有错误 不愿别人帮助,更不许别人批评

题5.“人的一生,不可能白璧无瑕,一尘不染”,句中“白璧无瑕”和“一尘不染”分别从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角度说明了“要勇于‘忏悔’”的原因。 解析:这道题是要求辨析近义词的差别,首先应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白璧无瑕”是说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毫无缺点。“一尘不染”是说修道的人不被六尘所玷污,比喻十分洁净,无污染。再分析它们的差别,“白璧无瑕”指的是“白玉”自身;“一尘不染”指外界的污染。再结合文中的意思,“白璧无瑕”指自身完美无缺,没有缺点;“一尘不染”指没有受到不良影响。

答案:自身 外界

题6.文章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辨析。文中为了证明论点列举卢梭、包公的事例,采用的是例证法;引用了斯大林、毛泽东的论述作为道理论据,运用的是引证法;文中卢梭、包公的做法与有些同志的做法进行比较,用的是对比论证法。 答案:例证法 引证法 对比论证法

题7.“一件件,一桩桩,摆得那么清楚”和第二段中“公堂之上,当着狄龙夫妇之面”,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那就是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论证作用的理解,可以从这两个事例所表现的精神来考虑,这两句话与整个事例表现的精神是一致的,只是更加突出了人物的精神。 答案:突出了卢梭、包公勇于忏悔的精神。

题8.“及时反省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自觉地清除龌龊的脏东西”,这两个句子是不能调换顺序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语言顺序的把握,“反省检查”与“清除”都是动词,但它们有先后顺序,已经“清除”了,就没有必要再“反省检查”;只有“反省检查”之后,发现脏东西,才有“清除”的对象。

答案:有先后顺序,只有做到了“及时反省检查”,才能“自觉地清除”。

初中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议论文教学,不只是找到中心论点后,看作者如何论证,用了哪些论据和论证方法(这种“求证式”教学思路暗示着:作者的观点是无可质疑的;这种教学思路在扼杀学生思维与探究的乐趣和权利);而是要通过思考和辨析,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意见,分析作者观点的价值与是非。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安排的议论文并不多,较为集中的有九年级上册的两个单元,即演讲稿、书信和随笔、杂文两个单元。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照来看,大多数课文属于了解欣赏类,基于目前的学生认知水平,像《敬业与乐业》(梁启超)、《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这些经典著作,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我个人认为,初中议论文教学应该紧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初中)议论文的要求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区分观点与材料 ( 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 ) , 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首先应当选择一些较为浅显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进行教学。现在虽然都在讲“淡化文体”,事实上,淡化并不等于不教不学,而是弱化题材。初中生接触社会较少,80后90后又强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些,只需要用较为浅显的议论文引导一下就很容易入门。

其次,应进行议论文的必要知识的学习。

1、三要素。

2、三段论。

3、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4、辨证思维。

5、论证方式。以上,通常就是教材议论文单元的学习重点。这些虽然专家们呼吁淡化,学以致用,但历年的考试中几乎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所以,这些知识还是有必要学习的。

第三,要区分观点与材料并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这一部分的学习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在纷繁的信息材料中选择出自己所需的东西,明确别人的观点,阐明自己的态度。进而训练了逻辑思维能力,如归纳、概括、分析、综合、比较、类推等。

第四、要引导学生做一些小演讲、小评论之类的训练,多角度综合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学习能力。在语言及思想上进行探究,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水平。

第12篇: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我的语文教学观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组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当今新课程改革之下,由于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课堂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早已为人诟病。语文教学缺失了本色,众多的语文课堂上了“彩”,添了“色”,教学内容五颜六色,以“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灌”等四个“满堂”为代表的教学形式五彩缤纷,教学效果却远离了教学目标。因此,为了避免“穿新鞋走老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摆在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学要倡简,要回归本色,要轻轻松松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呢?我觉得应该从课前预习准备、课堂教学交流、课外阅读实践等三个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及优化。

一、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提高听课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怕失去课堂“霸主”的地位,生怕学生学不懂。还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很少给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的时间,有的虽然也安排了学生课前预习,但只是让学生草草读一遍课文,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如是,高年级的亦然,在学生尚未熟悉课文内容的情况下,教师就开始分析、讲解课文。课前预习不仅仅是看课文,攻克生字,研究关键字、关键词和关键句,并且教师也要参与,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研究课文作者的社会环境、思想状态,探究作者写作的动机。

二、优化课堂导入,创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在讲课开始前,教师的目标意识要精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要对每节课有强烈精准的目标意识,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目标不要贪多,要分清主次,少而精,因为面面俱到就是面面不到。古语说得好“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如:学习《乡愁》时,只要抓住语文教学的魂———文学味和文化味即可。[2]教师可以通过检查预习结果、点拨预习留下的问题、引导启发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引入课题。认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最直接意识到的学习动机,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而产生疑问则是触发学生思维的起因。课堂导入,虽然所花时间不长,但却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上,创设与学习内容相融合的优美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产生学习的冲动,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以往对语文不太重视,认为学不学都差距不大的偏见,使学生由“好学”变为“乐学”,最后达到“会学”,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三、把握课堂取舍,抓住教学重点,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一位数学教师在看过初中语文课本后说:“一篇课文这么长,这怎么教呢?”数学教师的感慨其实道出了语文怎样从众多的内容中提高有效性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各

