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6号白杨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16:11: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白杨》教学详案

姓名:李思瑶 班级:小教BS141 学号:6316214116

白杨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李思瑶;2017.04.26

【课题】白杨 【执教者】李思瑶

【教材版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课时】1 【执教时间】2017.04.2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贵品质。

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近白杨

1、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戈壁吗?然而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荒凉大戈壁上,却有着一棵棵高大挺秀的身影,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生:它们就是挺拔的白杨树。

师:今天我们到这荒凉的戈壁滩上去看一看它们。请同学们欣赏几幅白杨的图片。

2、师:从刚才你欣赏的图片中,你了解到了白杨有哪些特点?用词语或句子形容形容你们看到的白杨。

生:高大挺拔

生:很有生命力。

师:这是我们眼中的白杨。文中的“父亲”眼中的白杨是不在公园,校园,庭院里,而是长在祖国的西部茫茫沙海中的白杨。我们一起读课题。 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拉近了学生与白杨的距离,为学生做好铺垫,激发学生走进白杨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我们打开书,先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师:带大家读词语。戈壁,清晰,干旱、浑黄一体、高大挺秀、陷入、介绍、抚摸、新疆 生:学生认读

师:我提醒大家两个容易错的字。一个是“疆”,“疆”字不能漏掉“土”祖国的边疆一寸土地不能少;另一个是“陷”字。下半部分笔顺容易错误。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生:父亲和两个孩子在火车上一边看窗外的白杨一边说白杨的特点。

生:课文写了父亲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去往新疆的火车上,望着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课文,为下文一步解读白杨打下基础,避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阅读。)

三、再读全文,深入探究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父亲的话语中满是对白杨特点的赞美。请同学读一读。

生:读课文

师:在爸爸的眼中白杨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生:“从来”这个词语说明白杨一直都是这样高大。

师:向来、一直、一向、历来都是这样高大挺直。

生:哪儿需要它就在哪里生长,从来不选择。我从“哪儿”一词看出白杨适应力很强。

师:我们可以想象到(引读)城市需要它--- 生:白杨树就在城市里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师:给默默无闻的舒展风姿,供人欣赏。乡村需要它,它就在乡村

生:白杨树就在城市里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师:学校需要它----- 生:就在学校扎根,生长,长出粗壮的枝干。

师:在爸爸的心目中白杨还有什么特点。

生:白杨非常坚强。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我从“不管”、“总是”这一对关联词语可以看出白杨非常坚强。 师:我们似乎也能看到,遇到风沙时,白杨------ 生:白杨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遇到雨雪时,白杨----- 生:白杨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遭到干旱时,白杨------

生:白杨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这就是白杨,它高大挺秀,它适应能力强,它坚强不屈,它——

生:接着老师的画带有感情的读课文。

(设计意图:把眼中的白杨化深为心中的白杨。在语言的训练熏陶中激荡起学生对白杨的崇敬之情。)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引读课文)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生:不是的,他也在表达着自己的心。 师:而这,孩子们还不能理解。他们只晓得——

生:爸爸在新疆工作,也是自愿去的;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也是自愿去的。 生:爸爸这回到奶奶这里来,是接他们到新疆去年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生: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师:这些都是孩子知道的。如果后面接着写:不知道„„应该怎样写? 生: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在新疆工作? 生: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去读书? 师:这些问题你能回答吗? 生: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是为了建设新疆,保卫新疆。 生: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是为了开发新疆大油田。

师:既然条件这么艰苦,爸爸为什么还接孩子们来呢? 生:他想让自己的孩子像他一样,长大后建设边疆,扎根边疆。 生:爸爸就像白杨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中扎根,奉献一切,把新疆建设得那么美丽。

师:爸爸以白杨树勉励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像白杨树一样坚强,不动摇。爸爸想让自己的孩子也具有白杨的品格,长大以后建设边疆,扎根边疆,这就是爸爸的心愿。 师:了解了爸爸的心愿,相信再来读这些句子,你们会读得更好。(齐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师:继续读课文,现在呢,孩子们听了爸爸的叙说—— 生:(读课文至结束) 师: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爸爸会想些什么?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到边疆去建设,因为文章中写道了几棵小白杨。

生:他想我的儿女肯定能像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他觉得祖国建设后继有人,所以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师:是啊!难怪人们都这样赞美边疆的建设者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好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啊! 生:他们耕耘奉献了一生,换取了今日新疆的繁荣。

师:你们的言语是智慧的火花。是的,在爸爸的眼中,白杨树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在爸爸的心中,白杨是坚强不屈性格的象征。爸爸的希望一定能实现,我们再把最后一段读完。 生: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这也是边疆建设者要表白的心。课文借白杨赞美边疆建设者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借物喻人的写法。白杨树是边疆工作者坚强不屈性格的象征,白杨是边疆工作者默默奉献精神的象征,白杨是边疆工作者不计较生活条件为人民做贡献的象征„„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读一读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

师: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孩子一定会在边疆像白杨一样,迎着困难成长。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像白杨一样的建设者,他们是谁呢?

生:默默无闻的护士。 生:在守卫边疆的战士。

生:在大西北工作的铁路工作人员。

师:让我们尽情的讴歌他们,用上出示:()从来就这样()。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贵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得到情感的熏陶,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提升)

五、课堂小练习

师:用上“哪„„哪„„”“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所思所感表达出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六、小结

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白杨树,可是通过分析课文,我们又进一步明白了,作者描写白杨树,实际上赞扬了边疆的建设者。这种写法很新颖,能够引人入胜。这种方法叫做借物喻人。表面上写白杨,可真正的目的是写那里的人。白杨的品格,正是边疆建设者的品格。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也正是边疆建设者对孩子们扎根边疆健康成长的期待。

七、作业布置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想象20年后,课文中的哥哥妹妹是如何心细边疆的。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进一步强化了本节课的重点。)

八、板书设计

借 白杨

爸爸(建设者) 高大挺秀 从来

品德高尚 适应力强 哪儿„„哪儿

不怕艰难 坚强不屈 不管„„总是

扎根边疆

九、课后反思

对于《白杨》一课的教学,在“创设情境,走进白杨”这一板块中,利用画面的感染力,让学生走近白杨,认识它驻守边疆,哪里需要哪里扎根的奉献精神。当学生欣赏完图片后,让学生用词语来形容看到的白杨,这样课堂自然展现。在再读全文,深入探究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充分读文,在爸爸的眼里白杨到底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动情地用课文中的语句描述,课堂生在你渲我染中走向高潮。以及在精读课文体会情感环节中,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父亲的笑,更好地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体会白杨的象征意义。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白杨》教学的全过程中,我力求做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言表述能力和思维能力,力求能使本课有比较浓烈的“语文味”

白杨教案

白杨 教案

白杨教案

白杨 教案

白杨教案

白杨教案

《白杨》教案

白杨教案

白杨 教案

白杨教案

16号白杨教案
《16号白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