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析汉语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1 23:33: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试论汉语言文化传播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论文关键词:汉语 文化传播 人际交流 民族文化 论文摘要:汉语热渐渐地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这对我们汉语教师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汉语教师不仅给外国学生教语言,而且还给外国学生传播汉民族文化,只有在深刻体会汉民族具象、整体、联想比附的汉民族思维方式,含蓄、谦让、以和为贵的汉民族文化心理,复杂、多样、异彩粉呈的汉民族地域风俗的基础上,去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信息是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关健,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语言学习的心理差异,应该注重跨民族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微观人际交流。

当英语走向世界各地时,中国的汉语教学雨后春笋般逐渐地覆盖全球,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下股汉语热。现在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达到了4000多万人,一些国家还专门开设了孔子学院专门对外国人教授汉语。为适应全球持续升温的“汉语热”的需要,首届世界汉语大会(The WorldChinese Conference)于2005年7月召开,它为促进世界各国汉语教学的发展和加强中外语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一个有效的工作平台。面对持续升温的汉语热以及大量的汉语教师输出,汉语的教学逐渐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汉语教师仅仅教外国人汉语的语音、语汇、语法、语用等还不足以让外国人真正学好汉语,他们在实践中意识到只有在全面理解汉语言民族文化信息的同时进行汉语的文化传播才能促进汉语的传播。但是,在进行汉语言文化传播中,我们认为的民族文化信息是什么?怎么认识民族文化?它和语言、人的心理及人际交流之间是什么关系?只有深入地认识民族文化,尤其是汉语文化信息和它丰富的修辞方法,辨析文化与语言、人际交流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传播汉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民族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它最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作为静态的语言,语言负载的文化因素是固定在语音、词汇、语法这些要素中的;作为动态的语言,就产生了言语和言语行为,民族文化就伴随着言语行为表现出来。口语修辞活动中,口语表达者说什么,怎么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认为这样说是合适的,那样说是不合适的,也就是说对修辞材料、修辞手段和修辞方法的选择运用,无不浸染着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在口语交际的动态过程中折射出一个民族特有的哲学思想、思维模式、民族心理、风俗民情、审美情趣等文化特征。

一、首先要让学汉语者清楚汉民族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思维趋向的综合表现。具象思维和整体的系统思维是汉民族传统思维的基本特征。所谓“具象”就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反复观察和体悟来对事物作出判断,然后将其概括、提炼成意向,在这种形象的提炼中,完成未知到已知的认知过程。它既不是对事物的简单描绘,也不是脱离事物形象的纯粹抽象符号,而是一种象征。汉民族在口语表达上不注重抽象的分析和形式的论证,而是领悟多于理喻、含蓄多于直露、模糊多于明确,重视内心体验,讲究沉思与感悟,不像西方修辞那样注重客观再现,讲究直截了当、追求准确严密。在口语修辞中表现为口语交际中谴词造句重形象轻抽象,喜用形象色彩鲜明突出,具有极强的具象审美特征的词语,从而产生鲜明而真切的形象美感,在修辞方式上大量运用比喻、比拟、通感、象征等修辞手法。如口语中常用的“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骄傲就像地里的野草”“脏得像个泥猴”“脸像苹果似的”“科学的堡垒”“问题的瓶颈”等,由于具象的思维方式,口语修辞中喜用这些与具体形象交织在一起的词语。再如鸡冠花、樱桃嘴、喇叭裤、龙须面、鸭舌帽、狮子头等。就是对抽象事物的概括表达也经常借助具体的形象,如:垂涎三尺、紧锣密鼓、瞳目结舌、鼠窃狗偷、怒发冲冠、水深火热、惊弓之鸟、瓮中捉鳖、探囊取物等。在口头熟语中更是丰富,如歇后语: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蜜糖嘴巴刀子心—阴毒,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收回不得,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等。俗语:半瓶醋、墙头草、敲边鼓、开绿灯、吃大锅饭、穿小鞋、铁饭碗、挤牙膏、马后炮等等。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用的一个比喻:“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没有讲抽象的大道理,用了一个!功的比喻道出了深刻的道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比如启功先生曾自喻为熊猫,有人就问他:“你把自己比喻成熊猫,那可是国宝啊!”启功先生回答说:“什么国宝呀,还不是现在写字的人少了物以稀为贵嘛!如果熊猫能像猪羊一样常见,人们还不食其肉,寝其皮呀!”启功先生是德高望重的书法大师,他很谦虚地道出言外之意,写字的人多了就显示不出自己了。启功先生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含蓄又不失幽默风趣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在意会不在言传,从中可看出启老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口语修辞中大量的形象词句,无不反映出汉民族具象思维的显着特征。