[1]种原因,贪多嚼不烂,奢望一口吃成个胖子的现象还是相当多的。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学目标过分求全而忽略重点;教学内容求多而忽略精当;教学方法求异而忽略实用,结果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收效甚微。在课堂中,许多年轻教师认为给学生教得越多越全越广越好,习惯于铺天盖地的教法。一篇文章从字、词、句到修辞、写作特点,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以及拓展训练,不一而足,面面俱到,生怕漏了这点,忘了那些。这其实是很不科学的,甚至会抑制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王荣生教授说:“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可一篇课文,能教可教的知识点很多,这就要求教师们进行合理的取舍,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白燎原老师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要学会合理‘取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取舍’是指从教学需要出发,从语文教学的整体要求出发,在课堂上大胆舍弃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即通过对一至两个目标的训练使学生非常深入、透彻地掌握一两个知识点,争取一课一得。要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教师要先整体把握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精选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找到突破口,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删繁就简方能提高教学效率。

四、注重学法引导,落实语文素养

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只不过这种沟通和交流是建立在文本之上,带有一种预设的目标趋向。沟通和交流顺畅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

[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巧用教学方法,注重学法的引导,把本属于学生的思维过程还给学生,将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彻底告别旧课堂的四个“满堂”:即“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灌”。这是提高中学课文教学有效性的突破口。比如在学生学完某篇议论文后,归纳总结议论文的一般写法,列出提纲,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由代表上台列提纲,互相交流,最后归纳总结出议论写作提纲。学生由课文这个例题,总结出学习方法,解读规律,不但能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而且还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语文素养落到了实处,最终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知识的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学知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巧用多种手段,锻炼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实现高效课堂,就应该打破学科界限,巧用多媒体技术,力求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锻炼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文课堂教学情景求活泼,不是追求课堂热闹,而是要求语文教师因人而异,因课而新,形成自己擅长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提问法、伙伴型学习法、实验探索法、讨论辨析法、表演法、分组竞赛法等。在语文教学中,依据课文内容和特点,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化抽象为直观,突破教学难点,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长处与传统教学的优点相结合,优化整合,提高授课质量和效率。

六、锤炼语文基本功,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语文教学需要本质的回归,语文课堂也同样需要有“深度”,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得到熏陶,从而生成新的感受、新的思维,使师生在课堂中一起享受语文的无穷乐趣和无限魅力。而这样的理想课堂,教师的基本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七、转变教师角色,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在教学上的着眼点必须放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上。学生主体性是否得到体现,是一堂课成败的主要标志,也是教师需要着力发挥主导作用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习惯和素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转变教师角色,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应重引导,重教法研究,重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学会读书。教师应由以往的“主讲”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协作者、参与者。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要从原来的“霸主”“权威”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变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教学。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组织学生读书,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在于“教书”,更不是突出“讲课”。 新课标下的语文有效教学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老师有效的教,二是学生有效的学,要想两者协调发展,卓有实效,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

八、重视课外阅读,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就要确立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使语文教学真正回归阅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停留在语文知识的教授上,要加大阅读活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比重,要倡导学生坚持进行大量的阅读活动,关注内容真实的阅读。课外要提供平台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大量阅读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认知水平。大语文视野下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不要把语文束缚在课堂上,不要把语文束缚在课本上,更不能把语文训练视为单纯的技术训练,而是在立足课堂、立足课本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2]刘家松.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究.吉林教育.2010.(5).[3]白燎原.把握课堂取舍,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4).[4]谢志冰.内容是根源,交流是保证——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四川教育.2011.(6).

2011级学科教学语文 李云云

第13篇:提高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提高教学环节的有效性,真正实施“高效课堂”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一些教师不同程度上仍然出现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教法轻学法、重训练轻反馈、重进度轻效度等偏差和不足。要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施“高效课堂”,就必须注重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一、提高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备内容

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范本,看作是一个“底线”,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例子,不唯教材,力图出乎其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与课本对话,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在意蕴。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炼出简练而有效的教学主线,层层推进。 备学生

教师在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

备训练

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下发训练教材,教师必须先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学生的成长依赖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

首先要提高教学内容的高效性。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优化选择。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要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高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第三要提高教学方法的高效性。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不能脱离学生原有基础,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第四要提高教学交往的高效性。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第五要提高教学手段的高效性。多媒体和学科教学整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要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做法,讲求使用效益。

第六要提高问题设计的高效性。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通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当然,高效课堂教学环节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以上六条外,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高效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问题、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问题、重难点的突破问题、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与学生主导地位的实现问题、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教师的示范作用与课堂教学细节问题等等,都值得去认真研究。

