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海关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4 00:15: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海关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上海特派办、上海海关学院联合课题组

一、调研工作情况

(一)背景情况

为深入了解辖区各海关单位贯彻落实《海关文化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基本情况以及广大关警员对海关文化的需求,科学研判形势任务,理清总体思路并提出对策建议,上海特派办与上海海关学院组成“海关文化建设”课题联合调研组,于2011年5月下旬开展了专题研究。

调研期间,恰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举行以及总署党组扩大会议召开。调研小组根据中央和总署党组关于文化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对课题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就海关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所肩负的使命,以及海关文化建设的新方向、新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调研开展情况

课题调研以海关文化建设的现状、成功经验、典型事例、内涵外延,以及深入推进海关文化建设的思路、途径、方法和措施等为主要内容。调研组坚持“调查-总结-分析-提高”的总体思路,于2011年7月至10月,在上海特派办辖区内选取武汉、上海、西安、厦门、拉萨、青岛、杭州等7个直属海关和13个隶属海关开展现场调研。通过听取情况介绍、问卷调查、座谈会与个别访谈、现场走访、调阅档案资料、查阅网上论坛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实地调研,并对辖区内的其他海关进行了书面调研。

调研期间,共召开26场座谈会和研讨会,共计260余人次参与了座谈,个别访谈20余人次,系统收集了45份海关文化产品,各方建议50余条。调研共发放并回收问卷620份,有效问卷580份,问卷有效率94%。问卷覆盖面较广,其中,受访者男女比例分别占总人数的60%和40%;35岁以下和35岁-50岁之间的关警员分别占52%和41%;具有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占77%;中共党员占79%;科员占20%,副科和正科级关警员占67%;综合职能部门、业务职能部门和隶属单位分别为20%、24%和52%;在海关工作10年以上和在海关工作10年以下的关警员分别占51%和49%。

二、海关文化建设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一)海关文化建设的现状

总体来看,辖区海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科学谋划文化建设格局,紧密结合地域特点和关区特色,扎实推进文化建设的各项主要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1、“文化建关、文化兴关、文化育人”的观念逐步确立,文化自觉不断增强。

一是对海关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自觉意识日益增强。各关都能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加强海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自觉地把文化建设作为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现代化海关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上海海关坚持把“文化铸魂、以文化人”作为主导理念,从发挥文化的培育、辐射、融合和规范功能入手,积极提高海关文化建设水平;杭州海关隶属绍兴海关扎实做好文化建设基础工作,明确提出“文化育关”;西安海关隶属宝鸡海关坚持以人为本,以“家园文化”凝聚队伍等。在访谈中,广大关警员对海关文化建设的功能作用也有很高的认同度。问卷调查显示,仅有1%的人认为海关文化建设“没什么作用”。近年来在海关文化影响下,68%和67%的人分别认为在人生价值目标、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方面变化很大或有一定改变;70%、77%、76%和75%的人分别认为在社会参与意识、生活方式、团队精神以及物质金钱观等方面变化很大或有一定改变;80%和82%的人分别认为在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法治意识和纪律观念方面变化很大或有一定改变。

十七届六中全会后,各关党组积极响应中央和总署党组的号召,更加自觉地把加强海关文化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采取了各种举措深入推进。这些都充分说明海关文化建设在广大关警员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越来越深刻的认知。

二是对海关文化建设的规律、特性的把握不断深化,自觉意识日益增强。在调研中,广大关警员普遍认为海关文化建设需要理性思考,需要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关警员从不同层次、不同视角对文化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研究和探索,普遍认为要注意把握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文化构成的多样性、文化内涵的特色性、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因此,必须立足于现实条件,切实增强实效性,分阶段有步骤推进;必须坚持“壮大主流、百花齐放”的原则,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使海关文化呈现多样化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和展现海关行业特点,努力吸纳、融会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等内容,形成关区文化特色;必须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体现文化建设的长期性。

这些观点的普遍提出和广泛认同充分说明了各关和广大关警员对海关文化建设规律的理解把握正在逐步加深,自觉程度日益增强。尤其是杭州、宁波、合肥、南昌等海关大力开展海关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将研究成果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在海关文化建设中善于抓关键、积极创特色、敢于求创新,文化自信显著提升。

