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刘河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0-03-03 13:43: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刘河煤矿

二○○七年元月

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刘河煤矿

矿 长:

总工程师:

二○○七年元月

刘河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

一、煤矿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

(一)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在不良的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下工作时,由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影响劳动者健康的诸因素。

煤矿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 (1)化学因素、如粉尘、各种毒物;

(2)物理因素,如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震动、高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放射线等;

(3)生物性致病因素。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长期不良劳动体位、能量代谢率的增高、连续作业时间过长、劳动强度指数>25以上、精神或视力的长时间过度紧张、甚至超出了生理机能临界值。

3、作业环境不良或防护设施不到位,如厂房低矮、作业空间狭小、通风换气量不够,采光照明、采暖防寒、露天作业及生产作业局部不合理或达不到卫生标准要求。

在煤矿生产中,这三类职业危害同时存在,但主要是粉尘、毒物、噪声、震动、高温、高压、高气湿、体力劳动强度过大、作业空间狭小、气流中含氧量低及暗视应等。

4、职业病,本企业职业病是指施工作业人员在接触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高温高湿、长时间的体力劳动等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 2 病。

二、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组织体系和责任制。

矿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组: 组 长:张凤旺

副组长:孙其胜 任德良 郭国化 陈新永 曹保全 成 员:王文森 张学仁 周 明 任建华 夏 宇

曹 峰 张建民

生产技术科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编制,通风设施的日常管理,防尘措施的落实及防尘设施的日常管理,有毒有害气体的管理,负责组织生产的同时,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

企管科负责职业病防治过程中各种人员物资的配备,定期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完善职业病防治监控体系。建立和健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

安检科负责对各工作面防尘、防噪声等设施完善情况进行落实,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进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

机电科负责防治职业病方面的仪器仪表的配备,以及监测监控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各区队队长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责任。

三、防治措施

1、粉尘防治预防措施

煤矿的矿尘主要是岩尘和煤尘,其危害极大,不仅污染工作场 3 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尘肺病和皮肤病,而且能加速机器磨损,缩短精密仪表的使用时间,降低工作场所的可见度,使工伤增多;煤尘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发生爆炸,酿成严重的灾害。长时间的吸入煤尘和岩尘易引起尘肺病,尘肺病分为三类:一是由于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较高的岩尘而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硅肺病;二是同时吸入煤尘和含游离二氧化硅的岩尘而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硅肺病;三是长期在煤层中从事采掘工作、由于大量吸入煤尘所引起的尘肺病为煤肺病。

在防治粉尘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1)建立完善的综合防尘系统,做到有尘必冲制度。矿井主要进回风巷、胶带运输巷、采区上下山、采区进回风巷、采面的进回风巷、掘进巷、煤仓、溜煤眼、运输转载点、装载点、卸载点等处要设臵防尘管路。

(2)设臵洒水截门,胶带运输巷内的管路截门每50m设一个,其它巷道内的管路每100m设一个。

(3)建立定期冲尘制度,配备冲尘软管。采煤队必须对所辖采煤工作面及其外50m内的进回风巷每班进行冲洗一次;距工作面50~l00m内的进回风巷每天冲洗一次;l00m之外的进回风巷每10天冲洗一次,如果积尘超过规定随时冲洗或清扫,要有记录。开拓掘进队必须对所辖掘进工作面5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冲洗一次;距掘进工作面50~l00m的巷道每天冲洗一次;距掘进头100m之外的掘进巷道每10天冲洗一次,要有记录。对于炮采掘面,放炮前后必须对距工作面30m范围内的巷道及煤(岩)各冲洗一次,要有记录。运煤系统的转载卸载点前后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随时进行冲洗。

(4)设臵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矿井的主要进回风大巷、采区进回风巷、采面的进回风巷、掘进巷道及其它需要风流净化的巷道必须至少安设两道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采掘工作面的净化水幕要随采 4 掘工作面的推进及时移动。其中,采面的安全出口以外30m内,掘进迎头30m内必须安设一道,各个转载点、卸载点等附近10米范围内安设一道。炮掘、炮采面实行放炮喷雾;运煤系统的各转载点、卸载点等必须安设洒水降尘装臵。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和洒水降尘装臵保证有良好的雾化效果,其开关必须放臵在人员易开关的地方,自动洒水装臵必须灵敏、可靠。喷浆机下风侧10~20米处必须设臵一道全断面风流净化

(5)炮掘面打眼时必须采用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 (6)加强个体防护,对于采掘面等主要产尘源处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7)主要运输巷道建立定期刷白制度,矿井主要进风大巷、运输石门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刷白,防止粉尘积聚。

(8)矿井粉尘测定、化验制度,井下所有测尘点每半月测定一次,地面扬尘点每月测定一次,井下重点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每旬测定一次,测尘时要同时测定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测尘工作由通修队负责。测尘人员必须认真进行矿井粉尘浓度的测定工作,对粉尘危害严重的高产尘点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9)按照规程要求定期对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进行测定,控制达到作业场所规定的标准要求。

2、噪声防治预防措施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85bB(A)。大于85bB(A)时,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大于90bB(A)时,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

