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习新宪法精神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3 08:08: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8年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言提纲

坚持六项原则: ....................................2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3 全面推动绿色发展: ................................4 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 ...........4 提高环境治理水平.................................5 加强党的领导 .....................................6 总结: ...........................................7

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十八大以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对新时代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要求。这些新要求的具体内容分为以下6个要点。

坚持六项原则: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全面推动绿色发展: 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要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要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的落地,及时制定新的改革方案。

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加大重大项目科技攻关,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

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加强党的领导

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使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

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主动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

总结: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始终秉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科学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坚定不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不断提高环境治理水平。通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

要从践行党的使命宗旨、为人民谋福祉的高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这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吹响了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的进军号角。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学习新宪法精神心得体会

新宪法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新宪法心得体会

学习新宪法心得体会

学习新宪法心得体会

学习新宪法心得体会

学习新宪法心得体会

新宪法学习心得体会

新宪法学习心得体会

新宪法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新宪法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新宪法精神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