汉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是半封闭的海岸型大陆,家庭手工业与小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形态和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组织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形成了汉民族从整体出发的辩证的整体性思维特点。口语修辞要适应语境,这是修辞的最高原则,口语交际中,力求合位、合俗、合式、合礼,强调整体把握、互相协调,把言语交际与题旨情景视为一个整体,特别重视言语交际中的各个要素以及功能关系,在言理、物理、心理各方面做整体观照,这正是汉民族从整体出发的辩证的整体性思维特点的体现。汉民族很早就形成了“物生有两”“刚柔相摩”“一阴一阳谓之道”的朴素的辩证思想。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系统,这个整体系统又由许多小系统构成,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互存互补,相辅相成,天地、日月、男女等等都是在浑然一体中往复变化,反映在口语修辞中就是既要注意事物各部分与整体自然和谐的关系,又要重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这正是汉民族从整体出发的又要辩证认识世界思维特点的体现。在口语修辞中,一个词,一句话静态的看无好坏之分,只有在动态的言语中才能判断出运用的优劣来,判断的标准就是是否符合语境,口语修辞中的得体性原则,就是在汉民族整体思维特点的观照下口语修辞要适应语境,合位得体,整体把握,主观语境和客观语境相互协调。

汉民族在口语修辞中还表现出为追求美好而好联想善比附的思维特点。语言本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但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总是把语言的功能神秘化、夸大化,对语言有一种崇拜和信仰的心理,认为语言和它指向的物体是一体的,语言有着超自然的精神力量,能降福也能招灾。自古以来,每个民族都有对语言的崇拜心理,但汉民族在口语交际中好联想善比附、讲究有说头、讨个好口彩的用法特别广泛,如汉语中“8”谐音“发”,+9;谐音“久”,“1”谐音“要”,\"5”谐音“我”,带“8\"\"9”数字的日子、号码、名称就认为是吉祥号,能带来好运气,带有“8”的日子街上开业的商店最多,带有“888\" \" 158\" \" 168\" \" 198”的车号、牌号、卡号等许多人不惜重金买下。还如结婚时在床上撒上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为的就是取谐音“早生贵子”,发糕、发菜、发财树受到人们的喜爱,都是为图个吉利。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音和近音词语或语素,为把不同事物联系在一起奠定了客观基础,汉民族好联想善比附的思维特点,就把不同的的事物和现象通过同音或近音联系到了一起成为可能,口语交际中谐音的大量存在,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谐音文化,口语中的谐音修辞正是汉民族这一思维特点的充分体现。