三、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在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既要切实杜绝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的现象,防止学生淹没在题海之中,也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进行书本知识的搬家。要充分了解学情,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科学安排学生的练习时间,做到适时、适量、适度。高效训练要做到“六有六必”,即有练教师必先做、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坚持做到精选精练,把握难度,删除繁、难、偏、旧的题目,提高训练效度;必须做到全批全改,及时批改,精批细改;讲评之前必须先做统计归纳,切实提高讲评的针对性。

教师要坚持“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认真开展课外辅导活动、认真教研)

四、提高课后辅导的高效性。

课后辅导要突出一个“勤”字,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补差的落实到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教辅结合的思想,不断强化教学辅导。在注重学生知识辅导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补“差”先补“心”,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五、提高教学评价的高效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鼓励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第14篇:提高理科班教学有效性

关于提高高中理科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许多国家在教育上都做了文理分科的尝试。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起开始试行文理分科,到目前,虽然是否取消文理分科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高考指挥棒对文理分科后理科班文科科目的教学已经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导向作用,直接冲击着理科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面对现实存在的考试压力与理科学生的学习偏好,如何提高理科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每一个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不能回避的问题。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在其著作《有效教学十讲》中提出,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要落在学生的学习上,而考量学习有效性的三个指标分别是学习速度,即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相关内容;学习结果,包括学业成绩、思维水平等相关因素;学习体验,即享受学习乐趣、感悟意义与价值。遵循这一思路,我在理科班的政治课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理科班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在有限的课时里,既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又能应对全省学业水平测试,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悟。

首先,从理科生实际出发,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如前所述,文理分科后,部分教师将理科班政治课教学的任务简单地定位为应对省级学业水平测试,甚至为应试将所学内容一律简化归类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九字真经”,以便于学生记忆和梳理知识,从而使课标中规定的三维目标在指挥棒的作用下化为一纸空谈。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在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上,结合理科生的实际,尝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活动中有所侧重。

第一,突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理科生远离思想政治课的一个原因是认为

学了没有用。如果能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切身体会, 会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现实看,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文理通吃”,培养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大有裨益。多数人习以为常的认为,数学、物理这样的理科科目需要强大的逻辑思维,锻炼人的逻辑思维,殊不知思想政治课堂也是培育逻辑思维能力的一块芳草地。政治课的有些教学内容如《生活与哲学》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思辨性,而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领会教材行文的内在逻辑,辨析题及分析说明题的训练中对判断、推理、归纳、演绎的运用,表达的条理性,课堂上唇枪舌剑的辩论活动等,都可以培养和检验理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政治课堂上,突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理科科目的学习起到助推作用,不失为提高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一条捷径。

第二,注重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的确定和实施在后文中将做详细说明。

其次,增进理解,以退为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理科学生抵触思想政治课的另一个原因是会占用他们有限的学习时间。如果教师能从效率着眼,使学生能在相对少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减少抵触情绪,也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性质属于水平考试,其难度从总体看低于高考。考虑到理科生高考科目的现实压力,我做了一个“危险”的决定:政治课学习原则上不占用学生政治课堂以外的时间,新课、复习、反馈练习等各个环节全部安排在课堂完成。同时与学生约定,如果因课堂违纪造成教学任务未完成,则此规定失效。实际表明,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对学生的理解,消减了他们对非高考科目的抵触情绪,换来学生的积极配合。从表面上看,他们用在政治科目上的时间少了,但他们改变了以往消极怠工的状态,主动参与到阅读、

讨论、习题、讲评的各个环节,提高了课堂每一分钟的利用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重视学习体验和价值感悟,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众所周知,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一个现实是,许多理科学生甚至部分理科教师,过分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工具性,轻视甚至漠视对理科生的人文素养的培育。在2006年的一期《意林》杂志上,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曾在“二战”期间的德国纳粹集中营中遭受过非人折磨的幸存者,战后辗转到美国,做了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新教师来到学校,他都会交给新教师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境: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到高中或大学教育的士兵枪杀。看到这一切,我疑惑了: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决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这个故事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教育观。作为一个文科教师,我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日后成为只懂技术缺乏灵魂的“空心人”。 因此,我想尽我所能地赋予理科班政治课堂更多的“灵魂”,争取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

课本中许多探究题目本身就有价值探讨的意义,如《文化生活》中中西方民族节日文化内涵的比较、不同奥运会会徽的文化印记、流行作品与经典作品的社会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要性的探讨等问题。将这些探究题目采用

多种方式用足、用好,对于引导学生品味鉴赏优秀文化,培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宽容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实际效果。

第二,重视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加深感悟。

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理论里谈到这样一个事实,个体智力发展会经历许多相互重叠的阶段。国外一些研究数据也表明,多数初高中学生仍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需要在教学中提供较多的模式、图画等活动(具体数据可参考《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指南》第八版,【美】荷烈治等著,P25-26)。因此,我在政治课教学中,试图运用影像、音频、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充分调动非智力因素,加深感悟。印象比较深的是在学习《文化生活》“文化塑造人生”这一框题时,我设计了“分享优秀文化作品”的活动环节。作为示范,我展示了诗人北岛的代表作《回答》。在简介了创作背景后,运用配乐诗朗诵引导学生欣赏并领悟《回答》所展示的怀疑精神和英雄情怀。事实表明,这一反映整整一代青年觉醒心声的经典之作,时隔三十年后,以它悲愤的冷峻、个体的觉悟和担当打动了坐在教室里的九零后的学生们。同样,通过欣赏台湾著名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创作的现代舞《行草》与当代文化学者徐冰的书画作品《新英文汉字》,使学生在一片讶异的赞叹中,感悟理解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文化创新,从而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中时而雄壮时而欢快的旋律,唤醒了学生抒发自己爱国之心的热情。

