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上半年食用菌行情

发布时间:2020-03-01 23:22: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 2012年1-6月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蓬勃发展的同时菇价却是跌宕起伏,有网友说食用菌行业的重新洗牌开始了,也有网友说这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阵痛”,更有媒体报道中用“烂市”形容当前市场状况。是危言耸听博取眼球还是市场真的很糟糕呢?本文结合1-6月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的市场价格,并采访了众多食用菌市场销售领域的资深经销商和一线生产企业负责人,对市场形势进行多次分析研讨,现汇总如下以飨读者。

一、1-6月份市场价格情况

食用菌市场杂志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有长期合作的信息报价点近百家,市场部每月不定期采集当地的市场价格信息,从1-6月份采集的市场信息来看价格逐月上涨的品种是双孢菇,北京市场1-2月双孢菇鲜品价格在11-12元/公斤,3-5月在16-18元/公斤,6月份中询价格最高达21元/公斤,下旬价格最低达14元/公斤。

白灵菇:1-6月份,不同地区的市场价格差异较大。北京市场

3、4月份价格最低12元/公斤,2月和6月价格在16元/公斤,1月和5月价格在20元左右。上海市场白灵菇1-5月市场价格在10元/公斤,6月份价格在16元/公斤。

杏鲍菇:1-6月份市场价格出现下降趋势。1月份北京市场杏鲍菇价格最高在14-15元/公斤,

2、

3、4月价格在10元左右,5月份价格在8-10元/公斤,而6月份价格下降明显,A级菇价格在6.5元/公斤、B级菇5.5元/公斤、C级菇5元/公斤。上海市场杏鲍菇价格

1、2月价格在10元,3-6月价格分别是8元/公斤、9元/公斤、7元/公斤、5元/公斤。

蟹味菇、白玉菇:蟹味菇上海曹安市场1-6月份最低价格为5月份1.75元/盒(一盒150克)。1-4月价格在2元左右/盒,6月份价格在2.8元/盒。白玉菇最低价格也在5月份

1.25元/盒,最高价格达到3.5元/盒,6月份价格在1.5元/盒。

海鲜菇:1-3月上海市场价格在13-14元/公斤,4月份价格在10元/公斤,5月份价格在12元/公斤,6月份价格在10元/公斤。北京市场海鲜菇1-3月价格均在18元左右/公斤,、4-5月份价格在14元/公斤,6月份价格在8元/公斤。但是海鲜菇作为中高档菇类,市场前景还是不错的,因为产地集中,这些企业如何抱团过冬应是当务之急。

金针菇:北京市场金针菇最高价格2月份达到16元/公斤,5月份价格下滑达到6元/公斤,6月下旬带根价格金针菇价格3.2-3.6元/公斤,切根价格在5.4-5.8元/公斤。上海市场1-6月份金针菇价格均没有超过10元/公斤,5月份金针菇价格在上海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每公斤达到5.5元,6月份持续下跌达到4元/公斤。随着市场价格的逐步走低,行业发展的恐慌油然而起。在以金针菇为首的工厂化菇类品种价格大跌的同时,各生产企业也在纷纷需找出路,工厂化生产品种的创新被高度重视,人们的视线首先关注的是工厂化生产边缘品种—虫草花。

虫草花:1-6月份北京市场的价格均在20元以上。

二、单品种市场浅析

双孢菇:人工栽培始于法国路易十四时代,距今约有300年,是世界食用菌生产中最大的一个菇种,分布地域较广泛。世界蘑菇的产量以美国最多,我国处于第二位。我国人工栽培试种在1935年开始,多在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及南方的一些省份。但在我国双孢菇的发展历史上,农户种植双孢菇遭遇几次“菇贱伤农”现象,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产区农户种植量波动较大。但双孢菇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大、消费人群最广、尤其受发达国家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出口食用菌的主要品种。而双孢菇在我国,产销有明显特点,就是“产地不销,销地不产”,因此产区季节性种植的双孢菇产品大多被订购或收购,仅有少量鲜品供应市场。国内市场的鲜品产品大多来自工厂化生产,预计下半年双孢菇市场价格依然会保持较好的势头。但很多产区政府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大力推进发展木腐菌将受到市场和资源的双重限制,而双孢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我国稻草、麦草丰

富,比较适合发展双孢菇,并具有很大市场空间,有大力推进发展之势。同时受到今年上半年其他工厂化菇价格波动的影响,计划转投食用菌行业的企业,也不乏考虑上双孢菇项目的投资者。

白灵菇:白灵菇的销售市场主要是国内市场,出口量较少,基本上以鲜销为主。采收后可先将其分级,单菇重量在150克以上的为一级,菇越大价格越高。之后用吸水纸将整个菇包好,放入塑料泡沫箱内,每箱净重5kg。白灵菇的国内销售市场主要是高档酒店及大城市少量超市为主,通过批发市场逐渐走进百姓餐桌。也有一定数量的鲜品及听装罐头出口到了欧美、东南亚地区。根据近两年白灵菇生产情况来看,各地发展和市场消费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杏鲍菇:近几年杏鲍菇在我国发展迅速,产量近一两年成倍增长,增长速度是继金针菇之后的第二位。栽培区域从福建等南方省市发展到北方各省。国内市场消费量在逐年增加,主要以饭店消费为主,据经销商介绍,有的饭店原来是以白灵菇为主料的菜在悄然不绝中换成了杏鲍菇。从1-6月份各地价格来看,杏鲍菇市场销量出现下降趋势,原因可能是饭店有“