在煤矿生产中,一种是因撞击、摩擦和在交变的机械重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机械振动性噪声,如:输送机、钻孔机。另一种是因气体压力突变引起气体分子的剧烈振动所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如:水泵、5 风泵、凿岩机等。噪声会造成听觉位移、噪声性耳聋;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征;改变心率和血压;引起 食欲不振、腹胀等胃肠功能紊乱;对视力、血糖也有影响。在防治噪声方面主要措施有:

(1)在设备管理上,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风钻、局部通风机上安装消音装臵,从源头上减少噪声排放。

(2)加强操作工人的个体防护,配备劳动保护用品,如消声耳塞、耳罩等。

(3)地面抽压风机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安装消音器,使用吸声材料、隔声墙降低噪声强度。

(4)尽可能的缩短工人在噪声环境下的工作时间,合理安排,循环作业,严禁连班作业,加强罐笼管理,防止落点现象的发生,确保职工能够及时升井。

(5)提高操作工人班中餐,增加营养,增强身体抵抗能力。 (6)预防性治疗,服用维生素B、C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增强身体抵抗能力。

(7)推行噪声作业与非噪声作业轮换制度。

(8)对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定期进行听力检查,按照《职工安 全卫生管理制度》的规定:对接触90分贝~100分贝噪声的工人每2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查,接触大于100分贝噪声的工人1年检查一次。

(9)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自觉主动的参与到预防中来。

3、有毒有害气体防治预防措施

矿井空气中的主要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氨气(NH3)等,这些气体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井下空气中的氧含量,而且对职工的身体健康带来 6 威胁,预防有毒有害气体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通风管理,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保证通风系统完整、稳定、可靠。

(2)巷道贯通之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通风部门及时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防止发生风流短路,贯通后,必须停止工作面内的一切工作,立即进行通风系统的调整,风流稳定后方可工作。

(3)地面通风机司机及井下局部通风机司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4)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局部通风机要有足够的全风压供风量,且保证风机以里巷道的风速不低于《规程》规定值,严禁发生循环风。局部通风机要吊挂(放臵)平稳、设备齐全,高压部位有衬垫,不漏风。采用双风机、双电源、风机自动倒台,实现风电闭锁,安装设备开停传感器,一路电源接风机专用线,另一路可接动力电源,风筒吊挂平直,无破口漏风。

(5)加强通风设施管理,确保通风系统稳定。

(6)严禁微风作业、无风作业,严禁不合理的串联通风,循环通风。

(7)建立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行风量调节,并形成通风报表。

(8)建立监测监控制度,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

4、高温高湿防治预防措施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风井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必须在2℃以上,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具体采取措施如下:

7 (1)加强矿井通风,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进行通风,确保工作面温度符合操作规程要求。

(2)建立测风测温制度,及时掌握矿井工作面空气温度,超温地点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井口安装空气加温设备,及时加热入井空气温度。 (4)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5)地面办公室及宿舍楼设臵空调和暖气,改善工作环境。 (6)合理安排生产,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时间充足,尽量避免过度疲劳,严禁加班加点,确保职工及时升井。

(7)配备个体防护用品,如仁丹、十滴水、清凉油等。 (8)加强防治水管理,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防治水方针。

(9)加强顶底板水治理,确保水沟畅通,配备雨衣、胶鞋等个体防护用品。

5、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预防措施

(1)合理安排休息制度,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

(2)对接触生产性有害作业的工人,进行就业前体格检查和定期体格检查,及早发现禁忌症及职业病患者,及早进行处理。

(3)根据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卫生标准,定期监测作业环境中生产性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实行循环作业制度,保证休息时间,避免超点、延时造成职工过度疲劳。

6、振动的预防措施

(1)振动的预防措施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即消除或减弱振动工具的震动,限制接触振动的时间,改善寒冷等不良作业条件,有计划 8 的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采取个体防护等项措施。

(2)消除或减少振动源的振动是控制噪声危害的根本性措施。通过工艺改革尽量消除或减少产生振动的工艺过程,如对风钻增加缓冲垫等措施。

(3)限制作业时间,在限制接触振动强度还不理想的情况下,限制作业时间是防止和减轻振动危害的重要措施。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工间休息。

(4)改善作业环境是指控制工作场所的寒冷、噪声、毒物、高气湿,特别是注意防寒保暖。

(5)加强个人防护,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如戴减振保暖的手套。 (6)医疗保健措施,就业前查体,检出职业禁忌证。定期体检争取早期发现手振动危害的个体,及时治疗和处理。

(7)职业卫生教育,对新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尽量减少作业中的静力作用成分。

7、其他措施:

(1)更新设备,改革生产工艺如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或剧毒的物质,以低噪声设备代替高噪声设备等。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从而减少工人与有害因素接触的机会。

(2)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防止毒物的跑、冒、滴、漏污染环境。

(3)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为职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4)对新进职工进行身体体检,严格把关,对于不适合从事煤矿生产工作的人员坚决不要。

(5)对接触生产性有害作业的工人,进行就业前体格检查和定期体格检查,及早发现禁忌症及职业病患者,及早进行处理,并建立 9 档案。

(6)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减少职业危害现象的发生。

在防治职业危害方面,刘河煤矿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对职工负责的态度,认真的开展好此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结合煤矿行业自身特点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职工待遇,有效控的控制了职业危害及职业病的发生。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推荐)

某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刘河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刘河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