二、理会汉民族文化心理

中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人处世讲究“知礼数”“懂礼貌”,交战双方也要“先礼后兵”,深谙“礼多人不怪”的道理。儒家视“礼”为立国之本,其中就包括待人接物的礼仪内容。受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汉民族在言语交际中,深知“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口语修辞中的礼貌表达在汉民族为人处世中占有重要地位,讲究谈吐文雅,彬彬有礼是道德高尚有修养的表现,汉民族言语交际中讲究礼节的心理,积累了丰富多彩的礼俗词语,并且怎么表达颇有讲究,乱不得,错不得,滥不得,否则就要失礼,这种注重言语礼节,讲究言语礼貌的心理在言语交际中处处体现。如对人的称呼,是汉民族礼貌表达的重要标志,小孩见到大人,学生见到老师,下级见到上级等熟人相见,首先要有个称呼表示礼貌,有些场合恰当适度的称呼,对整体的交际效果起到关键作用。汉民族在交际中为表示对对方尊敬有礼,形成了汉民族独有的内容丰富的有明显区分的敬称和谦称。敬称和谦称早在秦代就广泛使用,如敬称“足下、殿下、执事”等,谦称有“寡、孤、不毅、不才、在下”等。现在我们口语中还常用敬称有“令尊、令堂、贵姓、贵公司、贵校”,谦称有“敝人、愚弟、寒舍、掘作”等等。汉民族注重长幼有序和血缘宗亲关系,见到长辈一定要有称呼,以示尊敬,而不像西方为表示亲切,对父母或其他长辈都可以直呼其名,在汉民族看来,这样是少教无礼。对无亲属关系的人使用亲属称呼,就显得与说话人特别亲近,无形中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如平常称呼的“老伯、叔叔、大哥、大姐、大嫂、大婶”等,上街购物,个体老板为体现服务态度之热情诚恳,常“大妈、大姐、老哥、老弟、老妹”地叫,以体现有礼貌或亲近的人才能有这样称呼,符合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心理愉快,购物热情也会大增。表示礼貌的敬称和谦称还有许多,像“惠顾、借光、劳驾、拜托、指教、冒昧”等等。汉民族在言语交际中讲究礼节,注重礼节,力求谈吐文雅,彬彬有礼的心理,在口语交际中随处可见,还有在问候语、道谢语、恭维语等中都有充分体现。

汉民族在人际交往中的民族心理是“和睦相处”,“以和为贵”,把和谐作为人际交往的目的。汉民族在人际交往中极重人情,爱面子,表现在言语表达上受儒家“中庸之道”思想的影响,力求措辞有度,不偏不倚,适度得体,在言语表达上表现为含蓄、婉转、模糊,形成汉民族言语表达上独有的文化模式。汉民族在人际交往中提倡“以仁爱之心示人”,“以宽广之心对人”,就是对别人要有仁爱之心,要关心爱护别人,对别人的过失要原谅、理解,少计较或不计较。俗语道“树有皮,人有脸”,“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要“得饶人处且饶人”,要给人面子,留“台阶”,少得罪人,如我们常见的批评,汉民族的心理是既要达到目的,又要让对方接受,并给他留面子,在表达上就常用含蓄婉转的方式,先表扬或肯定成绩,然后再转折“但是……”或“……不妥,不足”,“然后……”,“希望……”。老师批评学生:你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同学们应该向你学习,但在学习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希望你今后上课注意听讲,不要说话,把学习搞上去就更好了。目的是批评学生,但在表达上讲究“艺术”,就更易使对方容易接受。在交往中,有些时候需要拒绝别人如果直接拒绝,会使人难堪,在汉民族看来容易产生“不和”,不够礼貌,违犯了汉民族待人处世的原则,为不得罪人,给人留面子,常用含蓄模糊的语言“间接”地拒绝对方,更多的是让对方自己体会话外之音,用得较多的就是“考虑考虑”,“研究研究”,“等等再说吧”,婉言谢绝,如“马主任,我的调动问题……”,“这件事我知道,我们再研究研究吧”。