一是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文化建设,文化凝聚人心、推动工作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各关以服务大局、促进中心工作为宗旨,不断提升文化建设的推动力:与文明创建工作相结合,开展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口岸共建、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大力弘扬文明风尚,大力培育海关队伍文明服务、规范执法、奉献社会的良好气质,展示海关文明形象;与各类主题教育相结合,以先进事迹报告、巡回演讲、表彰奖励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地宣传可亲可学的模范形象,着力拓展先进典型教育的实践载体,激励关警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一批工作业绩优、群众基础好、示范作用强的典型人物脱颖而出,形成了具有海关特色的先进典型群体;与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相结合,开展高雅艺术、文体活动,提高关警员修养,丰富关警员文化生活;与准军事化建设相结合,展现海关作为准军事化纪律部队的精神风貌。

二是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打造鲜明的文化特色,海关的文化形象逐步鲜明。各关重视对海关历史文献、档案、文物等海关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运用,注重加强海关荣誉室和关史陈列室建设,在新关员入关、关员授衔、入党宣誓时,利用其开展海关历史、海关荣誉、海关传统、海关文化等教育,激发海关人的职业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充分发挥关史陈列室的辐射作用,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展示海关文化的平台,沟通社会大众的窗口。如拉萨海关关史馆先后被自治区授予“西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藏自治区国防教育基地”。上海、青岛、武汉海关对历史资料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和整理。青岛海关建成了青岛海关历史博物馆,以历史、艺术的视角浓缩了青岛海关百年历史,隆重举行了庆祝党领导的第一个人民海关——烟台海关成立60周年华诞系列活动。苏州工业园区海关扶持地方特色文化“吴门画派”,西安、南昌、西宁海关充分利用关区独特的历史传统、革命传统和高原地区文化资源,努力建设独具地域特色的海关文化。

此外,各关实施海关文化“走出去”工程,加强与国际海关、社会各界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海关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积极健全新闻宣传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及时、主动地报道海关重要活动,科学、准确地介绍海关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调整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全面展示海关建设与发展的成就,争取社会各界对海关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如南京、宁波海关以“网络文化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上文化平台。合肥海关建立专兼职网络管理员制度,充分发挥关员自发参与网络的积极性。

三是积极鼓励海关文化创作,繁荣景象初步呈现。各关以服务海关为主旨,积极发动、鼓励和支持关区各类文化人才开展海关题材的文学、艺术创作,同时支持专业文艺组织和艺术家创作海关题材的文艺作品,通过“写身边的人,唱身边的歌,演身边的事,拍身边的景”等活动,努力打造海关文化精品并推向社会。如武汉海关编辑出版的由关警员集体创作的《大江月色》文集,面向社会举行大规模签名售书活动。由《关花》改编的反映海关题材主旋律的30集电视连续剧《国门卫士》现已完成拍摄。杭州海关隶属绍兴海关积极采用多媒体技术加强海关文化建设,做到内容“正”、形式“潮”、方法“活”,编写的《绍兴海关之歌》在关员中广为传唱。厦门海关隶属石狮海关、同安办事处广泛开展书画、文集制作,营造勤勉敬业、博学思辩、儒雅高尚、活泼进取的文化氛围。

3、各类海关文化建设机制逐步建立,文化自强正在逐步实现。

一是文化建设有效融入海关日常工作,为文化强关提供了舞台。各关切实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理顺组织关系,健全组织机构,充分依据《纲要》精神,纷纷制定了本单位本部门文化建设的实施办法。

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着力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通过集中学习、辅导讲座、参观考察、主题实践等多种形式,积极利用网上在线学习的平台,全面推进学习型海关、学习型处室和学习型科室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用主流文化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紧扣时代主题,利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运用关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了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大力弘扬“爱国、爱党、爱关”思想,创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拉萨海关基于所处的特殊地缘政治环境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提出了“政治立关”的战略思想和“五个幸福”(生活幸福、工作幸福、守边幸福、报国幸福、奉献幸福);在问卷调查中,80%的关警员认为自己所在单位或部门对社会各种突发事件和思潮有应变预案。同时,坚持将思想引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及时掌握关员思想的新特点、新动向、新趋势,加强对关员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在问卷调查中,82%的关警员认为自己所在单位或部门对关员思想的新特点和新动向等有及时的评判和引导,54%的关警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有效果。

