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松鼠》说课稿2

发布时间:2020-03-01 20:12: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松鼠》说课稿

一. 教材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课题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松鼠》第二课时。这是一篇描写小动物的文章,课文从外形、活动、搭窝、吃食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在第一课时,我安排的是扫清文字障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白本篇课文是从四个方面在描写松鼠的可爱。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段阅读目标指出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三年级是学习表达的关键期,因此结合教材特点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松鼠的美丽和可爱。

2.借助教材内容,学习有情趣地表达。

3.继续巩固有顺序、有条理的观察事物的习作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我将品读课文、练习表达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学习松鼠活动、搭窝的特点和体会松鼠的机灵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情境教学、朗读教学和练习相结合。教学以“情”为纽带,以教师之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尽力把我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唤起学生内在的情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中的角色做零距离的接触。教学中,我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朗读、对比读、引读等方式,让松鼠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留存在孩子的记忆中。 《松鼠》一课是以平铺式安排的。我在每一个自然段的教学中都设计了小练习,对学生进行词、句、段的训练,以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习第二自然段围绕松鼠的机灵进行理解。

⑴读了这段你觉得松鼠怎样?

⑵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很机灵?

学习第三自然段围绕松鼠怎样搭窝进行学习。

⑴这段中给大家介绍了松鼠的什么活动? ⑵松鼠是怎样搭窝的? ⑶你对它有什么想说的?

学习第四自然段抓住松鼠的生活习性进行阅读。

⑵这段中有三个”它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各代表什么? ⑶从这里怎么能看出松鼠的可爱? 学法 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自主发现。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自我体验、一种感悟,让孩子们通过阅读、交流、讨论去发现更多的内容。此外,还对学生进行朗读、想象等的学法指导。

四、教学思路

上课一开始,我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和观看图片让松鼠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读词语,扫清读文障碍。齐读课文,学生畅谈对松鼠的印象,表达对松鼠的喜爱。 在教学松鼠外形这个自然段时,利用课件,着重讲解了段落中心句。(语文天地之日积月累中读一读,仿照课文写写)我设计了、回答问题、填空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再利用图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从文字中感受松鼠外形的美丽。这样的教学设计直观、清晰,更重要的是十分有趣,孩子们能在趣中学,同时还能起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

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让学生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并用波浪线画出来。体会松鼠机灵特点。学生找出描写活动的动词。看课文插图,说说他们都在干什么?带着喜爱的感情朗读。

教学松鼠搭窝这个片段时,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教会学生找关键词——窝。松鼠是怎样搭窝?搭的窝怎样?让学生找出松鼠搭窝先后顺序的词,(语文天地之日积月累中读一读,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让学生在熟读这个自然段的基础上,去发现松鼠搭窝背后的秘密——聪明。充分给学生读的时间,充分给学生发现的机会。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充满童趣的回答中,我们不仅看到学生对松鼠机灵的感悟,也让我们看到儿童灵性的迸发。教师引读,学生朗读,加深理解。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让孩子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松鼠的机灵所在,完成填空便水到渠成。

第四自然段的教学,则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方法(找关键词,概括段落大意。),自己学习,谈体会。理解段落中三个“它们”分别指代什么?哪个方面体现了它的可爱?

小结全文,并进行习作指导。:读了这篇介绍松鼠的说明文,我们知道了松鼠是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它的“可爱”表现在两个

通读全文,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你相对松鼠说什么话。(完成语文天地之畅所欲言)学生自由发挥。

拓展部分:把你家可爱的小生灵,介绍给大家。教师相机总结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外形——总分;生活习性是就某一特点具体详细。(语文天地之笔下生花) 板书设计:

外形特点(美丽)

总-----分

松鼠

活动

动词

可爱

生活习性(机灵)

搭窝

有顺序

食物

喜爱

《松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第六册

[教材分析] 《松鼠》这篇课文选自北京师范大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这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课文共四个自然段,按照松鼠的外形、活动、吃、住分成了四个部分。预计用两个课时完成《松鼠》一文的教学。第一课时,安排的是从外形上感受松鼠的美丽以及从活动、吃、住方面感受松鼠的可爱。

