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1:09: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机械的机械效率”是衡量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初中物理重点内容之一,是功、功率和简单机械各知识点的综合,在初中物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学好机械效率,还为进一步学习热效率等有关相似的物理概念奠定基础,而机械效率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其它们之间的联系。 ⑵理解机械效率,会用有关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⑶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和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探究使用一个动滑轮和定滑轮,把同一物体提升到相同的高度时,克服重物做功相等,而拉力做功不相等来引出机械效率的概念,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物理概念-机械效率建立的意义。 ⑵通过自学与讨论,认识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让学生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⑵知道提高效率的实际意义,从而增强节约能源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2.难点:对于同一机械,克服不同的有用阻力做功,机械效率不相等及其原因分析。而明确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是掌握机械效率和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关键。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学生探究活动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初识机械效率;第二课时,通过练习和实验测定斜面机械效率来进一步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

五、教法与学法:多媒体、实验探究、讲解法、阅读法、练习与讨论法。

六、实验器材:分组实验,共15组,每组配置:米尺、滑轮,5N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带铁圈的铁架台,200克的钩码各1个,长约1米和20厘米的细绳各1段。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提问:

(幻灯片展示)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特点、实质、动力F与被提物体重G,动力F的关系及移动的距离S与被提物体提升高度h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梳理,为后面教学做准备。

(二)引入新课:(通过学生探究活动)教师课前要将器材(滑轮,5N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带铁圈的铁架台,200克的钩码各1个,长约1米和20厘米的细绳各1段),按各小组精心准备好。然后指导学生按幻灯片中的要求完成探究活动。通过探究使用一个动滑轮和定滑轮,把同一物体提升到相同的高度时,克服重物做的功相等,而拉力做的功并不相等,而且是使用动滑轮时拉力做的功大于利用定滑轮时拉力所做的功。由此看出:利用不同的机械提升同一物体,当提升高度相同时,拉力所做的功不同,因此克服相同的重物所做的功与拉力做功的比值一般不相等,而这个比值的大小,是由你选用的机械所决定的,它是不同机械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把它叫做机械效率。(顺便引出机械效率的概念并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

二、机械效率

一、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1、有用功:W有用=G物h。

教师在学生完成探究活动的基础上指出:把重物物提升到一定高度这是我们使用这些简单机械的目的,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因此,我们把克服重物的重力所做的功叫有用功,W有用=G物h。

2、总功:

人们利用机械做功时,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所做的功叫总功,(W总=F动S),也是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W总=F动S),或 W总=W有用+W额外

3、额外功:

把刚才实验中的这两功表示出来,会发现两功不同,提出问题思考:这两功为什么不同?总功比有用功多出的部分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为了实现把重物提高而不得不做的额外部分的功叫额外功。额外功具体指什么?就是使用机械过程中,克服机械自重、摩擦力等所做的功。刚才实验中主要是指克服动滑轮重,绳重和克服绳与滑轮、滑轮轴间的摩擦所做的功。

二、机械效率(η):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η==W有用/W总

η

三、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及提高效率的实际意义。 让学生阅读教材108页,仔细体会这几种功及机械效率的概念,通过自学与讨论,认识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知道提高效率的实际意义,从而增强节约能源意识。幻灯片展示。期间教师板书:(:

一、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1、有用功:W有用=G物h。

2、总功

W总=F动S

W总=W有用+W额外;

3、额外功:

二、机械效率(η)η==W有用/W总

η

(把学生讨论结果用幻灯片展示出来)。

四、例题与练习的分析讲解:让学生分别分析它们的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计算方法,体会如何来测定机械效率,来达到理解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等概念的目的。特别是对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让学生了解如何来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为下节的探究活动:“测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打下基础

(四)课堂小结:教师借助板书或多媒体,再次强调本节的重点知识,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整体的把握。

(五)作业设计:课本 P110:

1、4题;想想议议:影响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八、板书设计:

二、机械效率

一、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1、有用功:W有用=G物h。

2、总

功:W总=F动S

W总=W有用+W额外

3、额外功:

二、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η)η==W有用/W总 η

九、教学反思:估计教学时间教紧,如果学生对复习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F动与G物,S与h之间关系感到陌生,可能会延误复习时间。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控制进度,对机械效率的引入分析要精透。对有用功、总功、额外功、机械效率的定义要到位,不能给学生造成模糊的认识。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人教版《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测量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12.3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复习》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反思

机械效率教学反思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