汉民族较之于西方人性格内向、沉稳、含蓄,不像西方人性格外露、直率。在西方注重突出个人及个人价值,而汉民族传统观念是重社会,重集体,突出一个“和谐”,不突出个人,涉及到个人则习惯于含蓄或婉转表达。一篇文章明明是个人见解,但习惯上要谦称“我们认为”。个人取得的成绩,常要说领导的支持,集体的智慧。汉民族不突出自我的心理,含蓄婉转的表达模式,形成了交际中内容丰富的客套话、寒暄语。干某件事明明准备得很充分,但还要说“准备不足,献丑了,请大家多多指教。”宴请客人,饭菜准备得很丰盛,客人酒足饭饱,主人还要说“粗茶淡饭,不成敬意”或者“准备不好,没有什么可口的,管饱不管好”等,这些话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汉族人听来,不足为怪,因为有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但让西方人听来,就莫名其妙,不可理解。汉民族言语交往中的重和、贵和、重人情、重名声、爱面子的思想根深蒂固,表达的含蓄、婉转、模糊体现在言语交往中的方方面面。人们常说的“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都体现了和睦相处、相安无事是汉民族人际交往的理想,在口语修辞中,这些汉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在言语行为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三、正确认识文化是语言传播的内在载体

对于“文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世界上对文化的定义大概有200多种。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E.B.Taylor)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与习惯”;我国的《辞海》将文化解释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专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目前对文化并没有一个确切具体的定义,研究的人只是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来解释文化,专业不一样,文化的内涵也会有区别。从某种程度上看,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不像老虎、大雁等这些具体的词语表示视而可见的事物,人们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才能理解文化的概念。同时,文化又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化都聚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在某个具体阶段的创作。

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术界才把文化引人语言现象的研究。美国语言学家萨巫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文化是隐藏在语言 的外壳之中的,需要通过语言学习才能真正了解语 言背后的文化。语言是显现的,文化是隐现的,需要学习某种语言的人不断地进行挖掘。有些语言还必须了解相关的文化才能真正懂得其中的意思。如汉语中的“龙腾虎跃”,这个成语出自唐〃严从《拟三 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 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从字面上看好像是龙在天上飞,虎在地上跳跃,两个都很高兴的样子,其真正的意思是: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文化通过语言得以凸现,其表现力得到充分展示。”口健就像坐在船上的人,船是语言,人是文化。船是人的载体,离开了船,人无法在水上长时间的停留,船是人停留在水上必不可少的工具;人通过移动船体现智慧和创新,具有更强的表现力。20世纪20年代后出现的功能学派和以萨巫尔为首的北美人类语言学派就开始关注这二者的关系。其中功能学派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他在进行语言研究中比较注重语境这一点,这是探索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开始;之后的北美人类语言学派对二者的联系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发现了文化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文化的田野调查证实了语言和文化的相关性。语言和文化关系紧密,我们在学习或教授某一种语言的同时,不可以忽略对这种语言的文化的解读和研究,我们更可以通过了解某种文化来接受相应的语言。传播语言也是在传播一种文化,反过来,文化的深人传播也会促进语言的传播,二者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

四、个性的心理差异是汉语教学中的必须高度重要的问题

中华民族与西方民族在文化发展上的时空差异较大,民族心理也有相当的差异。这必然造成对 汉语教学的影响。首先,从两者的认知心理看,汉民族偏好形象思维,多从整体上认识事物,表现在语 言上,就是汉语形象性强,注重相关性和整体性,具有非形态特点。西方民族偏好抽象思维,注重逻辑性,重个体轻整体,重理性轻感性,体现在语言上,如西方的典型语言—英语,是一种显性的形态语言,抽象词语较多。因此,以西方的思维方式理解具有整体性、意合性的汉语,往往会觉得缺乏逻辑,难以理解。

其次,从感情和意志心理看,汉民族表情达意比较含蓄,习惯于间接表达。西方民族感情外露,往往喜欢直率表达。由于信息交流的同时必然伴有感情交流,中西民族的感情表达差异常常是导致汉语学习者语用失误或产生语言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