在廉政工作中自觉增加廉政活动的文化含量,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廉政文化活动,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科室、进课堂、进家庭”,不断扩大廉政文化覆盖面和影响力。如厦门、福州海关开展上廉政课、廉政短信、征集廉政书画摄影作品、开设网上“廉政文化”专栏等,厦门海关隶属东山海关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同安办事处和东渡海关开展廉政法规知识竞赛、“廉政情景片段模拟”活动等等;上海海关定期开展“清风三送”、“警钟三鸣”、“关爱三访”、“勤廉三树”等活动。问卷调查显示91%的关警员认为海关爱民、勤政、廉政情况很好或较好。

二是海关文化阵地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为文化强关提供了保障。各关不断完善文体基础设施,逐步推进“四室一场”等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基本活动场所建设,积极共享社会文化资源开展海关文化活动;努力改善关警员的办公、生活、文化条件,创建文明有序、整洁美观的办公环境。如西安海关不断加强阵地建设,新建关史荣誉室、职工体育馆、瑜伽练功房等文化活动场所,并对礼堂进行改造,为文化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把文化建设经费列入年度预算,有些海关如上海、厦门海关还克服困难,不断加大文化建设自筹经费投入;许多海关还积极拓展文化工作阵地和渠道,探索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建立了与地方心理专家、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辅导机构的交流、沟通、培训、授课机制。如青岛海关成立了心理协会,心理协会37人中有25名关员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抓住“三个关键”(即关键的事、关键的人和关键时机)加大心理疏导力度,帮助关员解决心理难题。

三是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文化自强更加具有吸引力。各关充分依靠群众,发挥关区文体骨干的特长和作用,形成了群体性文体活动的组织网络,同时积极开展行业性、地域性、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小型多样、健康有益、群众参与度高的文化活动在基层蓬勃开展,广大关警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升,为缓解干部职工工作压力、营造和谐氛围起到了极大作用。在问卷调查中,97%的关警员认为自己所在单位或部门经常或定期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如福州海关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荣获全国海关首届智力运动会总决赛桥牌冠军,荣获华东赛区比赛2项冠军与拼搏奖。青岛海关隶属龙口海关促进和谐团队建设,全关50余名关警员中的40余人参加管乐队,践行了努力打造“活力、和谐、幸福青关”的要求。青岛海关隶属日照海关开展覆盖全体干部职工包括家属子女的文化服务,突出文化建设中的人文关怀。问卷调查显示77%的关警员对目前文化环境中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很满意或基本满意;75%的关警员对同事关系和谐程度很满意或基本满意。

海关文化建设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积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海关精神这一海关文化建设之魂;离不开充分尊重关员主体地位,紧密贴近关员实际这一海关文化建设之本;离不开努力传承海关文化传统,努力推进地域文化、关史文化融合创新从而形成关区文化特色这一海关文化建设之源;离不开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科学谋划文化发展新格局这一海关文化建设之路。这为进一步推动海关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海关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海关文化在海关事业发展和队伍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单位还存在着重业务建设、轻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工作边缘化的现象,海关文化建设与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学习型组织建设等工作结合得不够紧密。 二是对海关文化建设的整体性规划有待进一步提高。问卷调查显示:50%的关警员认为自己所在单位或部门文化建设属于随意型或搞突击型,另有17%的关警员认为自己所在单位或部门文化建设有计划但不实施。这充分说明部分海关在实现文化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方面尚有不足。部分海关把文化建设放在海关工作的大局中进行思考、部署的力度,文化建设与业务建设的有机结合度还不够。此外,调研中发现,各关在开展文化建设中工作机制、条件保障、人才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部分海关文化设施硬件配置较为薄弱,海关对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

三是对海关文化建设主体的培育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大家都认识到海关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基层、主体在广大关警员,但是文化建设中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关警员的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在文化建设中构筑广大关警员的共同精神家园和价值追求,文化对人的塑造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有待进一步显现。问卷调查也显示:50%的关警员对所在单位或部门文化建设只选择个别有兴趣的参与或仅仅关注但不参与。

四是对海关文化建设新方法、新路径的思考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以互联网为标准的“第四媒体”的影响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对海关文化建设新方法、新思路、新途径的研究探索需进一步加强,覆盖各关区的各具特色的海关文化链和文化品牌工程需要进一步形成。

三、调研的体会与思考

10月27日,于广洲署长在总署党组扩大会上对海关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出了要求,指出海关要全面履行职责,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把握海关文化的发展方向;扎实推进海关文化建设,为海关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力量。于署长的讲话为课题组进一步深化对海关文化建设的理解指明了方向。