[教学思路说明] 松鼠一课以平铺式来安排。我在教学中则在每个自然段都设计了小练习,这些小练习都在潜移默化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渗透。

在教学松鼠外形这一自然段时,找出这段的中心句。让孩子们先初读第一自然段,然后记住你认为非常关键的词语,接着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说出松鼠的“四肢”、“眼睛”、“毛”等部位的特点,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从文字中感受松鼠外形的美丽。

教学松鼠活动的这个自然段。听到“活动”一词,就自然而然地想到“放”。确实这个自然段就是用“放”的教学方式,而且“放”的很开。开始,老师通过多媒体出示了文中的插图,自叹到:“这幅图不够生动,最好能够动起来。”随后就让孩子们上台来写松鼠活动时动作词。这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再一次活跃了起来。但是,这时的“放”,这时的“活”还是有一定规矩的。例如:上台来写的动词不能是书中的,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是要求读书;四人小组讨论后派一个代表上来写,旨在学生合作、探究;将小组同学所写的动词连成一段话,并说一说,这则是从词语到段的练习,又是一次说话练习。最后把对松鼠的这份喜爱,化作笔下的语言写出来 松鼠搭窝这个自然段的教学设计尤为巧妙。通过教学这个自然段是抓住表示顺序的词语“先……然后……最后……”了解松鼠搭窝的经过。这次教学设计很有特色,非常新颖。在设计时能尽量发挥文本的作用又勇于超出文本,有的放矢的进行训练。设计时抓住“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体会松鼠的机灵。

松鼠的食物种类及怎样吃和怎样储藏食物,这段较简单。抓住松鼠的可爱之处,学生汇报即可。知道三个“它们”代表什么。

《松鼠》一课的教学处处渗透着听、说、读、写的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投入到充满趣味的教学环节中去,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去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1.感受松鼠的美丽和可爱。

2.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松鼠的美丽和可爱。 难点: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 〈一〉渲染学习氛围 1.

一、激趣导入

过渡:缓解学生情绪,师生猜谜语。 “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

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松鼠(板书)

上节课我们通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难字,理清了课文脉络。(师生回忆课文)课文有四个自然段,第一段介绍了松鼠的外形(板)、第二段介绍了松鼠的活动、第三段介绍了松鼠的住处、第四段介绍松鼠的食物。这节课我们要走进课文,从字里行间具体了解松鼠,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复习回顾

1.检查词语。强调多音字。

2.齐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课文给我们介绍的松鼠怎么样?板书:美丽、机灵、可爱、

3、你从课文中那段知道的?

(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段落,进行剖析。) 〈三〉感受松鼠的外形的美

1.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松鼠样子的,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2.出示第一段。(课件)这段围绕那句话写的?为什么?出示中心句。因为它可以概括本段的内容。(课件) 3.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松鼠是美丽的?(玲珑、格外、、

师:下面,可要睁大眼睛,集中注意力,跟着我的鼠标走。鼠标点到哪,你能想出文中用了哪些关键词语来描写,你就马上举起手。

[设计意图:通过竞赛的形式,抓关键词的学习方式,感受松鼠的外形美] 4.指导朗读。

(1)刚才,大家记住的关键词都写出了松鼠的美丽、可爱。现在,谁想试着读一读。 (2)评价(朗读指导:读这些词语时要读出喜爱的语气。)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松鼠外形的美丽。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体现“活”,更重要的是十分有趣,孩子们能在趣中学,同时也能起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 〈四〉感受松鼠打窝的巧

1.松鼠不只样子美丽,也很机灵,他还有什么本领呢?(会搭窝)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个自然段(生读) 2.听读,思考:松鼠搭窝有什么特点?学生答出:位置、材料、方法(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你能用这些词说说你干一件事的经过吗?)目的

3、你觉得松鼠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4.感受打窝的巧妙

看来,松鼠搭窝过程中的每一个举动都有他的目的。(出示整段)