第三,及时引入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民生百态,关注内心。 社会是最好的课堂。许多社会热点、社会焦点,既有时代的印记,又是全人类普遍的共同的话题。面对药家鑫案,当全社会沉浸在群情沸腾的一片喊杀声中时,我提醒学生“越是喧嚣处,更是冷静时”,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反思,重新审

视生命的价值和法律的公正;在佛山“小悦悦事件”众口一辞的指责过后,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做了更多的自我反省和内心追问,等等。如是人间百态,社会万象,似涓涓细流,给了政治课堂里的理科学生们更多的心灵滋养。

像农民种地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渐渐地,理科班的政治课堂上抵触的人少了,接纳的人多了;旁观的少了,参与的多了;人云亦云的少了,客观理性的多了;抱怨少了,微笑多了。我知道,自己播撒在孩子心中的的宽容、责任、爱人、自省的种子,开始慢慢发芽。

最后,重视习题训练及讲评,提高应试能力。

作为一线教师,无视考试指挥棒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教学中应当依常规精讲精练,提高应试技巧。虽然理科学生所面对的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有很大的不同,但高考试题特有的严谨和指向性,使它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精选难度适当的高考真题,现场演练,利用展示台展示学生答案“原件”,趁热打铁,从审题、调动知识的准确程度、答题思路、语言组织甚至书写等方面,通过“大家来找茬”的活动,展开自评、互评。在这种互动中,学生兴致盎然,教师的点拨归纳也就有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曾经,我为部分理科生在政治课堂上表现出的冷漠、顽劣苦恼不已,今天,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再一次体会到,教无止境,在现实沉重的应考压力和实现自己的育人理想之间寻找一条通道,应当是高中政治教师可以有所作为的一片空间。

第15篇:提高字词教学有效性之

提高字词教学有效性之“五步曲”

斜滩中心小学

周春香

词语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呢?在此,我浅谈我使用的一些方法,姑且称之为“五步曲”吧 :

一、让学生展示,激发识字的兴趣。

通过课前预习,好多学生都掌握了一定的生字,有的学生把生字都认会了,有些则认识的很少。在课堂中,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效果,可以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否则,他们就没有课前预习的兴趣了。我的做法是:上课时,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也就是用喜欢的方式回顾预习的生字。然后,互相展示自己学会的生字,可以带一个词读一遍,也可以挑难认的生字进行造句,还可以对难理解的词语进行解释,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接着,选举学习最认真的同学当小老师,领导检测中出现不会认读生字的学生认读所有的生字。最后,老师正对难认、难写、难理解的词语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学习的自信心。

二、游戏识字,让识字更轻松。

游戏是低年级小学生学习的主导活动,它不仅能增强字词教学的趣味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低年级语文字词教学中,可营造一种娱乐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状态学习,有益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如,在教学中常采用:“猜一猜”,谜语识字;“看一看”,直观识字;“画一画”,形象识字;“念一念”,理解识字;“玩一玩”,活泼识字;“考考你”(每人一张子卡,遇到谁就考考他字卡上是什么字,同时读对方手里子卡上的字),智慧识字;“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各种各样的朋友,如,拼音朋友、字词朋友、反义词朋友、形近字朋友、同音朋友等)区别识字„„

三、随文识字,让识字更扎实。

随文识字可以创设温馨而富有情趣的识字环境,生字随课文出现,边识字边阅读,结合课文来学。在随文识字中,要注意寓识于读。通过朗读,读通全篇的文字,然后结合课后的生字表,进一步确定字音,再通过朗读来巩固字音。

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在这个环节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学生尝试拼读在先,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拼读情况,教师范读或学生之间纠读。在学生读生字时,要注意感知字形,初步建立生字的表象。

2、精读课文,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义。当学生把课文读通顺以后,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这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或生活实践理解生字新词。理解字义是重点,因此,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如,根据文字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借助字典,帮助学生理解。借助直观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联系生活,帮助学生理解。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要注意音形义的联系。

四、在阅读实践中理解运用,提高语言能力。

搞好识字教学有助于学生自主读书,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识字能力,通过识字教学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让学生在阅读、在语境中识字,这就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地识读新字, 从而培养学生学会识字的方法。