根据总署党组关于海关文化建设的新要求,结合对海关文化建设现状的调研,我们感到,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不断提高对海关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在新时期新阶段加强海关文化建设的紧迫感,不断挖掘海关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思考海关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有效发挥海关文化在引领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弘扬正气、激发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要站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来认识海关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海关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鼓舞海关人不断前进的精神源泉,是全体海关人共同追求的理想信念,为实现现代化海关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因此,海关的科学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在当前海关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当立足时代和实践新发展,以新的视角认识海关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海关文化建设既是推动海关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海关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海关文化建设可以在广大关警员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在海关系统形成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和谐氛围,达到激励海关干部职工投身海关各项业务改革和建设,为海关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助推力,为各项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思想保障。此外,正如于署长在总署党组扩大会议上战略性地指出的那样,要提高海关文化建设的综合效益,实现海关业务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同步发展。这更加明确地把文化建设作为海关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标志着海关在文化建设地位作用认识上的新飞跃,反映了海关在文化建设上的战略眼光。

海关文化建设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直接关系民生幸福的有效载体。加强海关文化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海关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海关文化被广大关警员所认同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全体关警员团结起来,使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整体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文化建设凝聚人心的同时,在广大关警员文化需要更加突出、更加迫切的背景下,我们讲改善民生,文化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讲生活质量,文化应该是一个显著的标志;我们讲幸福指数,文化应该是一个必备的衡量尺度。当前,关警员的思想困惑、精神焦虑有所增多,海关可以用文化温润心灵、舒缓压力、涵养人生,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切实保障关警员的文化权益,最大限度地促进关警员的全面发展。 海关文化建设既是推进业务建设的加速器,又是推动队伍建设的新平台。按照“把好国门,做好服务,防好风险,带好队伍”的“四好”要求,既要加强三大风险防范制度建设,同时又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强化关警员守法、服务、创新、高效、清廉的意识,提高其自我要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自觉性,从而充分发挥“文化把关”作用,积极推进海关业务建设。同时,海关作为全国仅有的三支衔级部队之一,必须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政治坚强、业务过硬、值得信赖”的海关队伍建设要求,通过文化建设,做到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令行禁止、严格自律,在新阶段使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

(二)要在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落实“四好”总体要求的实践中积极推动海关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

一是要始终突出海关文化建设的核心。积极推动海关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唱响时代主旋律,培育时代新风尚,努力提升海关文化的内在价值和文化品位。于署长提出要从“爱国、厚德、增信、创新、奉献”5个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10字精神既充分结合海关工作特色,又全面融入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追求,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了海关精神,是新时期的兴关之魂。

面对当今文化发展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为了使海关人能够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就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旗帜,自觉把新时期海关10字精神这一崇高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融入海关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并转化为广大关警员励志图强、创造辉煌的实际行动,自觉保持行业文化的先进性,不断丰富海关文化的时代内涵。

二是要忠实履行海关文化建设的使命。积极推动海关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既要在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充分发挥海关的把关职能,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为优秀文化“引进来、走出去”提供优质服务,推进文化贸易便利化;又要积极推动海关自身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时刻高扬海关的文化理想,时刻高举海关的文化旗帜,努力建立海关的文化认同,努力保障关警员基本文化权益,努力树立海关的文化形象,以高度政治自觉切实承担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责任。

海关所处的特定工作环境,决定了必然面对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必然面对社会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多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关文化建设更加要把传承民族和海关优秀文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用其滋养海关文化生命力、激发海关文化创造力、建设好海关人共有的精神家园;更加要关注关警员对实现自身文化权益越来越高的要求,用优秀文化成果满足他们的要求,保障他们的文化权益,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更加要注重用特色鲜明的海关文化铸造鲜明的海关形象,不断提升海关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影响力。

三是要全面理解海关文化建设的内涵。积极推动海关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需要贴近海关行业实际,努力建立起具有时代特征、海关特色和内涵丰富的海关文化体系,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海关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海关职业特色的行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海关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价值标准、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群体意识、精神风貌、形象标识等具有海关特色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内容。

因此,建设海关文化必须大力培育具有感召力和向心力的精神文化,铸就兴关之魂;必须努力推广和展示文明形象的行为文化,塑造海关之形;必须积极完善刚柔相济的制度文化,夯实建设之基;必须注重提升凸显行业品牌和个性的物质文化,彰显文化之特。只有动员各方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达成上述目标和任务,才能真正使之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真正使海关文化在建设中发展,在发展中繁荣,在繁荣中共享,真正实现以文兴关、以文育人。