再次,中国传统哲学塑造了汉民族重视和谐、注重二元统一的心理,因而遇事多考虑以协调的方式来处理矛盾,适可而止。西方传统哲学则强调二元的并存与对立,因而形成了不刻意回避矛盾的意志心理,于是往往表现出不易屈服、坚持到底的意志力。所以,西方的汉语学习者在接触到一些语篇时,常常觉得中国人模棱两可的态度难以理解,造成汉语学习上的问题。

最后,从性格上看,汉民族总体属于内向型,求稳求和,知足常乐,具有宽厚、圆融的特征;西方民族总体属于外向型,强调个人至上,具有开拓冒险精神与竞争意识,自信心强。这种个性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在学习中急于求成,盲目运用语言知识的现象。当然,积极主动、外向大胆的性格也有助于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采取主动措施弥补自己语言能力的不足。

所以,在汉语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调整西方学习者的心理态度。由于民族心理的差异,会造成语言底层冲突,进而形成语言表层的诸多问题。因此教师首先要鼓励汉语学习者从自身的心理态度出发,在心理上接受汉族文化。语言学习者固然不能消除本民族文化习惯和心理模式的影响,但有必要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形成一套汉化的心理模式。其次是加大汉语言材料的输人量,尤其是那些关系到语言底层的文化内涵和心理差异的语言材料,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有意回避,反而应该尽量输人,并且尽量使输人的材料与自然习得语言的材料一致,以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这样,由于有语境的参与,学习者可以发现与母语社会不同的语用规则,反过来又促进对汉语的正确理解。最后,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允许甚至鼓励西方汉语学习者在自身文化环境中理解汉语文化,在文化的冲突中深化对汉语言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汉民族的文化传到世界各地。

五、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微观人际交流是汉语教学的重要方式

人际交流是指个人与个人的信息交流,它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和非面对面的信息交流。跨文化传播属于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始于美国的一个新的独立的学科,那个时候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以不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传播为主体。在我国,跨文化传播形成于20世纪的80年代后期,其中代表性的着作有胡仲文主编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当时中国经济落后于发达国家,全国掀起一股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的热潮,英语在当时备受欢迎,出国留学也被很多人视为一种理想和奋斗的目标。 将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正确合理的方式传达给非本民族的其他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宏观跨文化传播背景下进行人际交流是汉语、汉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中国早在西汉的时候,汉武帝派遣使者张赛出使西域就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一个很好的见证,到了强盛时期的唐朝,唐朝和其他民族互派大使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有的还互相通婚以示友好,唐朝将自己的文化、礼乐制度传播到异域民族,其他民族在吸收和接受了先进的唐文化的同时,也将本民族的文化传到了唐朝。

文化本身存在差异,在进行文化交流时,正确的人际交流方式将会促进文化传播。首先,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应该承认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体差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双胞胎,在同一语境下,他们也会体现不同的个体特征,更别说是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的人,必然也会存在差异。其次,传播者在传播本民族文化之前,应熟悉和了解传播对象的文化特征,在美国,两个人互相见面打招呼是彼此拥抱或亲吻脸庞;而在中国,两个人打招呼是:“你好”或互相握手。承认这种文化差异,更要能尊重它们的不同。“和而不同”用在不同文化的群体身上是非常合适的。

文化传播以语言传播为基础,没有语言,文化传播便失去了传播的载体;文化传播又不是单一的传播,不可忽视传播者和接受者的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必须了解他们不同的心理特征;文化传播展示着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进行交流时,更需要了解本民族之外的文化。因此,文化传播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及群体之间进行友好交际的重要因素,任何一种语言传播都离不开本民族文化传播,二者紧密相连。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在教好汉语的同时,更要向外国学生传播中国文化。

汉语教学

汉语教学工作总结

汉语教学工作总结

汉语教学案例

汉语教学 教案

汉语教学工作计划

汉语教学工作计划

汉语教学总结

汉语教学反思

汉语教学工作总结

浅析汉语教学
《浅析汉语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