五、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字词教学效率。

社会,就是一个课堂,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识字,提高识字量。如,《自选商场》一课教学中,我设法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引进课堂,先从学生熟悉的超市谈起,并告诉学生这些超市叫“自选商场”之后,让学生说说在超市中看到什么或买到什么?是怎么买到东西的?到了自选商场有什么感受?借助生活在师生交谈中,学生认识了“商、场、东、西”等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理解了“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真方便”这句话。在学词认字时,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我出示文中的牛奶、牙膏、铅笔、尺子、毛巾、面包、作业本、洗衣粉、火腿肠等生活用品,学生看到精美的物品之后,眼睛都亮了,纷纷脱口而出,读出他们的名称,还让学生给物品贴标签、分类。通过认物,帮助学生建立起汉字符号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汉字的音、形、义有机结合起来。

字词教学的方法还很多,教师要结合所学的特点,在具体的实践中大胆实践,勤于思考,有效地引导学生灵活使用学习方法,在学习中积累词语,让积累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让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16篇: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

1、明确教学价值取向

不可否认,发展学生素养与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这两个价值取向虽然存在一些矛盾,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高考考试大纲对命题的要求描述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大纲和新课改课标理念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素养提高为任务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水平。

2、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当今是信息社会,多媒体设施和互联网在中国很多地方已经普及,这些设施能够融合多重功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觉器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投入到课程学习中。

3、优化教学方法

方法是实现目的的途径,有效地教育教学需要有效地教学方法来实现。随着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在各方面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情景教学法、自主研究法、自学辅导法等百花齐放,这些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来的方法,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只有因地制宜采取切合实际的方法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优化。

4、合理设置教学情境

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和科学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师运用典型的生活实例来解释问题并不难,作为实验性学科,生物知识几乎都有典型的背景,这些背景都可以作为情境教学的导入。教师应该充分的从学生生活的现实中来寻找素材,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第17篇:提高幼儿园音乐教学有效性

提高幼儿园音乐教学有效性

摘要:音乐教育是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有效性

在幼儿园教育中,音乐是一门充满灵性色彩和智慧光芒的艺术学科,也是向幼儿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有过精辟的论断:“音乐的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的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人们会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幼儿园音乐活动以其生动活泼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着幼儿的热情参与,发展着幼儿的个性和能力。

一、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幼儿园建园历史较长,教师普遍年龄偏大。因此在实施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是由教龄较短的年轻教师来组织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青年教师出现了很多对于音乐教学理解错误的情况,使得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魔域私服

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教学重技轻情。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过分强调音乐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幼儿内心的感受。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教师一味的要求幼儿学会一首歌曲,反复地练习演唱,不管幼儿对于歌词的意思是否理解,幼儿怎么能学好歌曲呢?同时,对于如何认识、处理审美能力的培养与知识技能传授之间的关系,许多教师也心存困惑。

2.教学思维定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让孩子做一个表现神气的动作,很多孩子都是雄赳赳气昂昂地站着,比划出军人的手势。这是教师在活动中,经常向幼儿描述,这样的动作才是最神气的,导致了孩子的思维定式,阻碍了幼儿发展其创造力、想象力等创造性思维。

3.忽略个别差异。在一般情况下,幼儿园的音乐活动都是以集体形式展开的。在教师的带领下演唱了几遍歌曲之后,班级里大部分幼儿就能基本掌握教授的歌曲内容;而有一些能力发展水平较慢的幼儿,掌握情况就比较差。这样的单一教育形式,忽略了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无法满足所有幼儿对于音乐发展的需要。

4.缺少渗透教学。在现阶段,我们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一般都是在单一领域开展。音乐活动就是学会演唱歌曲,欣赏音乐作品。这种单一的教学活动,阻碍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忽略儿童的整体感知方式。

5.缺乏艺术形象。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往往与其他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所不同。它不是具象化的形象,而是一种想象联想的形象。教师无法理解音乐中艺术形象,就不能让幼儿体验音乐艺术的表现能力,不能让幼儿体验音乐情感等等,都是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存在困惑的地方。

二、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

1.呵护幼儿的音乐兴趣。幼儿天性喜欢音乐,但是对于这个兴趣爱好仍要需要教师在日常活动中的培养,如我们的早操音乐是几首欢快的歌曲,每次播放这些乐曲,幼儿就一边玩着区域活动中的玩具,一边开始哼唱起来,唱得非常开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对音乐的爱好倾向。及时给予培育、引导和保护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首先要让幼儿更多的接触音乐,增强音乐对幼儿的感染力,可以将音乐贯穿渗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如在晨间进行体育活动时,可以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让幼儿在愉快的歌曲声中玩着游戏;在吃点心、午餐时,可以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让幼儿边欣赏边进餐;在午睡前,可以会播放《摇篮曲》,让幼儿渐渐进入梦乡。

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选择、开展合适的教学活动,才能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健康的成长。一般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技能方面我们要考虑:选择合适的歌曲内容。①歌词的选择:歌词的内容应该生动有趣,文字

应贴近幼儿生活,便于幼儿记忆和理解;还要适合幼儿方便用动作表现。②曲调的选择。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③难度的选择。应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理解能力的歌曲进行组织活动。在选择情感内容方面:我们要考虑幼儿歌曲应该具有纯真性、思想性、艺术性,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我在一次公开活动中,选择了一节大班的《小海军》。在活动前,我充分考虑了这首歌曲的歌词对于幼儿来说有一点难度,所以通过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熟记歌词;歌词描写了海军在保卫祖国时,勇敢坚定的神情、坚强不屈的品质;幼儿可以根据这些歌词的提示创编出更多的动作。歌曲是D调,也可以唱成F调,根据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教师弹奏不同的调来让幼儿演唱。有几句歌曲是带有附点的,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几次演唱之后,幼儿能较好地掌握这一难点。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了演唱歌曲,积极大胆地创编动作,表现海军的英勇。