四是要牢牢把握海关文化建设的关键。积极推动海关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必须紧紧依托基层文化建设,引导鼓励广大关警员参与文化建设,让广大关警员共享文化建设成果,更好保护广大关警员的文化权益,使海关基层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不断满足广大关警员的文化需求。文化建设的源头来自于基层,文化建设的成就体现于基层,文化建设的根基必须深深扎在基层。

没有基层关警员的广泛参与,也就形成不了文化发展的动力,产生不了文化生产力,文化建设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基层文化建设是海关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立足于基层,使基层成为海关文化建设的主体,让蕴藏于基层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必须激活基层,充分发挥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基层掀起学习文化、实践文化、享受文化的热潮;必须服务基层,为基层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让广大关警员亲身体验和感觉文化就在身边,从而感受文化的力量,领略文化的真谛,自觉接受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和规范。只有让每一位基层关警员从文化中受益,海关文化才真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有坚实的发展基础。

五是要不断增强海关文化建设的动力。积极推动海关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扎实稳妥地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文化建设的动力。文化资源是文化建设的土壤,不同的文化土壤培育出不同的文化风格,展现出不同的文化亮色。文化改革和创新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激发文化活力、展示文化魅力、永褒文化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也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制胜之道。

因而,海关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不忘本来,海关文化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是海关文化安身立命的根基和精神命脉;需要吸收外来,以开放包容的胸怀、辨证取舍的态度和转化再造的能力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关区的地域文化和其他行业文化等资源推动海关文化繁荣兴盛;需要着眼将来,从海关现代建设实践中,从文化建设自身的良好局面中,从与业务建设、队伍建设有机结合中,从加大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等改革创新力度中,从抓好一批体现海关特色并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工程中,把握海关文化发展前景。

四、进一步推进海关文化建设的建议 于署长在党组扩大会议上精辟地提出海关既要从“大文化”着眼,发挥进出境环节的“文化把关”作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要从“小文化”着手,坚持“文化兴关”,在落实“四好”总体要求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海关文化。同时,总署党组在新形势下提出了“学军”这一海关准军事化纪律部队的建设方向。我们感到,进一步加强海关文化建设是形势所趋、任务所需、使命所在。我们必须立足实际,顺势而为,不断提高认识、做好规划、完善机制、培养队伍、创新实践、搭建平台,从而实现文化建设与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文化把关”和“文化兴关”进程。

(一)更新文化理念,强化文化认知,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海关精神文化建设。

文化偏重的是精神领域,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在海关文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统领作用。一是要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依据这一论断,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海关文化建设全过程,认真贯彻“四好”要求以及于署长提出的10字精神,并切实转化为全体关警员的自觉追求,是海关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二是深入挖掘提炼海关共同的价值取向。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而价值取向就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不论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或风俗习惯、精神风貌都是价值观的展现。只有表达了人类最优秀的价值观,文化才能展现魅力、形成凝聚力和感召力、发挥创造力。所以讲文化建设,首先要思考和推动价值观建设。建议在海关系统开展海关价值观大讨论,挖掘提炼出全体海关人认可、认同的海关价值取向,使之与海关精神一样,成为全体海关人的共识和行动指南。同时,在各关和海关院校各层级的培训中增加文化建设主题的课程,以提升各级领导和关警员对文化建设的认知程度。

(二)做好发展规划,全面推动海关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 按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总体要求和内在精髓,大力推进《海关文化建设纲要》的贯彻实施,积极实行文化建设目标管理,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设计、科学规划,确定海关文化定位,制定海关文化建设发展战略和各层次、各阶段的海关文化建设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海关文化建设发展的目标、方向、原则、内容、载体等,提出工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从而系统地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建设规划方案。建议每个关区结合关区实际和海关的发展战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文化发展主线、形成文化发展思路、设定文化发展目标、打造本关区的共同价值追求,形成完整的文化建设框架,从而构画出海关文化发展的前景蓝图,促进海关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强化机制建设,持久保持海关文化建设的活力。 建立健全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统、规范、健全的海关文化建设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现代化海关相适应、遵循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符合海关文化建设要求的海关文化建设机制。