三、

六、九”之说,也就是这几个月饭店销售额低迷,特别是六月,经营惨淡,加上春夏之交,季节变化,味蕾失调,厌食,饭店客少,所以采买量少。据记者和经销商调查证实,近期各种菌类饭店取货量确实在减少,但这一观点并不能成为业界人士能接受杏鲍菇价格跌倒5元/公斤的理由。据业内有关人士分析,产量增加仍是主要原因,产量增加一方面是上一年新建的企业今年陆续投产,产品陆续上市;另一方面是一些金针菇工厂化转产杏鲍菇造成产量增加。未来的市场经销人士还是看好的,预计随着气温的上升货架期宿短,进货量减少,价格将高位运行。

蟹味菇、白玉菇:蟹味菇,中文正名“真姬菇”,因它具有独特的蟹鲜味,故有人称它为蟹味菇。目前栽培的有浅灰色和纯白色两个品系,白色品系又称“白玉菇”、“玉龙菇”,多为工厂化栽培。深受市场欢迎,目前全国的蟹味菇、白玉菇工厂化生产企业数量并不太多,但工厂化生产企业综合实力均较强产能较大,但据经销商反映个别时期蟹味菇、海鲜菇在市场上竞争比较激烈,建议厂家别采取价格战,以开拓市场为宗旨进行产品营销。蟹味菇味比平菇鲜,肉比滑菇厚,质比香菇韧,口感极佳,还具有独特的蟹香味,在日本有\"香在松茸、味在玉蕈\"之说。加上国内目前市场在售的蟹味菇、白玉菇均为小包装产品,保鲜时间长味道又鲜美受到不同消费人群的喜爱,因此未来终端消费市场还是看好的。

海鲜菇:海鲜菇的主要工厂化产区集中在福建顺昌,2001年,神农菇业从日本引进海鲜菇,通过工艺改进,自主研发出“神农白雪”、“神农白玉”等新品种,从组织分离到常温培养,最后成功进行工厂化生产。据介绍,2005年以前,顺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仅神农菇业1家,年生产规模200万袋,年产量600吨;作为一种珍稀菌菇,海鲜菇亮相市场后,以其他菇类无法比拟的优势,迅速赢得市场青睐。去年,海鲜菇价格每公斤为14-24元(其中,“神农白玉”更是每公斤高达36元),节日期间甚至供不应求,最高利润达60%,投资回收期1-2年。“海鲜菇珍稀、价俏、利高、市场前景看好,吸引了众多的投资目光。” 2009年以来,顺昌的海鲜菇产业发展迅猛,企业和产量都以几何式倍增。2011年,全县生产海鲜菇8000万袋,产值3.36亿元;2012年,生产规模预计可突破1亿袋。一级市场的海鲜菇价格,每公斤不到9元。这个价格,已到了企业生产成本的边缘。个别小规模的企业,每公斤成本要12元。有关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说,“2010年前,有菇就能赚钱;2011年,大家基本都赚钱;今年,日产5000袋的生产企业,一不小心,每月要亏6万到8万元。”

金针菇: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市场周年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强,工厂化生产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产量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我国食用菌周年化生产中金针菇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曾经有人夸张的说“投资建设一个金针菇工厂化就相当于开了一个印钞票的工厂”,这虽然是夸张了但不难看出金针菇曾经的辉

煌。今天价格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在此不做深入剖析。2012年5月份食用菌市场杂志采编部针对金针菇价格波动的相关问题对生产、经销企业分别进行了调研。预计今年转产的企业不会太多,大家都会坚持到年底,年底看情况如果整年度盈利明年继续生产,如果年底核算整年度亏损明年将会有大批企业转产。大多数经销商和生产企业对市场还是有信心的,就看下半年的市场情况了。

虫草花:“虫草花”并非花,它是人工培养的虫草子实体,培养基是仿造天然虫子所含的各种养分,包括谷物类、豆类、蛋奶类等,属于一种真菌类。与常见的香菇、平菇等食用菌很相似,只是菌种、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不同。为了跟冬虫草区别开来,商家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把它叫做“虫草花”,是一种颇受欢迎的食材,多用于作汤料和药膳,是药膳中的新宠,北京市场1-6月份虫草花一直是高价位运行。

上半年工厂化食用菌产品5-6月份市场价格下滑,往年4-6月份也是菇品消费淡季,只是今年特别淡,个别品种如金针菇已经跌破成本线,工厂生产即赔钱。无论是给市场还是生产企业都造成了一定的恐慌,但笔者认为质量是决定产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在北京一家超市记者见到某厂家的金针菇小包装促销价格1.3元/包(150克),但消费者购买并不是非常踊跃,随便问了几位消费者,有的说“金针菇不好消化”、有的说“吃了塞牙”,这样的回答令记者大跌眼镜,虽然是个别消费者的想法不能代表整个终端消费群体,但是形成这种影响的根源在于质量差的产品充斥市场给消费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前不久又发生了“毒金针菇”事件,不负责任的媒体又大肆报道,误导读者以为所有金针菇都有毒,作为行业媒体我们虽然第一时间出面辟谣。但不良影响依然存在。另一方面要尽快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品种差异化错开市场需求,缓解竞争压力。目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菌类有40~50种,我们期待更多的新品种菌类能实现商品化生产,为消费者贡献更多的美味菌类。

食用菌产业是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优势产业,并且食用菌产品作为人类健康食品具有较强的保健功能,联合国粮农组织早在2003年就提出“一荤一素一菇”的健康饮食倡议,而目前的国内市场消费空间还远远没有饱和,作为行业媒体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加大力度向社会公众推介美味、健康的菇品和行业内知名品牌产品。我们有理由对未来市场充满信心。

食用菌

食用菌

农业行情

黄金行情

水泥行情

10.09 行情

房地产行情

中职行情

食用菌论文

有机食用菌

上半年食用菌行情
《上半年食用菌行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