3.运用多种演唱方式。传统的音乐教育活动,总是幼儿一起大合唱,长期以来,就会出现有的幼儿“浑水摸鱼”的情况:不肯张口演唱歌曲;我发现有些歌曲经过不同的方式演唱之后,给了歌曲不同的生命。比如,在学习了《毕业歌》之后,我请一位幼儿独唱第一段,全体幼儿齐唱第二段,最后一段请另外一位幼儿独唱;或者可以请一位幼儿领唱第二段,全体幼儿齐唱第

一、第三段;全体幼儿唱第一段,一位

幼儿领唱第二段,第三段前两句轮流演唱,最后两句齐唱等方式。本来一首简单的歌曲,在孩子们的演唱后,有了不同的感觉。

4.运用辅助教学手段。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孩子们由于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缺乏各种必要的感性经验,尚处于直觉形象阶段的思维方式的局限,使他们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复杂的音乐材料。图谱这样的视觉符号就能起到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的作用,特别在唱歌活动中帮助幼儿记忆上效果尤为突出。如:在音乐欣赏活动《劳动最光荣》中,我首先播放了音乐,幼儿初次感知音乐;再请幼儿讲述自己听到的内容,幼儿讲述,教师出示相应图谱;接着请幼儿边看图谱,边按节奏念歌词,最后跟随教师学唱歌曲、练唱歌曲。在活动中,幼儿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曲。

总之,“教有定则,教无定法”,我们要在陶行知理念指导下,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18篇:加强学校教学 提高教学有效性

加强学校管理 提高教学有效性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以新课程实施为背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教科研为先导,注重实效,大力推进教研教改,创造性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建立有效教学理念,切实消除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现时全民上下更关注的是教学的有效程度,即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者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标准。

目前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有来自学生的,也有社会的大环境大背景,但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更有自身的原因:教师的师德修养的不足;专业素养缺乏;教学能力欠缺,都阻碍了其教学的发展。

新课改下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一、实施目标

1、明确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观念,牢固树立“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有效教学基本要求。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鼓励教师自主发展。

3、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最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引导教师从反思自身的教学工作入手,立足于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将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向教研要质量,以教改求发展。

4、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探求目标多元、兼顾个性、方式多样的多元评价体系。

5、建立有效的常规管理制度,强调以“学习型组室”的创建和团队构建的管理方式,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二、具体工作

1、加强学习、统一认识、更新观念。

(1)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边学习,边研究,边提高;切实转变教育思想,逐步建立起科学的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

1 (2)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提高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实现教师与学生同时发展与提高,使教师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伙伴”。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将学生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1)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有效运行机制。通过干部值勤制,及时了解情况,保证教学过程在有序中追求有效,做到五落实,即:计划落实,人员落实,措施落实,考评落实,效果落实。

(2)强化对教学环节的督查与指导。加强对“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各个教学常规环节的检查、督促、指导,采用随机抽查、个别检查、全面普查等方式,发现问题,及时交流总结,坚持把教学管理过程落实到位;继续施行“中层干部与教研组、年级组挂钩”。加强随堂听课,并以此实现对教师教学常规执行情况的全面了解与指导。 (3)强化教学质量监控。要建立教学质量过程性、诊断性分析制度,通过抽测、质量分析的手段及时了解班级教学质量情况,帮助提出改进措施,确保教学质量均衡发展。

3、务实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科研引领的有效性

树立“科研从教学中来,科研服务于教学”理念,进一步端正思想,寻求指导,强化规范,努力提升教育科研对教学工作的引领作用。

要进一步浓厚科研氛围,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关注在课题研究中教师能力的提升。要按照需要性、可行性原则,积极申请各类课题的立项研究,对已立项的各级课题,要加强过程研究与管理,注意资料收集与整理,建立健全“开题会议”、“课题组成员月例会”、“结题会议” 等制度,将每个课题研究落到实处,争取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出现。

三、组织实施

1、学校有主题。学校根据教学行为的表现形式、策略,每学期确立一至两个项目作为校本研修的主题,形成校本研修系列。

2、教研组有课题。发挥教研组开展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教研组结合学科的具体特点,确立一项研究课题,开展校本研修。

3、课堂有体现。充分利用随堂课、组内研讨课、学校公开课、骨干展示课和教学评优课,开展围绕研修主题的说课、评课活动。

4、学期有推进。分阶段推进,每学期重点推进一至两个项目,每个主题分四个单元逐步推进:①专题报告②教学实践③中心发言④总结交流。

四、重点抓手

有效的教学最终还是通过有效的课堂行为得以实现,关注课堂,聚焦课堂,以 “强化备课、优化上课、淡化补课” 为宗旨,以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益为根本,通过专题研修,层层递进。让新教材、新思路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1、“专题式”研修——优化课堂教学 1) 以“教学设计”为专题