看来,松鼠真是一种聪明的动物呀!(板书:聪明)

5、师生配合,老师提问,学生朗读课文句子回答。松鼠在那里搭窝呢?它们搭窝的过程是什么?我打好后,它们还干了什么?它们的窝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充分地给孩子读的时间,充分地给孩子发现的机会,从而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孩子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懂得了松鼠为何这样搭窝。获得“读”和“找”的机会后,孩子再次获得“说”的机会。] 〈五〉感受松鼠活动的趣

1.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松鼠是怎样活动的(出示第二自然段) 2.请同学们放声自由读这个自然段。

3.瞧,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张松鼠追逐嬉戏的图片(出示课本插图),你们觉得这图片上的松鼠在干什么?出示动词:跳来跳去、连蹦带跳等。 4.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聪明。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运用书上没有出现的精彩动词让这几只松鼠动起来。先到小组中讨论讨论,想好了,说一说。

5.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群顽皮的小松鼠展现给大家。

[设计意图:通过“放”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再次活跃起来。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描述松鼠追逐嬉戏的情景,从而感受松鼠的活泼可

六:你还从课文的那一段体会到松鼠的可爱呢?吃食物是的样子。还会储藏食物。

1、出示课件。默读。思考:三个“它们”指代的是什么?

七、小结全文,并进行习作指导。:读了这篇介绍松鼠的说明文,我们知道了松鼠是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它的“可爱”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美丽。集中在第一自然段说明;第二,机灵,表现在行动、搭窝、储藏食物等几个方面。作者语言生动、准确,描写有序、具体。词语优美,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板书:喜爱)

八、通读全文,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你想对松鼠说什么话。(完成语文天地之畅所欲言)学生自由发挥。

九、拓展部分:把你家可爱的小生灵,介绍给大家。你打算介绍它的那个特点?教师相机总结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外形——总分;生活习性是就某一特点具体详细。(语文天地之笔下生花)

十、板书:

外形特点(美丽)

总-----分

松鼠

活动

动词

可爱

生活习性(机灵)

搭窝

有顺序

食物

喜爱

《 松 鼠 》反思

教学反思:

《松鼠》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可爱的小生灵”中的一课,本课为第二课时,这篇课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1、注重对课文字、词、句、段语言训练:

在学习松鼠的外形时,让学生抓住体现美丽的词语和句子。学习松鼠的活动时,让学生找出动词,用自己的词汇看图说话;学习松鼠搭窝这段,让学生找出表示顺序的词,并自己练说。比如松鼠搭窝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找出表示顺序的词,再此鼓励他们用这些词说一句话,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懂得介绍动物外形要按一定的顺序,说说自己家的小动物特点。

2、读中悟,读中学

教学中,我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朗读、对比读、引读等方式,让松鼠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留存在孩子的记忆中。因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体会动物的可爱,激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学法指导

这篇介绍动物的说明文本学期是第一次接触,文题和刚学过的《小虾》大相径庭。而文章的内容有是学生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就抓住说明文的明显特征,让学生了解这种文章结构。找段落的中心句,没有中心句时,找出关键词,概括段落内容。

4、习作指导

这篇科学小品文是一篇非常典型的习作例文,文章层次分明,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段落中心句对孩子写状物的说明文很有指导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找文章的中心句、总分方式表达,强调较多。

上完这堂课,我觉得有许多不足之处,如:

1、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完全发挥。教学过程中虽然面向全体学生了,但还是有少部分同学没有积极思考、发言。以至于教师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考虑到时间问题,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比如:看图说话、造句、片段练习等。

2、

3、 内容有点多,课堂气氛较压抑。语言点过多,学生较疲劳,导致课堂气氛不热烈。应该设置一个缓解疲惫的小游戏或歌曲。

教法传统,创新较少。还有传统课堂的满堂灌的影子,学生方面的问题关注较少。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松鼠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田忌赛马》说课稿2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松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田忌赛马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教学月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下册北师大版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语文下册北师大版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松鼠》说课稿2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松鼠》说课稿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