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滑轮组机械效率》教学设计包含题型讲解

发布时间:2020-03-02 21:37: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滑轮组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物理四班 谢艾家

一、教学内容

本书节涉及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与《机械效率》的内容。本节课重点讲解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计算。

“滑轮”是初中物理力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种简单机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杠杆后,对一些变形的杠杆的进一步认识,而且这部分内容也为教材后面的章节如功和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等做了铺垫。动滑轮与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计算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⑴回顾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和滑轮组中的有用功和额外功的计算,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⑵理解机械效率,会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⑶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

⑷经历测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过程,学习测算简单机械效率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⑸通过学习\"效率\"的概念,增强节约意识,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三、重点和难点

分辨和计算滑轮组做功中的有用功和额外功。

四、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一起学习了杠杆这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请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类杠杆的特点:

师:生活中一共有三种杠杆,是哪三种呢?生:分别是等臂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师:很好,而我们今天所研究的滑轮组中只有两种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省力但费了距离。定滑轮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2.简单介绍,提出问题

思考:大家还记得什么地方会用到这滑轮组的连接方式? 生:电梯的运行靠滑轮组

师:对,不仅仅如此,就连升降机,皮带传输都得靠滑轮组来完成。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公式是η=W有/W总*100%,然而在滑轮组中,哪些功是有用功,哪些功是无用功呢?现在,我们就将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进行深入探究。

3.举例分析

如图所示,人拉着绳子的一端,人的拉力为F=15N,物重G=2KG,当物体上升H=10M时,试求额外功与有用功。

师:首先,在滑轮组中有用功是什么,额外功是什么,我们需要弄清楚,那么中这种题型中,它们分别是什么呢? 给大家一个简单的解释,现代社会是讲求效率的社会,时时处处都要高效率。我们使用机械也要讲效率。从现在开始你是一个工人,你需要提升这个重物,显而易见,对你有用的功必定是克服重物所做的功。也就是说,有用功的计算是:W有=G*H=200J 而请大家再计算一个题目中的未知量----定滑轮的重量 师:计算出来等于多少呀? 生:1 KG 师:很好,这就是定滑轮的重量,大家想一想,所谓的额外功和它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生:·······

师:大家请注意一下,定滑轮在整个过程中是不是也一样随着重物一起上升了?对,也就是说,咱们的拉力是对定滑轮做了功的,而这部分功就是额外功,你还是那个工人,定滑轮的上升对你的工作的没有直接效益的,因此我们把它定为额外功。W额=G’*H=100J 我们总结如下:

在滑轮组中:有用功(W有用):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

额外功(W额外):克服机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总功(W总):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W有用+W额外。也可根

据做功的定义计算为人在末端的力的大小乘上绳末端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和额外功均是人定义的例如大家看一个例子,分别说出它的有用功和无用功:

⑴用桶从井中提水。(答:目的是把水提上来,所以提升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水桶做的功是额外功,对水和水桶做的功是总功。)

⑵桶掉到井里,把桶从井中捞起。(答:目的是把水桶捞上来,所以对水桶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对水桶和水做的功是总功。)

⑶用水桶把水提到楼上去。(答:目的是把水提到楼上,所以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水桶和人所做的功是额外功,对水、水桶和人做的功是总功。)

至此,相信大家对滑轮组的做功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显然,求机械效率也已经显而易见了(η=W有/W总*100%=66%),接下来我再提出一个问题,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吗? 为了验证,我们将重物的质量改为G=1KG进行计算,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试着算一下。

两分钟以后···

相信大部分同学都有了答案,同一个滑轮组对不同的重物提升的机械效率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看到η=GH/FS=(同除以H)G/nF=G/(G+G’)即G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4.课堂练习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100N的物体,提高了3m,拉力F是60N,那么该滑轮组做有用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额外功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 使用滑轮组的目的是提升物体,所以滑轮组将重为100N的物体提高了3m所做功的功为有用功。作用在绳子自由端拉力做的功为总功。已知拉力大小为60N,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3m=6m, 有用功为:W有=GH100N*30M=300J总功为:W总=FS=60N*6m=360J

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100%=300J/360J*100%=83.3% 额外功为:W额=W总-W有=360J-300J=60J

五、课堂小结

让我们共同来回顾这节书的内容,我们分别回顾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使用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深入认识了滑轮组并总结出滑轮组的做功规律。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一起经历了一个完整探究的过程,从提出问题开始,我们一起分析题景,最后一起引导出探究结果,相信从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受益匪浅。以后我们还要进行更多的科学探究,不断提高大家的学习能力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课的教学反思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课的教学反思

滑轮组教学设计

9.6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教案

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教案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滑轮组机械效率》教学设计包含题型讲解
《《滑轮组机械效率》教学设计包含题型讲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