结合我校龙头课题,请专家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专题讲座,在讲座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写一篇规范的课堂教学设计。

2)以“课堂教学案例”为专题

在“教学设计”研究的基础上,实施开展“课堂教学案例”的研究。首先在讲座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自己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化解等进行思考,然后完成一篇规范的课堂教学案例,从而更深层次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以“育德能力”为专题

开展以创建“学习型”教研组室为切入点,学习洋思教学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形成教化、感化、强化的教学理念,使教师明白,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思想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只有不断帮助教师提高育德能力,教师最终才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以行动来保证学困生学有所得,对学困生进行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补缺、补差,分层作业,对初三250分以下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承包制”,确保面批面该,有效提高,以无私无畏的师德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2、“系列化”研修-----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从听课、评课到说课再从说课、听课、评课到课堂教学大奖赛。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系列,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立足本校资源,分享市区优质资源

A.明确学校干部职责:A.每周中层干部集体调研听随堂课课1—2节;这1—2节课尽可能是同一年级、同一课题;要求调研听课是常态课(不事先通知),对上课教师进 3 行有效的评议、研讨、分析。

B.以校骨干教师示范课为切入点,请来区兄弟学校的资深教师参与教学研讨;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在听课中注重把自己或别人课堂上生动有趣,互动活跃的情况记录下来,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自己的有效策略。

C.教师间以“同教材公开课”来探讨教法,相互启迪。通过举办“延吉初级星光杯”教学大奖赛,从备课组说课竞赛,到全校的说课决赛再到最后的课堂教学大奖赛形成一个系列。教师共同参与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研讨。

2)构建多元的课堂评价系统,提高教学有效性

(1)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控与评价,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有效课堂评价体系。评价的核心是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评价方法是以A、专家的点评; B、邀请兄弟学校的领导和专家来校参与课堂教学评价;C、采用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D、学生对老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E、家长参与到教学评价中。这些评价促使教师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好自己的学生,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

(2)建立有效的教学反思机制。

学校要积极引导并大力推行教后反思,教师要将反思内容及时记载到备课本上,每学期要写一份教学反思报告,学校每学期要对教师的教学反思笔记进行一次展评,评选优秀的教学反思笔记和教学反思报告。在教师个人反思的基础上,要加强教研组内的学校层面和校与校之间的互助互动式反思,通过多层面的交流升华,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有效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需要我们学校管理者、一线老师在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追求,使其能发挥真正的效益。

童庆

2009年10月

第19篇: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朱宁

“关注教”是传统课堂中教师的主要表现,它“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教学过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果轻过程,是“知识本位式”教学。

在新课标实施以来,“优化教学设计”受到了教师的高度关注。学生被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显现出来,但教师预设的问题过重,学生较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自主学习与探究的高级思维仍然没有得到体现。

深思自己多年来备课、课堂教学偏重于对“教”的钻研,而较少涉及于对“学”的探究。其实,教育的本质与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与终身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是“教”的目的,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 “学会”和“会学”。 重视学生的“学”,也将带动教师的“教”,教学可以相长。个人在借助本次继续教育学习,结合课堂实践做了的一些实践探索,总结如下。

一、以学设教,关注学情差异

“以学设教,关注学情差异”,做好课前准备。备“教案”是着重备“学案”,关注学生的学情差异,了解学生的实际所需,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有效策略。

例如,对《观潮》一课的教学,进行了一次回头看,学生关注的更多是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在实际教学中,课堂上当时就有学生提出大潮形成详细原因是什么,甚至有学生当堂提出要看视频。我也不是很了解,就搪塞过去。后来在组内公开课中,特意安排了这节课。10月2日去了浙江海宁盐官镇,当日下午1:45亲眼观看了钱塘大潮中的一线潮,回来把视频剪接融入了电子白板课件中,在板书上也对传统教案的板书进行了在设计,新板书的内容体现了课文的脉络和作者的观潮顺序,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和内容,视频的导入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深刻感受钱塘大潮壮观天下无的奇妙自然景象。

二、以学施教,关注学习过程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课堂常常是教师先入为主,这是有待思考的,这样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和课堂思维能动性的激发是否有利?事实上,我们的孩子已经养成了铃声响进课堂,接下来便是等待教师来,等待教师开口,等待教师提问,随后紧跟教师跑,过程中时刻揣摩教师意图,学生几乎没有什么自由的空间。改变教师“教”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如何改变,我做了如下尝试:

1.先学后教,培养自学能力

大胆让学生“先学”,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自学、练习。然“后教”,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教生,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形式,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思考、勤于动手、大胆探索,确确实实把课堂放开,使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畅所欲言,不必顾忌说对说错,在一种民主、平等、创新的氛围中,学生学会发言、学会倾听、学会归纳总结、学会进步。