研究机制,设立海关文化建设研究中心(可设置在海关院校),对国家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中外文化建设的规律、海关文化建设特点需求等进行前沿研究、宏观研究、理论研究、运用研究、比较研究、跟踪研究等。

激励机制,建立与海关现行的激励机制相吻合、相衔接、相配套的海关文化建设激励机制,以调动各类文化工作者、海关文化骨干、广大海关关员参与的积极性。建立海关文化建设“金点子”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广大关警员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踊跃参与文化建设,积极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评估机制,对文化建设发展状况、取得成效、存在问题进行评估,定期进行考核指导,标准要科学,制度要规范,时间要常态,结果要公示,先进要奖励,落后要惩罚,以促使各关更好地履行职责,激发员工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

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组(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工抓,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全体关警员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进一步明确总署、直属海关、隶属海关各层级文化建设组织管理机构(部门)和职责权限。借鉴部队文化管理经验和做法,在总署政治部设立文化建设处,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在各关设立兼(专)职文化政工员,人力资源按照与海关总人数的适当比例进行配置,进一步丰富海关文化组织网络,为海关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进一步落实《海关文体建设预算管理办法》,加大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改善基层海关文化建设硬件条件。

(四)推动实践创新,深入发掘海关文化建设的功能。 抓住明年海关文化建设年的契机,继续贯彻落实《海关文化建设纲要》,深入开展文化兴关“五个一”建设,大力加强海关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建设。按照“弘扬主旋律、讴歌先进性、展示新风貌”的宗旨,坚持贴近基层、贴近关员、贴进生活,加大海关文化优秀题材作品创作,创造出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俱佳的文学、影视、音乐、美术、摄影、书法、曲艺等一系列海关题材优秀作品和优秀曲目,不断加强海关对外宣传,树立和提升海关良好的社会形象。切实加强文化落地项目建设,各单位要积极学习借鉴兄弟海关和其他单位文化建设的经验,尊重和发挥广大关警员的首创精神,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及时总结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形成创作源于关员、活动依靠关员、舞台成就关员、成果惠及关员的群众性文化氛围,不断增强海关文化的生机和活力。

(五)着眼队伍素养,不断提高海关文化建设的水平。 学习借鉴军队、警察系统文化队伍建设“专职、专业”的成功经验,突出专业化水平,从文学、书画、网络、音乐、舞蹈、曲艺、体育等各个方面系统打造海关文化骨干队伍,造就一批高层次、高素养、高境界的海关文化人才队伍和文化组织人才队伍。积极探索海关各类文化人才的引进、导入机制,解决和破解文化人才招录的政策难题,为海关招录文化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条件加大海关文化人才引进力度。健全海关各类文化人才的培养、使用机制,通过定期举办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文化人才的专业素养,努力为他们参与海关文化建设活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积极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有效利用社会文化资源,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海关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探索建立并逐步形成专兼结合的文化人才队伍。鼓励和支持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增强关情了解,增加基层体验。

(六)搭建广阔平台,多方推动海关文化建设的繁荣。 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各方资源,采取得力措施,搭建起支持文化建设的广阔平台,为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提供推动力。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政策措施,努力开展和积极参与海关内部、外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海关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积极搭建网络平台,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广大关警员认为平时接触较多的媒介排名居首的是网络(占36%),因此,应当重视借助微博、关员论坛等文化建设载体,充分利用网络视频、网络文学等文化建设样式,把互联网作为海关文化建设的新阵地、新平台。积极搭建传播平台,进一步加强海关刊物和出版社建设,努力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海关文化传播体系,提高海关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

进一步推进海关文化建设需要各关因地制宜、因时而宜、量力而行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需要建立求同存异、百花齐放的文化建设大格局;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关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海关文化建设纲要》的要求惠及每位关员,真正把海关文化的根扎进群众的心里。课题组将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关独具特色的鲜活文化建设实践和经验,不断推进海关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以上是调研组形成的阶段性课题报告。下一步,课题组还将进一步加强对海关文化建设的研究,将结合总署明年的海关文化建设年工作,认真抓好5项工作:汇编一套辖区各海关文化建设经验资料;探索设立一个辖区海关文化建设案例库;联手海关学会上海分会形成一批海关文化建设的学术成果;启动编撰一本针对上海海关学院海关专业大学生使用的海关文化建设教学讲义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明年在上海海关学院的处长培训班中开设一门海关文化建设专题讲座。

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档案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法院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廉政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海关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海关文化建设”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