温故知新,巧铺垫。在教学古诗模块中,智慧的教师就是遵循了此条规律,由重新认知诗作者开始,了解他的诗词开始,顺其自然引入新诗的学习,学习中,以问启思,以题开路,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自助能力。教师则负责组织、引导、解疑。例如,我在教学小语四年级上册20课第一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在分析学情时就考虑到学生的知识面,李白这位伟大的唐朝诗人,是学生熟知的,四年级学生但就课堂学习的累积,也不下三四首,课外链接,对于李白和他的诗作更是知晓不少。如果,单纯就诗论诗,直接教学本诗,显得过于传统。如果把这首诗放在“送别诗”范畴,让学生从探讨友情的角度,把李白放在被烤量的位置上,教学的价值可另当别论。学生不仅通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绝妙绘景中,从词的考究方面,一“孤帆”,一“唯见”深知李白对故友(孟浩然)满怀的依依惜别之情,从“碧空尽、天际流”也体会到李白胸襟宽广,揽天地的气概。而且,李白对于“故人”之情可见一斑,《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何等豪情,如此深情,谁可比拟?“友情”在诗人那个年代是如此的被珍视,他们的笔下“友情”又是何等的风情万种。这样去引导,学生作何感想,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在教过后,让学生是记住诗词内容,还是在学生心中留下“他们对友情的尊重”?

自主观察,寻找突破点。习作教学中,习作指导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传统的讲解式指导法,学生兴趣荡然无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抵触情绪,甚至有敷衍了事的现象发生。教训告诉我们要痛定思痛,不断调正思路,改变方法,对学情要充分预测,对设计要再三斟酌。因为教材只是样本,一个作文题,一个内容,一张图画很难引起学生构思的欲望,学生也很难找到突破口,很难抓住中心意思。大多数写出的文章都是一种结构,一种开头,一样的结尾。重复、呆板、无新意。例如在教学看图作文中,出示图画后,让学生尽量说出看到的,罗列起来;再说你根据图画想到的,如果能说出为什么也说出来,罗列起来;再让学生补充说,罗列起来。现在老师根据习作要求提出意见,指导学生自由组合材料,。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学生降低了坡度,对于能力好的学生预留了发挥的空间。

2.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对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讨论后,各组代表交流本小组讨论的结果、分析问题的思路及形成的观点、存在的分歧等。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感悟体会,升华情感。

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围绕“中华为何不振”展开探究,各抒己见。然后把意见和想法梳理归纳:同样的街道租界地却大不相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巡警耀武扬威,因为“中华不振”;中国妇女被欺侮,却无处伸冤,因为“中华不振”;面对同胞被欺侮,国人却麻木不仁,因为 “中华不振”。所以,我们“周生”理解了伯父教导的“中华不振”,才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我想说的是,在理解人物或文章主旨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不是告诉学生。他们的活还是由他们来完成,不是吗?

三、以学评教,关注学生发展

“校本教研”主体是教学研究,就是课堂教学的探讨和实践。听评结合,推动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其中,在评价上,不可忽缺对学生课堂的反映进行思考,参与度、目标达成性、个性展示等多方面的信息加以分析,点评,以此来 “评教”。教师个性再鲜明,手段多丰富,设计再完美,不能代表学得多好。本学期,本校语文教研组共开电子白板校内公开课(每人一节)九节,校级交流三节,区内赛课两节,其中两节同课“我要的是葫芦”异构的课影响深刻。共性很明显,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点,同时也突出了电子白板的辅助教学,目的较明显,以生为本,方向没有错。我很欣慰,个人的粗浅认识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并付诸于行动,结果大家感受自知。

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然而这种教学很容易使课堂失去活力,而“以学定教”的教学尝试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生成的精彩。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中,我们教师的角色一定要转变,要“主导型”教师为“指导型”教师,成为成功的“助学者”。但是不能过分单一地偏重于“关注教”或“关注学”,要“以学定教、教学相长”,最终达到“关注人”的发展目标。

写于2012年12月7日晚

第20篇:依据学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依据学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静互补。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成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部分,则或放手自学,或以读代讲,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简单的,学生自学可以学懂的,或内容比较有趣的,可以快节奏进行。内容比较难的,比较枯燥的,比较抽象的,或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则要\"慢动作\",提问后要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老师适当的讲解也要放慢些语速,让学生来得及消化。在教学中,应张弛有度,\"张\",时间不可太长,应以学生身心不会过度疲劳为度;\"弛\",也不可过度,应不致使学生注意力涣散。

2.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融洽师生关系,教师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教师把信任留给学生,把温暖送给学生,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格、民主愉悦的氛围,创设活泼、轻松、有趣、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学习。其中教材上图文并茂的插图常是教师教学疏忽的一个地方,需要我们多加揣摩,多利用。学生感知课文不是孤立地进行,总是跟课文相关背景知识相联系,背景知识越清楚,对课文的感知也就越清晰,这就是感知的选择性,可见重视教具及课本插图的作用,也不失为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3.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

通过我们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让他们以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的角色进入课堂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语言等传递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要将自己融入课堂,全身心的投入,对文本的理解要表现出最纯最浓的真情。只有你的情感真诚,学生才能真正被感染。

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心得体会
《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